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丰南毕氏家族史    

    中华毕氏网 2009年3月4日 毕秀峰


河北丰南毕氏家族史



作者 毕秀峰 写于2004年





据祖辈传说,我又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周文王第十五子赐姓为毕,世称毕公高。祖居陕西关中。其后代有两个男孩,自幼聪明上进。长大成人后,一个习文,一个从武。他们都是封建王朝的重臣,文的为官清廉,武的为人正直。后被奸臣陷害,全家问斩。好心的邻居将一个出生不久的男孩抱走,抚养成人。这个男孩接受祖辈被害的教训,认为:“伴君如伴虎。”立志:一不做官;二不从军;三、只做善事,不能诬陷他人;四、亲朋有难,鼎立相助;五、毕氏家族无论在哪里落户,都是一家人,同姓不能通婚,并要追宗续谱。并立此祖训,教导他的独生子,代代相传。

毕氏单传数代。后来迁居山东枣庄市郊,住在一农家苞米楼子,故后人称此庄“毕家楼子”。仍然数代单传。所以,在百家姓中,毕姓的人很少。直到清朝初年的那位独子生了五个男孩。从此毕氏方才有了分支,开始以父子为一世记事续谱。姓下一字,排列有序,同辈同字。毕氏分支多在北方。这家的小儿子,人称毕五子,生了三个男孩,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因黄淮河洪水泛滥,毕五子用两个柳条筐挑着耕种农具、锅碗瓢盆和两个小的,妻子领着大的,背着干粮,一路往北逃荒。干粮吃完了,就沿途乞讨。走到今河北丰南,王兰庄南,一处荒地,遇到一个挖土为墙的茅草屋,已经废弃,无人居住,于是落户在此。后人称这个庄叫“毕五庄子”。这毕五子和大儿子同居一处,以农耕为生。世人说:“长门出小辈,小门出大辈。”所以,毕五庄子的后代,辈分最小。二儿子到陡河西一处荒地,搭起一个茅草屋落户,因地处陡河西边,所以后人取庄名为“西河”。也是以农耕为生。其后代到渤海捕鱼,在涧河入海处的一处高地,搭建茅草屋落户,以捕鱼为生。不知过了多少年,这条涧河河水干涸,河床淤平,后人仍称该村为“涧河”。三儿子到离渤海八里地远的水泊,选了一处高地,取土垒墙,搭建茅草屋落户。又因距离住的地方西北处不远有一片荒地,所以,半农半渔为生。水泊内生长茂盛的芦苇,人们割芦苇杆连在一起,圈水捕鱼,人称该庄叫“毕家圈”。后代改“圈”字为“瞿阝”字。到我十来岁时,还有用“圈”字写村名的。当地的村庄,许多村民至今仍然喜欢住土坯茅草房。

记得我六、七岁时,从山东过来一个老头,我称他“爷爷”,他时常来北方毕姓村庄记事续谱、传授祖训。一九八三年,我应邀到山东参观风筝展,住在枣庄铁合金厂招待所。一位开吉普车的司机听说我姓毕,亲如一家似的叙谈起来。他家就住在毕家楼子,他的名字叫毕绍武,正巧与我的学名相同。我俩都是十七世。他的父辈祖辈与我的父辈祖辈名下的排字也都相同。谈起祖训,也基本一致。他还说:那个常到北方记事续谱的老头,名字叫毕泽民,是他的近族祖父。这些足以说明,毕氏家族史的祖传属实。解放后,就无人再进行记事续谱的活动,有的后代子孙,尤其是散居各地的毕氏后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辈事和祖训了。但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遇到毕姓,仍然亲如一家,同姓不通婚的风情仍然没有改变。毕氏祖训已经深入一代又一代毕姓人们的心中。


分享按钮>>吉林省绿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董事长--毕建东
>>沧州毕氏族谱续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