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孟村的孟姓和孟园

    中华孟氏网 2012年3月6日 孟氏家族


   松阳县新兴乡有“中华香茶第一乡”的美誉,种茶、品茶、论茶自然成了这里农民生活的主题。假如到了新兴乡的内孟村,不但可以品茶论道,还可以感受“亚圣”孟子的思想。
  70%的村民为孟姓
  他们是孟子的后裔
  跨过松古平原,内孟村在一处山坳里,位于新兴乡的西北部,全村509人70%姓孟。
  “从目前收集到的《孟氏宗谱》能够确定,内孟村以及松阳、遂昌等周边地区的孟姓系孟子后裔。”已经对这些宗谱研究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松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书记刘关洲说,“孟氏宗谱记载的内容,远至山东邹城孟子生平,近的则详细记载了隐居松阳一带的孟子后裔的近况。我研究过不少宗谱,这是我见过的最完备、质量最高的宗谱。”
  据刘关洲研究,孟子第五十二代孙孟世醴随宋室南迁后,任松阳主簿,晚年就选择了内孟村隐居。孟世醴是檀溪(今属湖北襄樊)孟子第三十八代孙、唐朝烈成公孟琳的后人。孟世醴后来还专门叫儿子回檀溪,将家谱取回松阳。
  内孟村古称黉源,“黉(hóng)”,古称学校,“黉源”,有学问之源、知识之源的涵义。孟世醴十分欣赏此名,他卜居在此后,便改村名为内孟,并借用“黉源”为堂号,意为延绵孟子道德文化之源。村名“内孟”,意为孟子家族世系之内,可使子孙不忘先祖孟子并以孟子为荣。村名、堂名两者互映,相得益彰,具珠联璧合之妙。自始迁祖迁居松阳内孟至今,繁衍子孙28代之多,遍及遂昌、龙泉、武义及福建漳州、莆田等地。
  孟子第七十五代孙、内孟村党支部书记孟蔡运告诉记者,“宗谱原来共有16部,每部60余本,相当一部分在文革时被毁坏。”记者看到,清朝道光壬辰年(1832年)修订的《括松黉源孟氏宗谱》,尽管已经经历了170多年历史,除了部分内容虫蛀,总体保存较好。
  据介绍,在《孟氏宗谱》的各个不同时期修订本里,不断有当时的社会名流、要员为内孟村的《孟氏宗谱》作序。清朝乾隆庚申年,太子太傅内阁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钱塘人徐本就专门为内孟孟氏由来做了一番考证,并为当年修编的《孟氏宗谱》写了序言。内孟孟氏作为孟子南方后裔重要的一支,备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目前,在松阳县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内孟的孟子后裔将先祖孟子的塑像供奉在村里的孟氏祠堂内,供后世子孙瞻仰。
  4000平方米的孟园
  为你构建起一个世外桃源
  走进内孟村,最耀眼的莫过于“山村西湖”——孟园。
  孟园,其实是一个人工小岛。
  近年来,内孟村依托名优茶之乡的区域优势,发展名优茶等绿色产业,全村茶园面积达到522亩,人均超1亩。通过盘活山林资源,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在经济发展村民富裕之后,村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早在2002年,内孟村依托本村的自然和生态优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委托省规划设计院对村庄进行了10年规划设计,相继投资280万元实施了危旧房改造、道路拓宽改造及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清理等五大工程。投资35万元兴建的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处理工程,年处理生活污水可达3万吨,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节能设备。同时,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利用原有的溪流,修堤筑坝,形成了2万平方米的人工湖,用河道间的沙石堆砌起4000平方米人工小岛——孟园。
  青山,农舍,湖水,吊桥,小岛,绿树成荫,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孟园,勾画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世外桃源。
  孟园除了在恰当的环境,建造了恰当的景点外,还具有另外的教育意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仁者无敌”……在游玩孟园时,我们能看到孟子的这些至理名言。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称为“亚圣”,他倡导的民本思想、仁政学说、道德伦理,影响至今。让人高兴的是,内孟村人并不是抱着先祖的荣耀睡大觉。可以说,内孟村地处偏僻,交通等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但是,省级文明村、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这些荣誉的获得,完全是内孟村人自己努力的结果。
  采访中发现,在孟园的一侧,老树粗藤,郁郁葱葱,古色古香,绵延不断,与孟园相得益彰。据介绍,这是一处次原始林,面积达100多亩。内孟村80%村民曾一度以烧炭谋生,但是,能把100多亩森林保留在近在咫尺的家门口,不得不让人佩服内孟村人思想境界。
  或许,这就是孟子思想遗传所致吧?


分享按钮>>燕福龙:落实“十二五”规划 加快建设特高压
>>无锡市锡州书画院院长——燕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