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1期 感受屯堡山歌

    中华鲍氏网 2010年4月4日 鲍中权


                                                                               感受屯堡山歌
                                                                                  □ 鲍中权

在本次活动的茶余饭后空闲时间,大会会务组为丰富文化生活,其中安排贵州宗亲唱几首屯堡山歌,现介绍如下:
经考证,屯堡山歌是朱元璋调北征南时一道流进贵州黔中的,屯堡山歌(以下简称山歌)是屯堡文化一块耀目的瑰宝。山歌是安顺市辖五县一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文艺,二人对唱,不用道具,田边地头、坡上河边、茶园、村街上可以唱,一边干手上轻微农活,一边唱山歌、听山歌。仿佛可以驱走枯燥和疲劳,带来慰籍与欢乐。山歌手们悦耳动听的山歌声与听者的欢笑声,让人倍感农家欢乐,朴实与真率的山歌流布于汉族村寨,山歌演唱没有“脚本”,也无须彩排,一旦对起山歌来,容不得歌手们慢慢地找“材料”,“山歌本自腹中出”,全凭演唱者借景、借事、借物,即兴创作,现场发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所以山歌手们口齿伶俐、反应灵敏、机智聪慧、出言果断。山歌从格调上说,它既有“严肃朴雅的,又有轻松诙谐的(逗笑的),歌词字数七字一句,四句一段(首),从内容上分有叙事山歌、爱情山歌两大类,由于是即兴创作,不可能字斟句酌,所以它的韵律平仄不太讲究,不可能与诗歌、“七言”绝句、律诗相比。只须合情合理,朗朗上口则可。正因为如此,它易为农民群众掌握,真正铭刻在人们心中广为传诵的是那些大众易记易懂、淳朴可亲的诗句。山歌流唱范围广,歌手藉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喜怒哀乐,陈述历史事件,感受漫漫人生,交换知识信息,寻觅体己知音。爱情山歌中,反映男女青年爱情的山歌占有较大比重,有的逗笑冲闯力很大,情歌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跨越了人们表情达意的传统樊篱,抓住了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想象,生动有趣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用大胆、夸张、炽热的真情,无遮无掩地表达了心中对爱情的向往,道出了爱情忠贞不移的情感,像这一类山歌是健康明快的:“生不丢来死不丢,要等蚂蝗生骨头,捏个泥牛路边站,牛儿吃草哥才丢”;“一根扁担五尺长,挑着水桶走得忙。家里还有半缸水,借故桃水去看郎”;“跟妹跟了两三年,何成得妹真心言,虽然得块花帕子,豆腐盘成肉价钱”;“跟哥跟了两三年,你是脚踩两只船,人在曹营心在汉,光脚板踩毛粟茨,试倒试倒慢慢来”;“昨夜等哥紧不来,烧了好多冤枉柴,仔鸡熬汤都干了,油煎豆腐起青苔”;“天下大雨淋人多,二人进庙把雨躲,站着站着来模我,菩萨看见摇脑壳”。
把借故看郎的相思,有约不来的苦痛,炽热的爱慕真情,及其对爱情的无限憧憬,表达得淋漓尽致。
“死去死去快回来,哥哥回来变菜苔,变根菜苔妹来采,采来抱在妹胸怀”,痴情的农家女,面对死去的意中人,朝思暮想,但没有去刻意刻画形上的东西,而是捕捉了痴情女在菜园中采折菜苔抱在怀中的细节,从而展开去抒写,联想奇妙。“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扒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那样?我看槐花几时开”。这首山歌,巧妙地运用娘问女答的形式,将女儿盼郎的动人场面刻画得入木三分。
新时代也产生新的爱情山歌。“哥当劳模妹喜欢,见哥消瘦妹着难,盼哥秋后接妹去,千斤重担两人担”。2006年2月13日,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文物局、上海东华大学服装系博士生导师共14名专家,到贵州鲍家屯进行多学科实地考察,边走

边看中,我唱叙事山歌“不叫地下水白流,要叫地下水抬头,修好水利甜万年,百日无雨也丰收”,走在田间机耕道上,我唱:“机耕道路平又宽,农机运输跑得欢,从此不把漫肩补,人人都把新衣穿。"2007年3月29曰水利部中国水利史研究年会在鲍家屯举行,走在河边田野,我唱道:“男女老少轻垂钓,举杆鱼儿挂满钩,回家拿去煮豆腐,香得连汤都不丢”;“骑上铁牛犁绿野,自流灌溉成本零,有收无收在于水,
秋来丰收喜迎门”;“河流多条河面宽,养
鸭益农世代传,农牧经济齐发展,地利人勤换新天”。
屯堡山歌是屯堡文化文学,也是中国
文学的母体,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不让山歌这淌千年的古老河流断流,我们有责任去挖掘、去发展、去保护,安顺市西秀区文化局、宣传部、旅游局、近几年举办了几次屯堡山歌比赛,选出了几十位优秀山歌手,我们期待着屯堡山歌这朵奇葩在祖国大地散发出缕缕清香。
(选自2008年9月23日中央宣传部杨小牧编导来贵州鲍家屯拍摄纪录片,写给他的资料。)

 


分享按钮>>文苑11期 感赋咏牛...
>>文苑11期 鲍屯有个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