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7期 屯堡文化与贵州鲍氏

    中华鲍氏网 2011年1月29日 鲍世行


                                   屯堡文化与贵州鲍氏
                                                                          口鲍世行
                                                                       家谱中的记载 
        贵州有一支鲍氏族支,早有所闻。在编辑《鲍氏宗谱•序跋录》时,见到一本《贵州鲍氏宗谱》。
        贵州安顺鲍氏宗谱(清咸丰八年)载:“鲍氏原籍直隶省徽州歙县人氏。”“至明洪武二年”,“调戍贵州都司普定卫”。清道光十年(1831)家谱又称:“鲍氏籍贯尚党郡,原籍南京,直隶省徽州歙县新安卫塘越村(注:应为棠樾村)滚袖乡(注:疑为滚绣乡)太和舍(注:大和社)人氏。于大明洪武二年调戌贵州都司普定卫军。”
        “始祖(鲍)福宝来守此土,素裕堪舆,观风问俗,于黔中得一邑焉。询其名则日:“杨柳湾筲箕凹,其所由来旧矣。览其形,则地极壮丽,脉甚丰饶,狮象地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人之杰者地亦灵,于是乎得其所哉。” 
        “越我清太祖赝命,四方来玉,因而改卫设县.置堡安屯。故先取名曰永安屯。厥后螽斯振振,瓜瓞绵绵,宗族子姓群相聚集,又更地名日鲍家屯焉。”
         见此资料后,我和中行弟说:塘越即今棠樾,太和舍应为大和社。2000年我们在歙县聚会,赴棠樾考察,果然找到了大和社故址,惜建筑均已无存。
                                                                           书中的屯堡人
        最近,中行弟借给我一本《六百年屯堡——明王朝遗民记事》(燕达、高嵩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见了这本书,读了文章,贵州的屯堡就出现在眼前,那蜿蜒曲折的如迷宫似的巷道,古朴典雅的建筑,高亢的芦笙声夹着有节奏的铜鼓点,伴着民族歌曲,摇晃着流光溢彩的民族服饰,圆形发髻坠于脑后,精美首饰环佩叮当。长袍大袖、栓围裙、系腰带、头缠白帕的宗亲,仿佛带我进入了600年前的另一个世界。当时,这里或许就是军营,住在这里的就是大明王朝的正规军旅,他们在明初因朱元璋平定边乱,从遥远的江南来到这里,他们就是“屯堡人”。

                                                                          明太祖平定西南

        话说明王朝建立之后,只剩下盘踞在云南的元梁王把匝瓦尔密。把匝瓦尔密是元顺帝北逃后遗留在西南的军事势力。明洪武四至十四年(1371~1381年),明军相继收编四川、贵州等地方势力。十四年朱元璋派主帅傅友德、左将军蓝玉、右将军沐英,率30万大军从东、北两面同时进攻。一路由四川南下直取乌撒(今云南镇雄、贵州威宁一带),一路由湖广西进,取普定(今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一带),主攻昆明。这次军事行动使云南境内元朝残余势力全部消灭。 
        翌年,设贵州都指挥使司和云南都指挥使司,作为地方最高指挥机关,还决定把强大的军队留在云贵高原,修筑驿道,把云贵川联系起来,并在要地建卫所,屯兵驻守。
        明代军制为卫所制和屯田制,常备军分卫、所两级。卫,大致5600人,长官是指挥使,相当现今的旅。卫,分前、后、左、右、中等五个千户所,各1120人,长官是千户,相当现今的团。千户所下设十个百户所,长官是百户。百户所下又设四个小旗,分别由两个“总旗”率领。每一旗有军士十人,相当现今的班。重要的军事地区设卫,次要地区设所。集合若干卫所设都指挥使司,为该地区最高军事统帅机构,长官是都指挥司。
        史载,贵州设24卫和2个区属于户所,较四川17卫3所、云南15卫1所、广西6卫为多。而作为“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顺,屯扎尤为密集。
        按定额计算,当年贵州的驻军应有20万左右,占当时全国常备军200万人的10%。此外,贵州境内沿驿道设69驿、26站,派现役军人戍守。人口稀少的贵州,瞬间成了庞大的军营。(《贵州六百年经济史》刘学洙、《贵州开发史话》) 如此庞大的军队,如何解决供养问题。朱元璋希望: 
        “养兵百兵,要令不废百姓一粒米。”只有采取屯田的办法,让军人自己养活自己。“盖以十分为率,三分守城,七分屯耕,遇有儆急,朝发夕至。”这样军人渐渐变成了农民,军营也慢慢变成了村寨。
                                                                                   征南与填南 
        明朝进军贵州后,建省划区,设官定制,留驻军队,推行屯田。明代驻军,推行“三分戍守,七分屯种,有事则战,无事屯田,以兵养兵”的政策。军队所在地方,设置卫、所、屯、堡,垦殖荒地,驻兵耕作。屯军逐渐形成专事耕作的军户,按职授田,士兵长期耕作而成专业农民。
        自明朝开始,除调集大量军队平定南方(俗称‘调北征南’)而外,又从内地将破产的流民和平民,大批强迫迁往贵州等地(俗称‘调北填南’)迁入平民亦划区定点,授土垦殖,是为民屯。(《安顺市志》1995年,第40l页)
         “征南”和“填南”的区别在于,一是当年派来戍边的军人,另一是按当时政策来此的大规模移民。
移民采取“就宽乡”的方式,即由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移到经济滞后的地方,由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区迁移到地广人稀的地区。 
        移民的对象,主要是两类六种人。第一类是一般农民,这是移民的主体,第二类是敌对势力。六种人包括:无田贫民,遭灾流民,故元官吏与将士,塞外边民与江南豪民地主,群雄残余势力,罪犯。
除了军屯、民屯,为了弥补军粮不足,还征集商人入驻,建立商屯。
        来自江南腹地的先进文化,伴随军事胜利,一下冲进半原始状态的贵州。汉族的比例也超过其他民族,成为贵州人口的主体。
                                                                                  屯堡人
        “屯”与“堡”的区别:“征南”来的住处称“屯”,“填南”来的住处称“堡”。
《安顺府志•地理志•风俗》卷十五(咸丰元年)载:“郡民皆客籍,惟寄籍有先后,其可考据者,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里民子,相传皆外省籍,其流寓本末无考。衣尚青,妇人不缠足,耕田。”
                                                                                   鲍家拳
        因为是军屯的缘故,过去屯堡的青年男子从小就有习武的习尚,至今许多村寨还留有祖上传下来的拳术、棍棒。
        鲍家拳是鲍屯村世代相传的著名拳术,它产生于唐朝以前,其历史比著名的“少林拳”还要悠久。据《徽州府志》记载,在晋太康年间(280~289),护车中尉鲍伸来镇守新安,将鲍家拳由北方带到歙县。洪武二年(1369年)鲍屯的始祖鲍福宝奉朱元璋之命,远征西南,又将鲍家拳由安徽歙县带到贵州安顺地区。如今鲍家拳108棍、单刀、双刀、枪、铛等已经在此地传了二十多代。方圆几十里地的屯堡范围内,武功就数鲍屯的最强,故有“拳打脚踢鲍家屯”之说。
        其中武功最强的是已经去世的鲍茂凡。鲍茂凡在民国时期是这一方有名的人物,大小洪拳、棍术、刀、枪、剑都会。至今,他的儿孙还保留着他当年用过的两柄双刀和一把铛,两指宽的双刀可以砍断7枚铜钱。鎏金铛又称月亮叉,木质部分用红木做成。这些器械已经成为鲍家的传家宝。 
        鲍茂凡的孙子鲍灵昌回忆道:“我们小时候就常看见爷爷练武。秋收时,爷爷从不将收割的谷子拿到外面去打米,每次放几十斤米在自家的擂钵中,只用两手去舂。爷爷还常将新鲜的牛皮钉在木板上,用手去抓,新鲜的牛皮很滑,钉得又牢实,很不好抓,直到抓下来,爷爷才住手。就这样,爷爷练就了一身好本事。爷爷年轻时,经常伙同村里的人到威宁贩猪来卖,一次在路上遇到几十个强盗,抢了前面的一批布商,同行的人建议绕道走,爷爷不干,他和几个年轻人冲上去,打跑了强盗。”
        鲍中光记得:鲍茂凡劳力好,个子大,有一米八五。三几年的时候,他常去赶场。有一次,鲍茂凡挑着120斤谷子在吉昌屯遇上两个抢人的,一个背着枪,一个提刀。他把谷子一放,操起扁担就和那两人打起来,几个回合,就把背枪的那个打倒在地,提刀的也挨了一下,拔腿就跑。还有一次,威宁的农民放猪到旧州来卖,被旧州人欺负,鲍茂凡上去打抱不平,被三四十个人围住,鲍茂凡还是一根扁担上下飞舞,打倒了这些人。旧州的人还因此摆下谢罪宴请鲍屯人吃。
        鲍云武老人,也常常回忆起当年鲍茂凡教他们练武时的情景:那是民国时期,每年农历正月、七月农闲时节,鲍茂凡老人家就在院子里教我们这些年轻人玩棍、打拳。他打起拳来一招一式好看得很。老人说,练武功主要是锻炼身体,不要去打架。他到了80多岁还筋骨健壮。 
        鲍奇武是他这一辈武功最强的,他十二三岁就开始跟着鲍灵佑习武,学了祖传的鲍家拳和一些棍术。他可以砍断一寸厚的石板,还能砍断六七块砖。鲍奇武现在年纪大了,不再每日操练,但他一身肌肉,还可以窥见武功的积淀。鲍奇武还有一项吞筷子的绝技。这是从鲍吉昌那里学来的。六七根筷子截去一半,念了阵口诀,和着一小碗水就一根根吞了下去。
                                                                               清明祭扫
         屯堡人更崇拜祖宗的功勋,更看重家族的荣耀。每年清明,无论是外出的生意人,还是已经客居异乡的游子,都会回到屯堡祭扫。鲍家祖宗的坟地上坟冢林立——这里有鲍家八世祖到十九世祖的坟茔。坟旁立着鲍家众族公议的禁埋碑,上书:禁止再葬。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清明立。十九世祖之后,鲍家的逝者就只得安埋在别处了。这是因为鲍家族人不希望越来越多的亡灵侵占祖宗的阴宅淡忘祖宗的功德。
点上香烛,鲍家的老人在一旁默默念叨,不外乎保佑家庭幸福、五谷丰登这些年年都说的吉祥话,但老人的心是虔诚的,仿佛真的在与长眠地下的老祖宗对话。儿女们则在一旁嬉戏。浩浩荡荡的举家上坟已是每年必须进行的仪式。
        鲍家的一到七世祖则埋在另一侧的山坡上。一世祖的坟茔壮观气派,不远处就是有近千户人家的鲍屯,初时的一人,如今已经开枝散叶,有了24代,老祖宗在这里随时都眷顾着身后的那片烟火。 
        金戈铁马的征战已经走远,屯堡清明时节祖宗坟前祭祀的香火从来不曾熄灭,这香火年年在告慰征战的英雄,提醒着后世的儿孙,勿忘那段祖先浴血奋战的辉煌岁月。
                                                                            鲍屯的丝头系腰
        屯堡人的妇女身着长衣大袖,腰问系着几米长的黑色腰带。这种名叫“丝头系腰”的黑色腰带,只有鲍屯人会编织。所有屯堡人娶媳妇的时候都要到鲍屯来买这种黑色腰带。黑色腰带牵扯着我们走入鲍屯的过去与现在。
        洪武二年(1369年),鲍屯的先祖远涉千山万水从安徽来到贵州。多年以后,七世祖鲍大干又回故里,带回鲍家世代相传的“丝头系腰”的制作工具和纺织技术。
        鲍跃辉讲述了一个有关“丝头系腰”的故事:“始祖来贵州的时候,系的是布腰带。后来,有从安徽老家来的人系起了丝头系腰,于是大干祖决定回安徽去学手艺,第一次没有学成功,又去了第二次。” 屯堡村寨流传着一个童谣:鲍屯的锤子、九溪的言子、三堡的秤杆子。
        鲍屯的下街几乎每家都织丝头系腰。编织丝头系腰的技术是传男不传女的,所以,至今只有鲍屯承袭着这门技艺。 鲍吉芳恐怕是鲍屯丝绸系腰的最后继承者。如今许多屯堡村寨,长衣大袖已不在年轻的妇女间流行,他们大多穿上了现代服饰,丝头系腰的需求也越来越少,鲍屯的系腰纺织也浓缩在几户人家中。
        在鲍吉芳的家里,有做丝头系腰的全部工序。整个一间房子,房梁、立柱上挂满了铁钩,四面八方、千丝万缕的线汇到一架纺车上。最后的一道工序是将白色的丝头系腰染成黑色。要用一个星期才能做成一根丝头系腰。
                                                                                  鲍屯的玉匠 
        引起外地人注意的还有屯堡妇女头上的玉佩——梅花管簪。最上部竖插一根,叫“管”,横着别住发髻的叫“簪子”,长形微拱两头尖,它们犹如三片树叶,衬托着装饰性最强的梅花,梅花呈方形,静静地绽放在青丝之间。梅花管簪由两根细细的银链连接,共同汇成屯堡妇女头上的一抹亮色。梅花管簪是大袖子妇女不可少的装饰。整个屯堡,就数鲍家的玉匠手艺最好。几乎所有屯堡妇女佩戴的梅花管簪就出自鲍吉昌的手。
        “文革”以前,屯堡的梅花管簪和玉手镯要到昆明去买,那里有玉石加工厂,专门为屯堡人制作。“文革”期问,大袖子剪了,梅花管簪也砸了。改革开放以后,大袖子恢复了,老人们才又将它们翻出来,梅花管簪重又戴在头上。于是,他一面收集成品玉石,一面修修改改,创出了屯堡第一家梅花管簪的名头。现在鲍吉昌还想从缅甸进口玉石,自己生产梅花管簪。
                                                                                   秤 匠 
        秋收的季节万物金黄,在地里忙碌了一天的鲍奇武扛着收割回来的谷子回到自己的石板房中,顾不得辛劳,他又拿起昨天解下的木枋,细细打磨起来。
        鲍奇武说:“趁着晚上没事,把这个秤做出来,赶场天好去卖。”
        鲍奇武是鲍屯惟一的秤匠,1990年在双铺跟一家祖传的秤匠学的。“本来我就喜欢做生意,农闲的时候做几把秤,可以找点收入给娃娃交学费。” 
        做秤首先要找梨木,按规定的长度锯下来,50斤的秤要70—80厘米。再把枋子磨圆,用铁皮包好,然后安上牌方(拎的环子),再用天平砝码来称,称好重量后才能按比例按花心(秤的刻度)。
                                                                               潜在的旅游资源
        屯堡文化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武术文化、民俗民风、屯堡戏剧(傩戏)、屯堡饮食、以及农业技术、水利工程等都是开展旅游的潜在资源。仅以鲍家屯的鲍家拳来说吧。他的发展历史比河南的少林拳还早,只要加以整理、宣传、推广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媒体报导,因少林拳而闻名遐迩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已成为著名品牌,他们成立了专门公司来处理商务。“少林”作为一个商标已向世界100多个国家进行了注册。如今少林寺每年吸引约150万游客,以每人40元门票计,仅此一项收入每年就达6000万元。他们还把武术作为一项大规模的产业来经营,约有4万人在当地数百所学校学习武术。自2002年开始仅来自海外的学员就有700多人参加付费的为期一周的培训班,他们还组织表演团到世界各地去演出。他们还向以制作少林拳为题材的台湾电影公司收取费用。鲍家拳作为一项潜在的旅游资源是绝对不可小视的。
 


分享按钮>>文苑7期 安徽寿县鲍家湾由来
>>文苑7期 贵州安顺鲍家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