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解氏宗祠

    中华解氏网 2012年10月11日 万家姓


我市目前最古老祠堂在哪里?文史专家告诉我们在丁岗镇葛村,建于1635年,而2006年5月30日,一块碑的发现又将这座祠堂的建造年代确认为1452年前。2006年5月30日,一块古碑在葛村一处茅坑里被吊起,古碑被移到解氏祠堂的后门,经过洗刷,又涂上了一层红土,字迹显露了出来,村中的老人解建中一字一句读着碑文,读到“乾隆十六年修祠立碑,我祠创自有历今三百余年”时,村里人兴奋了,因为这句话确认了解氏宗祠的建造年代。乾隆十八年是1635年,上推三百多年为1452年之前。
  我市文史研究者杨瑞彬曾说过,解氏宗祠是镇江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甚至比省文物保护单位句容后白芦江村明代张氏祠堂保存得要好。这座镇江建造年代最早的祠堂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坐24路车我们抵达了葛村。在公路边向村里人打听了祠堂的位置后,沿着一条小路,我们走进了葛村。

  葛村的创立者是山东滋阳县葛村人解寿辉,因为金兵的侵略,他在南宋初年随宋高宗赵构南渡,来到了现在的葛村地区避乱。此地原名润东蓝野,有名马家岗,为不忘故土,解寿辉将此地命名为葛村。

  行走在葛村里,我们寻找着当年的痕迹。镇江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年的战乱,使建筑毁了建,建了毁。村子里现在的房子看上去很新,老房子已所剩无几。忽然一座老房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门额上刻的字告诉我们这是一座清朝同治年间建造的解氏支祠。中国的祠堂按等级分为宗祠、支祠和家祠,宗祠规模较大,处于村首或村中显要处。支祠规模小些,为各支门别祖所建,祭祀其门祖。我们眼前的解氏支祠保存完整,可惜的是大门锁着,我们无法进去参观。

  继续行走在葛村中,一个住家的门前立着古时的门档,而在不远处的房子外的角落里躺着一个门档,上面刻着一只鹤,村子古老的房子正面临着消失的结局。

  我们来到了一个篮球场,有两个村民正在这里打着篮球。离篮球场不远,我们发现了解氏宗祠,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壮观。

  解氏宗祠的大门很奇怪,看上去像民国时期镇江流行的西式建筑,上部的两边是砖头砌的长方形柱子,中间为半圆形,写着“丹徒区葛村小学”。下部为长方体,中间开着门。这是当年的解氏宗祠大门吗?

  走进大门,出现了一排平房,这是葛村小学的教学楼。穿过教学楼中间的门,一个大殿出现了,无数个大木柱子支撑着建筑,看上去十分气派,地上当年铺着的石块大部分已经裂开。大殿的里侧立着一块碑,这正是2006年5月30日发现的那块碑。

  走过大堂,一座曾经高大的建筑只剩下了三堵墙壁,曾经的大门前砌的台阶还在。据史书记载,解氏宗祠原有3进,分门厅、大殿和祖殿,另有两旁的券门和旗杆等附属设施。我们眼前被拆毁的建筑为祖殿,拆毁的原因是已为危房。

  葛村解氏出了不少显赫人物,其中有一甲二名二等花翎侍卫、任广西郁林州参将的解兆鼎;名列“京江七子”的诗人解为干;时任江苏都督府军务司副长,与黄兴、柏文蔚等6人联名反对袁世凯称帝,时人称之为“七将军”之一的解朝东等。

  如果想参观解氏宗祠,可坐24路在葛村站下,走进葛村去拜访镇江目前存在的最古老祠堂。

 


分享按钮>>葛村解氏宗祠举行揭碑仪式重修祠堂进入议事日程
>>解氏跨越600年千里寻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