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写进姜堰市鲍氏家谱

    中华鲍氏网 2010年2月25日 鲍氏文苑


                                        “八荣八耻”
                                   写进姜堰市鲍氏家谱

姜堰市张甸镇沙梓村鲍姓村民将“八荣八耻”写进鲍氏家谱。
沙梓村是黄桥老区有名的革命根据地,据村支书鲍树明介绍,全村2400多人口中,鲍氏人口达2000人。
在推行“村风文明评议会制度”中,鲍明爵、鲍树勤等9名退休老干部决定在第九次修订鲍氏家谱时,增加“人物篇”、“道德篇”,以教育后代继承光荣的“爱国守法、勤劳致富、明礼诚信、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激励鲍氏后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沙梓村鲍氏家谱起编于1746年,到1936年,已修编了8次,内容极其丰富。形成了教子孙、睦乡邻、禁赌博等16项族规。2005年初,鲍明爵、鲍树勤、鲍晓谦、鲍鹤群4位老人组织村民第9次修家谱。2006年3月底,长达300页的家谱修编完毕。此次增加的“人物篇”,重点介绍了革命战争年代英勇献身的鲍刚烈士,和平年代为国家科研事业作出贡献的博士后鲍崇高等。“道德篇”中则增加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和“姜堰市市民守则”。
鲍树明介绍说:“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它是衡量光荣与耻辱的道德标准。为此,我们必须让每位族人知荣辱、懂善恶、辨美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组织42名鲍姓村民代表学习了“八荣八耻”内容后,就提出将“八荣八耻”列为第17项族规。随后,老人们分别深入到农户家中征询意见。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将“八荣八耻”写进族规。
最后决定将“祖国繁荣、民主昌盛”作为鲍氏十七世孙至二十四世孙的字牌,希望鲍氏后代勤奋学习、务实工作。


分享按钮>>八期财务报告(续第七期)
>>三位马氏精英入选CCTV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