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鲍氏文苑,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中华鲍氏网 2010年2月25日 网摘


 

                    办好鲍氏文苑,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根据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有关要求,我们鲍氏族史研究会结合族史研究的特点、工作现状以及《鲍氏文苑》编辑出版发行等实际,将“我为和谐做奉献”主动贯串到族史研究和《鲍氏文苑》编辑出版发行系列活动中去,继续弘扬中华美德,弘扬先祖叔牙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鲍氏族史研究会在族史研究活动和编辑出版《鲍氏文苑》的过程中,回顾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注重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把族史研究活动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良好家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引导族人弘扬中华美德,充分认识我们鲍氏所独有的“叔牙精神”和良好家风是中华美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重点研究和群众性宗族文化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各地区间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每年一次族刊发行座谈会为契机,各地宗亲代表济济一堂,既进行了族史研究和族刊发行方面的工作研讨,又开展了宗亲联谊活动,辅以研讨会地点的选择、变换,同时也进行了宗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交流。三是编辑出版族刊与完善自我教育相结合,通过重点研讨专题以及各地自发介绍、横向联系等形式,培养我们鲍氏族人健康向上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增强和谐共处的能力。四是传统研讨方法与先进的媒体网络相结合,在发挥主渠道研讨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等途径进行联络宣传活动,及时沟通信息,拓展活动的空间和探索新途径。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我族做起,推而广之,何患温馨和谐的美好社会秩序、制度、环境,能不尽快到来吗?实现社会和谐,共享和谐社会,是当今国人的追求目标。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鲍氏族史研究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增强族人在构建和谐和社会中的责任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先祖叔牙精神,培育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公民。着力营造人人崇尚文明和谐、追求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是对我们这个时代道德价值的践行,是每个公民应有的社会良知的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各个家族、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才能使这一宏伟目标变成现实。
有些地方开展了“帮一帮、让一让”的活动,把“共建共享”的目标具体化。我们在进行族史研究,开展宗亲联谊活动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帮一帮、让一让”,帮人一把也许能够使人走出困境,让人一步就会海阔天空。有人提出,要使“帮一帮、让一让”成为祖国大地的“精神火炬”和“爱心品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强大的精神资源,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样,对外可提升形象,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内可为人们树立精神和道德的标杆,正确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强调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强调见利思义、推己及人,强调与人为善、诚信待人。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力量、协调利益矛盾的重要作用,值得继承和弘扬。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熏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俊,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得以维系。今天,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中华民族方方面面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如天下为公、报效祖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容乃大,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崇德重义、修身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鲍氏族史研究会和《鲍氏文苑》正是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弘扬和践行,并在践行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形成了鲍氏自己的文化特色。
追求和谐,崇尚和美。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和谐问题很早就受到众多先哲的关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比如,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讲“知和曰常”,墨家提倡“非攻”、“兼爱”,法家主张制定和实施法律以维护社会稳定等。这些思想虽然各自带有历史的烙印和历史的局限性,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精神。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固然要发挥今天人们的聪明才智,但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其中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的呼唤,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建设不是“挂一个牌子、建一个房子、设一套班子”就了事,而是需要政府理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全面创新,形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会”。和谐环境,人人受益;促进和谐,人人有责。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党中央适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为完善、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发展,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缓和解决不同群体的矛盾,引导不同群体和谐相处,重建社会共同价值认同感,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分享按钮>>三位马氏精英入选CCTV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
>>。。。鲍继涛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