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1期 鲍氏渊源及鲍叔牙故里略考

    中华鲍氏网 2010年4月12日 李明杰陈新


                                                            鲍氏渊源及鲍叔牙故里考略

                                                                    □ 李明杰 陈 新

鲍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姓氏。当今,仅山东、江苏、浙江、湖北、青海五省鲍姓约占全国鲍姓的70%。鲍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06%,总人口大约有72万余。
《说文》:“鲍,饐(食物久放而腐败变味也)鱼也。从鱼包声。”《段玉裁注》:“饐,饭伤湿也。故盐鱼湿者为饐鱼。……《释名》曰:‘鲍,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
有学者及鲍氏后裔认为,鲍氏得姓之来源大体有三种说法:
一是出自庖牺氏。庖牺氏,即伏羲氏太昊,风姓。其后有鲍氏。据说风姓鲍氏族存在于五帝时期甚至更早,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氏族部落,支系传承无从稽考。
二是出自少数民族改鲍氏。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71年—500年在位)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故址在今河南偃师西)后,为了巩固政权,推行汉化政策,将鲜卑族俟力伐氏全族改为鲍氏,定居于伊洛河两岸,是为洛阳鲍氏。
此外,清朝满州八族中保佳氏、瓜尔佳氏等均有一部改为鲍氏。
三是出自姒姓。夏禹是姒姓的始祖。夏朝时的鲍国为其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至春秋,杞国公子出仕齐国,食采于鲍邑。后来鲍敬叔仕齐,也以鲍邑为食采之地。其子孙即以邑为氏。齐国名士鲍叔牙为鲍敬叔之子。鲍叔牙为齐国大夫,与管仲同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为答谢叔牙荐才有功,就把鲍城封给他,故址在济南东部。鲍氏多称鲍敬叔为始祖。
鲍氏来源的三种说法(见王西明等主编的《偃师姓氏源流》,2004年版)中庖牺氏风姓鲍氏传说久远,已不可考。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改鲍氏,可另当别论。至于夏朝时,鲍国为其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者主要来源于宋朝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辩证》:“鲍,出自姒姓,夏诸侯国,子孙氏焉,裔孙叔牙。”又《路史•国名纪四》:“鲍,齐之历城。历下城东34里有鲍城。”“鲍城”乃鲍国地望。《路史》由南宋罗泌撰,该书除取材儒家典籍外,多属纬书及《太平经》等道家依托之言,驳杂不纯,尤多附会,虽备一说,但史家多不采用。因此,夏朝姒姓鲍国,以国为氏之说,亦难稽考。《太平寰宇记》卷19虽引《三齐记》称鲍城为“鲍叔牙所食邑”,并未言叔牙之父敬叔封邑在何地。《偃师姓氏源流》的作者显然不知杞国公子和鲍敬叔是否一人,济南东部之鲍邑为鲍氏之发源地之说按春秋之制亦难成立。拟寻找鲍氏起源应到春秋时杞国公子之杞国去找,鲍氏起源之地不在齐地,而应在杞地。
拙文拟就夏禹之后姒姓鲍氏渊源及鲍叔牙故里试作考证。
一、鲍氏,姒姓,夏禹之苗裔
《世本•氏姓篇》:“鲍氏,夏禹之后,有敬叔,食采于鲍。鲍叔生叔牙,叔牙曾孙国,世为齐卿。”《国语•齐语》韦昭注:“鲍叔,齐大夫,姒姓之后,鲍敬叔之子叔牙也。”《元和姓纂》:“鲍,姒姓,夏禹之后有鲍叔,仕齐,食采于鲍,因氏焉。敬叔生叔牙,曾孙国,代为齐卿。”又,《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鲍氏,姒姓,不知所出。或云,夏禹之后有鲍叔,字叔牙,进管仲于齐桓公,遂霸诸侯。”《姓氏考略》:“鲍,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
上文所载可知,鲍氏,姒姓,夏禹之后有敬叔。至春秋时,杞国公子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为氏,称鲍敬叔。按春秋之制,此说并不准确,敬叔身为杞公子,仕齐之前在杞应有封邑,其邑应曰“鲍”,其后或以邑命氏。其可称为鲍氏之祖。鲍氏之根应在杞国。又知,鲍敬叔之子为鲍叔牙。鲍敬叔为杞国公子,其子叔牙可称为杞国公孙。说叔牙为鲍氏之祖者,显然“不知所出”。
二、鲍氏封邑在杞国,杞国故地在新泰
春秋时期的制度规定,诸侯嫡子称世子,诸侯卒后世子可继承君位;诸侯庶子称公子,无资格继承君位,只是臣属,在其诸侯国内有封邑,即食采地。既然鲍敬叔称杞国公子,仕齐前在杞国必有封邑,而且其邑曰“鲍”,其后故以邑为氏。鲍敬叔只所以可以仕齐,是因其非嫡长子,无资格继承君位,故可去齐国做官。其间在齐也必另有食采,其食采可能在夏时诸侯国鲍国一带。鲍国地望在今济南市东30里。此地后又称鲍城,故《寰宇记》卷19历城县引《三齐记》称鲍城“鲍叔牙所食邑也”。此地后又变成鲍叔牙的采邑了。因敬叔之子鲍叔牙和叔牙裔孙 “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史记•管晏列传》)鲍城之区还可能为叔牙子孙采邑。那末,杞公子敬叔在仕齐之前之封邑又在哪里呢?这得从杞国的历史说起。
杞国,起源甚古,是夏禹后裔所立的方国,姒姓。大约始自夏朝初年,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初年,至公元前445年被楚所灭,前后存在1500余年。杞在夏朝受封的时间、地点,已很难稽考,但《史记•夏本纪》中所提到的夏朝的同姓国与方国,如有仍氏、有鬲氏、费氏、杞氏、斟寻氏、斟灌氏等夏后氏的同族同盟绝大部分都在山东。经王献唐先生考证,至少康中兴后,夏后氏同族方国迁至他地,但仍有若干方国留在了山东,得以延续。“如果说,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那末,就得承认山东地区就是这个奴隶制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先秦卷》第5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后,对夏后氏遗民“散亡”他处,严加防范,以免发生反叛。同时,又将夏姒姓之民迁至杞国,以集中管理。商代杞国“或封或绝”,其地望,过去的文献多载在河南“陈留雍丘县”,即今河南杞县。但1973年6月,山东兖州李宫村发现一批属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和陶器,其中有件卣和一件爵,两件铭文分别作“ 册,父癸”和“ ,父癸”。“ ”即“索”。器主属于周初封鲁的殷民六族中的索氏。据此,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经研究认为:“‘索’是征尸方卜辞中的地名之一。根据征尸方卜辞和一组约在祖甲时的出组卜辞,索和杞相距两天的路程,征尸方从杞到索,是朝向王都而行,杞可能在出土过杞国青铜器的山东新泰,而不是周初所封的河南杞县。”李先生又据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杞妇卣,时代也是商末,铭文为“亚丑,杞妇”,器主系亚丑族氏之女嫁于杞者,认为“亚丑青铜器集中出土于山东益都苏埠屯,杞当距之不远,新泰在位置上是适宜的。”(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重论夷方》第333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恩田先生根据商末帝乙、帝辛十祀征人方途经地点,征人方返程卜辞,上所经过的路线,结合新泰在清咸丰年间出土的一批杞国青铜器考证,从杞到索,历时5天。“索在兖州中李宫,距新泰200里,日行40里。”认为“商代时已经建立的杞国(简称“商杞”),其地应在山东新泰境内。”(王恩田《人方位置与征人方路线新证》原载《胡厚宣先生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孟世凯先生亦认为:“如果说在今新泰境内自夏商时期就有杞地、杞族,商汤封夏禹之后于杞为杞侯,周武王又封杞侯于商都附近,迁至后仍名杞,即今河南杞县,若干年后又迁回初封故地,亦有此可能。……‘商杞’在新泰境,于情于理都是很有启发的。”(孟世凯《新泰与杞文化》,载《杞文化与新泰》第18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另外,从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出,杞国在商武丁时,杞与商王朝关系密切,甲骨卜辞中即有“杞”、“杞侯”。可知,武丁时,杞国已封为侯爵。在武丁六十多个妻子中,有一名叫“妇杞”的。当时杞一女为武丁夫人。故商王与杞侯关系非同一般。据此,有专家考证,杞国在商代最后亡国的时间,当在武丁以后,至商朝末年。
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封国时,将国绝的杞国后人寻之,得东楼公,重封于杞。《史记•陈杞世家》载:“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杞和武王之母太姒,又有同姓的血缘关系。封杞国以求夏的延续。周初所封之杞在今河南杞县。《汉书•地理志》陈留郡雍丘下云:“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清末,新泰出土一批杞伯青铜器,这批青铜器是杞国留给新泰的十分重要的遗存,其器铭文大同小异,如鼎的铭文曰:“杞伯每亡作姝曹宝鼎,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铭文中的姝(邾)曹,乃是邾国之女嫁于杞伯每亡为妻者。据此,《捃古录金文》载许瀚说,《汉书》所指“鲁东北”即在新泰。即周封河南之杞国,通过迁徙到达“鲁东北”,即今新泰地域的。其论点也为多数学者所公认。李学勤先生在研究该问题时强调:“迄今在河南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研究周代较早的杞,只能求之于新泰。”同时,李先生还认为:周初所封之“东楼公也在山东。殷墟甲骨文中有‘杞’和‘杞侯’,由有关地名推求,似亦不出山东西部,有待深入研究。杞在山东的历史,看来还应上溯。”(李学勤《杞文化与新泰•序言》载《杞文化与新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又据《史记•楚世家》载:楚惠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灭杞。……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泗上之“上”是个方位词,指泗水上源以北地区。上文中“广地至泗上”五字,“对正确判定后期杞国所在地亦十分重要。”(张广志《“东杞”、“西杞”说》,载《杞文化与新泰》第5页)是说杞在泗水上源之北,楚灭杞,杞地为楚所占领。
杞,在春秋初吞并了州,都淳于。杞迁都于淳于。近年来新泰北郊先后两次出土淳于公戈,为杞在新泰境内说提供了重要旁证。
从上述杞国简史可以认定,从夏杞立国,到商杞重封,至周封之杞先春秋回迁至新泰,直到战国初为楚所灭,杞国在新泰文献记载清楚,地下出土文物充实,言之凿凿。因此,1999年10月,中国先秦史学会与新泰历史文化研究会在新泰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晚自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新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杞国古都的地位是有据可查的。”
据上可证,杞公子敬叔的食邑最初封在杞国,即今新泰是必然的。敬叔仕齐后,另有食采在齐地也很有可能。
三、鲍敬叔为杞武公之子,叔牙故里在新泰
如上所言,杞在新泰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又知鲍叔牙之父鲍敬叔为杞公子,杞国鲍邑是鲍叔牙的故里。而鲍敬叔又是哪位杞君的公子呢?郭沫若先生将新泰在清末出土的杞国青铜器铭文中的“杞伯每亡”,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认定是《史记•陈杞世家》中杞国的国君谋娶公。据《陈杞世家》载谋娶公“当周厉王时”。周厉王时,按《夏商周年表》当在公元前877年至公元前841年。如按《陈杞世家》所载周杞国君的世系:“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载,隐公元年为公元前722年,此年为杞武公二十九年,以此上推,杞武公当在公元前751年即位,“立四十七年卒”,即卒于公元前704年。假设谋娶公即位从周厉王的最后一年公元前841年算起,至其子杞武公即位的公元前751年,谋娶公当在位90年,况且谋娶公不可能恰好在“周厉王时”的最后一年即位,谋娶公在位时间之长,实非可能。由此推断杞武公以上之杞君必有脱漏。
现知管仲卒于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春,而其生年有前730年、前723年、前725年几种说法。笔者最近研究(见李明杰《鲍氏文化拾零•鲍叔牙生卒年代探微》载《泰山鲍氏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认为管仲应生于公元前723年,鲍叔牙比管仲大两岁,鲍叔牙生于公元前725年,卒于管仲卒后的公元前644年,或卒于管仲卒年的年末。又按鲍叔牙非长子,若鲍敬叔年长25岁至30岁推算,鲍敬叔当生于公元前750年至公元前755年之间,当在杞武公即位初年。鲍敬叔当为杞武公之子。在杞即应有封邑。敬叔之子鲍叔牙为杞武公之孙。
由上可以断定,鲍叔牙当出生于其父鲍敬叔仕齐前的杞国封邑——鲍邑。叔牙孩提之年和少年就在杞国鲍邑度过。杞国鲍邑是鲍叔牙的故里。其地望在今新泰市区东南的北鲍村一带。此地至今仍有村名叫鲍庄、南鲍、北鲍。
今新泰市北鲍村隶属汶南镇,此地自古相传为鲍叔牙故里。清《新泰县志•乡土志•地理》载:“北鲍保……古迹:有鲍叔牙墓。”今《新泰市地名志》:“北鲍村位于新泰城南7.4公里,村东南有齐国大夫鲍叔牙墓。”上述记载当为有据。此地至叔牙仕齐期间可能被齐所占,鲍叔牙在齐的食采起初有可能在今济南东之鲍邑,其后亦有可能改封在其故里一带。古人死后有归葬故里之习俗。鲍叔牙身为齐大夫,一生地位显赫,其死后不会葬于他地,归葬故里,于情于理,无可非议。今新泰市北鲍村仍有鲍叔牙墓遗址。
自2007年8月,笔者与新泰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鲍济玺、鲍建华等几位同仁,数次对鲍叔牙墓遗址进行过实地考察。走访了当地耆老乡农,目睹了原墓地残碑,确认鲍叔牙墓在北鲍村村委南一里,柴汶河支流渭水河边的一菜地里。当地乡民俗称鲍王坟。
文革之前,鲍叔牙墓冢占地一亩余,冢高十余米,周围以青石垒砌,有重修墓碑和墓石门。墓冢上及周围长有11棵大柏树,大者直径一米余,树根经河水长年冲刷,裸露在外,根径20公分余。墓穴有洞,甚大,因水深不可测,儿童不敢往前。北鲍村老人对此状记忆犹新。
据村民和老人讲,清顺治年间,因河水暴涨,墓被冲坏,当地官吏应秀才朱祚林及群众请求,上报朝廷拨款,委托与鲍氏有亲戚关系的朱祚林负责率众修复。据该村年逾七十的原党支部书记朱同顺回忆,1967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缩河造地,碑砸了,墓扒了,树砍了,石块修了水渠。至今长约30米,高约2米的石渠尚在。在扒墓的时候,墓旁扒出600余斤清顺治年间的铜钱,由于当时破四归,铜钱由民工并公社公安特派员马长太跟着,送到了县物资回收站。不知那位好心人,将墓门的两块石条运到了村委。至今石条尚在,石条上有竖写阳刻对联,其一曰:“螽斯延庆四朝孙子绍箕裘”;另一石条上文曰:“源泉混混推其本”。由于各缺一联,难解其全意。叔牙墓虽夷为菜地,但原墓大体方位尚可确定。
史载敬叔虽仕齐,但声名不显,其早年在杞之封邑亦不会太大。杞立国于新泰是清末新泰出土了一批杞青铜器后方才渐被学界公认。因此,敬叔在杞国的封邑不可能见于史册。新泰北鲍亦非知名。但敬叔之子叔牙为齐卿大夫,正如《史记•管晏列传》所言:“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叔牙子孙在齐采邑并非一地。除新泰之外的其他地方亦称有叔牙里籍者,或许是叔牙子孙的采邑,或叔牙后人迁徙流寓他地之所。
鲍叔牙又称鲍子、鲍叔。一生以知人荐贤著称,其事迹在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但缺叔牙传记,更无法在典籍中找到叔牙里籍。笔者从杞史入手,据文献,据考古资料,据对实地遗存的考察和民间传说,得出“鲍氏源于杞国,源于敬叔,即源于新泰;叔牙故里在新泰鲍庄”的结论,不是空穴来风,除上述真凭实据外尚有旁证。
旁证一:
管鲍同贾之南阳,乃杞国故地,分金遗迹今犹在。
《史记•管晏列传》开篇即云: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由上文得知管、鲍在年轻的时候是好友,二人通过交游,寻其谋生之道。鲍叔知道管仲是贤者,但家中贫穷,常常把好处留给管仲,鲍叔始终没有怨言。但文中没有交待二人交游的地点。故唐司马贞《索隐》引《吕氏春秋》补充曰:“管仲与鲍叔同贾南阳,及分财利,而管仲尝欺鲍叔,多自取。鲍叔知其有母而贫,不以为贪也。”司马贞讲明了两人在一起经商做买卖的地点是在南阳,也交待了管仲“尝欺鲍叔”的原因。南阳之地望又在何处呢?过去有人认为南阳即今河南省南阳,非也。南阳非指某一城邑而指一古代地区名。《中国历史大辞典》和史为乐近年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均作如下解释:南阳相当于今山东泰山以南、汶河以北一带,以在泰山以南故名。该地春秋时属鲁,地近齐国,后期遂为齐所夺。《公羊传》闵公二年(前660):“高子将南阳之甲”,即此。战国属齐。《孟子•告子下》:孟子谓鲁慎子,“一战胜齐,遂有南阳”,亦即此。上述南阳之地望,正是春秋早期或先春秋时杞国所在地。因杞“小微”,其地经常被齐、鲁所占有,杞地也逐步缩小。新泰又古称平阳。《春秋》载鲁宣公八年(前601):“冬十月己丑,……城平阳。”“城”即修建之意。此时平阳已被鲁占有。故杨伯峻注:“平阳,鲁邑,即汉之东平阳,在今山东省新泰县西北。”至西晋泰始年间,平阳人晋太傅羊祜才表改平阳为新泰。
由此得知,管、鲍同贾南阳地区,未出鲍叔牙故里,是在泰山以南、汶河以北的杞国故地。扩而大之,也走不出今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南部一带。其后该地或属鲁、或属齐,处于齐、鲁交界之区。今人有称鲍叔牙为“鲁平阳人,今新泰市人”(《联合日报》2007年12月12日载《八荣八耻的故事•古代友情篇》)也不无道理。不过,平阳之名是鲍叔死后几十年的事了。
历史上“管、鲍之交”传为佳话,管、鲍二人一生相知甚深,交谊甚厚,“管、鲍分金”的故事妇孺皆知。今鲍叔牙墓以南,汶河支流渭河南岸的南鲍村村东“管鲍分金处”犹在。该地有一座月牙平古桥,且保存完整,相传此地即“管、鲍分金处”。1979年确定为新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碑以记,碑文曰:“历史名桥月牙桥,座落在南鲍(村)东首,名扬蒙山(注:该地历史上曾归蒙阴县管辖,蒙山在其东南40公里)内外,交往东西老古道,东周鲍叔牙时期所建,闻名遐迩,至今民间流传,青龙街月牙桥十八家王子镇守着呈祥吉兆,管鲍分金在此。”“管、鲍之交”千古传唱,此一带至今乡民大门楼悬挂“管鲍遗风”的匾额。
旁证二:
鲍叔后裔成望族,文物可印证。
《史记•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伍子胥列传》、《吴越春秋》等均记载了公元前484年(齐简公元年,吴王夫差十二年)伍子胥出使齐国,将其子寄于齐国大夫鲍牧的事实。其事大概是说,吴王夫差要攻打齐国,北上争霸,伍子胥以越国为心腹之患,请勿攻齐,吴王不听。随后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因“古者兵交,使在其间”),“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乃属其子於齐鲍牧,而还报吴。”(《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回吴,夫差赐剑自杀。又据《左传》哀公十一年(前484)伍子胥“使于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伍子胥之子托于鲍牧后,不敢再姓伍,改姓王孙氏。
伍子胥使于齐,将其子托于齐国鲍牧(或鲍氏)一事,有出土文物印证。2003年3月至5月,新泰市区北郊周家庄发掘76座东周墓葬,出土1700余件文物,其中有一宗吴国兵器和具有齐国风格的兵器,这批兵器中有一戈铸有“王伍之车戈”之铭文。其“王”字带有齐国风格。有专家结合伍子胥托其子与鲍,其子改为王孙氏的记载,认为该器与伍子胥之子或其后人有密切关联,有可能是伍子胥之子或其后人所为。
伍子胥缘何“属其子於鲍牧”呢?因鲍叔“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十余世,常为名大夫”。鲍牧乃其中之一。鲍牧,鲍叔牙七世孙,齐国大夫鲍国之孙。从当时情况看,鲍氏已成齐国显族。伍子胥后裔王孙氏的兵器在新泰发现,说明新泰地区是齐国鲍氏的封邑,恰在叔牙故里。叔牙故里此时虽已成齐国地盘,但仍是鲍牧等人的祖居地和他们的封邑,这里是杞国鲍邑的延续。寄于鲍氏的王孙氏不可能葬于其他姓氏的封邑内。王孙氏兵器的出土也印证了鲍叔故里在新泰和鲍叔后人“世禄于齐,有封邑十余世,常为名大夫”的说法言之确凿。
至汉,平阳鲍氏已成泰山郡望族。据有关史料和清《新泰县志•乡土志•氏族》载,汉司隶校尉鲍宣玄孙鲍昂自山西上党徙居平阳。自鲍宣至鲍勋的普系为:宣生永,永生昱,昱生德,德生昂,昂生嘉,嘉生崇,崇生丹,丹生信,信生勋。自鲍昂徙居平阳至鲍勋已历五世。立于孔庙的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的《礼器碑》所刻捐资名单,即有鲍信之父“泰山鲍丹”字样。清《新泰县志•人物》:“鲍信父丹,官少府侍中,世以儒雅显。”平阳鲍氏至三国魏时已成望族。鲍信、鲍勋父子均在《三国志》和《新泰县志》有传,列入乡贤,在县文庙中崇祀。鲍信死后葬于平阳(今泗水县城东有鲍信墓,列入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在汉平阳县域内)。
汉平阳县属泰山郡,治今新泰市。鲍宣后裔迁徙至此,或因鲍叔故里于此,为寻根而徙有关。
旁证三:
明未清初,朝廷开通京城至福建的官路,路经新泰。原本较闭塞的新泰顿时成为通衢大道,当时有“九省御道”之称。随着官路上的货物川流,一时文学巨擘,诗词宗匠徜徉于驿道上。他们路过齐国名臣鲍叔故里,或怀古,或舒情,或发感慨,留下不少华美诗篇。
例如,出身仕宦之家的洪升(1645—1704),清康熙十六年(1667)冬,自京返杭,途经“管鲍分金处”,留有《过管鲍分金处寄沈 声》:
莽莽乾坤内,何人鲍叔牙?分金遗迹在,驻马独长嗟。
断碣春眠草,孤村暮隐花。徘徊念知己,洒泪向天涯。
总之,鲍氏是夏禹的苗裔,源于杞国,杞国故地在新泰。鲍氏封邑在杞国,源于敬叔,源于新泰。鲍叔牙是杞武公之孙,其故里在杞国鲍邑,即今新泰北鲍一带,至今这里有鲍叔墓遗迹。管鲍之交,名扬天下,其经商之南阳在泰山之南、汶水以北的今新泰一带,这里仍存管鲍分金处。至汉,文献、文物印证仍有鲍叔裔孙居鲍叔故里并成望族。鲍叔故里在新泰毋庸置疑。

2008年5月

 


分享按钮>>文苑11期 关于二世祖叔牙公标准像的决定
>>文苑11期 齐大夫鲍叔牙墓址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