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阳舒氏考——兼驳“叔子版家谱是伪造”论

    中华舒氏网 2012年8月20日 万家姓


一、池州舒氏与有关宗谱简介

 

池阳舒氏属京兆舒氏,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池州地区以及皖江沿岸和江南一带。安徽池州市现辖贵池区和石台(旧称石埭)、东至、青阳县,美丽的九华山座落在青阳、贵池、石台三县交界。由于池州历史上曾称为池阳郡,故池州又称池阳。

 

 

(一)池阳舒氏的修谱史

 

民国23年,贵池、石埭等县的舒天才、舒学箕和舒尚志等编辑了《京兆舒氏统修宗谱》,该谱由时任石埭县县长吴云峰作序,计48套,按“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之古训,编成48个字号,由各分支舒氏族人分别领取。该谱在修葺时,对皖江一带的舒氏分支有所遗漏。

 

因此,民国36年,池州一带的舒高烺、舒声洪、舒天义、舒仁起等倡议,补修舒氏宗谱。舒高烺等人,以舒天才谱为基础,添增了9个支系,仍称《京兆舒氏重修宗谱》(舒高烺版),该谱由时任安徽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程中一题词,贵池县长覃彪作序。舒高烺谱,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九州的顺序编定字号,分别由9个支系领取。

 

舒天才谱和舒高烺谱,沿习同一谱头修订,除一些文字记录(包括序、赞、碑记、支系等)有所不同外,主干记述基本一致。可统称为池阳《京兆舒氏宗谱》。

 

根据池阳《京兆舒氏宗谱》记载,在民国之前,有过多次修谱,最早应该在东晋时期,但现存资料中,只记有舒逖的一份上谱表,而无其它序、记之类。

 

但自南宋淳熙丁酉年(1177)始,历次修谱的记录,在序、记中写得很清楚:

1、南宋淳熙丁酉年(1177)修谱,舒鸣胜辑。《京兆舒氏家谱序》——裔孙大学生建亭(按:建亭疑为地名)舒鸣胜拜书。

2、元朝时重修,舒冥编辑。作序的有:元大德丁未年(1307),《京兆舒氏宗谱序》——奉勒督运江浙少丞裔孙述吾、才全。大元皇庆元年(1312),《池阳舒氏续谱序》—监察御史奉勒清理山东军务兼督视陵寖嗣孙扬潭(按:扬潭疑为地名)舒冥。《重辑舒氏宗谱序》——江浙行中书省齐旨宣慰江东豫南定奄赵天民。元皇庆癸丑年(1313) 《重修京兆舒氏世谱序》——岭西转运史司署丞裔孙似愈。

3、明朝万历甲戌年(1574)重修,舒汝荣、舒汝严编辑。作序的有:《重修京兆舒氏统宗谱序》——赐进士第朝议大夫岭南布政司督理粮储左参议云松柱峰章世仁。《京兆舒氏统谱宗序》——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石邑松坡毕铿。

4、清道光乙巳年(1845)续修,舒燮和、舒应良、舒华封编辑。《奉修舒氏谱序》——下坡(按:在石埭县)裔孙庠生燮和。

5、清光绪27年(1901)分修支谱,舒鸿仪编辑。《舒氏分修宗谱序》——特授贵池县儒学副堂己丑恩科举人胡麟。

6、民国23年(1934)修谱,《京兆舒氏统修宗谱》 舒天才、舒尚志等编辑。

7、民国36年(1947)补修,舒高烺等编辑。

 

池阳舒氏以汉武帝时的舒骏公为始迁祖,到我这一代(志字派)已是第76代。民国36年编辑的《京兆舒氏重修宗谱》,按九州名编定次序,分别由世亨公(骏公59代孙)、世圆公(骏公59代孙)、兴瑞公(骏公55代孙)、鸿猷公(骏公69代孙)、天保公(骏公71代孙)、鸿逵公(骏公69代孙)、显贵公(骏公54代孙)和显文公(骏公54代孙)的后人收取。我家是显贵公的后裔,收的是“豫字号谱”,可惜在文革时期,红卫兵“破四旧”,该套家谱已毁。所幸的是安徽石台县的宗家还保存着扬、荆字号的家谱。

 

今年国庆期间,我回池州老家。顺便走访了石台的乡口、横渡等乡镇的舒氏宗亲,看到了完整版的《京兆舒氏重修宗谱》(即舒高烺版)。在横渡乡团结村狮马岭村民组(18户人家全舒姓),调阅了部分舒天才版舒氏宗谱。据宗亲舒普选(仁字派,骏公第74代孙,其护谱故事另有记述)介绍,在狮马岭还珍藏有更老的谱,惜我在狮马岭村时,存谱宗亲不在,未得一阅。问舒普选宗亲,该谱系何年代修的。普选宗亲回答:只知比民国时期要早,不知是何年修的。我想,按池阳舒氏历次修谱的记录,比民国23年还要早的谱,至少是光绪年间的,甚至是道光年间的也未可知。

 

(二)池阳舒氏的字派

 

据《京兆舒氏重修宗谱》,在民国36年时,舒骏公的后人在池阳一带已传至77代。自舒骏公至64世代孙的字派,有点费解。如果按五字歌排,语句不通,按四字歌排,语句稍通,但寓意不明。四字派歌词是:

骏延珍士,永春贤尚。严荣端日,任念再华。

奎京进文,明恭以兆。原夫应中,一茂得从。

惟元安正,龙承光嗣。祖继美庆,可友之芳。

大发魁万,宗显兴祥。吉龄世甫,汝思廷臣。

 

这字派歌,看不出有何思想含义,不符合古人修谱之习惯。古人修谱编字派,通常都表达一些思想含义,大都是颂扬先祖,激励后人之类,包括将一些古训作歌编入字派。可是骏公至其64代孙的字派歌,除了“明恭”等词有出处外(《论语·季氏篇》有“视思明,貌思恭” ),其它词的出处很难找到。疑是历代修谱时,字派出错字、别字。比如,因战火,家谱已失,后人修谱时,因时隔较久,仅凭先辈口传,传错、听错、记错的事都会发生。

 

但65——104代的字派(应是明万历甲戌年编的),按5字歌排序,不仅语句通顺,而且还寓意一些儒家思想:

立朝遵尧君,法天广其仁。秉志崇庸道,梦怀希纯卿。

学成允升用,守令知子民。同年若与选,克嘉存忠心。

 

(三)池阳舒氏宗谱卷目

 

《京兆舒氏重修宗谱》(舒高烺版)分10卷:

第1卷:记录鱼龙字号、旧谱篇、原姓篇、姓氏辩篇、谱论篇、谱表篇、传赞、碑志、寿孝序等。

第2卷:主要记录宗族的迁移情况。

第3卷:记录1世骏公至49世“大”字派的情况。

第4——5卷:记录“大”字派到“汝”(61世)字派的情况。

第6——8卷:记录“汝”字派到“君”(69世)字派的情况。

第9——10卷:记录“君”字派到“崇”(77世)字派的情况。

二、京兆舒氏的几个特点

 

据了解,皖南及江、淮一带,甚至江、浙、赣等地的舒氏,应该都与池阳舒氏有关联,均属于京兆舒氏。京兆舒氏一般有几个特点:

 

(一)尊“叔子”为远古始祖

 

池阳《京兆舒氏宗谱》,录有闽海道泉州教授龙乘云所书的《始祖叔子受姓传》:

“上古之世,遐莫可追,三皇五帝之号,昉(按:天刚亮曰昉,此引申为开始之义。)于《周礼·外史》,而其说不一。载观秦博士杂说,益纷纷难齐。寻火于赢秦,则典实之存者,百无一二。据此以疑舒氏之得姓,谓出自伏羲九世孙赫胥之后,骤而听之,适以兹疑。孔安国有言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按:音qì,古代龟卜时用以钻凿龟甲的工具。)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当其时,始有文字,犹未知赐姓。则舒之得姓,果出于伏羲之豫议耶?抑至赫胥氏而始有耶?《史记》载赫胥氏之为治也,尊民而重事。方是时,人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鼓腹而游,含哺而嬉,昼动夜息,渴饮饥食。莫知作善而作恶,去神农相隔尚七氏。则此时无赐姓之事甚明,将何恃以为?折衷太昊之先无姓也,自庖羲,借风以著,代为姓所。自始其称氏在先已然。知此而叔子之受姓,究传志文略可以得其概。叔子之先名甚怪癖难晓。周康王时,裔孙名贤佐毕公保厘东郊为上士。因训音义,改今名。实赫胥皇子支裔,臣于颛顼 ,任为纾地正。犹命重为本正,命该为金正,命修熙为水政,命勾龙为土正之类。考其莅纾也,为而不有,物而不拘,毓财以制用,礼齿以咨民。纾地洧洧,后改纾为舒(即今虞江郡)。因地以为氏,因氏以昭姓。世悬上古,而理可寻;籍燔秦火,而实未泯。厥(音jué,其)胤(音yìn ,后代)晁嶷,臣喾;孙桓,臣夏;区,臣汤;钧,臣武王;滂、赞,臣成康;泓,封王于秦;骏,显宦于汉。历六朝、唐、宋,辉映后先,世守一氏而不变,发源长而流光远。下视赐姓,皇王之后,难与为侔。荀贾、何裴,品第中原巨族,著《八传》、《五志》、《十二例》,彰彰可考。徒泥于世不相及,书难尽信,则典谟何不淹与?今训诰又永传与后也,竟其说以证舒姓之原。”

 

由于没有落款日期,不知龙乘云是哪个朝代的人。但是《始祖叔子受姓传》与下面的《京兆郡泓翁王封实录》都是在同一修谱时间所作的。而《京兆郡泓翁王封实录》是褚怀中在宋淳熙丁酉年(1177)写的,因此推断,龙乘云也应该是南宋时人。

 

《始祖叔子受姓传》如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一篇辩论文,史料价值不多。但是,《始祖叔子受姓传》最为有价值的地方是这样几句话:“叔子之先名甚怪癖难晓。周康王时,裔孙名贤佐毕公保厘东郊为上士。因训音义,改今名。”

换言之,叔子原来的名字不叫叔子,而是很怪癖的名字。“叔子”是其后人,叫做“贤”的人在周康王时(前1020——前996)训音义所得出来的。

 

(二)尊泓公为赐封祖

 

池阳《京兆舒氏宗谱》,录有南宋龙图阁大学士褚怀中所写的《京兆郡泓翁王封实录》:

“公名泓,字元量。厥(音jué,其)考毓公,仕楚。周慎靓王时戍桂阳,以捍边围有功,为桂阳君。公,其季子也。自幼颖异,弱冠仕楚,为陟秘郎,掌于藉图史,转谷邑大夫,戍归阳。时于越构东夷为乱,复又迁越大夫,寊(音zhì,放置)重兵戍越,弥盗辑民,声闻列国。以功最寻任右卿,值游说之士导楚亲秦,当国者俱主其议,三大族数谏不听。适王诞日,大宴群臣,以次进酒。遂抗言曰:‘今之列王廷而陈于王前者,非值获戾于吾王,而重贻辱于先王。臣详述颠末,少涉于非,请戮臣于朝,以为不忠者之戒。臣世隶于楚,谨按楚之先世,肇自祝融,封于熊绎,盛于武王。嗣后,衂周师,役列国,蚕诸姬,驾三晋、齐、燕,而莫之匹也。秦之繇(音yóu ,通‘由’)来甚微,大不类楚,厥始柏翳,调驯鸟兽,赐姓为嬴。传至非子,为孝王,主马汧、渭,马大蕃息,封附庸而邑之。秦当时咸曰为鸟都兽国,婚姻不与之通。所治天水陇西,弹丸一隅。幽王失德,秦襄公将兵救周,平戎有功。秦由此取周所弃之地,而国始大。犹偏安西陲,据关隘而未敢与列国抗。贞定、威烈,徒拥虚器,七国争雄,我楚尚以夷狄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秦孝公始发愤修政,宠任卫鞅,令行禁止。而列国主谋者失策,日见削夺。燕、齐悬隔东北,三晋自撤蕃离。捐苏秦合从之良策,犹听张仪连横之迂计。师从犀首,而和好不终;同攻函谷,而行兵无纪。不自咎其失谋,徒以猛虎目秦,而以群羊之不格。自委(通‘萎’,衰败)不科(音kē ,科罪)。鼓舌者,惟欲售其说以自荣其身,又何惜卖主?悞国者之祸大而触其念也。臣筹楚之与秦,势相颉顽,不相低昂。我抚有潭鄂,迄于鄢黔,延衮六千余里,边戍禁卒带甲百万,粟支十年,进则可战,退则可守。秦据熙兰邠耀,称为百二之雄。欲驱精锐越千里而凌楚境,主客劳逸,利害难淆。且山川,国之形胜也。秦有重关之险,我有巨川之限,彼所恃以马,我所恃以舟。水陆形势不相上下,秦之不能胜楚亦明矣!今左信人言,而谋国者无所主,胥从而是之。王亦唯其言,倡五国而亲秦。秦独处南面之遵,将处我以北面降。王爵而侯之。持千金以易一笠,竖子所不屑,窃为王羞之。’王不悻而罢。嗣是,赞(音zàn ,告)言日甚,怀王礼遇日疏,右大夫申祈、沣邑相辛文,俱避谗适秦,称公之贤。秦昭襄遣使聘楚,阴馈厚礼,聘为客卿。公见几明决,自揣祸必及身,因举家适秦。入谷门,昭襄迎之馆。询以兼并之策,公以首取忻、代,次收韩、魏,继并燕、齐为对。及问楚之形势险要,所当先攻者,则公以楚可连和不可威并。又曰:‘臣世隶于楚,世用于楚。忘先人则为不孝,背先君则为不忠,必欲卷楚而噬之,有王之谋国者在,非臣之所忍言也。’王以此重公,言听计行,封为泾阳君,寻封王食邑七百社,泾阳隶京兆,故曰为京兆氏。据典实以信后人云。”

 

根据史料,秦昭襄王的母亲是楚国人,姓芈(音mí)氏,号宣太后。秦宣太后异父弟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弟曰华阳君芈戎。秦昭襄王的同母弟弟,一为高陵君,一为泾阳君,这个泾阳君显然不是舒泓。在秦昭襄王6年(前300),泾阳君为质于齐国。秦昭襄王40年(前266)秦宣太后被废,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以及高陵君和泾阳君等被逐出关外。而楚怀王在秦昭襄王7年(前299)被秦昭襄王骗至秦国并被扣留,于秦昭襄王10年(前296)客死秦国。故舒泓被秦昭襄王封,可能不靠谱。即使被封,也应该是在秦昭襄王40年以后的事了,因为秦昭襄王在位56年,是否在原泾阳君(秦昭襄王6年,为质于齐国的)死后,又封了新的泾阳君,而这个泾阳君有可能是舒泓?但这只是猜测,无史料可证,不过,今天的西安市管辖的泾阳县有舒高王村,百十户人家都姓舒。如果该村有老谱,可查其舒氏来源,可以从另一方面以佐证舒泓是否被王封。

 

(三)尊骏公为江南始迁祖

 

根据池阳《京兆舒氏宗谱》记载,舒骏生于汉文帝后元年间(前163-157),为人勤奋,重孝道,习经术,“弱冠即有贤良声”。汉武帝刘彻登基后,发愤图强,遍揽人才。“举孝廉,兴文学”,要求各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人才。在汉元朔癸丑年(公元前128年),舒骏由郡守推荐,“初任下邳令”。(汉武帝时,下邳县属东海郡,在今苏北邳州市之西南、睢宁县之西北、骆马湖之西,有地名曰“古邳”,应为汉时下邳县县治。)下邳属淮泗之圩区,“地确(音què,通“埆”,瘠薄。)民贫”,兼之汉武帝连年征伐匈奴,老百姓负担很重,甚至靠借贷也完不成贡赋。舒骏在下邳县任职期间,搞了一些“围湖造田”的工程,因此老百姓的收成才好一些。由于政绩不错,骏翁由下邳县升迁至郎中、都尉等官,后任丹阳太守,元封年间(前110-105),将家迁到丹阳郡的石城县东七井。

 

一些老谱记录舒骏任职丹阳郡的时间有点混乱,有称元朔年间的,有称元狩二年的,有称元封年间的。据我考证,应为元封三、四年间。理由有三:其一、丹阳郡是在元封二年由彰郡改的,故舒骏任职不可能在元封二年(前109)之前;其二、舒骏在丹阳郡任职九年后退休,可能是在汉太初末或天汉初,即公元前101-100年间,这时舒骏大约在五十七、八或六十二、三岁之间;其三、老谱在历年的传承和记述中,有些可能将舒骏初为官的时间(元朔年间,即前128-123)与任职丹阳郡的时间搞混了。

 

池阳《京兆舒氏宗谱》录有元大德四年(1300),黔南分司监运副使葛志弘撰写的《丹阳太守舒骏公传略》:

汉武帝雄才大略,凌驾三代。举孝廉,兴文学。每下诏、务期得人才,不次擢用。其著名于乡者,安车蒲轮。皇使遍道经生儒术,胥乘时以图进。云合景从,莫不以得君为庆。当其时,泾阳舒骏公,字配德。弱冠即有贤良声,实泾阳泓王之曾孙也。郡守奉诏,首以公名荐。初任下邳令,地确民贫。时上好边事,征敛烦重,张汤、赵禹,法令苛刻,百姓假贷难输上供。骏翁导民日垦隙田及圩之沮洳,尽为膏沃。由是,岁供不乏,民安其业。乃谣曰:我有田畴,百千万亿。十有九芜,谁为之计?我有贤牧,慈祥恺悌。躬为调度,规画已备。庶民子来,厥功告遂。且灌且溉,民获其利。宜尔刻骨,垂于万事。秩满(官吏任期届满),迁郎中,历任都尉,各称其职,庶务毕举。值丹阳旱蝗,复拜为丹阳太守。(今池阳、泾、宣皆所统隶)。下车初,宽公赋,蠲(音juān,除去。)私负,养老恤孤,慎罚明禁。莅任九年,教行政孚。公见春谷上境风俗淳朴,地辟人稀,土著户仅十居二三。自筹泾阳三辅之地,偏安西陲,密迩沙漠,风寒翳(音yì,荒芜)郁(音yù,阻滞)。元封中举家南迁于石城东土七井(在春谷上沂西南境界,即今池阳府治三里许也)。唐李白记云:右瞰大江,左达秣陵,三吴会胜,六朝襟带。宋盛约志云:清溪南来,九华东引,洪流环绕,沃野弥望。凡池阳之有舒氏,实自公始,公以盛满为戒,五襄后即引退居休。恢基业以创洪图,建室宇以垂燕翼,徙葬祖冢以报先课,悔三子以启后。家庭相接,雍雍肃肃,兴仁兴让,虽仆妾不见有疾言厉声。每遇元日、帝辰,垂绅(音shēn ,士大夫束在意外的大带子)正笏,望阙(音què ,帝王所居之处)遥拜。乡曲齿尊者节至,恒寄以布素之意。恤孤犹,周空乏,宛然一。居宦之时,公可谓宪宪令德之君子矣。厥(音jué,其)后瓜瓞(音dìé ,小瓜)绵绵,蔓延各郡,济美垂芳,讵可数计。古人谓:德厚流光,理所必然。绳(音shéng ,继承)公之武,以昌大京兆之门第。无异乎!其愈远而愈盛。因谨按实以志公之始末。

 

大元大德四年秋七月

黔南分司监运副使汝南逊斋葛志弘书于舒氏家史之篇端

 

(四)尊七井、盖山为舒氏南迁后的圣迹地

 

先祖舒鸣胜在南宋淳熙丁酉年秋八月,作《京兆舒氏家谱序》,记述:…… “骏,字配德,汉元朔癸丑(前128),郡守以贤良荐于朝,初为下邳令,时上好边事,征敛烦重。张汤、赵禹法令苛刻,百姓假贷难轮上供。骏翁导民日垦隙田及圩之沮洳,俱为膏沃,由是岁供不乏,民安其业。寻迁郎中,历任都尉。时丹阳旱蝗,复拜为丹阳太守,莅任九年,教行政孚。翁见风俗醇朴,遂举家南迁,定居于石城迤东七十里地名七井。凡池阳之有舒氏,实自兹始也。传二世讳珍,汉永光戊寅(前43)拜黄门侍郎,值恭显专权,危行言训,不履祸机。二子名宦,三女登仙。嗣是以后,显士隐儒代不乏人。江淮以西,凡同姓者皆吾宗裔。……”

 

元朝皇庆元年(1312)十一月,监察御史奉陵寖舒冥,在《池阳舒氏续谱序》中也写到:“池阳舒氏,旧居石城之迤东七十里许,地名七井,在春谷上沂西南界。西汉隶丹阳郡,治姑孰。元封二年始置,石城县属之。汉待中骏翁以守伯始迁居此。元帝戊寅黄门侍郎珍翁一派又卜居于猷州之盖山下,三女自此登仙,后迁居坝山。而七井,其祖居也,时七井淹没,我先祖复穿七井,安四门,建楼阁,筑学舍,立浮桥,置房廊四十所。东汉以后,石城多隶宣城郡,盖山隶泾县,坝山隶石城,迁置不常。是时“未立池阳,先有舒唐”。至武德四年,始置池州,贞观时废,永泰时复立。”。。。。。

 

池阳《京兆舒氏宗谱》录有《姓源郡望》写到:

以吾宗(指池阳始祖)考之,实出于京兆王之后,至四世侍中舒骏翁,缘贤良,征为丹阳太守,莅任九年,教行政孚,风俗醇朴,复举家南迁于春谷上沂(地名七井)平原,在石城东七十里。又卜居于猷州之盖山下,转迁坝山,其后仍分居七井旧居。

 

此外,池阳《京兆舒氏宗谱》还画有盖山图。池阳地区的舒氏通常都是将七井和盖山作为圣迹地来对待的。

 

(五)、朝奉“三姑圣庙”,传颂“舒姑化鲤”的故事

 

“舒姑化鲤”是京兆舒氏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本来只是三个舒氏的姑娘,因为上山采药,分吃野桃子后,在山溪里落水而死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找不到尸体,家人则以为舒姑化鲤成仙了。由于传诵广泛,以致于地方官員都很重视,舒姑落水而死的地方也被称之为“舒姑泉”,那条河也被称之为“舒溪”,“舒姑化鲤”的传说甚至被写进了方志。南宋时,地方官员还奏请建庙,称“显济庙”,庙扁还是皇帝赵构的题词。池阳《京兆舒氏宗谱》记有《汉舒三圣姑实录》:

 

“圣之名不易称也。浑敦氏以下、有熊氏以前,无圣人之名。至中古,概以圣目之而未指其实。至尧舜,指言其为性之之圣,禹则入圣域而未优,汤武尤有惭德。孔子集大成,犹曰:“圣,则吾不能。”嗣是以降,其名则寥寥无闻。间有窃圣字以献谀者,只为私牍,不见经传。舒氏三姑,非丈夫俦。又生于汉元之季,元气剥丧殆尽,贤士无几。何但于圣,圣不易见也。而偶见于汉,圣不易名也。而适名夫女,女不一圣也。而三女皆圣,胥出于舒氏之一门,又出于厥父之一身。夷考前汉纪年,不敢当圣人之号。相沿光武时,群臣奏议尚不许称圣。则三圣之名曷从而嘉之?揆其称圣之由,盖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也。使人或可知,不足以言圣,乌可以为神?!三姑高考骏翁,以贤良擢守丹阳;厥考珍,以文学超迁侍中;二兄士坚、士贤,咸登仕籍。积德贻休,毓秀钟灵。采药盖山,遇桃分食,及溪而浴,化鲤成仙。幻冥玄寂,莫可推测。当其时,孰从而知之?!惟人不可知,是以谓之圣。而后可为神。文王,圣人也。而后妃,亦与圣妃之列。武王,圣人也。而邑姜,亦与圣臣之俦。况三姑贞淑,未字脱凡超升,则其谓之圣也。亦宜赫赫精英,耀耀威灵,显扬寰宇,昭灼四境。恍然上夺天工而雨晴,默佑其施行 然下泽万民,而水旱随祷以必应。神功峻奕,茂绩上闻。汉成时,勅封三圣庙。六朝、隋、唐,相仍旧典,宋建炎二年,县尹沃彦,奏请建祠。绍兴十七年,赐额‘显济’迁立金城山,复显圣于坝山。宣、歙诸州,各创庙宇。我朝洪武五年,湖南尹安,以甲科署石埭令,申请郡守王祖顺,奏闻于朝。九月九日,钦命致祭,崇德报功,万世无疆。面临舒溪,背峙舒乡,昌我舒户,佑我舒氏。详叙始末,以诏舒裔。”

大明洪武甲子夏四月 吉旦

河南道监察御史裔孙澹、斋、冥、首谨书

 

池阳《京兆舒氏宗谱》还将与“舒姑代鲤”有关的一些地名、人名一一作了注解和交代:

盖山,在石埭县南三十里。根自黄山之北,屹于河滨,望之如盖,旧庙址在此。

金城山,在石埭县西,势如罗郭,迁立庙在此。

坝山,在石埭县西七十里。舒泉乡有龙王洞,洞口有石坛,其平如掌,有石钟、石鼓、石棋局。前有三潭,云气触出没,其上旱,祷即应,行祠在此。

舒溪在石埭县前众流杨沙俱横倒朝三圣庙寻复顺流东沿泾县在庙前

舒乡即舒泉乡,在石埭县,西辖图在三圣庙西。

沃彦,宋建炎二年任职石埭县令。

尹安,茶陵人,洪武五年由进士任本县,兴学理财,敬神恤民,逋民复业。

王祖顺,华阳人,值赵普胜寇池州之余,庐舍庙宇,半焚兵火。顺建制规画,井井有条,百度毕举。

《京兆舒氏宗谱》另将载入府县志的唐翰林学士许浑、明朝思恩府知府贵池桂傲和明朝石埭乡进士陈廷节咏舒姑庙及传说故事的三首诗也列之。

三、考证结果:《京兆舒氏宗谱》所载并非虚妄

 

判断家谱是否真实,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检验家谱所记的人和事,山、川、村、镇等地名是否有稽可查,是否有物可证。我根据《京兆舒氏宗谱》有关记载,翻阅了一些史料,并实地走访了贵池、石台等县的舒氏村落,将“叔子版”家谱中所记的一些舒氏事迹,尤其是舒骏南迁后舒氏所居住的一些地名、山、川、村、镇和传说作了一些考证,现列举于下,供各位舒氏宗亲参考:

 

(一)、郡、县、州地名的考证

 

根据池阳《京兆舒氏宗谱》,舒骏南迁池阳所涉及的地名包括:丹阳郡、石城县、春谷县西南、猷州、石城县东七十里许之七井等,考证结果如下:

 

1、丹阳郡:清人顾祖禹撰有《读史方舆纪要》,在卷之二“历代州域形势”中记载:“自汉兴以来,郡国稍复增置,武帝逐匈奴,平南越及西南夷,又通西域,北置朔方,分天下为十三部,而不常所治。”“大约西汉之世,郡、国一百有三,县、邑千百有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

丹阳郡属于103个郡、国之一,秦时为鄣郡,汉初属吴国,汉景帝四年属江都国,汉元狩初改属扬州,元封二年更名为丹阳郡,领宛陵等县十七。

《汉书-地理志》记载:“丹扬(通阳)郡,故彰郡。属江都。武帝元封二年更名丹扬。属扬州,户十万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万五千一百七十一。县十七:宛陵、于潜、江乘、春谷、秣陵、故鄣、句容、泾、丹阳、石城、胡孰、陵阳、芜湖、黝(即黟)、溧阳、歙、宣城。”

这十七个县在今苏南、浙西、赣北和安徽长江以南地区。今属安徽的有十县:①石城(包括今天的贵池、石台、东至一带,今池州市贵池区高坦铁店埠有古县城地址。)②陵阳(今属青阳,有陵阳镇)③泾县(即今泾县一带)④春谷(今天南陵、繁昌县)⑤宛陵(今宣城)⑥宣城(今宣城、南陵之间)⑦芜湖(今芜湖一带)⑧黝(即黟县,今安徽黟县、祁门县属之)⑨歙县(今歙县、绩溪、屯溪等县市属之)⑩胡孰(今当涂县一带)。

 

2、石城县:西汉时之石城县即今天的安徽池州市贵池、石台一带。《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池州府,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后属越,越灭属楚。秦属鄣郡,汉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宋、齐因之。梁属南陵郡,陈属北江州,隋属宣州,唐武德四年置池州,贞观初废,仍属宣州。永泰初复置,亦曰秋浦郡(志云:时割宣之秋浦,青阳,饶之至德置池州。)唐末属于杨氏,南唐曰康化军。宋仍曰池州。元曰池州路,明曰池州府,直隶京师。”

“贵池县,汉置石城县,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梁属南陵郡,隋平陈,县废,开皇十九年改置秋浦县,属宣州。唐为池州治,五代时杨吴改曰贵池,宋仍为池州治。旧府成周七里有奇,今州十四里有奇,为门七。编户三十九里。

“石城废县,府西七十里,地名铁店。亦曰仓埠潭,汉县治此。(志云:以东西两石山夹河如城而名。)后汉建安四年孙策西击黄祖,行及石城,寻以程普为丹阳都尉,屯石城。其后孙权封韩当为石城侯,邑于此。自晋以后皆曰石城县。

《水经注》“江水自石城东入为贵口”是也。隋县废,寻改置秋浦县于石城故址。唐因之,杨吴徙秋浦于贵池,因曰贵池县,即今治也。”

汉丹阳郡的石城县治铁店,即今贵池区高坦乡的铁店埠村。此地向东七十里的七井,即今石台县的七都镇。由此可见,南宋舒鸣公所提的舒骏公,“遂举家南迁定居石城迤东七十里地名七井。”是有事实根据的。而1982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图集》(谭其骧主编),将西汉时丹阳郡的石城县县域标在今安徽当涂县与马鞍山市之间,显然是错误的。

 

3.猷州:在今石台县,石台县即旧石埭县。《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石埭县,汉陵阳、石城、泾县三县地,三国吴置石埭场,康永泰二年,割秋浦、浮梁、黔(按:应为割秋浦、青阳、泾)三县地置石埭县,属池州。

宋、元因之。明初改属宣州,寻复旧。县无城。今编户十里。石埭古城,县西百四十里。县盖尝置于此。(志云:县东北二里又有猷州城,袤数百丈,相传唐初猷州总管左难当尝守其地,因名。)

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石埭县,本汉丹阳郡地,至吴大帝封韩当石埭城侯,因此置县。其后屡有废兴,永泰二年洪府都督李勉奏割秋浦(按,今为池州市贵池区)、青阳、泾三县,于吴所置陵阳城南五里置。”

据《安徽省县治沿革》,石埭县汉时分属石城、陵阳等县。三国乌中(245前后)置石埭场,晋咸康四年(338)年,陵阳县更名为广阳县。梁大同二年(536),始置石埭县,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宣城郡,称宣州,石埭辖地分别并入南陵、秋浦。

唐武德三年(620),置猷州于广阳城东三里的华村,武德八年(625)撤销。

永泰二年(766)洪府都督李勉奏请割秋浦、青阳、泾县地,复置石埭县,属江南道池州。

据青阳县志:康永泰二年,将青阳县的六都、广阳等地划出,新置石埭县,治广阳。广阳镇在1970年陈村水库(即今太平湖)蓄水时淹没。

 

4、春谷县西南:春谷县,即今天的南陵县,西汉时与石城、陵阳、泾县接壤。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八载:“南陵县,本汉春谷县地,梁于此置南陵县,仍于县里置南陵郡。隋平陈废郡属宣州。春谷故城,在县(指南陵县)西一百五十里。”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八:“南陵县,汉春谷县地,属丹阳郡。梁置南陵县……”在西汉时,骏翁南迁后的七井,属石城、春谷、泾县交界地。故舒氏老谱中,将舒骏南迁的七井后定居地,有多种描述,有说为春谷上沂西南、有说石城东土、有说猷州,实际上都没有说错。石埭县是在梁大同二年(536)置的,开皇九年(589)又废;猷州是唐武德三年(620)置的,武德八年废。永泰二年(766)石埭县复置,治广阳,广阳离七井不远。1970年因修陈村水库,即今黄山与九华山之间的太平湖,广阳故城淹没。

 

(二)“七井”在何地

 

南宋淳熙年(1177),鸣胜公在《京兆舒氏宗谱》中写到舒骏南迁,首居地为丹阳郡石池县的七井。“……莅任九年,教行政孚。翁建风俗醇朴,遂举家南迁,定居于石城迤东七十里地名七井。……”

 

元朝皇庆元年(1312)。舒冥公在《池阳舒氏续谱序》中写道:“池阳舒氏,旧居石城之迤东七十里许,名七井,在春谷上沂西南界。……”

 

老谱中所提到的“石城东七十里许七井”,即今安徽石台县的七都镇七井村。石台县的七都镇由原七都乡和七井乡合并而成。七都今与青阳、太平接壤,在太平湖西南,在故石埭县县治广阳镇的西南三十里左右,太平湖蓄水后,广阳镇淹没,石台县治搬到今天的横渡镇。今石台县的七都镇在汉武帝时为丹阳郡之石城、泾县、陵阳三县交界地。在春谷县(今南陵县)之西南。汉时,石城县县治在今池州市贵池区高坦乡。故曰舒冥公说为“旧居石城之迤东七十里许,名七井,在春谷上沂西南界……”。

 

今年国庆期间,我曾去过石台县横渡镇狮马岭,据那里的宗亲讲,现在七都镇的团结村,过去属七井乡,后七井与七都合并为一个乡镇,“七井”现在尚能找到三口井,其它的井,早已埋没。由是可证,先祖舒骏公南迁池阳,不仅老谱记述无误,也是有物可考的。

 

(三)盖山和舒姑泉

 

盖山,按《京兆舒氏宗谱》的记载:“在石埭县南三十里,根自黄山之北,屹于河滨,望之如盖……”(按:石埭县县治在今石台与太平[黄山区]、青阳县的交界处的广阳镇,1970年,太平湖蓄水时淹没。盖山在广阳镇南三十里左右。)

 

唐朝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记载:“盖山,在县(指泾县)西南二百八十里。下有舒姑泉,昔舒氏女化为鱼于此泉,闻弦歌声,则有双鲤涌出。”

宋人王象之著《舆地记胜》,卷二十二记载:“盖山,在石埭,远望如盖,《文选》盖山舒氏筏薪,忽坐地牵挽不起,其母至,但见清泉。母曰:“吾女好音乐,弦歌于水上,则有朱鲤一双跃而应节。”

 

清人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七记载:“盖山,在县(指石埭县)南三十里。其脉自太平府黄山,而北屹于河滨,盘纡森耸,望之如盖。”

 

“舒溪,在县治北。自太平县(今为黄山市黄山区)西北弦歌兮流入县西舒泉乡,又东去盖山清泉诸水河流,期间谭洞不一,县境之水皆流合焉,派衍四注,复东入太平县界合于麻川而入泾县界,下流为青弋江,至芜湖县之鲁港入于江。志云:舒溪一名舒姑泉。”

 

唐、宋、清人的描述,与舒氏老谱所及记均为吻合。由于唐永泰二年前,尚无石埭县。故唐人李吉甫称盖山在“泾县西南二百八十里”,宋人王象之和清人顾祖禹均将盖山列入石埭县。今年国庆期间,我在石台县狮马岭,向宗亲打听盖山的地址。问“盖山是不是周边高,中间平坦,像一个锅盖?”,宗亲皆曰是,并告知,盖山现在在石台县七都乡的周村。此地离故石埭城旧址广阳镇不过几十里地。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唐人李吉甫、宋人王象之,还是清人顾祖禹,在描述盖山时,都提到舒姑泉和舒姑化鲤的故事。可见舒姑化鲤在唐朝时就被写入当地方志或艺文当中了。

 

舒溪是否因舒姑化鲤而得名,尚不可知,但早就在汉、晋时就有舒溪了。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图集》自西汉自宋朝,泾水上游一直都作为“舒溪”。舒溪上游应为今石台的七都盖山一带。解放后,在黄山、九华山之间修水库,舒溪在这一段已变成“太平湖”。2008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分省地图册》—安徽省图上仍将太平湖至泾县章渡段的河流称之为舒溪,舒溪下游流入泾川,再往东北流入青弋江,最后流入长江。

 

(四)舒姑化鲤的传说与舒姑庙

 

舒姑化鲤的故事在今安徽石台、青阳九华山一带仍有不同版本。九华山西南有翠峰,与今石台县的七都接壤。翠峰有滴翠、翠嶶和翠盖三座山峰,翠盖峰也称盖山。翠峰高处海拔1087米,北有天香岭、升云峰等。西北有狮子峰,南有双峰,下游舒姑泉,并有“舒潭印月”一景。

 

据《京兆舒氏宗谱》,舒三圣姑是汉黄门侍郎舒珍的三个女儿。舒珍,字怀璧,生于汉武天汉年间(前100-97),汉宣帝元康年间(前65-62)为中郎,汉元帝甘露二年(前52)拜黄门侍郎。

 

《京兆舒氏宗谱》记载:舒珍公继居盖山,娶胡氏,生三女。采药遇桃,姊妹分食之,及溪而浴,化为赤鲤。其母寻至溪滨,但见赤鲤游泳,若迎母状,母谓人曰:“吾女平日好音乐。”乃弦歌水上,鲤果周旋应节,遂成仙而超升。

 

今天我们听这一故事,似觉荒谬。但在当时,舒氏三姑及溪而浴,不见踪迹,舒氏族人出于美好的愿望,宁愿把此事说成是舒姑化鲤成仙、而不愿把它说成是舒姑落水而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舒氏族人为确信“舒姑化鲤”,还罗列了一些合乎儒家思维的种种解释:(一)舒氏三姑之所以能成仙,是因为舒氏宗族,发源长而流光远,历年积德所至。(二)汉元帝时代,正值国家衰落,倍受匈奴欺辱的年代,需要圣仙出现以供民众信仰。

 

因此,造了这样的神仙后,民众就有了信仰,每逢大旱大雨,百姓就可以向三圣姑祈祷。大概在汉元帝、汉成帝时代,中国彼弱,太需要有神仙供民众信仰了。所以当舒姑化鲤的故事传开后,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汉成帝时,勅封三圣庙。晋、南北六朝、隋、唐时期,池阳一带都朝奏三圣庙。宋建炎二年(1128),石埭县令尹沃彦,奏请建祠,绍兴17年(1147)庙建成,由皇帝赵构赐额“显济”。显济庙迁立于金城山。除池州外,宣州、歙州等舒氏居住的地方,一般都建有“显济庙”。

 

沃彦(江苏宜兴人)在宋建炎二年任职石埭县尹,是有志可查的,自可佐证《京兆舒氏宗谱》之《汉舒三圣姑实录》所记非虚。

 

此外,今年国庆期间,我在石台,黟县一带走访,亲见黟县屏山舒村“显济庙”,并拍下照片(见后)。该庙匾额上题“显济庙”三字,为南宋皇帝赵构所书。匾额下有一联“千秋祭祀保四方风调雨顺,万代景仰护九州国泰民安。”此可以佐证舒氏宗谱所记录舒姑化鲤与舒姑庙传说非虚。

 

综上所述,依据以下三点:一、池阳《京兆舒氏宗谱》所记的有关舒骏南迁后的一些地名如石城、猷州、春谷县上沂西南、七井等,经过史料考证,均为今池州市的贵池、石台一带;二、盖山、舒溪也在今石台县;三、舒姑化鲤及三圣姑庙不仅载入当地府县志和艺文、传说中,更有实物为证。足以说明舒骏南迁池阳并成为池阳始祖的说法是可靠的。

四、数典忘祖还是数典不忘

 

近来,个别舒氏宗亲以当代人出版的史料或资料、或逻辑推理方式质疑“叔子版”家谱的真实性,甚至臆想推测,否认“叔子版”家谱。这并不奇怪。据池阳舒氏宗谱记载,早在宋朝就有人质疑过舒氏的起源。南宋淳熙丁丑年(1177)菊月,右文殿修撰刘弼曾为池阳舒氏写过一篇《姓氏辩》:

“舒氏郡望有六,其不可通者三。惟京兆、平阳、上党有据。姓源有四,其不根传志者亦有三,惟出自赫胥氏风姓为准。上古未知赐姓,或因物以肇,代而着宗。降及中古,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统其所自出至,有以官为氏、以字为氏、以国为氏、以封邑为氏。如和仲公子骆、毕公高、号叔子之类;别其所由,分者不既多乎?夫伯禽受封于鲁,孟、仲、季、臧东门、子叔氏其别不同,而同出于鲁。旁而例之,若宋,若齐、郑,其类不一,而俱统乎宗周官。《小史》奠世系,以定邦国之志,秦削其籍本支荡析;汉初得《世本》,叙黄帝以来祖世所出,晋《世挚》虞族姓有纪后。魏迁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九十二姓世为部落第。中原士大夫之阀有四海大姓、郡姓、州姓、县姓。他如姚最之述,系传何氏之姓,苑贾执之《姓氏谱》,著书虽广,然人能辨姓氏之源者鲜何也。刘之氏,其出于陶唐耶?出于元海耶?王之氏,临沂之出耶?太原之出耶?睢阳之出耶?此犹一姓也。甚其鄫人立莒,贾氏立韩,秦之本莒,楚之本黄,其为参错,委冒可胜哉?若舒氏之先,自叔子而下,泓封王泾阳,即三辅之京兆,其锡爵平阳,实泓二世孙讳靓,又有上党舒氏,乃朝歌守将,名睢,此别郡而异宗者也。迄今江淮东西支派繁衍,俱京兆之后裔,世守一氏而不变。古人谓:德厚流光,近于舒氏见之矣!后之人有兴起者,岂不曰:是为本之所自出?吾则思所以反本崇始,而尽尊尊之义,是为支之所由分。吾则思所以笃近举远,而尽亲亲之仁,以昭祖德,以迪后胤。谓不自兹始乎?他有天水、广平、河西三郡及以苑姓、偃姓、任姓冒加舒氏,不经之甚。予迩侍文院,粗谙故事,特为之扩实修辞。书于篇端,以告京兆后裔云。……”

 

按刘弼的说法,在南宋时,舒氏就有四大姓源,六大郡派之争。刘弼认为四大姓源,只有“叔子”说是最为可靠的,六大郡望只有京兆、平阳、上党是有依据的。而且,刘弼还认为,将苑姓、偃姓、任姓作为舒氏之源,也是错误的。

 

除南宋刘弼外,明朝毕铿也对舒氏之源作过论述。毕铿(1516-1609),字廷鸣,号松坡。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石埭县河口乡毕家村人。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任过工、吏、户部尚书,曾与海瑞一起,改革赋役制度。万历丙戍年(1586)告老还乡。明史记载:“铿遇事守正,有物望。年及八十,赐存问,加太子少保。后凡存问者再。其孙汝楩(音piàn ,树木)奉表入谢,诏以为太学生。年九十三而卒。赠太子太保,谥恭介。”

 

明万历甲戍年(1574)夏五日,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毕铿为池阳舒氏修谱撰有《京兆舒氏统谱宗序》:

“池阳据南都上游。而所隶世家,则京兆舒氏居其一也。遡伊始祖,讳叔子,仕颛顼,为舒地正,因以官地为氏。帝喾时,有曰晁嶷者,分理勾区,即今越郡,遂家焉。历五帝、三王,世沿官爵不替。逮(音daì,至)楚怀时,陟郎讳泓,以直谏见疏,奏昭襄聘为客卿,举家适秦,封为京兆王。至第六世西汉侍中讳骏,缘贤良,征为丹阳太守,莅任九年,复举家南迁于石城东土七井。析居郡内及江淮诸邑,瓜瓞绵绵,流芳济美。若登名仕、籍宦绩尤著者:在汉,大司农讳邴;沛相讳仲应;太史令讳承梵。东晋,尚书仆射讳逖。南齐,中书令讳苌。隋,卫尉将军讳攸素。唐,监察御史里行讳万彻,太子宾客讳复光。后晋,侍中讳羲;赵宋,中书侍郎讳必允;端明学士讳文辅;枢密使讳尚;朝奉大夫讳有开;大理丞讳忠;政北台评事讳端胜;国奎章学士讳敏;国子丞讳炯;翰林承旨讳邕;侍御讳冥。迨我明朝,世科垂芳,讳瑄、讳伟、楚藩副宪讳仲诚。其迁居新安黟派舒雅,由南唐保大闲状元及第。厥弟曰雄,由端拱进士,官至尚书。豫章甲第,森森济美,辉映后先。至于居隐,教授著书立言,西汉有曰瑗,东汉有曰滉,后梁有曰晔,李唐有曰简,赵宋有知缙。皆敦德浴行,不嗜仕进。考其世,数自受姓以下可考也;稽其世,系自骏福以下可稽也;按其古迹,则府县治所载舒溪、舒乡、舒姑三圣之类具存也;究其迁居,则流传所记逢坡、逢溪、逢滩、逢坝、逢口之类可推也。循流溯源,班班可考。较之摹臆陈纸,讹以传讹者,奚啻天渊。予往与舒氏有旧,厥裔汝荣、汝俨携本氏宗谱属予一序,欲命工锓(音qǐn ,刻)梓(音zǐ,刊刻),以垂不朽。见其图系,折衷于欧苏,而五服九服之义以昭,叙事悉根诸典实,而生者死者之行以箸。宛然古人宗法之懿粹乎,其无可议也。值此盛举,义不容辞。因假笔以三,祝之曰:舒氏之发祥远矣!后人其克绍先轨以毋忘令德乎?舒氏之垂裕深矣!后人其恢宏先业以毋替世守乎?舒氏之流光长矣!后人其丕振先声以毋堕令闻乎!大宗小宗,益昌益洪,一世万世,以续以继。是为序。”

皇明万历甲戍夏五月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石邑松坡毕铿拜撰

 

毕铿认为:舒氏受姓始祖是有史料可考的,舒骏公以下各代是有典籍可查的,包括舒氏居住的古迹,以舒氏命名的山、川、村镇,舒氏有关传说,在地方志,碑记都能查的到,舒氏家谱所记某坡、某溪、某滩、某坝、某某山口、川口等也能找到。所以当舒汝荣、舒汝严兄弟携舒氏宗谱请他作序时,他欣然接受。“汝荣、汝严携本氏宗谱,属予一序,欲命工锓梓以垂不朽。见其图系,折衷于欧、苏,而五服九服之义以昭叙事,悉根据典实,而生者死者之行以着宛然。古人宗法之懿粹乎?其无可议也。值此之举,义不容辞。”

 

有宗亲认为“叔子版”家谱是编造,并怀疑历史上真有叔子、舒泓、舒骏其人。可以说,对古人、对老谱,信者有之,疑者也有之,古今皆然。但一定要拿资料说话!

 

根据池阳舒氏宗谱记载,万历甲戍(1574)年,安徽石埭县的舒汝荣、舒汝严就编辑了《京兆舒氏宗谱》,而且在湖北、江西等地同样也有“叔子”版家谱。对这家谱,拥护者是多数,这不是哪一个人之所为。再者,安徽池州地区的“叔子”版家谱,不仅在明朝就有,在宋朝、唐朝甚至东晋时就有了。翻阅池阳《京兆舒氏宗谱》,在元、明以前,舒氏先人关于叔子、舒泓、骏公的记录早就存在。

 

宋朝淳熙丁酉年(1177年)秋八月,舒鸣胜在《京兆舒氏家谱序》中写道:

“吾舒氏发祥之长有二,而皆出自风姓也。始祖讳叔子;赐封祖讳泓。泓之后则析为两派:一自泓王长子隗,以父荫食邑泾阳,盖泾阳隶西安,号曰“京兆舒氏”;一自泓王一世孙讳靓,任秦左庶长,以功封于绛,绛属平阳,号曰“平阳舒氏”。若今池(按:指池阳郡)之境内及江淮之东西皆以骏为祖,实京兆之蔓延也;豫州以北及冀东、兖南皆以悰为祖,实平阳之瓜葛也。……”

唐朝贞观十二年(638年),光禄大夫舒赞奉诏向朝廷表奏:

“臣赞言:臣上奉明昭,责臣家状姓谱,齐贵贱之由来,品宗源之优劣。德懋(音mào ①盛大②勉励)懋官,功懋懋赏。臣伏阅旧谱,得姓始于叔子,分封受于昭襄。枝叶相承,代膺簪(音zān)绶,或胜芳三代,或世袭。秦朝冠冕蝉联,世称良最,及汉元狩之季,臣世祖舒骏,荣膺紫绶,治任丹阳,遂迁江左。牧守卿辅之贵,纽(音niǔ系挂)龟鸣玉之裔。源流不惑,代世无疑。如臣何功?蒙恩宠锡授命光禄大夫。遵照事例,谨缮写一,通具婚姻职状,进奏以闻。”

 

晋成帝咸康二年(336)三月,诏索天下谱,尚书右仆射舒逖上《京兆舒氏大宗血脉谱》:

“臣逖言:臣等旷世奇逢,奏诏品量,分别姓氏。臣承伏羲之后、赫胥之苗裔九世孙皇子名叔子,任舒地正,藉地为氏。臣世祖舒泓仕秦封泾阳王,郡系京兆;世祖舒骏,汉元狩二年为丹阳太守,因南迁而家焉。子孙遍地,逐代衣冠,以臣无功,右仆射。朝夕悚慄,深怀覆餗(音sù ,鼎中的食物)。索臣繇(音yáo)来,钦依诏式谨治旧谱,婚宦职状。诣阙。拜条以闻。臣逖诚惶诚恐坐罪谨言。

 

在舒逖表奏家谱之后,尚书著作郎邢广宗奉诏对之进行了勘实。邢广宗进言:臣奉明诏,索考尚书右仆射舒逖大宗血脉家谱,勘实奉闻。谨按舒氏,承包羲之苗裔,赫胥氏之胤、叔子之后也。谥命族姓,观载藉繇来,实是不虚。舒起区钧,名宦三代之时;舒泓、舒骏,秦汉显着风烈。品第舒氏,可证纲宗胃族者矣。

 

由这些资料可知,“叔子版”家谱,南宋舒鸣胜,唐朝舒赞,东晋舒逖都是见过的。岂能说是在万历年间突然冒出来的呢?我们知道,伪造家谱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在隋唐以前,我国尚无开科取士的制度。谱牒是选拔官员的一个重要依据,朝廷根据谱牒,查你祖宗八代,看祖上有无大德大功之人。如果有,后裔被封赏的可能性就较大。这就是“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在此情况下,向朝廷表奏家谱,如果祖先来历不明,无藉可考、无实可查、无里可寻。那便是犯欺君之罪,相当于骗官骗功,弄不好是要冒杀头之罪的。试想一下,如果“叔子版”家谱是假的,晋朝舒逖、唐朝舒赞还能活命吗?更重要的是,“叔子版”家谱,在东晋时,还经过了著作郎邢广宗的考证和勘实,他认为舒氏“承包羲之苗裔,赫胥氏之胤,叔子之后也。谥命族姓,观载藉繇来,实是不虚。”

 

查阅《晋书·职官志》,得知著作郎系魏明帝太和年间设置的官职,隶中书省。晋元康二年,改隶秘书省。后别自置省而犹隶秘书。设著作郎一人,专掌史任,又置佐著作郎八人。由于史料的限制,目前还无法确认邢广宗是否在晋成帝时担任著作郎一职,但池阳舒氏宗谱既然有载,相信也不会是凭空捏造。

 

还有宗亲认为,“叔子版”家谱之所以不可靠,盖因叔子之名、舒泓被封王、舒骏任职丹阳太守,在正史中都查不到。这种观点是典型的“惟正史”论。我们知道,家谱和方志的价值不可低估,它们与正史一起构成我国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家谱对正史起到了补充的作用,正史没有记载的,不一定不是历史,正史所记载的,也不一定都完全符合史实。正史对历史人物的记载,也会有遗漏,有缺失,或不够“资格”入正史。目前因资料的缺失,要从正史中考证叔子受姓、舒泓被王封、舒骏任职丹阳等事迹,确有一定困难。但这并不影响“叔子版”家谱的可靠性。诚然,前人修谱,难免有夸大祖宗官职、功德的现象,比如,祖先封侯被夸大成封王、封君,任一般官职被夸大成任太守、刺史等等。但是前人修谱基本上还是重典实的,不仅依据正史,还依据方志、碑记和考察故里等。例如,池阳舒氏宗谱记载,“叔子”原先的名字很怪癖,“叔子”之名是周康王时期(公元前1020-996年),一位叫做“贤”的舒氏先祖训音义所得出来。“贤”依据什么资料训音义,我们无从知晓,但“贤”对“叔子”的存在是经过考证的。此外舒骏公南迁池州的一些古县、州名以及山、川、村镇和有关京兆舒氏的传说等,经过一一考证,都与家谱记载吻合,更说明了“籍燔于火,而里可寻”的道理。诚如明朝毕铿对京兆舒氏的论述“考其世,自叔子受姓以下可考也;稽其世,自骏福以下可稽也;按其古迹,则府县志所载舒溪、舒乡、舒姑之圣之类俱存也;究其旧居,则流传所记,逢坡、逢溪、逢坝、逢口之类可推也”。所以说,叔子、泓公、骏公其人其事是“有根有据”的。对于老家谱,你可以不尽信,但不可以尽疑。尤其是修谱者的文化层次越高,占有的资料越丰富,其可信度就更高一些!

 

还有的宗亲,质疑“叔子版”家谱,所持观点是“无文字无法记家谱”,说什么“中国在商朝才产生文字,而叔子家谱却在公元前2500多年就记世系了。叔子家谱早了800多年的文字史”,等等,以此来否定“叔子版”家谱。这一说法,是对历史的无知。首先,“中国在商朝才产生文字”本身就欠妥。我们只可以说,就目前的考古最新成果,已被发现并被当代人所破解的最早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而其它早于商朝的文字只是没有被当代人所破解而已。例如,2007年建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的水族古文字碑林,收录1500个古水族文字;2004年在山东昌乐县出土的600多个骨刻文;以及四川三星堆的蝌蚪文等,都远远早于商朝,难道这些文字不是文字?这些文字当代人不解不等于古代人不懂!

 

其次,退一万步说,即使没有文字,也不能说就记不了家谱。结绳记事、口传、歌诵等都是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非得有文字才能记家谱?家谱的“谱”字之所以是“言”字旁,就说明了这个理。中国的史前史,靠传说,靠考古。难道就可以无文字记载就否定史前那漫漫的长史?

 

我们知道,汉姓氏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从历史的长河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包括避难、受封、赐姓等等,无论是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都不只一个姓源。舒氏也不例外,舒氏是以地为氏,还是以国为氏?舒、徐真的是同源吗?舒地是指舒城?庐江?还是潜山(潜山县在唐、宋也称舒州)?还是山东的薛县(薛在春秋时称徐州,徐音舒)?都有待考证。无论“叔子版”家谱还是苍舒版、皋陶版家谱,有错讹、有疑点,在所难免,也可以有错必纠,但必须纠错有据。否定与质疑不同,我奇怪的是为什么要武断地否定“叔子版”家谱?有的宗亲认为叔子版家谱,世系为什么那么完备?几百年前、上千年前的老祖宗,他们凭什么古籍、资料整理修撰出来的老谱,我们已无从得知。但那时存在的史料,今天已看不到了,没有保存下来,也是有可能的。虽然,前人所查证的资料未能保存至今,但前人所考证的结论,我们没有理由轻易否定,应当尊重和慎重。我赞成惠国宗亲的观点,对于老谱不要轻易否定。家有老谱,犹有瑰宝,多番研习,数典不忘。 否定老谱,无疑于数典忘祖。

 

兹以《池阳舒氏考》一文奉献各宗亲,为正舒氏之源探讨之,望斧正!

 

 

舒志升

2009年11月13日


 

[编辑后记:良述秘书长写给我的邮件]

黎平:

志升宗亲的《池阳舒氏考》一文,费了他不少心血,查阅了不少资料,11月13日发给我们秘书处,与他商量后,由他几经修改和校对。此文的修改稿我们已送呈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的陈秉仁研究员审阅,然后再准备将此文在一定范围内征求宗亲们的意见。不想,在这期间,由好心人误把此文的初稿发到了《中华舒氏网》上。

经与作者商议,现把《池阳舒氏考》的修改稿发给你,请把那份初稿替换下来,以免再误传。此文所涉及到的内容很重要,为慎重起见,欢迎宗亲和谱牒专家学者,广泛发表意见,包括争论,都很有必要,以期达成共识。

 

统修谱秘书处 良述

2009.12.14

 


分享按钮>>舒氏贵州天柱新舟万安公后裔迁徙录
>>贵州省天柱县白市镇新舟村舒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