【赵氏网新闻】趙宋魏王陵墓区的三大发现

    中华赵氏网 2015/1/22 23:34:18 泉州赵族网


宋魏王陵墓園區的三大發現

廣東佛山    趙國清

  1988年5月,在出差西安、洛陽之余,筆者來到汝州陵頭村尋訪魏王陵墓。在一位楊姓老人的帶領下,來到綠油油的麥地。撥開麥苗,看到了四個石象生人頭。老人說,這裏就是魏王趙廷美陵墓的所在地。南望脾山,面對石象,回顧歷史,百感交集。

   《宋史•列傳三•宗室一》載:“……咸平二年閏三月,詔擇汝、鄧地,改葬汝州梁縣之新豐鄉。仁宗即位,贈太師、尚書令。徽宗即位,改封魏王。”

   明朝正德《汝州志》載:“汝州魏悼園:在州西北脾山。按神道碑云:‘宋太祖弟秦王廷美之墓’,今其地有附兆一十餘塚。”

   清朝道光《直隸汝州全志》載:“宋魏王墓:在城西北牛脾山。按神道碑云:宋太祖三弟秦王廷美之墓。今有祔兆二十餘。以王獲罪徙爵,恐怖卒,追封魏王,諡曰‘悼’。”

   2012年10月6日,汝州陵頭村脾山北麓的葡萄種植基地,負責人楊保元挖出了多座魏王陵墓神道上的石像生,開啟了塵封1000多年的魏王陵墓的探索大門。

   汝州市政府非常重視,把魏王陵墓的保護、考古、勘探、研究、修復和開發工作列為重要事項,委派專人看護,成立“宋魏王研究會”,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2014年3月4日、4月11日、10月16日,廣州趙福聯宗長三次帶領全國各地趙氏宗親來到汝州陵頭,尋訪、考察和拜祭魏王陵墓,掀起了研究、修復和拜祭的高潮。

   筆者曾三次來到汝州,對魏王陵墓園區作了實地考察,尋找收集了一些有關資料,結合史志記載,作了細緻的研究、整理和分析,稍有心得體會,歸結為:“三大發現”和“五大突破”。三大發現是:一、發現“新豐鄉行春里”;二、發現“趙克淑墓”;三、發現“趙叔充墓”。

   一、找到“新豐鄉行春里”了

   2014年4月11日的汝州之行,向多位汝州行家和老人查問“新豐鄉行春里”現在的地名和地域,但都找不到頭緒。回來以後,又反復向汝文化研究所尚自昌所長等人查詢,仍然落空。

   百般無奈之下,突然心生一計;於是便向汝州方面的十多個博客發出了協助查詢“宋代梁縣新豐鄉行春里”現在地域和村名的資訊。這一招果然生效,在眾多的回復中,其中一個令我喜出望外。

   5月14日,汝州二高的高萬須老師在回復中說:您好,先生!碰巧可以回答您的問題。去年(指2013)春天,我和同事前去考察汝河,來到汝州城西十五里的“春店”村。村中一位70 余歲老人告知,幾年前村邊有人挖土時挖出一個不大的石碣(約40X25公分,本人未見到),上刻“新豐郷行春里”。當時,我沒有把“里”與“店”掛上鉤,或以為“行春里”是較大範圍的行政級別。當然,“春”與“春店”做了聯繫,認定“行春里”就是“春店”。

   10月18日,高萬須老師帶著我穿街過巷,幾經查詢,在春店南的一條小巷裏,找到了77歲的老人家。他拿出一個發黃的筆記本,翻到一頁。看見上面寫著:“春店村古名:汝州梁縣新豐鄉行春村,特記下古村名”。

   筆者認為,宋代的“行春里”,是行春村及其附近村莊一帶地域的基層管理機構,刻有“新豐郷行春里”的石碣,是歷史的見證。

   “行春村”大約在明朝改名“春店”,並一直沿用至今。因此,從明清至今,再也沒有“行春村”這個村名了。明朝正德汝州志載:“春店在州西二十里,廟下店在州西三十五里,夏店在州西北四十里,陵頭店在州西北三十五里”。現今,廟下店、夏店、陵頭店均為鄉鎮政府所在地,而“春店”村現屬汝州市廟下鎮。

   為什麼要找“新豐郷行春里”呢?因為在那里有宋魏王後裔的墓葬。

   宋宗室趙承遵墓誌銘載:承遵,魏王廷美孫,江國公德欽之子,康定二年(1041年,十一月二十日改元慶曆)辛巳歲三月甲子歿,享年四十三歲,即以其年五月丙寅,葬於汝州之梁縣新豐鄉行春里,從先王先公之宅,且合符氏之室。

   可以認定,行春里屬宋魏王陵墓園區的一個部分。在行春里一帶,有一個江國公墓院。墓院中,有魏王第六子趙德欽及其子孫幾十座以上的墓穴。

   二、是德恭墓,還是克淑墓?

   4月11日的汝州之行的重大收穫之一是:發現和證實了趙克淑之墓!古墓己經越曆了932個春秋。古墓先前曾被誤認是趙德恭之墓。

   上世紀80年代,汝州陵頭村村民楊黃根,在村北水溝邊挖築牆土時,挖出了兩截宋代墓葬的石望柱,他把一截從中鋸開為兩半,斷面磨光後壘在大門兩邊當坐人的石條用。望柱遭到了損壞。所幸的是,刻有文字的一面,還能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

   2000年7月20日《汝州聲屏》上的一篇文章《陵頭尋魏王陵哀思》,登載石望柱上面的刻字是:“第五行第七圍故高密郡王院,故護國軍節度,觀察留後濟陰郡公與仙源縣君李氏  于元豐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合葬丙穴”。

   也有資料所載望柱文字為:“第五行第七圍故高密郡王(魏王長子趙德恭)院,故護國軍節度使、觀察留後濟陰郡公與仙源縣君李氏于元豐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合葬丙穴”。文章依據“高密郡王”、“護國軍節度使”傾向于認為,此墓為趙德恭之墓。

   《汝河之聲》第218期一文《宋魏王趙廷美墓》更直白:“陵頭村農民楊黃根、楊兆義二人近年在村北地挖土,先後挖出兩個石雕望柱。上刻有圖案和文字。一是廷美長子高密郡王、護國軍節度趙德恭之墓,德恭卒于景德三年(1006年)五月,年45歲。元豐五年(1082年)五月二十二日,與夫人□□源縣君李氏合葬於此。

   《宋史》載:趙德恭,景德三年五月卒,年四十五。贈保信軍節度使,追封申國公。天禧二年(1018),從承慶請,加贈護國軍節度兼侍中。明道二年(1033),追封高密郡王,諡慈惠。”

   有關學者據“高密郡王”和“護國軍節度”,以“趙德恭之墓”判之。

   筆者經過深入研究,發現這個結論存在四個疑點:

   一、詞語疑點。“高密郡王”與“高密郡王院”語義不同。“高密郡王”是爵位,而“高密郡王院”是有相關建築物的地方,不應等同理解。

   二、官職疑點。“節度觀察留後”不能分解為“節度(使),觀察留後”。對於無職事武臣官階,宋初“節度使”為正三品;“節度觀察留後”是從四品,低了三級。至於“濟陰郡公”之爵位,更與德恭的“高密郡王”對不上號。

   三、時間疑點。德恭卒於1006年,而墓主葬於1082年,德恭不可能卒後76年葬於此地。

   四、妻室疑點。據趙氏族譜,德恭妻是剡國夫人張氏而不是仙源縣君李氏。更重要的是,仙源縣君的封號與德恭之官爵不相對等。

   筆者反復查找資料,在《宋史•宗室世系表》7864頁,找到了:“濟陰郡公克淑”的記載。因此,筆者初步認定,此墓不是趙德恭之墓,而是他的孫子趙克淑之墓。

   2014年4月11日,筆者到汝州參觀考察魏王陵墓園區時,證實了這個判斷:此墓的墓主不是趙德恭,而是他的孫子趙克淑!當天下午,筆者在親眼看到拓文真跡中有“長男叔夏”時,馬上指出,此墓主是叔夏的父親克淑,並且翻開族譜中的有關世系圖,向汝文化研究所尚自昌所長等人解說。

   今更正石望柱刻字內容全文如下:“第五行第七圍 故高密郡王院 故彰信軍節度觀察留後 濟陰郡公 與仙源縣君李氏 于元豐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合葬丙穴 長男叔夏等記”。(有拓文圖片)

   原來,有關學者把拓文真跡中的“彰信軍”誤寫成“護國軍”了;更令人費解的是,漏述了“長男叔夏等記”之內容。這是判別墓主的關鍵文字啊!

   趙克淑生前資料缺,宋史無傳。卒贈彰信軍節度觀察留後、濟陰郡公。《宋史•宗室世系表》中有“濟陰郡公克淑”及其子叔夏的記載。因此,從“濟陰郡公”和“長男叔夏”可以證實,此墓的墓主是趙克淑!

   趙克淑,宋宗室,魏王匡美曾孫,德恭孫,承壽子,克修弟;其直線世系為:魏王→德恭→承壽→克淑。

   克淑生八子:長叔夏 景國公,二叔蠆 安樂郡公,三叔墀 廣平侯,四叔嫣 東陽侯,五叔據 高密郡公,六叔熹 左班殿直,七叔枡 內殿承制,八叔礻杲 右班殿直。

   孫男十一人: 好之,補之、教之、育之,應之、睿之、悆之、志之、願之、厚之,迪之。

   三、是承壽墓,還是叔充墓?

   4月11日汝州之行的重大收穫之二是:發現了趙叔充之墓!古墓己經越曆了914個春秋。古墓先前曾被誤認是趙承壽之墓。

   上世紀末,汝州陵頭村村民楊兆義,在村北挖土時,挖出了兩截宋代墓葬的石望柱。

   2000年7月20日《汝州聲屏》上的一篇文章《陵頭尋魏王陵哀思》載:“楊兆義家收藏的石望柱有兩截,高各有八九十釐米,呈六邊形,直徑約三十釐米,柱身為荷苞形雕飾,一截作了井樁,一截放在屋簷下。屋簷下的一截有鐫刻的文字,用墨處理後字跡清楚,記為[唐州防禦使,南路祔葬敦睦妻安唐郡君高氏葬第五行第九圍內壬穴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八月八日]。……德恭之子趙承壽,生前曾任唐州防禦使,卒年不祥。”文章傾向於此墓為趙承壽之墓。

   《汝河之聲》第218期一文《宋魏王趙廷美墓》更直白:“陵頭村農民楊黃根、楊兆義二人近年在村北地挖土,先後挖出兩個石雕望柱。上刻有圖案和文字。一是廷美長子高密郡王、護國軍節度趙德恭之墓,……一是德恭子唐州防禦使趙承壽之墓。承壽卒年不詳,于元符三年(1100年)八月八日與夫人安康郡君高氏合葬於此。經與《宋史》查對相符”。

   筆者反復查閱《宋史》,並未發現“相符”之處。所謂“經與《宋史》查對相符”乃是不實之辭,誤導讀者。

   《宋史•列傳第三•宗室一》載:“承壽,終南作坊使,贈德州刺史、武當侯”。只用了15個字來描述承壽本人。傳記不但內容簡單,而且官階不很高。查《宋代官制辭典》,南作坊使(正七品)之上兩級是刺史(正六品),刺史之上是團練使(從五品),再之上是防禦使(正五品)。

   承壽臨終時只是“南作坊使”,卒後“贈德州刺史、武當侯”。從來未任過“唐州防禦使”這一高職!卒後所贈“刺史”也比“防禦使”低兩品。可見“南作坊使,贈德州刺史、武當侯承壽”與“唐州防禦使承壽”毫無“相符”之處。因此,所謂“德恭之子趙承壽,生前曾任唐州防禦使”的說法是錯誤的,與宋史不符。

   再看看《宋史》中有關承壽孫子叔充的傳記:“叔充,父早世,異母弟叔瑁甚幼,叔充拊視誨敕成人。先是,繼母無敘封法,叔充請于朝,詔從之,遂為定制。藏書至萬卷。子九人(注:《宋史•宗室世系表》是十三人,四人早卒無嗣),登科者三。卒官唐州防禦使,贈崇信軍節度使、尹國公,諡孝齊。遺表祈任子,有司格不下……”。共用了82個字,是他祖父的5倍多。而且,卒前為防禦使,卒後贈節度使、國公,與其祖父承壽比較(終南作坊使,贈德州刺史、武當侯),官階和爵位均高於其祖父;真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更為重要的是,傳記中的“唐州防禦使”與望柱上的“唐州防禦使”一合璧,證實該墓墓主是趙叔充是毫無疑問的。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德恭子唐州防禦使趙承壽”的謬誤呢?筆者以為,那是因為有人在閱讀《宋史》那段傳記文字時,把後面那個屬於叔充的官階“唐州防禦使”,誤認為是承壽的官階。由於張冠李戴,導致“經與《宋史》查對相符”的謬誤。

   其次,從時間年代上判斷,墓主葬於1100年即宋哲宗元符三年,宋太宗至哲宗曆六代,而魏王至叔充曆五代。第五代的叔充卒于第六代的哲宗朝,是較為符合客觀規律的,而第三代的承壽卒於第六代的哲宗朝的概率就相對低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叔充墓與其叔父克淑墓,均位於高密郡王墓院的同一行(第五行),而且中間只相隔一圍。由此推知,位於陵頭村北面的這一大塊土地,存在一個具有歷史價值的北宋古墓群,那是趙德恭及其子孫的墓葬區。有鑒於此,筆者建議,這一地域應該列為文物考古和開發的保護區域。

   趙叔充,宋宗室,魏王匡美玄孫,德恭曾孫,承壽孫,克修子;其世系為:魏王→德恭→承壽→克修→叔充。

   叔充生十四子:季培、撫之、百之、臨之、甸之、延之、佑之、辟之、持之、載之、揚之、縻之、穆之、顯之。其中,季培、撫之、甸之、延之、顯之五人早卒無嗣。

   孫男廿二人:公罭、公戩、公傑、公濟、公舉、公輔、公弼、公適、公建、公邁、公迪、公遠、公遜、公份、公傅、公倫、公悅、公愨、公愈、公悊、公璋、公顯。

   在此特別指出:趙叔充是廣州趙福聯宗親的直系祖先,是四世祖。

   正是由於有了這三大發現,結合其他資料,我們對宋魏王陵墓園區的研究和認識,出現了歷史性的新突破。

                           廣東佛山  趙國清    2014.10.26  撰于廣州番禺

附注:

1、 北宋時帶彰字頭的軍有五個:彰信軍,彰化軍,彰德軍,彰國軍,彰武軍。

2、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  一月十二日哲宗崩,次日徽宗即位  八月二十四日哲宗大葬日。

3、 節度使:北宋初削藩鎮之權,節度使不必赴鎮,無職事,為武官正任最高一階。後為宗室、戚里年勞久次者,及文臣勳舊之加官,正三品。元豐改制後為從二品。(《宋代官制辭典》P577)

4、 觀察使:無職事。為武臣、宗室、內侍遷轉階。位於節度觀察留後,高於防禦使,正四品。元豐改制後正五品。(《宋代官制辭典》P580)

5、 團練使:無職事。為武臣、宗室、內侍遷轉官階。位在防禦使之下,刺史之上,從五品。元豐改制後從五品。(《宋代官制辭典》P233)

6、 刺史:無職事,但「為武臣加官而已」,即非職事官。宋除刺史,必帶軍事州名。宋初,(上州刺史從三品,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從四品)正六品。元豐改制後從五品。(《宋代官制辭典》P581)

7、 宋初官品:

 節度使(正三品)→觀察使(正四)→節度觀察留後(從四)→防禦使(正五)→團練使(從五)→刺史(正六)

8、元豐改制後官品:

 節度使(從二品)→承宣使(節度觀察留後)(正四)→觀察使(正五)→防禦使、團練使、刺史(從五)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