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苑六期 棠樾牌坊群管理现状

    中华鲍氏网 2010年6月19日 鲍义来


《鲍氏文苑》总第六期(2004年10月)                                                                                              史迹追踪

 
                                                               国宝一再易主 生存环境险恶 
                                                                     ——歙县棠樾牌坊群管理现状 
                                                                                          口鲍义来
        歙县棠樾,是一处典型的徽商故里,全国唯一的牌坊群名闻中外。1996年被国务院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我省文化旅游的一块知名品牌。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近年来它的经营权却被一再转让,国宝的生存面临困境。 
                                                                             一再转让为哪般
        一连七座的棠樾牌坊群迤逦矗立在村头大街。在当地村民呵护下,风雨沧桑走过了几百年。1985年,村民办旅游,收着几角钱一张的门票。此地的旅游便由此而滥觞。1990年,由县旅游局接管,1997年的门票收入超过了二百万元。 
        面对着如此红火的旅游势头,2000年8月,县有关部门将这座国宝级的牌坊群以1800万元租赁给工业企业金马集团,年限50年。将每年能够坐收200万元的“金饭碗”仅以每年36万元的低价转让出去,而且50年不变?令百姓不解。
        然而仅一年多时间,到了2002年底,金马集团因经营状况不佳。为外地企业所收购。于是牌坊群又被转让给一位个体户,转让费由原来的1800万元而升到3680万元,期限由原来的50年扣去使用了的21个月为48年3个月。
        记者近日采访了如今牌纺群的经营者,问今后是否也有将坊群再作转转让的可能?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他们也有转让权。 
        如今,国有企业经营权转让、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等已不再是新鲜事,但作为不可再生的地面文物是否也可如此操作? 
                                                                      转让理由说不通 
        为何要将牌坊群低价转让?有关方面回答:这样可以将今后50年的钱提前到今天来用,转让费虽低,但有利于集中财力,开发新景点,增强旅游经营机制的活力;同时也有利于金马集团低成本扩张,借此打响“金马”的知名度。可惜,不到两年时间,“金马”被外地企业兼并,牌坊群再次易主。
        《国家文物保护法》明文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文物保护单位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
        在去年底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当时的副总理李岚清在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旅游可以合  理利用文物,这是完全应该的,是搞好文化旅游的需要。但是不能将文物单位交给旅游公司。文物保护单位以保护为主,赚的钱可以交给政府,政府再用于文物保护,旅游公司可以组团来参观,但不能把文物单位交给旅游公司,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并特别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也同样表现在对“文物态度”上;加强文物保护,这是一项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大事。 
        今年2月,国家文物局又专门发出《立即纠正擅改文保单位管理体制行为》的通知,强调“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做错的“必须限期责令改正”。 
                                                                     “保护为主”谁来办
        棠樾牌坊群作为国宝正在被非法转让的同时,其生存环境也而临着诸多威胁,这是其被转让给企业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上世纪90年代初,当企业行为介入这一景区后,搬出男祠内的小学而新建校舍,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拆去了挨近女祠一座宏丽的社庙。同样的原因,在修缮女祠时,为迎合游客需要,经营者违背“修旧如旧”原则。在祠内造钢材大棚,破坏了文物风格。还有,牌坊群景区水口、沟渠、池塘长期淤塞,历史上原有的水系遭到破坏,每到梅雨季节,一些牌坊的底脚长期浸在水里,发生了去年三座牌坊因底座松动、重心失衡、梁枋断裂、构件碎坠的事件,这是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专家分析,长期水淹,是导致台基松软的重要原因。再如男祠边上的世孝祠,也是一座重要的古建筑,年久失修,国家文物局专家多次要求尽快修缮,而经营单位从自己利益出发,始终没有动工,若哪一天倒塌,必将悔之莫及。牌坊群边的明代建筑骢步亭,柱脚腐烂,飞来椅破损,檐角的风铎铃铛也没有了。更令人担忧的是,经营单位还在牌坊群景区内大建商业街综艺楼,改变和破坏了景区原有的人文环境。近年又在棠樾村口300多亩的土地上大兴土木,铲平了原有的地表文物,新建筑喧宾夺主,违背了景区的原有规划。
       《文物法》指出,“文物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保护为主”,把文物本体及原生环境的保护和保存放在主要位置。”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歙县,想当年牌坊群的门票年收入就有200万。可如今县文物部门却步履艰难,近年上报的几十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因为缺少经费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修缮。这些不能不说是“转让”带来的连锁反应。 
                                                                     糟蹋国宝何时休
        对于棠樾古牌坊群的生存问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郑孝燮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 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罗哲文曾给国务院和国家文物局专题反映过,2000年7月国家文物局专门给省文物局发过函,要求调查处理。省有关部门也要求歙县立即组织对上述问题逐项认真调查,并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
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前些时候来安徽考察,也就棠樾牌坊群经营权一再转让的问题给予了严肃批评,要严肃查处,认为不能再这样糟蹋国宝了。
        对此,省文物局领导明确表态,正在督促有关部门尽快查处,并希望媒体对我省文保工作给予支持、关心和监督,拯救国宝,推动文物保护事业。                                   (原栽2003年12月26日《安徽日报》)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六期 访问鲍屯故址
>>鲍氏文苑六期 浙东鄞西绕湖桥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