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7期 屯堡姑娘南京寻根

    中华鲍氏网 2011年1月29日 鲍世行鲍永臣


媒体链接:
                                        600年前从南京石灰巷迁出 至今乡音未改服饰依旧 
                             贵州“屯堡姑娘"南京寻根
        “屯堡人”是一种明代汉族移民群体的特称,他们是明太祖朱元璋军队的后裔。明洪武年间,他们奉“遣汉制夷”之命,从南京、安徽一带调北征南,来到黔中腹地。屯堡人在西南写就了屯田戍边的辉煌历史,也始终骄傲地保持着明清时代江南故地的生活习俗。600年沧桑岁月,他们乡音未改,服饰依旧…… 最近,20多名来自贵州安顺市的屯堡人来到南京,她们要在这里寻找600年前的记忆,寻找时事变迁的亲人,寻找族谱上的基因和那久违的乡音。
                                                                             终于回到故乡了 
        2005年7月14日,南京秦淮区石灰巷的居民在巷口挂好“欢迎屯堡妹妹回家”的大红横幅。屯堡寻亲团来了,老奶奶的大婶们一见到屯堡的“亲人”就紧紧拥抱。双方的脸颊紧紧地贴在一起,激动的泪水难以抑制。“到家了!”屯堡姑娘金敏哭得最凶,她使劲地搂着李大婶,久久不肯松手,“屯堡的家谱上,写着我的老祖是从应天府(今南京)石灰巷出去的,今天我回来了。”她的话让现场痛哭声顿时此起彼伏。
        如今,大部分屯堡人的家谱上,还清楚地记载着祖上来自南京的都司巷、石灰巷、乌衣巷和大柳树弯等地。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政协副主席姚晓英动情地说,现在来迎接的人已不再是600年前送行的人,房子变了,但空间没变,它是我们许多屯堡人精神的寄托,我们屯堡人身上流的是南京人的血。 
                                                                              用老南京方言叙旧
        一大帮“老南京“和来自屯堡的姑娘们就用家乡话相互交流了起来,“啊,吃过了?”“啊有事啊?”“没错,没错,我们那边也是这么讲的。”共同的乡音、共同的语言让彼此的距离更近了。 
        姚晓英同时身兼安顺市西秀区文联副主席,她对屯堡文化颇有研究,她说,当年屯堡的先人们,虽因明律束身,不能返回故里,却经常指着太阳出来的地方告诉自己的子孙:应天府乃我故乡,有我族人,有我良田美宅……这种思乡情结,以及在蛮荒之地陡生的优越感,让屯堡人对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特别的珍重与呵护。当然,这里也包括语言,屯堡的好多方言中仍保持着老南京话的风格,如“吃饭”,“酸酸地”,“今儿,明儿”,屯堡人的语言中卷舌音颇多,发音快,透着刚强。据悉,这就是明代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而对于“姑娘”的称呼,在屯堡称为“娘娘”,这种极具典型江南特色的称谓居然也在屯堡保留了下来。 
                                                                          穿着明代凤阳汉装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走在夫子庙的乌衣巷,不少率真的屯堡姑娘轻轻背起了这首诗。安顺市西秀区旅游局副局长张靖称,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诗里所说的南京乌衣巷大姓王家、谢家,如今在他们安顺市的屯堡村落就有王家、谢家的后裔散居着。
        在乌衣巷口,身着艳丽明朝汉族服饰,头裹白布的屯堡姑娘们,自然吸引了众多好奇游客的围观。许多游客问“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不是少数民族,这是我们汉族天龙屯堡的服装。”看见这些热心游客好奇又不解的目光,屯堡姑娘们耐心解释了起来,“这是朱元璋老家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是纯正的明代凤阳汉装,在我们那儿,女人们现在的装束还是戴银耳环,梳三绺头,也就是一种前发高束,形似凤凰头的发型。身着的蓝色长衣,衣襟与大袖口处,饰有好看的花边。年轻未婚女子包白帕,腰带系左侧;已婚妇女包青帕,腰带系在背后。我们的鞋也有讲究:布底、鞋帮呈月牙形,鞋尖饰有花鸟图案。”姑娘们的一席话,让众多游客大开眼界,纷纷提出来要和她们留影。 
                                                                              每年都要遥祭南京
        下午,屯堡寻亲团又来到了东郊的明孝陵。看着雄伟的建筑,恢宏的气势,屯堡姑娘们久久在明孝陵前停留驻足。 
        姚晓英这样告诉记者,虽然天龙屯堡已繁衍近20代人,现有四姓族裔已达数万,可今天的屯堡人仍以南京为灵魂之根。几年前村中的长者就把代表着先人录魂的墓土送去南京,并在南京植上了两地同根树。还从南京带回来故土,写上“叶茂思想根碑“的字。
        “我们屯堡人,时刻思念着南京”,陈忠礼告诉记者,每年的阴历七月十四日是鬼节,屯堡人放河灯的日子。这天晚上,屯堡地区的每家每户都要亲手制作的南瓜灯放在河面上,任其漂流而下,希望把逝去的先人们对家乡的思念送到遥远的南京。当记者问起屯堡人对南京的看法,姚晓英称,“欢迎南京的‘亲人’去我们屯堡看看,我们很多人几代都是经商的,不少头脑活络起来的屯堡人,现在干脆在本村建立文化旅游区,自发成立了旅游协会,已有一半村民成为协会会员。在寨子里建起饭馆、旅店、雕刻坊,上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方戏,并且准备在全寨清沟修路,将原有老屋修旧如旧,让屯堡变得更漂亮。”

                                                                                                                   (《南京晨报》报道,世行供搞)

媒体链接:
                                  屯堡演泽六百年明朝古风
        在贵州安顺一带,生活着一群衣着服饰、生活习惯、口音都与附近居民明显不同的人群,他们不属于少数民族,他们自称是“老汉人”,因为他们是明朝时期的汉人后裔,是朱元璋征西时所留下的部队,在此屯垦,繁衍了600年,生活相对封闭,少有外界干扰,所以我们保留下了这个明代生活、服饰的“活化石”,我们现在叫他们——屯堡人。
       走进堡村寨,最吸引人的肯定是屯堡的女人,她身着蓝色大袖长袍、丝绸系腰、脚下穿绣花翘头布鞋,一身地道地大明朝江南汉族女子装束。在屯堡女人的生命中,40岁是一个特殊的分界线,40岁前,她们种田放牛做饭喂猪生养孩子。这时侯的屯堡女人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屯子里,都没有发言权。到了40岁以后,她们被称为“太婆”,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从此,她们成为家庭的主要领导者。 
        外面人了解屯堡,知道屯堡人是从地戏开始的。屯堡人自己管它叫“跳神”。地戏——顾名思就是在田间地头表演的戏曲。也是明朝军队带来的“军傩”的延续。地戏是男人的专利,禁止女人参加。女人不能上台,但可以是忠实的观众。每到农闲时或逢年过节,屯子里的地戏班子就要演几出大戏,主要曲目有《封神榜》、《杨家义》、《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说岳》等。演出时,演员们额上戴以简练夸张的“脸子”即木雕面具,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唱着原始的弋阳腔,仅借一锣一鼓的击奏,在一人启口,众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上下更换时空变换,借三五步为万水千山,就竹鞭为金戈铁马,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在抑、扬、开、合的厮杀、挡、架、翻、窜的格斗中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产生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从而形成屯堡地戏特有的艺术魅力,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晶报》2005年8月27日,永臣供稿)
 


分享按钮>>文苑7期 屯堡妇女的丝头系腰与打扮古今谈
>>文苑7期 无锡梁溪“永思堂”《鲍氏宗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