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奇葩:汝南麦草画(中国民间工艺)

    中华解氏网 2012年10月10日 网易


<p>小麦历来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它象征丰收和财富。起源于民间的麦草画(又名麦秆画、麦秸画),则赋予了麦草更强的艺术生命力。</p> <p>  麦草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块瑰宝,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草画源于隋唐时期,宋代达到鼎盛,曾是宫廷御用的工艺品。由于后世逐渐沉寂,在历史文物和文献中一直难觅其踪迹。直至上世纪60年代秦怀王墓发掘,麦草画才得以重见天日。从发掘出来的麦草画原作可以看出,虽经2000多年岁月腐蚀,但画作造型逼真,色泽鲜明,仍不失其古朴本色。</p> <p>  在河南汝南县的罗店乡,麦草画这一古老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出自农家之手的麦草画,是在该县王桥农民画基础上演变而来的。</p> <p>  王桥农民画源于清初,已有300余年历史。解由仁生于1641年,3岁时明亡清兴。少读私塾,喜爱绘画、碑刻,经常出入庙宇殿堂,对壁画、庙画颇有研究。他创作的农民画主要以民间故事和传说、民间风俗和农村的生活为题材。后来,解、李、薛三家结亲,解元庆、李鸿运、薛国友跟随解由仁的儿子解东望学习民间绘画,以解氏为代表的农民画在当地逐渐发展起来并世代相传。</p> <p>  在上世纪70年代,罗店乡(当时称为王桥公社)就已成立了&ldquo;王桥农民画院&rdquo;,有农民画家400多人;1993年,又创办了全国首家农民画院河南王桥农民画院。正是这一批批的农民艺术家,利用业余时间,将纤细的麦秆进行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处理,让麦草画这一古老工艺获得新生。罗店麦草画也因独特的艺术价值,被文化部誉为&ldquo;中国民间艺术一绝&rdquo;,与汴绣、苏绣媲美。2006年,汝南农民画入选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br />   罗店乡麦草画以其出色的工艺和表现技巧,展现了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同时麦草画因其独特的原料,具有光泽透亮、装饰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之感,令人赏心悦目。</p> <p>  如今,罗店乡麦草画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走进罗店乡,一幅幅如浮雕般的麦草画,亭亭玉立的麦草画屏风,如国画般可以卷收自如的卷轴麦草画,还有光滑细腻温润如玉的陶瓷麦草画工艺瓶&hellip;&hellip;这样精致独特、充满艺术韵味的麦草画作品随处可见。而追随麦草画的农民们农忙种田、农闲绘画,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身份&ldquo;画农&rdquo;。 <br /> &nbsp;</p>


分享按钮>>葛村解氏宗祠门厅装修完工
>>“解氏风格”的韧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