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1期 鲍氏与新泰..

    中华鲍氏网 2010年3月30日 柳方来



                                                                        鲍 氏 与 新 泰

                                                                              □ 柳方来


鲍氏,是中华古老姓氏之一。它源于姒姓,肇自春秋。春秋齐大夫鲍叔牙,力荐管仲,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霸主,“管鲍之交”遂成交友楷模,为人传颂。历汉魏,鲍宣、鲍德、鲍信、鲍勋,以端方之操守,辉耀史册。南朝鲍照,诗作赡逸遒丽,诗圣杜甫有“清新庾开府(庚信),俊逸鲍参军(鲍照)”之赞。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鲍氏一族,名贤迭出。据史考证,鲍氏源出杞国,杞立国新泰,后世播迁,汉魏有一支又回迁泰山平阳(新泰),鲍氏与新泰有极深的历史渊源。
一、鲍氏源于新泰
《姓氏考略》:“鲍,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为氏。”《元和姓纂》:“鲍,姒姓,夏禹之后。有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氏焉。敬叔生叔牙,曾孙国,世为齐卿。”据上载,知鲍氏受氏于杞公子敬叔。
春秋之制,诸侯嫡子叫世子,其余儿子叫公子。《礼•王藻》:“公子曰臣孽。”清孙希旦《集解》云:“公子,谓诸侯庶子也。木之旁萌者曰孽,故以为庶子之称。”世子,诸侯卒后继承君位,公子则为臣属,在国内有封邑。《礼记•礼运》:“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敬叔既为杞公子,在杞必有封邑。《国语•齐语》韦昭注:“鲍叔,齐大夫,姒姓之后,鲍敬叔之子叔牙也。”从敬叔称“鲍敬叔”看,敬叔在杞封邑应为“鲍”。
杞,为夏禹之后。《史记•夏本纪》:“汤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陈杞世家》:“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
周初封之杞,地望在今河南杞县。但杞并非周始封之国。从《史记•夏本纪》“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杞氏……”和《大戴礼•少间》“成汤卒受天命……乃迁姒姓于杞”的记载看,杞国夏时即己存在。商汤灭夏后,将夏王室降服的姒姓臣民迁杞,证商初即有杞国。夏代之杞地望不可考稽。从甲骨卜辞和出土文物考证,商代“杞国都城应在新泰西境[1]”,“帝乙、帝辛十祀征人方所经过的杞地,应在新泰境内”[2]。因“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才在克殷后求禹后裔,得东楼公重封之于杞。《汉书•地理志》“陈留郡雍丘”下班固自注云:“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清咸丰年间,新泰出土九件杞伯青铜器,《攈古录金文》载许瀚说,认为汉志所云“鲁东北”即今山东新泰。其观点不仅为清末以来学界接受,而且成为1999年“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共识。李学勤先生也认为:“最晚自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研究周代较早的杞,只能求之于新泰”,“应在新泰一带寻找勘查当时杞国的居址与墓葬遗存”[3]。
杞迁新泰的时间,可考证得知。郭沫若《两周金文大系图录考释》认为,新泰出土杞器铭文之“杞伯每亡”为谋娶公。《陈杞世家》谓“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证之《史密簋铭》有“杞夷”之说,知杞当时已生活在夷人圈内。史密簋为西周器物,说明至迟西周晚期或早些时候杞已东迁。又据《太平寰宇记》“开封府雍丘县”:“雍丘故城,今县城是也,春秋时杞国也。杞为宋灭。”宋何时灭杞,史籍未详。魏嵩山先生据《陈杞世家》“周武王时,侯伯尚千余人,及幽、厉之后,诸侯力攻相并”考,“幽、厉之后”当为“厉、幽之后”。周幽王在位共11年,即公元前781—前771年。前引《汉书•地理志》言杞“先春秋时徙鲁东北”,汉志所云“春秋”,为鲁编年史《春秋》所载编年,始于隐公元年[4]。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先”,应在此之先。“则杞国故地今河南杞县被宋国所吞并,杞国被迫东迁定都今山东新泰市的时间当在公元前771至公元前722年之间” [5]。这是杞迁新泰的时间下限。
杞于此间立国新泰,可从《左传》、《国语》寻其信息。《左传》桓公六年(前706):“先君献武废二山。”“二山”指今新泰境内的具山、敖山。《国语•晋语九》有“苑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之载,苑献子聘鲁是在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距献公(前887—前856在位)武公(前825—前816在位)时代已远,此次来聘是“拜城杞也”,杜注称“谢鲁为杞城。”联系此背景,似鲁废二山的原因并非仅为献公名具、武公名敖之故。如郭老所谓“杞伯每亡”确为谋娶公,则献武时杞已东迁新泰,坐落于新泰城郊的具敖二山自然由鲁易主为杞。即使照魏嵩山所考年代,桓公六年(前706),二山也应属杞。二山既已不属鲁国,《左传》所载申繻之对,只不过是鲁曾拥有二山的自我解嘲之语罢了。
杞国疆域,当为今宁阳县东北、泰安市岱岳区东南及新泰市一带。《春秋》桓公三年(前709)有“六月,公会杞侯于郕”之载,郕为杞土。《括地志》:“故郕城在兖州泗水县西北五十里。”明《兖州府志》:“郕城在宁阳县东北九十里。”故址在今宁阳县华丰镇西故城及南故城一带。《左传》昭公七年(前535):“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成即郕,后为鲁取,晋又为杞索之。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新泰县楼德公社西城前大队曾出土带铭文“成”字的殷代铜爵。传世的尚有同铭的鼎(代2,12,13)卣(代12,41)诸器。据考,清代杞器出土地点为今新泰城北。近年,这里又陆续出土“淳于左造”戈,“淳于公之御戈”及“淳于云”“淳于杨”铜印。众多遗物集中出土于新泰,是杞曾立国新泰的实证。商代杞国在新泰,“先春秋”杞又由河南杞县“徙鲁东北”,应为回迁商代旧址,或为杞人寻根心理使然。
杞为小国,迁都新泰后,处大国之间,朝夕担忧覆国,故有“杞人忧天”的故实。又曾东迁,《左传》载,僖公十三年(前647)因“淮夷病杞故”,十四年(前646)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僖公十四年即齐桓公四十年,当时已称霸的齐桓公以齐之缘陵封杞,欲杞在自己境内作为附庸。缘陵地望,古今学者均谓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杞东迁后,《春秋》载鲁宣公八年(前601)“城平阳”,《左传》谓:“城平阳,书,时也。”平阳故址在今新泰市区,知原为杞土的新泰此时已为鲁侵占并被命名为“平阳”。宣公八年后,《春秋》及《左传》对

平阳未再著一字,学者对此颇多疑惑。今天看来应与杞有关。似由于齐霸主地位的衰落,晋又称霸,杞由缘陵又回迁新泰。晋平公(前557—前532在位)之母为杞女,故对鲁侵杞不满。《左传》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晋曾派人“城杞”,向鲁索还被侵杞土,晋派苑献子聘鲁,“拜城圮”,杞文公也因鲁归其田来盟。杞本为“侯”爵,但鲁贬书曰“伯”,又贬书曰“子”,“贱之也”,个中原因或不仅只为杞行“夷礼”,也许含有对因领土纠纷,晋迫使鲁归还杞土,鲁又不敢得罪强晋,只好迁怒于杞的因素。昭公七年(前535)“晋人为杞取成”。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齐人围成,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6]者。”从《左传》称“成大夫”、“成人”看,所言之“成”似亦不为鲁有。
考证杞国迁徙及疆域,目的为说明今新泰在敬叔时应属杞国。敬叔生活年代史无明载,据管仲卒年(前645)推断,其仕齐当在齐僖公、襄公在位期间(前730——前686)。其为公子居杞,时当更早。这期间,杞立国新泰是不争的史实。敬叔为杞国公子,其封邑当在新泰。新泰市汶南镇鲍庄村,自古相传为鲍氏食采故址,俗呼鲍叔牙故里。《新泰乡土志•地理》:“北鲍保……古迹:有鲍叔牙墓。”附近有“管鲍分金台”旧址。其传或为有据。
鲍氏既源于敬叔,则源于杞,即源于新泰。敬叔仕齐,声名不显,其子鲍叔牙为齐卿大夫,如《管晏列传》所言:“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在齐定有采邑。即使齐亦有食采为“鲍”,也不能否认新泰为鲍氏之根。新泰既为敬叔故里,鲍叔牙幼时定居于此,亦为叔牙故里。古人死后有归葬故里之俗,新泰所传鲍叔牙墓或为鲍卒后归葬遗存。《陈杞世家》称杞“小微”,“微甚”,其公子之封邑当然不大,杞在新泰是近代方得出的结论,此当为新泰北鲍很少见于古籍记载的原因。
二、鲍氏郡望泰山,居地即今新泰
战国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杞被楚灭。《史记•楚世家》:“惠王四十四年,楚灭杞,与秦平。……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杞灭后, 新泰一度属楚,但出土文物证明今新泰不久又为齐有。 1978年10月今新泰放城镇南涝坡村出土“陈 造戈”。铭文“陈”字从“陈”从“土”,“戈”字带“金”旁,具田齐文字特色。1982年新泰市区出土“平阳市□”陶文,其“平”“市”是战国时齐国特有的写法,属齐国遗物,2002年,新泰市区的一中老校,出土大批陶文,均为齐国文字,以致引发某学者认为新泰“平阳地名可能始于战国而非以往所说春秋鲁城平阳”的奇谈怪论。200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所与新泰市博物馆联合发掘位于新泰市区北郊的周家庄墓葬,出土春秋吴国兵器一宗。其中铭文,有专家释读为“王伍之车戈”、“王”、“攻吴王姑发诸樊之子通自乍用剑”等,并考证这批兵器与《史记•伍子胥列传》中“(伍子胥)其使于齐也,乃嘱其子于齐之鲍氏”的记载有关,谓“王”即王孙氏,系伍子胥寄于鲍氏之子所改姓氏。如此考成理,则墓主与伍子胥之子有某种关联。“子胥嘱其子于齐之鲍氏”发生在公元前484年,在此有出土吴国兵器的墓葬,如与子胥后人有关,其居地当在鲍氏封邑之内。则今新泰城北或应为当时齐之鲍氏封邑。
后由于鲍氏播迁,其郡望有上党、泰
山等。郡望,谓郡中显贵的氏族。称其郡望谓上党,以鲍宣(西汉司尉校尉,勃海郡高城县人,《汉书》有传)之子鲍永徙居上党郡屯留县。鲍永(东汉谏议大夫,鲁郡太守,后征司隶校尉)及子鲍昱(东汉司隶校尉,后任司徒,转为太尉)孙鲍德(南阳太守,后为大司农),传载《后汉书》,均为一时人杰,故鲍氏称郡望为上党。称郡望为泰山,因为鲍氏一支又由上党迁汉泰山郡平阳县,有杰出人物鲍信、鲍勋。
《新泰乡土志•氏族》:“鲍氏,汉司隶校尉鲍宣裔孙自上党徙居平阳。鲍信父子为魏忠臣。今邑西谷里保鲍姓甚多,传五十余代。”据有关史料考证,由上党徙居平阳的为鲍宣玄孙鲍昂,时间在东汉中期。鲍氏族谱载,鲍昂至鲍勋,直系世系为:昂生嘉,嘉生崇,崇生丹,丹生信,信生勋。至鲍勋,鲍氏居平阳已历五世。居平阳,不仅明确载于正史,而且镌于古碑。立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的孔庙《礼器碑》所刻捐资名单,即有“泰山鲍丹”字样。此碑立于曲阜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北屋,西起第13石。“泰山”系以郡治称之,居地实为泰山郡平阳县,是鲍氏居平阳之实证。
平阳鲍氏为东汉后期至三国魏时泰山郡望族。其族人鲍信事迹,载《三国志•武帝纪》及《董卓传》;鲍勋,《三国志》有传。《新泰县志•人物》中的鲍信、鲍勋二传即据《三国志》节录而成。
鲍信,字允诚,为鲍宣八世孙。其父鲍丹,官少府侍中,以儒雅显名于世。鲍信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沉毅有谋。灵帝时,因黄巾起义,大将军何进征为骑都尉,使之招募兵马。后董卓之乱,鲍信引军回平阳,招收士兵二万,马匹七百,辎重五千余乘,与弟鲍韬一起随曹操讨伐董卓。鲍信任破虏将军,鲍韬为裨将军。后鲍信被举为济北相。鲍信极具识人之智,在汉末群雄纷争之际,独以曹操为“总揽英雄,拨乱反正”之人。在寿张之战中,为掩护曹操战死,年仅41岁。建安十七年(212),曹操追念鲍信功绩,上表封鲍信长子鲍劭为新都亭侯,加拜骑都尉,使持节,少子鲍勋为丞相掾。鲍劭死后,又以鲍劭子鲍融嗣爵。
鲍勋,字叔业,建安十七年(212)以父功任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217)任中庶子徙黄门侍郎,出京任魏郡西部都尉、侍御史。延康元年(220)以驸马都尉兼待中。魏文帝曹丕为太子时,妻郭夫人之弟有罪,鲍勋按律判其斩首弃市,曹丕多次为妻弟求情,被鲍勋拒绝。由于他严格执法,受到大臣敬重,却得罪了曹丕。曹丕即位后,鲍勋又多次直言进谏,更触怒了这位皇帝。黄初四年(223),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懿联合举荐鲍勋为宫正(御史中丞),曹丕不得已而用之。黄初六年(225),曹丕欲兴兵伐吴,让群臣议论,鲍勋直陈伐吴之弊,使曹丕更加忿怒,借口鲍勋动摇军心,贬其为治书执法小吏。因多次触怒曹丕,鲍勋终被下狱,尽管当时朝中大臣如太尉钟繇、司徒华歆、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共同上表为其求情,曹丕均不应允。鲍勋最终被杀,死后,家无余财。史书称他:“清白有高节,知名于世。”家乡敬其为人,列入“乡贤”,在文庙“乡贤祠”中崇祀。
平阳鲍氏,鲍信、鲍勋父子为突出代表。其余载入史册者,有鲍丹、鲍韬、鲍劭、鲍融等,或以文治或以武功为居地平阳争了光,家族也成了泰山望族。泰山遂继上党之后成了鲍氏郡望。
汉泰山郡平阳县,即新泰县,治所在今新泰。晋代魏后,羊祜表改平阳为新泰。《元和郡县志》载:“新泰县,鲁平阳邑也。晋武帝泰始中,镇南将军羊祜,此县人也,表改为新泰县。”《新泰县志•建置沿革》亦载:“晋泰始中,羊祜表,即平阳故地置新泰县,取新甫、泰山之义,属泰山郡。”新泰之名自泰始年间(266—274)沿用至今。据考,汉平阳县辖地范围比今之新泰要大。清王廷赞《泗志钩沉•泗水县疆域沿革考》“汉泰山郡平阳县”载:“平阳县,南有今费境之平邑、毛阳、仲村等地;北有今新泰境之谷里、镇里等地;西南有龟山,介乎卞,华之间,而有今泗境之泉林、泗台、大小鲍村;西抵于洙之地。故济北相鲍信,史称平阳人,而信与祖父皆葬大鲍村之西也。”该书《山川考》“名墓”亦载:“汉济北相鲍信墓,在鲍庄西。”鲍信墓俗称“鲍王坟”,在今泗水县城东,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泗志钩沉》记载无误,则这一带当为汉平阳所属。
以上,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鲍氏与新泰的关系。综而言之,鲍氏源于敬叔,敬叔为杞公子,是时杞立国于今新泰,新泰应是鲍氏发源祖地。东汉时,播迁于上党的鲍氏又徙居泰山郡平阳县,涌现出鲍信、鲍勋等众多杰出人物,使鲍氏成泰山望族,致有郡望泰山之号。泰山郡平阳县实即今之新泰。因时代变迁,建置沿革,辖地或有变化,但鲍氏与新泰有极深渊源应是毫无疑问的。

注释:
[1]王恩田《从考古材料看楚灭杞国》,《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2]王恩田《人方位置与征人方路线新证》,《胡厚宣先生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李学勤《<杞文化与新泰>序言》,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6月版。
[4]春秋之名,因鲁编年史《春秋》而得。《春秋》编年自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1),后人又续至哀公十六年,共244年的历史。今天所说春秋时代为前770—前476,与古人所说“春秋”不完全相同。
[5]魏嵩山《杞国的立国及其迁徙地望考》,《杞文化与新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6月版。
[6]清《一统志》谓“淄”即今小汶河。胡渭《禹贡锥指》谓即柴汶水。该水源出山东新泰东北龙堂山,经新泰城,向南又向西流,至泰安岱岳区东南,入大汶河。

                                                                              (作者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新泰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财务报告..
>>文苑11期 鲍叔牙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