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姓氏探源:柯氏篇

    中华柯氏网 2012年9月20日 万家姓


海南省柯氏族有则公、应凤、道桂、仕枝、立义、黄国、煜公、大清、维才、真维等十个支系。据统计总人口9878人。分布在海口、琼山、琼海、文昌、定安、屯昌、琼中、临高、儋州、昌江、乐东、三亚、万宁、东方、白沙、澄迈等16个县市,98个村庄。

 

 

“海底村庄”追寻柯氏迁琼足迹

  据其同代宗亲、叔侄准确推算年代,入琼肇基始祖柯则公,祖籍闽兴化府安乐里(今莆田市灵川镇柯朱村),约在明朝弘治十年至十五年,即公元1497至1503年间受朝廷委派由高州府高罗(今吴川市浅水镇龙首山村)渡琼任职,据《大明谱序》载,时任“海口分县左堂”。前后居府城下田、陶郎。娶邱文庄公之孙女为妻,后代子孙众多,历经百年,一场人力不可抗拒的灾难发生了。《清陶朗旧谱序》这样记述:“我柯族渡琼人籍,其先於下田、陶朗、流厚三村,万历年间俱遭地震崩陷,兄弟星散。”

  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七月十三日亥时,一场恐怖的琼北大地震发生了。椐震前的《琼台志》和震后的《万历琼州府志》的户口、都图、役赋、山川、桥梁等有关记载前后不同的变化情况,和北港村陈、郑诸姓族谱以及柯姓族谱中有关记述,其灾难和所谓“同沉七十二村”并非吓人之语。

  据后考证,这次地震七·五级,烈度十度,震中在琼山县。东寨港海底村庄是整个沉陷垂直降下水底的,这种情形在中外地震史上尚属罕见。灾难是可恶的,但地震的恶作剧也创造了奇观,它造就了几处遗址的琼台胜景,给现代观光旅游、人文景观增添几笔风彩。对历史、地理和文化的考研帮助巨大。其遗址是:西排湾遗址、绝尾沟遗址、浮水墩遗址、和恭遗址、石见前遗址,而以“海底村庄”著称的不是龙王的行宫别墅,它是四百年前的苍头百姓的家园陷下海底的遗址,统称为东寨港地震遗址。

  东寨港地震遗址分布较广,三江、演丰、演海乃至东营的海岸不远处都可发现“海底村庄”的遗迹。各处的遗迹的地面遗物极为丰富,有石柱、石板、菊花纹瓦当、筒瓦、板瓦和灰砖等建筑材料,还有大批宋元明时期的碗、碟、缸、盆、炉、釜、盏等生活器皿。以宋代的遗物居多,明代次之,元代最少。退潮时,遗址中还露出石臼、水井和宋明石墓葬,甚至歪斜竖立在水底的牌坊,其上“贞节坊”清晰可见。

  公元2003年,全琼柯氏续修族谱,在陶朗宗祠叩拜,在遗迹处徘徊,心潮澎湃,遐想联翩,迸发着对长眠海底先祖们的无限的怀古情思。

  柯氏族陶朗宗亲口传:震后,在外地干木匠活的兄弟闻讯后回来,已见家园无存,亲人不在,但又眷恋着先祖宗亲,不忍远去,便在新陶朗安家立业,重建家园,守护着先人的神灵。在清道光十二年集资捐款,重建宗祠,年年岁岁祭祀先祖。据查,其时所立“建柯氏祠碑”虽已断损,却是柯氏现存最早的文物了。

  柯氏族先祖来琼,其居“下田、陶朗、流厚”数村已在旧的都图上抹去,但震前整整百年的繁衍生息,居地就在东寨港重灾区。无疑“同沉七十二村”就有柯氏先人居住的村落,“海底村庄”也就是柯氏先祖们长眠的神灵宝地。他们与南海龙君作伴,也时刻护佑他们的子孙后代,繁衍生息。

  岁月沧桑,所幸“兄弟星散”的族人,或琼中、定安、屯昌、临高、乐东开基,或陆续回琼山龙圹、福云、道立、石桥、迈管(德)等墟镇重创基业,以龙人精神,勇与天争、敢与地斗,徒迁衍播遍及全琼,历二十四代,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并把始祖由济阳堂延续在琼州,开创的双柏堂灯号,发扬光大。

前赴后继 全村革命

  海南柯氏族人勤劳勇敢。他们自南迁入琼以来,就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富绕的土地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开发建设祖国的宝岛。为缔造和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民主革命时期,柯氏族的革命村庄是大湾村,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大坡镇中税乡。当年革命时期,日本人和国民党前后把村庄烧光,但大湾村的革命烈火越烧越旺。大湾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却有几十人参加了革命,其中有4对夫妻,2对兄弟等等。其他群众都积极支持革命,为参加革命的亲人做掩护、送水送饭送消息。参加革命的人中,有28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7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幸存的柯之桐同志,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黎姆山交通主任,解放后曾任福昌乡乡长,中国农业银行土桥营业所主任,农业银行琼山分行行长、农业银行海口市支行副行长,琼山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琼山县工会主席。

   琼中县罗螺支族位于五指山区。原为汉族,是则公的后代。1956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户籍登记时,登记为黎族,是柯氏族的一个黎族村庄。日本侵琼后,国民党顽固派保存实力,消极抗日,一步一步地从定安退到五指山区。他们对黎族同胞进行残暴的统治和压迫,就是黎族上层人士也同样遭到非人待遇。红毛乡乡长王国兴因不能按时上交国民党所要的物资,被抓去吊起来打得遍体鳞伤,口吐鲜血。国民党的暴行激起了黎族人民的极大愤怒,1942年王国兴等黎族首领以红毛乡为基点,进行起义的醒酿和串连。王国兴到柯氏族的罗螺(虾)村活动,村中父老柯开时(时任国民党政府副乡长)与王国兴一起同群众商量,准备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打击。1942年12月,由于内奸告密,国民党包围了罗螺村,打死了一名群众,并逮捕了柯开时及其爱人、儿子和柯文交等4人。村里的群众设法救回柯开时的爱人和儿子,柯开时和柯文交被敌人杀害。

  1943年8月12日,400多名黎苗族同胞发动了白沙起义。打败了国民党驻当地的正规军,国民党调动更大的兵力进行反攻,起义失败。随后与共产党联系,从此,黎苗族同胞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民族解放的斗争。大保村有9人参加革命,都先后革命牺牲,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中有5人被列入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的《海南英烈谱》。

   据不完全统计,柯氏族有75人参加革命,有60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50人被追认为烈土。

  女中豪杰柯华文,1988年被海口市农业银行录取到红坎坡分理处当储蓄员,1991年为保护国家财产与四名抢劫银行的歹徒进行搏斗,不幸牺牲。1991年被海南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1992年被中国农业银行授予“全国金融卫士”称号。

柯嘉予激流勇进

   海口市滨濂村位于海口市的西南部,是革命老苏区,是革命前辈冯白驹将军早期革命活动的据点,是海南岛第一个成立农会的村庄,也是最早成立中共党支部的村庄之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滨濂村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的青年柯嘉予(原名柯启绩,别名柯为苑)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并于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与临高县东江镇四门楼村在北平警官高等学校读书的柯柏森等人组织琼岛魂社,创办《琼岛魂》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1924年大学毕业后,受组织派遣回南方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7月在广州召开了琼崖革命团体代表会,成立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1926年随国民革命军人琼,参加中共琼崖组织的筹建工作。先后与中共党员王文明、杨善集、莫孔融、黄昌炜及陈垂斌等人,创办《琼岛魂》、《琼崖青年》、《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等刊物,宣传革命思想。1926年2月,中共琼崖特别支部成立,被选为支委。

  国共合作后,柯嘉予按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共产党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员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的决定,以个人资格加人国民党,任国民党海口市党部秘书长,创办《琼崖民国日报》兼任总编辑。柯嘉予的胞兄柯启伦也是共产党员、农协会员,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海口警察一区署长,陵水县监狱所长,国共合作破裂后被杀害。

  1926年6月中国共产党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竹林里邱宅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琼崖地方委员会,柯嘉予当选为委员,兼军事部副部长。琼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高潮。工人阶级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海口市在工人中创办了各种训练班和夜校,柯嘉予经常去讲课或作报告。农民协会的发展和农民自卫军的普遍建立,需要更多懂得政治和军事的农民运动骨干,中共琼崖地委将加积农工职业学校改名为仲凯农工学校,创办琼崖高级农民政治、军事训练所,柯嘉予兼任教员。为培养更多的革命人才,中共琼崖地委又重新开办琼崖公学,由柯嘉予等人任教员。

  在冯白驹、柯嘉予、朱润川等人的宣传发动下,1926年2月28日,滨濂村成立了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1926年5月1日正式成立了海南第一个农民协会——滨濂村农民协会。农会成立后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开展宣传活动;农会成立第二天,由柯嘉予、朱润川、陈汝鉴等组成宣传队,到附近村庄进行革命宣传;二是发动群众办平民学校。学校教识字、唱歌和讲革命道理。鼓励农民废除旧风陋习,发动妇女剪革命发。女青年柯桂南带头剪了自己的长发。在她的带领下,秀英附近15个村庄的妇女,掀起了剪革命发热潮。

  1927年2月经吴维爵介绍,陈先达、柯启芬、陈汝鉴、吴朝高等4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成立了中共滨濂村支部,选出黄景吉(滨濂村人)为支部书记,这是海南成立最早的党支部之一。4月中旬柯嘉予、吴策勋、陈九亭等回滨濂村,在柯氏祠堂召开滨濂村党员大会,吸收在本村任教的吴维朝加人中国共产党,并由柯嘉予宣布上级决定,成立党总支,任吴维朝为总支书记,负责联络秀英附近15个村各个党支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爆发,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迫害民主人士。全岛被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0余人,被杀害500余人,滨濂村的共产党员柯启论和柯启淋惨遭杀害。革命陷入低潮。琼崖共产党组织果断地撤到农村,号召人民继续斗争。柯嘉予和冯白驹等人在海口市郊区继续发展党组织,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6月份琼崖讨逆革命军成立,柯嘉予任第六路(琼山)军司令,冯白驹任政治委员。1927年秋,中共海口市委成立,柯嘉予任第一任书记。1928年春,在苍东村建立海南早期苏维埃政权一琼山县苏维埃政府,柯嘉予任政府主席。后因叛徒出卖,柯嘉予被追捕,连夜潜回滨濂村,由村党支部派党员陈汝鉴掩护转移到儒益村。冯白驹接到通知后,也及时撤离海口,来到滨濂村,由柯启绰(滨濂村人)掩护转移与柯嘉予会合,再由滨濂村党支部派柯启超以清明扫墓为掩护,护送到琼山长康村。迫于敌人的通辑追捕,柯嘉予离开海南前往南洋,后转回上海,与冯白驹等人转人“地下”,在海口市郊区继续发展党组织,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

柯氏寻根溯源

  关于柯氏的姓氏来源,根据史料记载,柯姓的源流主要来自四支。

  第一支出自姬姓,始成于春秋。吴国有个叫柯庐(卢)的人,是吴王的儿子。他的后代就用他名字中的″柯″字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第二支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为姜子牙的嫡系子孙,源出齐国。

  第三支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后世子孙称柯氏。

  第四支古代羌族、鲜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后代子孙亦称柯氏。

  柯姓,在大陆为数不算很多,而在台湾却为数不少,堪称是台的著姓之一,被排为第三十八个大姓。其分布情况,以嘉义、台南、彰化、台北等地为最多。台湾的柯氏,与其他诸姓一样,也是来自大陆的福建和广东两省。唐宋时期,福建的柯氏也渐渐由闽迁台。柯氏迁台,最早始于清代的乾隆年间,由福建迁居入台的最早柯氏先人,是来自江西。北宋时,一位柯氏族人由江西广信府的贵溪县,到广东的潮州当太守,为避金人南扰,隐居于福建漳州龙溪县。乾隆初年,居于福建安溪二十八都士林乡的柯姓,最先入居台湾台北泰山乡大科柯厝坑。

  一门四教授柯家威名扬

  全海南柯氏总人口为9878人。其中男性5520人,女性4358人。60岁以上约928人,18岁以下约2490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为10.2%,高于全国7.7%的水平。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的支族有滨濂支族18.8%,琼海石桥支族18%,琼海欧村和深卿支族13.5%,以及琼中塔择支族12.6%。老年人口比例高,说明本氏族成员寿命也较长。目前最高者是琼海加里支国海母94岁。上述支族老年人口比率高与其相对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和居住环境密切相关。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的比率是27.4%,体现本氏族人口发展很正常,人气兴旺。

  该氏族为汉族。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在1956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和户籍登记时,把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琼中县全境的居民,划归为黎族或苗族,本氏族居住琼中的各支族包括塔择、来浩、掘大、红皮沟、螺虾等支族也在户籍登记时登记了黎族。

  该氏族旅居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有琼海欧村支4户。其中新加坡2户41人,印度尼西亚1户9人和台湾1户9人共59人。旅居海外的还有滨濂支族居新西兰1户4人,琼山上山支族也有旅居泰国的,青松支也有一户旅居香港。

  该氏族成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人,每百人中有4人受过高等教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该氏族青壮年成员5672人,从事的社会职业大致为:国家干部2%,从事各种专业工作如老师、医师、工程师、经济师等白领阶层5.8%,固定和不固定的蓝领阶层(打工)6%,商人和企业家0.2%,小买卖和其他社会服务4%,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84%。在海口市桂林洋青松村,柯景义家四兄弟全是教授,仅青松村就有教授、工程师等26人。

  柯氏族中,受中等教育的比例不太高,成年人当中约有50%的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如临高调楼支族利用面临北部湾海域,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成为本氏族最富裕的支族。琼山大宝支的柯尤昌,额外承包开垦荒田,扩大种植面积,使农业收入达到年人均6350元。琼山大湾支族柯景林则是充分利用社会人际关系的无形资源获得成功的典范,眼下有自己的公司进行农业和房地产的开发和租赁,具有一定数量的资产。
 


分享按钮>>柯氏在历史上最高的官衔是什么
>>辛氏、柯氏、蔡氏三姓一脉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