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鲍叔牙是人格气魄上升为政治气魄的典范

    中华鲍氏网 2021年4月27日 鲍国忠


鲍叔牙是人格气魄上升为政治气魄的典范

□ 鲍国忠


   万千学子抒壮志,举国热议鲍叔牙。今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号卷将鲍叔牙举荐管仲当宰相的故事,作为作文考题。2700多年前的鲍叔牙一下子穿越了时空,活生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举国热议的一个话题。作为历史人物,鲍叔牙从来没有被这么广泛地关注过,议论过;他的崇高德性,他作为古代政治人物的风范与精神也从来没有被这样浪潮般宣扬过,普及过。鲍叔牙被千秋传颂的最重要事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他举荐管仲这件事。此后,他与管仲之间的关系,演变成“管鲍分金”“管鲍之交” 等成语。尤其是“管鲍之交” 这句成语,在中国历朝历代,成了交友的圭臬,在人际关系中成为一种标杆。其认知度几乎覆盖了整个汉语世界。也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对鲍叔牙文化价值的认同被局限于人与人交往和大众化道德标准层面。甚至被认为,铁杆朋友应该像鲍叔牙一样,当平民时,“管鲍分金”,把生意利益让给好朋友,让投资少的管仲拿大头,自己拿小头。出人头地,进入上流社会后,自己宰相不当,让给好朋友管仲。管仲做出政绩,被朝廷恩宠时,自己甘居人下,甘于黙默无闻。一个历史人物能作为被千秋万代的人们称颂的友谊模范,道德模范,淡薄名利的

模范,这已经具有重如泰山的份量。2017 年 11 月,在河北河间市举办的鲍叔牙诞生 2745 年纪念大会上,来自全球的鲍叔牙后裔及社会大众,大家在议论如何更好传承鲍叔牙精神时,也都是众口一词地以”德性”和“让”字作为关键词。这个共识,作为大众化的道德弘扬,当然是充满正能量的。

   在家风建设中也具有精神濡养与秉承的现实实用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因为,鲍叔牙精神能在普罗大众的道德形成中起到公循作用,所以人们也称鲍叔牙为德圣。礼让、无私、真诚,这是我们民族的正德。

   鲍叔牙实际上是春秋时社会的上层人物,其能作为几千年来基层民众的道德典范一直被传颂和传承,也体现了民间对上层政治人物德性要求的谐众性和迫切需要。“他虽然是上层人,但做人跟我们一样,讲道德。” 民众认同的心声可能是这样的。上述所有对鲍叔牙精神文化的描述,显然不是鲍叔牙精神实质的全部。鲍叔牙固然己被民众作为“德圣”形象来崇尚,但笔者认为,其更为本质的精神品类是人格气魄上升为政治气魄。在未发生政治剧变之时,也就是他在小白未当上国君之前,他作为平民或较上层的士大夫人物,他与管仲的交往等社会活动,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宏大人格气魄。这种人格气魄,从人性修养角度看,已具有中华美德发祥基石般的作用。但是,到了形势突变,到了让他面对国家兴亡的关键时刻有机会做出某种可能改变天下走势决定的机会的时候,他的“为人”道德便被“为国”道德所引领,使人格气魄上升为政治气魄。考虑个人的一切得失已经被考虑国家的得失所替代。他在向齐桓公提出要让管仲代替他当宰相时的勇气,与黄继光用胸口去挡枪口沒有区别。动员惊魂未定的君王将他的射命仇敌,做为统治江山的身边辅佐的可能性,这请再超脱的心理大师来分析都是百分之百被否定的。乱世出疑鬼,齐桓公在鲍叔牙讲出那句话时,立马杀了鲍叔牙,这本是无悬念的事。鲍叔牙的英雄虎胆完全基于他对当时国家形势及周边诸侯国形势的判断以及对管仲治国能力及其完全可以顺势归心新政权的判断。此时,鲍叔牙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表现为冒着生命危险荐人让位,让管仲当宰相辅佐齐桓公的实际行动。特殊时候,一个人的伟大与非凡,有时就是在瞬间铸就的。显然,像鲍叔牙这样,以大勇气、大智慧作出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定,并以牺牲自己的地位,甚至性命来实现政治抱负,最终又被证明这种形为的巨大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人是非常稀少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一彪炳史册的政治荣耀,其最关键的因素肯定是鲍叔牙的关键作用。也正因此,在过了 2700 多年后,他的故事还会这么铿锵地走进高考试卷,走进人们的热谈。

   永恒的题目。

   道德是永远要遵守的规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