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网新闻】鲍世行给戴军司长的信

    中华鲍氏网 2021年4月29日 鲍世行


鲍世行给戴军司长的信

□ 鲍世行

戴军司长:

   关于“鲍家屯屯垦农业复合系统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一信,谅已收悉。今天的信想谈谈鲍家屯抗拒自然灾的能力。在这里我想先讲两个有关的故事。

                                       (一)

   2009 年 8 月,香港电视台翁志羽编导,带领一个摄制组突然来到我家 。他们表示,要到鲍家屯现场拍摄《气象万千》纪录片,又说,拍摄此片是为了纪念香港气象台(天文台)成立 130 周年。他们还说,纪录片要反映人类对待自然灾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具体实例。要找寻对待自然灾害的反面实例,简直是俯拾皆是;但是要找到一个抗拒自然灾害的实例,那就难之又难了。于是,就想通过我介绍,了解贵州安顺鲍家屯的情况。

   我问,你们是怎样知道鲍家屯的情况的?他们说,是从网上了解到的。所以,鲍家屯 650年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抗拒自然灾害的事例,可以说已经名闻遐迩了。于是,我向他们提供了《安顺大西桥镇志》(2006.5)(见附件)中,“关于安顺大西桥镇历年自然灾害情况一览”的资料。该资料记述了 1819-2004 年间,18 次境内重大自然灾害的详细情况,其中,涉及鲍家屯的记载,仅 1991 年 6 月 22 日“鲍家屯村,遭受洪水围困,经营救,人员均平安脱险。”一例。事后,我亲自全程陪同他们拍摄了鲍家屯现场,我给他们解释为什么鲍家屯的河坝型式各异的科学道理。这是因为元末庚子年(1360),安徽棠樾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村落与水利工程相结合的建设工程。鲍家屯始迁祖鲍福宝,在明洪武二年(1369)入黔时,带来了这些宝贵的经验。从目前考察来看,鲍家屯和棠樾的水利建设有很多相似之处和共同的经验。两地的水利灌溉工程都属引蓄

结合的塘坝式水利工程类型。鲍家屯水利工程在坝型、分水配水设施以及渠线规划等方面,无不显示皖南水利工程的渊源。

   鲍家屯水利工程建设时,正值“调北征南”时期,当时并无文字记载;但是,棠樾水利工程大母碣修建时,当地地方志和鲍氏宗谱都有大量文字记载。特别是《鲍氏一本堂三族宗谱》中有“大母碣记”一文(见附

件),详细地描述了该工程的情况和修建过程。“大母碣记”称:“灵山之下,飞流喷薄,蓄而为碣者非一,而大母碣为最巨。上距灵山十有五里,下溉田者六百余亩。然当横波怒折之冲,里人虽斩草筑石为堰,而往往荡射殆尽。随而葺之,所蓄无几,岁用大侵,而民致恤者旧矣!”可见,在当年没有条件进行实验室试验的条件下,村民们是用一比一的“模型”进行实验的。因此,工程当然会十分接地气,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气象万千》摄制组对鲍家屯的门前坝水碾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专门带来了水下拍摄的先进设备,进行了仔细的拍摄。我给他们讲解,由于水碾房建在历史最大洪水位以下,所以把建筑建成两层,以免洪水的威胁,二层的地面高度正好是历史最高洪水位。因此,当年“遭到洪水围困时,才能经过营救,人员平安脱险。”这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至今 村里的人们仍能生动地讲述当年活灵活现的 场景。

   鲍家屯水碾房的西墙正迎着洪水方向,完全用条石和块石砌筑,能够承受洪水的巨大冲击。该墙称“平穿墙”,因为他的高度和建筑的穿斗架一样高。水碾房的东墙则刚好要闻头条《鲍氏文苑》总二十二期(2020 年 10 月)相反,用竹笆墙砌筑,涂料中还参入了牛粪,以便在室内积水时,涂料能够脱落,积水得以迅速排除。可见鲍家屯村民对水碾房的安全问题真是考虑得十分周全。在洪水袭来时,受到最严峻考验的,要

算赤裸裸地暴露在田坝里的水碾房了。地方志记载:1959 年 6 月的一次暴雨,附近九溪镇冲毁了水碾房达十座之多。但是,鲍家的水碾房都能安然无恙地保存下来。鲍家屯的水碾房真是充满着睿智和大智慧

                                    (二)

   我要讲述的第二个故事是,发生在 2010年春季的那场百年一遇的干旱。当年 2 月,我陪同两院院士、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和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到鲍家屯考察。当时我国西南地区遇到的百年一遇的干旱,使贵州地区河流断流,水井枯竭,土地龟裂,人畜饮水困难。我们从贵阳机场到安顺一路,见到高速公路两边的树草之间,不时可以见到自燃的起火点。当晚,安顺市领导为来客洗尘。他们说,这些天我们都在寝食难安中度过,百姓的安危成了我们最大的关注点,只要电话铃声一响,我们就会十分紧张,就怕突然发生火灾。但是次日晨,当我们进入鲍家屯时,见到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村里流水潺潺,青山绿水,油菜花黄,小春丰收在望。当时,鲍家屯正依赖丰沛的水源,培育秧苗,准备支援附近兄弟村寨。我们看后感慨万分。回京后,把这些见到的情况,书面报告了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

   鲍家屯抗拒旱灾的能力,得益于当地的喀斯特地貌,有不少泉水出露,同时有完整的型江河水利灌溉工程系统,使鲍家屯成了旱涝保收的宝地。屯堡先民入黔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人文条件的双重压力下,克服了军事冲突和文化冲突,甚至生存的困难,将汉文化植入贵州文化体系之中,因此在各方面都考虑的十分严密和周全。特别是鲍家屯要比其他屯堡村寨提前十二年扎根贵州土地,有更多充裕的时间来考虑规划和建设的问题,以便认真研究安全的问题。

                                       (三)

   但是,鲍家屯最大的自然灾害威胁是水的危害。我在鲍家屯时曾经多次进行现场考察,发现这里的洪水可以说是达到排山倒海的地步。有一次我在洪水过后,专门去行洪后的老河踏勘,只见高高的树上都挂满了塑料袋,真是满目疮痍,不堪入目。但是,这原生态的河床和驳岸却依然如故,“鳄鱼登滩”的景色依旧,足见这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考验的石质河床和驳岸是何等的巩固。我真是惊叹古人坚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多么伟大和正确啊。在这个古水利工程的设计和修建中充分考虑了防御和抗拒洪水灾害的能力。被誉为“黔中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水源地“水仓”就从老河分出一条新河,这条人工开挖的河道主要解决农田灌溉问题。由于引走了灌溉用水,就大大地减轻了老河的洪水压力。

   老河的河床坡降为 3.2%,大于新河的坡降(为 1.8%),这就加快了行洪的速度,增加了洪水的流量。

古水利工程的河道除了老河和新河外,在小菁山北面还新开辟 了一条老河和新河的联络线,我们称它为“沱河”。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大禹治水”的影子。大禹治水以“疏”为主,至今各地留下了很多历史古迹和遗址,例如在贺兰山劈开青铜峡,在山西吕梁黄河之滨开孟门,在河南洛阳凿龙门、劈伊阙,在河北武强筑长城(虫)堤,除此以外,有从主流上游分出河流,在下游还入主流,称为“沱”。四川的沱江,即从大江(明代以前人们认为岷江是长江上游,故称大江)上游分出,最后在泸州归入大江。鲍家屯的“沱河”,也是从老河上游分出,最后归入老河下要闻头条《鲍氏文苑》总二十二期(2020 年 10 月) 游,这就分流和滞留了部分洪水,大大改善了抗拒洪水灾害的能力。鲍家屯修筑沱河以后,使水面大大地扩大了,小菁山倒映在水中的“螺星塞海”一景,成为水口园林中的核心景观。鲍家屯《鲍氏家乘》中称“螺星塞海口,代代出诸侯”, 以此来鼓励后裔奋发图强。

                                            (四)

   大西桥地区是雹灾严重的地区。《大西桥镇志》记载:冰雹多发生在春季,4 月发生频率占 70%,其次为 3 月、5 月、9 月。《大西桥镇志》还记载:“1951 年 4 月 24 日,大西桥境内降雹长达两小时,冰雹堆积约一米厚,数日后方才化尽,农作物损失大 8 成以上。”“1958 年 4 月 8 日,大西桥地区,突降 冰雹,持续时间长达两小时,粮食作物损失7 成以上。”“1986 年 9 月,境内水稻遭受百年罕见的冰雹袭击,水稻损失 6 成。”大西桥镇地区如此严重的雹灾,可是,我在田野调查时,村民们都说鲍家屯从来没有发生过冰雹灾害。随后,每次安顺地区发生雹灾,我都会打电话去询问鲍家屯的灾情,可是无一例外,回答都是,只飘进来几颗,没有灾情。为什么如此严重的灾区,鲍家屯却毫无灾情呢?我苦苦思索。我想只有从《鲍氏家乘》中才能找到答案。我再次认真学习家谱,才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鲍家屯的《鲍氏家乘》称:“予始祖福宝来此守土,素裕堪舆,观风问俗,于黔中得一邑也。询其名曰杨柳湾,筲箕凹。其所由来旧矣。览其形,则地极壮丽,脉甚丰饶,狮象把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人之杰者地亦灵,于是乎得其所哉。”

   阅读这段文字可以得到的讯息是:1,鲍家屯始迁祖鲍福宝“素裕堪舆”,“观风问俗”。他对风水学说十分熟知,对鲍家屯的周围环境做了深入的调查。2,“览其形,则地极壮丽,脉甚丰饶”。这里的地理形势极为壮丽,水资源丰富。3,“狮象把门,螺星塞水,文峰玉案,森然排列。”在中轴线上,紧紧地排列着狮山、象山、大菁山、小菁山等一系列山峰。

   由此可见,正是在鲍家屯的田坝和村落的正南面,紧紧地排列着两重山峰,北面是大菁山(文峰)和小菁山(玉案),南面是狮山和象山。所以,在春季和秋季严密地挡住了季风从南面送来的冰雹。地方志和家谱是我们研究村落文化的必读资料,特别是鲍家屯的《鲍氏家乘》和安徽棠樾修于清乾隆年间的《重编歙邑棠樾鲍

氏(一本堂)三族宗谱》(共 300 卷,20 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科全书。

以上妥否? 我向您请教。 此致

敬礼!

                                                 鲍世行

                                          2019 年 11 月 6 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