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衣顺母”的主人公就是闵子骞

    中华闵氏网 2012年8月27日 万家姓


 新“24孝”的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热议,同时也让不少市民开始重温传统的24孝故事。据了解,24孝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版本的故事也略有不同。记者查阅了多个版本,发现这几个版本中,其中5个故事就发生在济南。
  孝感动天:相传舜的父亲和继母、异母弟弟多次想害死他,在他修谷仓的时候放火,在他掘井时下土填井想把舜活埋了,但是舜都逃脱了,并且对父亲依然恭顺,对弟弟非常慈爱。后来舜耕于历山,尧听说他的事情后将娥皇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考验,成为尧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依然非常恭敬。
  芦衣顺母:春秋时期鲁国人闵子骞生母早逝,父亲再婚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常虐待他,冬天给他穿芦花做的“棉衣”,父亲鞭打他时衣服里的芦花露了出来,父亲知道继母虐待他,便要休了后妻,闵子骞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要求父亲不要休了后妻,后来闵子骞的继母对他百般宠爱。现在济南市闵子骞路就修在闵子骞墓附近。
  埋儿奉母:晋代郭巨父亲死后,家产分为两份,他独自奉养老母亲。后来家庭日益贫困,妻子又生了儿子,他便和妻子商量着把儿子埋了,以省出钱来奉养老母亲。就在他们挖坑的时候,挖到一坛金子,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现在济南长清区孝里镇孝堂山,便因此得名。
  百里负米:春秋时期鲁国人子路少时家贫,常自己吃野菜,却从百里以外给父母背米回来吃,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衣食无忧,常常感慨地说,即使我想再吃野菜给父母背米吃,也没法再做到了。他的老师孔子赞扬他侍奉父母生时尽力,死后怀念。
  刻木事亲:丁兰是西汉时期东阿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专家观点
24孝故事未必真实,倡导孝道有必要
  新24孝出台后,不少市民开始重温传统的24孝故事。相关专家表示,流传数百年的24孝故事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虽然未必真实,但是其中一些精神依然值得现代人借鉴。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所长涂可国认为,新24孝是对旧24孝的批判、继承和超越,旧24孝是中华孝文明的表现,而故事中有一半以上发生在山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是儒家文化的传播结果。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孝成了考察一个官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一些人为了展示自己的‘孝’,争取仕途上的进步,做些出格的事也是有可能的。”涂可国说,“但是现在一些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已经被多次修改,甚至掺杂了不少神话色彩,考证这些故事的真伪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这些故事的内涵。”
  涂可国说,24孝故事里的“郭巨埋儿奉母”的做法不近人性,这样毁身伤性的做法显然已经无法被现代社会所容忍,不过这些故事总体体现出传统孝道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如仁养、有敬、无违等。“仁养,是从物质上对父母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在现代社会一般都能满足;有敬,是从精神层面上体贴关爱父母,让他们体会到儿女的孝顺,这点即使在现在,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无违,就如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背,已经过时了。如果倡导这种思想,就可能会产生家长制风气,对儿女成长不利。”另外,“光宗耀祖”也是古代孝道的一个要求,如果父母在世时儿女没有做个一官半职,也属于不孝,这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生活显然是相悖的。
  涂可国认为,古代大力崇尚孝文化,与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古代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低下,人们常常未富先老,老年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儿女赡养,所以必须提倡孝文化。即使在今天,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依然需要儿女多尽一些赡养老人的义务,在这种条件下倡导孝道是合适的。” 
         (记者 张爰杰)
◎相关阅读
这8个“孝故事” 也与山东有关
  啮指痛心:春秋时期鲁国人曾参少年家贫,常外出打柴,一日家里来了客人,他的老母亲不知所措,只好咬自己的手指头,在山里打柴的曾参觉得心痛,便知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赶紧回家。
  戏彩娱亲:春秋时期老莱子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卖身葬父:东汉时期千乘(博兴)人董永少年丧母,迁居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后来董永碰到一个自称无家可归的女子,与董永结为夫妻,一月织锦三百匹,为董永赎了身。这时她才说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为董永还债,这就是湖北省孝感市的地名来源。
  行佣供母:东汉战乱中,临淄人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着说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后因举孝廉被任五官中郎将。
  闻雷泣墓:魏晋时期营陵(昌乐)人王裒的母亲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卧冰求鲤:晋朝琅琊(临沂)人王祥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后妻,继母对王祥很差,但是王祥依然孝顺。一个冬日,王祥的继母想吃鱼,王祥跑到冰上赤身卧下祷告,突然冰裂出一道缝,蹦出两条鲤鱼来。
  鹿乳奉亲:郯子是春秋时郯国国君,父母年老患上眼疾需要鹿乳治疗,他便披上鹿皮混入鹿群去偷鹿乳,险些被猎人误伤。猎人知道他的行为后大为感动,告诉他取鹿乳的方法,让他赶紧取了鹿乳回去给父母治疗。
  上书救父:淳于意是西汉临淄人,是个名医,被人诬告,准备押解至京师砍足,他的小女儿跟随囚车来到京师,冒死向皇帝上书诉说冤情,说愿意成为官奴替父赎罪。汉文帝感动了,免于对淳于意的刑罚,并接受缇萦建议,下令废除肉刑。      (记者 张爰杰)
◎专家解读
不能用24孝的框框去卡孝子
  对新24孝的出台,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马广海认为,虽然社会应该大力提倡孝道,但是用24条的框框来为孝道划一个标准是不合适的,没有可行性。
  “新24孝规定了这24条标准,并不是说做到这24条就是孝子,做不到就一定不孝。”马广海说,“孝属于伦理范畴,很难用硬性规定去框住。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孝是对父母的赡养,如果不尽相应的赡养义务,就要被惩罚。”马广海说,新24孝里不少标准的施行都是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如定期带父母体检、带父母去旅游等,很多人自己都养活不了,甚至要靠父母资助才能生活,这样的人怎么能满足新24孝里的标准?如果尽力了但是没能全做到这24条,能说他们不是孝子吗?
 


分享按钮>>闵凡路
>>专访西安站妈妈选手闵红阁 自称一家都爱打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