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首页 | 安氏新闻 | 家谱源流 | 古代人物 | 当代人物 | 文物古迹 | 图片新闻 | 安氏家谱 | 安氏论坛 | 中华万家姓 |
 
崇诚公支下重庆南川安氏家谱

资料提供:网络资料提供安志民
堂号名称:武威堂 祠堂驻地:重庆市
家谱主修:安生民纂修 
字辈排序:新字派班辈排序:


  崇诚公支下重庆南川安氏家谱

  资料提供:网络资料提供安志民
  堂号名称:武威堂 祠堂驻地:重庆南川民主乡
  家谱主修:安生民纂修
  字辈排序:
  老字派班辈排序:
    民主支系老字派班辈排序:(支系始祖安万兴立) 
      朝启升文尔,其自显宗杨;应佐忠良国,永振万民邦。
    大铺子支系老字派班辈排序:
      天顶修仁爵,礼义传万世。
    大观支系老字派班辈排序:
      友应天榜,明光万国;大启仁文,昌荣世德。
    大有支系老字派班辈排序:
      友应天榜,明光万国;文华盛治,世代忠良。
  新字派班辈排序:统一续字派班辈排序,民国三十年(1941年)
      孝友承祖宪,诗礼化子方;仁信昭敬慕,义和兆荣昌;
      怀才尚济庶,学道雅超常;世代守训典,立名远流芳。
  家谱名:南川安氏家谱

  作 者:安生民等辑

  序 言:安氏31/109世孙忠武(治明)

  堂 号:武威堂

  古代世系(夏朝至北宋):
  1:鼻祖帝启-2:(武观、太康、少闵、少容)仲康-3:相-4:少康-5:帝杼-6:帝槐-7:帝芒-8:帝泄-9:帝不降(-9:帝局)-10:帝孔甲(- 10:帝胤甲)-11:帝皋-12:帝发-13:帝履癸(桀)-14:维淳。
  由于改朝换代,夏亡商立,使安氏世系失传26世无文字记载,至西周末有:41:安清(官居大夫)-42:安逵-43:安曼-44:安子璋(官居左相),因秦皇无道,而辞官隐居。又使安氏世系失传7代无文字记载。
时至西汉,有安龙、安蛟兄弟,皆授将军镇守边陲。因王莽篡汉位,回朝
明铠骂殿,被囚获援救出狱,偕逃奔西北,从此再使安氏世系失传16代无文字记载可考。
  直到唐朝有:69:安金藏(官居右卫将军,爵代国公)-70:安承思(虞放刺史)-71:安德-72:安永-73:安仁-74:安平-75:安碧-76:安制-77:安礼(官居礼部尚书,武英殿学士)-78:安焘(官居知密院士,西戌元帅、西国公镇守成都)-79:安崇诚(殿试武状元,平西大元帅,镇守巴渝,今重庆)。公元1111年,奉旨入黔平判乱,定居贵州省凤岗县三阳溪,为中原(安邑)安姓在黔始祖。

  安崇诚字仲用,生于北宋皇裕四年四月二十三日,陕西咸宁县双凤里义阳村人。
  崇诚公幼颖谋勇,人才出众,艺勇超群,卓冠韬略。神宗熙宁元年(1068)中武状元,任指挥史。熙宁三年(1070)二月,带兵入蜀境,同年冬达重庆。(1071敕封平西大元帅,镇守巴渝(今重庆)。
  徽宗政和元年(1111)二月,奉旨入黔征剿以金头和尚任则天为首的妖贼,平息妖贼,镇守黔南。高宗绍兴元年(1131),崇诚公被封为八蛮都统大元帅。淳西十五年(1188)加赠威信英烈侯。晚年择居贵州省凤岗县青滩乡三阳溪,以养天年。靖康元年(1126)冬,崇诚公卒于三阳溪,享年74岁。上赐御葬,葬于三阳溪桐油坝。
  崇诚公夫人吕氏,卒葬不详; 张氏卒葬贵州石阡塘螃蟹背上; 杨氏卒葬云南枝子坪马岩香炉山。
  崇诚公有四子,文、武、用、赞。均文武皆备,韬略俱全。跟随崇诚公领兵作战,掌管军政。崇诚公逝世后,四子守孝三年。后子孙立祠于祖庙祀之。

  先 祖:民主支系始祖:[]安万兴; 先祖:[]安朝谏; 先祖:[]安启信; 先祖:[]安陛辅; 鼻祖:[]安文明; 远祖:[]安尔禄; 太祖:[]安其疆; 烈祖:[]安自杰; 天祖:[]安显逵; 高祖:[]安宗位; 曾祖:[]安杨发; 祖:[清]安应鑫; 父:[民国]安佐荣;

  居 地:重庆南川民主乡> 安氏家谱

  版 本:2003年, 印刷本

  摘 要:中原安姓鼻祖帝启,又名开。文命之子,黄帝轩辕氏之来孙。其母是涂山氏之女。生于辛壬癸甲,长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丁已岁二月既望,受姓安于安邑。启祖,承继父之道(《孟子·万章》)在“禹穴之时,以铜为兵”的基础上,“使蜚廉折(采掘)金于山川,而陶铸于昆吾(河南濮阳),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结束数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生活,转入私有经济社会变革,废除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公选制,创立“大人世及以为礼”(《扎记·礼运篇》)的帝王世袭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家天下”帝王,对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重大贡献。启祖的雄才大略,卓识远见,洞察形势,果断刚强,与母涂山氏女的“独明教训”是分不开的。启之母亲治理涂山氏国,不但有“妾”(奴隶),是“坐镇南邦,雄视五岳”的涂山氏国君主和淮夷领袖,不仅能领兵远征冀州,助大禹灭共工叛乱,还在治水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始作“南音”。这一切对启祖产生直接巨大影响。后“攻益而夺之天下“(《战国·策燕策》),”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史记·夏本纪》)。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道:“启贤,天下属意焉!”启祖博得“万舞翼章闻于天“(《罢子·非乐篇》),即万众歌舞声震霄汉的欢呼。功绩永远彪炳于史册。

  • 第二届世界房氏千年千人祭祖大典
  • 世界赵氏总会高峰论坛
  • 第十五届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
  • 第二届全国全氏恳亲会会场盛况
  • “窦燕山阴德碑”揭碑大典
  • 赖氏叔颖公陵园竣工千人祭祖
  • [中华燕氏网]千余人昨公祭始祖神农氏
  • [中华燕氏网]燕氏宗亲会资助燕佩等四名贫困大学生
  • 司姓宗亲会副会长司建国参加黄帝故里拜祖掠影
  • [中华司氏网]三百年长途跋涉 两年寻亲终梦圆
  • 毛泽东眼中的商“纣王”和历史真实的商“纣王”
  • 《鲍氏文苑》第十次编辑座谈会在山东新泰圆满结束
  • [中华殷氏网]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之一殷减清
  • 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逝世
  • 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今日在绍兴隆重举行
  • 世界客属第21届恳亲大会在台北市隆重举行
  • 江苏宝应县殷文宏贰万元人民币寻找族谱
  • [中华姜氏网]族事新闻耗资十万元印族谱被没收
  • 第二届世界房氏全球房氏千年千人祭祖大典
  • 房总到河南交流姓氏文化
  • 拜访姓氏研究专家窦学田
  • 武学宗师陈世萍访问姓氏网
  • 武学宗师陈世萍访问姓氏网
  • 武学宗师陈世萍访问姓氏网
  •  


    中华安氏网 中华万家姓 www.10000xing.cn  中华姓氏网、中华姓名网、中华百家姓、中华万家姓
    Copyright by 中华万家姓 E-mail:fangshuang888@hotmail.com    y17@sohu.com 粤ICP备07015447号
    本网宗旨:繁荣华夏姓氏文化 继承家族优良传统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振我家业兴我中华
    百家姓、万家姓、姓氏文化、中国万家姓、中国百家姓、姓氏家谱、姓氏图腾、姓氏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