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苑六期 浙江宁海胡陈村访古..

    中华鲍氏网 2010年6月10日 鲍培根鲍英绍


《鲍氏文苑》                                                                                                    总第六期( 2004年10月)源远流长
                                                                      浙江宁海胡陈村访古
                                                                         口鲍培根鲍英韶
        浙江宁海胡陈地处半山区,北上与象山泗洲头接壤,南往长街镇相邻,西去可与力洋镇相接。距县城27公里,全村现有530户,人口1747人。 
        胡陈村三面环山、溪水长流、风景秀丽东有龙门坑,旭日升山上、潭水白茫茫;南有狮子(山)、白象(山)守大门,雄伟壮规,西有傍山,古木参天,红亭绿树,引人人胜;北有西溪,似银带汇流入虎溪,绕傍山脚下淙淙而过,涌向胡陈港。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清代诗人鲍也仙作有《梧岑十景》即“龙门垂钓”、“象鼻观鱼”、“狮山望云”、“虎溪弄月”、“申岭樵歌”、“癸岩牧唱”、“西林僧钟”、“乌岩踏雪”、“夹水晨烟”、“旁峰夕照”。如此美景,使祖先择此定居。
        原始的胡陈村,因村北西溪从现在的村中间流过,自然形成东、西两大片沉积的土地。由于地处山村而雅称“梧岭”。每年雨季,时有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正由于西溪的水经过胡陈,源源不断奔流人海,潮涨时海水直达胡陈,后称这条通向胡陈的港叫胡陈港。古时胡陈海运交通便捷,南宋时,世居天台县城东山头的鲍氏五世祖大渠公,因居处地窄人稠,为繁衍发族,曾乘船多次至梧岭考察,好山好水迷恋了他。后在南宋绍定年间( 1228年)鲍氏后世祖霆公、逢年、正禧等诸公商定由正禧公携子鲍朝瑞,以族资助巨金徙迁胡陈,择居龙头里(二房里)建基立业,朝瑞为迁胡陈鲍氏一世祖。当时由于鲍霆公曾与丞相叶梦鼎同朝为官,交情深笃,丞相愿将儿子应友(太守)之女许配与朝瑞为妻,和睦相处,艰苦创业,生养国美、齐得两子。数年后,齐得分居上岙响岩。他们立志创业,奋发图强,团结各姓筑坝改溪,引西溪之水绕经傍山脚下的虎溪流注入海,众人沿堤造田,规划村境,作坝引水灌溉良田。虎溪之水成了生活用水,孕育着胡陈的儿女,成为胡陈的母亲村河。
        胡陈地位优越,北邻象山,南近长街,西通力洋,距离胡陈都在10公里左右,是一个区域的中心。又由于胡陈近港连溪、背依青山、面向海港,可渔、可耕、可樵、可牧、可商,是一块定居的乐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此定居的人逐年增加,其中有来自天台、三门等地的行商者、农耕者和捕鱼者。胡陈在清时起已是宁海东部有名的小集镇。
        经济繁荣又推进了文化发展。胡陈人杰地灵,祖辈躬耕勤读,名人辈出,以鲍氏为首的有众多文化积淀:有明清时期建成的鲍氏宗祠一所,内设有大厅三间、戏台五间、左右丽个横厢各四间。三门外左右两侧有清嘉庆举人,翰林院典簿的旗杆夹各一对。大厅内上方挂有:翰林院、平士世胄、亨祀不忒、俊逸宗风、柏节遗芳、春风人律、登科、贡元、亚魁等横匾,文革时已毁。宗教方面有:西林古庙,隔墙建有降龙庵。村西还有虎溪殿(关爷殿)、财神殿,这些庙宇在文革时亦被拆除。教育方面有“文昌阁”。民间文化活动,开展得也较活跃,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八夜为春节的文娱活动期,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有戏剧、马灯、船灯、狮子等的演出。清诗人鲍谦有诗云: 
        “元宵灯火闹芳春,演剧年年为赛神,近日梨园歌拍好,戈阳旧调喜翻新。”
        胡陈傍山西侧山脚下,曾有清时建造的鲍氏“贞节坊”和“名胜坊”各一座,可惜在“1958年造公路时被拆除。” 清代宣统年间恩授正贡,乡举人鲍也仙的墓,座落于离村一里的岙里山上,墓朝东北,分内外园面积200平方米。 四周有矮围墙、石栏板,石望柱顶均雕着彻复莲、镇兽,墓面上方的屋脊以石刻瓦筒覆盖,飞檐翘角,斗拱石坊,两边柱上刻有狮、象各一对,造型独具。墓面及两侧留有当时众多文人雅士的铭文,对联诗句等题刻。
        墓主自题诗一首:“万古沧桑几度迁,浮生若梦尽徒然。不如归隐山深处,一枕松风自在眠。”此墓被县文物办亲临普查登记。由于该墓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更有“名士”雅集,“佳作”荟萃,极富文化韵味。宁海报、宁波日报都有报导,宁海已作电视新闻报导。 
        综上所访的鲍氏宗祠、古匾、棋杆夹、牌坊、清墓、古诗等皆是胡陈历史文化的见证。 清代鲍氏人才辈出,鲍谦,字立枢,号益斋,嘉庆十八年(1813年)举人。次年授翰林院典簿,有诗集《一砚斋选》、《梧岭杂咏》等。鲍雍,系鲍谦次子,字壁公,号弓庵,在道光二年(1822年)中举人。后人传“父子举人”,即鲍谦、鲍雍。鲍谦六子鲍燎,字迁,号禄天。他们都擅长作诗。鲍雍有《弓庵遗稿》二卷,鲍燎有《言情草》、《百美吟》各一卷。还有鲍谦的侄鲍济、侄孙鲍淦、侄曾孙鲍也仙都是当时著名诗人,形成清中叶至民国初年,鲍氏家庭的诗人群体。遗憾的是,他们的诗集部分丹留在鲍氏总谱中,文革时期已被焚之一炬,有些失传民间尚未发现。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六期 浙江乐清旸川大台门鲍氏源流
>>鲍氏文苑六期 寻根访祖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