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甄姓源流与岭南甄氏族谱

    中华甄氏网 2012年11月13日 网络


中國甄姓源流與嶺南甄氏族譜


本網頁之資料乃跟據 舜河徵信錄 (1937-1997特刊) 裡所記載的甄炳昌君 (筆名甄人) 應邀出席美國猶他州陽伯翰大學及猶他家譜學會召開的《嶺南歷史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的論文。

甄炳昌君原籍台山霞坑﹐現任中國地方志協會理事、廣東省地方學會副理事長、廣州市地方志學會會長、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


--------------------------------------------------------------------------------

Note: The following research article is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surname Gin and the history the Gin Clan. It was published on page 12, in the San Francisco Gin Family Association 6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Special Issue (1937 – 1997). The paper was written by Zheng Bingchang (甄炳昌) for his dissertation presented at the Utah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1996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Conference on the study of “Ling Nan History and Culture”.

We thank May Yan-Mountain for transcribing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inted version to this electronic version.


--------------------------------------------------------------------------------

據現代學者考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姓氏的國家。我國的『姓』產生于母氏族社會﹔『氏』始于父系氏族社會。傳說中的黃帝軒轅氏﹐屬姬姓部落﹔炎帝神農氏屬姜姓部落。一些古老的姓氏﹐綿延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我國共出現過多少漢字姓氏﹐尚無精確的統計﹔台灣學者王素存編著的《中華姓府》﹐共記載的姓氏有七千七百二十個。但是﹐經歲月的淘洗﹐許多姓氏從歷史上消失了﹔目前﹐我國『現存的姓氏數量約為三千個左右』。1

史籍和譜牒記載﹐甄姓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產生於傳說的『五帝』時代﹐屬帝舜的後裔。這個古老的姓氏源遠流長﹐其發展歷史幾與中國姓氏發展史同步。並且﹐在漫長的歲月裡﹐甄姓雖盛極而衰﹐從顯赫的公侯貴族﹐式微為布衣百姓﹐但沒有被歷史塵封凐沒﹐始終挺立在中華姓氏之林。

一中國甄姓源考辨

研究甄姓的來源﹐先要探明『甄』的字義及其讀音。

東漢人許慎在《說文解字》2裡注﹕『甄﹕陶也﹐從瓦﹐西土聲。居延切。』這裡是唸『堅』。《辭源》3的註釋則有兩種讀音﹕其一﹐『甄音Juan﹐居延切﹐平﹐仙韻』。這裡依然唸『堅』。其二﹐『甄﹕音Zhen, 職鄰切﹐平﹐真韻』。這裡已唸作『真』。『甄』字的讀音﹐為什么會從『堅』變為『真』呢﹖這裡面還有兩段鮮為人知的軼事。『《吳書》孫堅入洛﹐屯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令人入井探得傳國璽。以「甄」與己名音協﹐以為授命之符即三國以前未有音為「人之切」者。孫權即位﹐尊堅為帝﹐江左諸儒為吳諱﹐故改音「真」』4﹔原來是一代梟雄三國的孫權﹐因他的過問﹐才把『甄』字從『堅』音改讀『真』音。《中國人名大辭典》5還記載了這樣的故事﹕北宋中山人甄徹﹐大觀年間登進士第﹐徽宗皇帝召見及第進士。當時同知樞密院的林攄(福州人) 當『唱名』﹐他把『甄』字讀為『堅』音。徽宗當即出應讀『真』﹐並問甄徹是不是﹖甄徹連忙啓奏﹕皇上所言極是。于是﹐林攄便因『不識字』而被降職。這倆個故事說明﹐『甄』字的讀音﹐有一段前後變化的歷史。

關于『甄』字的含義﹐《辭海》6的解釋是這樣﹕『甄﹐制造陶瓷所用的輪轉』。『甄陶﹐《後漢書。郅惲傳》﹕「含元包一﹐甄陶品類」』。李貢注﹕「甄者﹐陶人旋轉之輪也。言天地造化品物﹐如陶匠之成眾品也」意思很明白﹐『甄』字的原義﹐是指制造陶瓷所用一種產生工具轉輪﹐後來﹐經過演繹﹐『甄』又代表制陶這種技藝﹐或指制陶這種職業、官職。古人把『甄陶』二字連起來使用﹐從而又產生了一種新義(如《辭海》注﹕其引伸義是對人的陶冶和造就之意)。

那末﹐在古代﹐『甄』這種制陶工具﹐制陶技藝與職業、官職的代稱﹐何時以及怎樣演變成了一個姓氏呢﹖根據古籍記載﹐『甄』成為姓氏﹐是從帝舜的時代開始﹐並且來源于帝舜的後裔。細加辨析﹐ 這裡面又有兩種同源不同流的說法。

其一。東漢陳留人圈稱(字伯舉)著《陳留風俗傳》載﹕『舜陶甄河濱﹐其後為氏﹐ 出中山 、河南二望。』7 宋代鄭樵(字漁仲) 著《通志﹒氏族略》載﹕『舜陶甄河濱﹐ 其後為氏。』8 這裡說的是﹐帝舜在黃河邊這個地方幫助部落的人制陶器﹐他留下管理制陶技藝的子孫便取『甄』為姓氏。

對於『舜陶河濱』﹐《史記﹒五帝本紀》9 有這樣的記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根據古籍這些記載﹐今人胡堯在《中國姓氏尋根》10裡說得更明白﹕『由于舜仁義慈愛﹐所居之處人民紛紛前來歸附﹐往往一年成村落﹐二年成城邑﹐三年成都市﹐因此他燒陶的地方也很快形成一個城邑﹐叫做鄄城(在山東鄄城縣﹐古代甄、鄄通用)。舜有子孫留在鄄城任甄官﹐後來就成甄氏。』

關於甄姓來源這種說法﹐南宋後人粵的甄姓人族譜也有記載﹐明萬歷進士黃淳寫的《甄氏族譜﹒序》說﹕『甄氏之族﹐古譜謂舜陶于河濱﹐遂取甄陶之義﹐而以甄為氏﹐是甄之先固﹐系出虞姚﹐蓋亦軒轅裔胄也』。11

其二。唐代張說作《廣州都督甄公碑》載﹕『昔胡公紹舜﹐奄有大邦。楚子縣陳﹐乃成樂土。當烈王之世﹐有陳通奔周﹐王以為忠將﹐美其族﹐言舜居陶甄之職﹐命為甄氏﹐錫姓因生。如堅之讀﹐形聲轉注﹐ 以真為音。』12 。又﹐宋代莊綽(字季裕) 撰《雞肋篇﹒甄氏舊譜﹒甄復》記﹕ 『舜子商均後﹐周封于陳﹐為楚惠王所滅。至烈王時﹐有陳通奔周﹐王以為周將﹐以舜居甄陶之職﹐命為甄﹐皆通之後而居中山﹐于邯鄲為近』。13這裡說的是﹐周朝的時候﹐帝舜子孫商均的後裔媯滿﹐被封于陳國﹐為楚王所滅。到烈王時﹐有位陳胡公媯滿的後裔名叫通的人﹐投奔周王朝廷﹐周天子認為他忠于王室﹐要提高他家族的地位﹐便下詔說﹐帝舜曾擔任過陶甄之職﹐就賜甄氏吧﹗這樣﹐陳通的後人便成為甄氏﹐居于邯鄲附近的中山國(郡) 。

關于陳胡公媯滿﹐《史記陳杞世家》14是這樣說的﹕『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為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于媯汭﹐其後因為氏姓﹐姓媯氏。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夏後之時﹐或失或續。至于周武王克殷紂﹐乃復求舜後﹐得媯滿封之于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胡公卒﹐子申公犀候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為孝公...。』

唐宋人此說﹐大抵出于《史記》﹔至于『陳通奔周』﹐必另有考據﹐目下尚不明出處。山東省魚台縣東甄莊村保存一本明嘉靖年間編修之《甄氏族譜》﹐其世系史述﹐與正史對照﹐錯訛甚多﹐雖不足為據﹐但若干記述﹐仍不失佐証參考之用。裡面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世簡孫滿時﹐周武王元年乙卯大封功臣﹐封先聖後國土﹐守世祀。封舜後簡孫滿太義之墟﹐賜姓為媯氏﹐國與陳﹐妻以元女太姬﹐是為陳胡公。生二子﹐長名犀﹐襲爵于陳﹐為申公。次皋羊﹐初代兄位﹐改于甄﹐即陶甄故地』。『三十一世媯皋羊﹐受封于甄﹐守伯爵﹐為附庸之邑。生子名稱。按世譜﹐皋羊為陳胡公之次子﹐其兄申公早卒﹐侄突幼﹐因代立為相公。俟突長成﹐復遜以位﹐而改封甄。遂以為氏。傳爵至春秋魯哀公十七年﹐楚惠王令公孫胡克陳﹐甄亦被廢﹐而徙居于衛。』這兩段記述﹐與《史記》和張說甄公碑作相呼應。值得注意的是﹐族說皋羊代兄位後﹐改封于陶甄故地。這裡提供了一條線索﹕即帝舜血統的胡公媯滿的子孫﹐從陳地到了陶甄故地﹐與帝舜『陶甄河濱』留下來的甄氏子孫匯合﹐從而形成了固定的甄姓。

除上面提到的以外﹐還有不少姓氏學著述﹐認同『舜帝是甄氏的血緣先祖』。如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唐代林寶《元和姓纂》﹐宋代何承天《姓苑》﹐明代凌迪知《萬姓統譜》﹐清代張澍《姓氏尋源》﹐現代王萬邦《姓氏詞典》等等。雖然﹐有關帝舜的傳說尚不能考証確鑿﹔但是﹐從古代文獻對有關先秦姓氏的記載﹐以及學者們對我國姓氏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考証來看﹐關于甄姓源于帝舜的說法是可信的。

《左轉﹒隱公八年》記載﹕『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這段文字﹐闡明了姓與氏的來源及其相互關係。其意是﹕天子建立諸侯﹐根據出生而賜姓﹐又分封土地而稱氏。諸侯以字作謚號﹔擔任官職而世代有功者﹐就以官名為族號。此外也有採邑為族號的﹐在這裡﹐族號就是『氏』。

歷史上的學者﹐從史書《春秋》考証了西周時的主要姓氏還不足三十個。周滅商後﹐大批分封同姓諸侯和異姓諸侯﹐姓氏逐步多起來。卿大夫及其後裔﹐以受封的邑名為氏﹐如韓氏﹑魏氏﹔以所居的地名為民﹐如百里氏﹑東門氏﹔以官職為氏﹐如司馬氏﹑史氏﹔以技藝為氏﹐如甄氏﹑陶氏﹔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謚號為氏等。從而使姓氏大量增加。先秦的姓氏﹐與封建宗法制度有密切的關係﹐貴族有姓﹑氏﹑名﹑字﹐賤民只有名字﹐沒有姓氏﹔姓用以『別婚姻』﹐氏用以『明貴賤』。姓和氏不相同﹐姓是固定﹑不變的﹐貴族的氏﹐卻因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勢起消長而變化。在諸侯公室和卿大夫階層﹐父子往往同姓不同氏﹐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可能有不同的氏。16

從古文獻記載和學者們的考証中﹐可以對甄氏源于帝舜之後的兩種說法作出合理的推斷和解釋。帝舜的後裔甄氏﹐無疑是貴族﹐在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中﹐自然有一席之地。『舜陶甄河濱﹐ 其後為氏』之說﹐與卿大夫及其後裔﹐以居地命氏﹐以官職命氏﹐以技藝命氏的貴族『氏』之來源相一致。且有今之山東鄄城為証。『陳通奔周﹐以舜居甄陶之職﹐命為甄氏』之說﹐則與周王室對有功之臣封侯賜姓的制度相符合﹔周天子為了提高陳通家族的地位﹐選擇了與帝舜相聯系的『甄』賜之為氏﹐這也是一種合邏輯的解釋。要指出的是﹐這兩種說法表明﹕『甄』﹐最初是作為氏﹐而不是姓﹔先有甄氏﹐後才有甄姓。並且﹐『甄』從氏到姓﹐也經歷了從『氏』之多源﹑可變﹐到『姓』之形成不變的過程。

關于甄姓的來源﹐還有『皋陶少子仲甄﹐仕夏﹐封于鄄﹐後以王父字為氏』17之說。在姓氏學著述中﹐此說沒有『帝舜之後』說那樣普遍。此外﹐還有北魏孝文帝在『漢化』運動中﹐把鮮卑族的復姓(漢字譯音) 『郁都甄』﹑『郁原甄』改為『甄』姓。此說在《魏書﹒官氏志》18裡有明確的記載。這說明甄姓和很多姓一樣﹐是一個多源的姓氏。

二﹑中山無極甄氏家族的興起與甄姓氏族的流變

漢代﹐中國的姓氏體系已確立﹐『姓』和『氏』融合不分﹐自天子至庶民都有自己的姓。顧炎武《日知錄》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史記》始混而為一。』這時﹐帝舜的后代先秦時期以『甄』為氏的貴族﹐自然也繁衍成為以『甄』為姓的多支脈的宗族。《陳留風俗傳》說﹐甄姓『出中山﹑河南二望』。按古籍記載推斷﹐河南一望﹐應是封于陳國的胡公媯滿的子孫﹐後來成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的望族。中山一望﹐應是『居中山』的陳通后代﹐後來成為中山郡(郡治今河北省定州市--包括無極縣一帶) 的望族。由此看來﹐『二望』同屬帝舜之後﹐從時間上看﹐河南一望歷史更久遠﹔從發展程度看﹐則中山郡的甄姓人迅速崛起﹐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成為家世顯赫的『仕宦望族』。

據劉宗誠先生《無極甄氏族譜簡編》19系統的考証﹕西漢前期﹐甄氏先祖已在中山郡(國) 無極境內雜處聚居﹐成為中小地主。在豪強土地兼併中﹐甄族開始出現高門大戶。原以舉孝廉出身取得官職的人士﹐乘勢平步青雲﹐很快上升為大僚名宦﹐著名的人物有甄豐﹑甄邯﹑甄尋﹑甄阜等。甄邯的岳父孔光﹐是朝廷重臣和輔佐過成﹑哀﹑平三帝的丞相。憑借他的勢力﹐甄豐和甄邯﹐由一名地方官員很快擢升為皇宮內侍大臣。尤其在王莽建立新朝後﹐他們成為統治集團的核心人物﹐官職一升再升﹐爵位賞而又賞。甄豐官至大司空﹐爵受廣陽侯﹑廣新公﹔甄邯官拜大司馬﹐爵受承陽侯﹑承新公。一旦上升為官僚貴族﹐便在世卿祿制度庇護下﹐封妻蔭子﹐代代相傳。到西漢末年﹐無極甄氏家族﹐已成為中山郡的『仕宦望族』。

東漢末年﹐群雄競起﹐爭霸天下。無極甄氏家族與馳騁華夏的袁紹﹑曹操﹑司馬懿三大軍事集團首領攀附姻親﹐多次接受優錫賞封﹐使得累世家道殷富﹐滿門顯貴。甄邯後嗣甄洛﹐先為袁紹子袁熙娶為妻室﹐後被曹操子曹丕納為夫人﹐生子曹睿。魏黃初七年(公元二二年) ﹐曹睿稱明帝﹐追謚母甄洛為文昭皇后﹐追贈外祖父甄逸為安鄉侯﹐對甄氏全家賞賜累鉅萬。外祖母死﹐封贈安喜君﹐明帝身穿孝服﹐親臨吊唁﹐百官陪位。爾後﹐有十數人受封公爵﹑侯爵和入朝拜官﹐時有『甄半朝』之稱﹐把甄氏封建家族推向至尊至榮的鼎盛時期。

兩晉﹑南北朝﹐是我國社會大動蕩﹑大破壞﹐民族大遷移﹑大融合時期。無極甄氏家族﹐此時雖有人事上的遷調流徙﹐但朝中仍職官如雲﹐保持其公侯世卿地位。這時期的代表人物﹐西晉有甄德父子﹐南朝宋有甄法護兄弟﹐南朝梁有甄玄成父子﹐北朝北魏有甄凝﹑甄琛﹑甄楷祖孫三代。甄德本姓郭﹐魏明曹睿帝文德郭皇后從弟﹐因過繼文昭皇后甄洛亡從孫甄黃為嗣﹐改承甄姓﹐封平原侯。從此﹐甄德作為甄氏家族的一名重要成員﹐活躍于明帝曹睿和齊王曹芳年間﹐一代新貴﹐揚威朝野。甄德曾先後娶司馬師﹑司馬昭之女為妻。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朝後﹐加賞甄德特進﹑光祿大夫﹐官至宗正﹑侍中﹑大鴻臚。甄琛在北魏當官長達半個世紀﹐從中書博士升遷為權勢顯赫的史部尚書﹐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三朝元老。任職期間﹐頗多建樹﹐在鞏固北魏政權﹑溝通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推行均田制等方面卓有成效。甄琛病故後﹐孝明帝追贈其謚號為孝穆公﹐身著孝服﹐親臨靈堂祭奠﹐慰勞家屬﹐並為之扶輿出殯﹐可見地位之顯赫。(注﹕從﹐指堂房親屬。)

隨﹑唐朝代﹐科舉制度取代了曹丕建立的九品中正制﹐使原來依附世族門第因襲爵位﹑入仕為官的無極甄氏家族﹐同其他封建家族一樣遭受沉重打擊﹐從此走向衰落。但是﹐封建社會的科舉家族制度﹐同樣講究封建家族的血統關係﹐世族門閥觀念依然十分濃厚。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中﹐發跡于漢的無極甄氏家族後裔﹐通過自己的努力﹐仍然有不少能平步青雲﹐官居高位。如甄邯的十七世孫甄族﹑十八世孫甄紹為大州刺史﹐十九世孫甄協為縣令﹐二十世孫甄封為單于護府錄事參軍。盛唐時期的甄道一﹐系甄邯的二十一世孫﹐曾任刺史﹑防御史﹑御氏中丞﹑按察使﹑招討使﹑都督等要職。還有唐玄宗天寶年間的甄濟﹐在『安史之亂』中﹐視死如歸﹐以大智大勇保全了氣節﹐因而名垂青史。後官至禮部員外郎兼侍*史。

無極甄氏家族的發展﹐經歷了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而隋唐﹐上下八個朝代﹐前後八百年歷史﹐最後在階級關係急劇變動中分化瓦解﹐族運式微。這僅就其作為中山郡『仕宦望族』的家世與地位而言﹐但就其子孫繁衍說﹐則人丁日見興旺﹐支脈不斷增多。這些甄姓族人﹐一些仕宦官職遷調而流寓各地。如南北朝時期﹐甄琛﹑甄楷﹑甄鸞﹑甄德崇﹑甄玄成等人﹐到了山東﹑河南﹑江蘇﹑廣東﹑四川等地做官﹐其後人也會有落籍當地。還有一些甄族支脈﹐因避戰亂﹑災荒﹐隨著中原人口大南移的流向而播遷。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幾次因北方少數民族南侵﹐戰亂給中原廣大地區造成極大破壞﹐迫使中原漢族人口大南遷。西晉懷帝永嘉年間(公元三0七至三一三年) ﹐北方匈奴貴族入侵﹐攻佔洛陽﹑長安中原大地處于國破家亡﹐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南遷。這次移民﹐以『衣冠望族』(士族) 為主﹐範圍包括現在的陜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省。公元一一二六年﹐金兵攻陷北宋京城開封﹐擄走徽宗﹑欽宗﹐戰禍使黃河流域地區大批的中原人﹐再一次向南遷移﹐定居江南。公元一二七六年﹐元軍大舉南渡﹐攻陷南宋京城臨安﹔隨後﹐從海陸兩路追擊南逃的南宋王室。元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使江南廣大地區遭受空前浩劫。從而逼使大批原來定居江南的中原人和江南的土著居民﹐向著嶺南地區遷移。

中原人口大南遷﹐總的走向是自北而南﹐其路線特點是﹕黃河流域地區--長江流域地區--嶺南珠江流域地區。歷史上的幾次人口大南移﹐對於中原各郡(州) 著姓望族的流變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是研究中國姓氏源流不可忽略的根據。自然﹐甄姓也不例外﹐不管是河北中山郡地的甄姓﹐還是河南郡地的甄姓﹐大抵都是隨著幾次中原人口大南移﹐向著東南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播遷。

據《新唐書》20記載﹐甄濟原是定州無極人﹐少年喪父﹐他的叔父曾任幽﹑涼二州都督。後來﹐他從無極遷到衛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汲縣) ﹐隱居青岩山十餘年。『安史之亂』後﹐甄濟應大將來瑱之聘﹐到湖北的襄陽做官﹐在宜城楚昭王廟的左側建造了一座別墅﹐來瑱死後﹐他在這座別墅住了七年﹐甄濟的兒子甄逢﹐就在宜城定居下來。又據台山縣旺北鄉﹑霞坑鄉合修的《甄氏族譜》記載﹐甄濟的裔孫甄廷宣﹐南宋高宗時考取進士﹐任國史撰修﹐出仕南京安慶府 (治所今安徽省安慶市) 知府事﹐在安慶定居下來。甄廷宣的兒子甄善慶﹐南宋光宗紹熙癸丑(公元一一九三年) 科進士﹐任廣東南雄府(治所在今廣東省南雄市) 推官﹐後來甄善慶的兒子便落籍廣東。無極甄氏家族甄濟這一支脈﹐沿著河北無極--河南汲縣--湖北宜城--安徽安慶--廣東南雄這一路線遷徙﹐典型地印証了甄氏族隨著中原人口大南移所發生的流變。其流向﹐同樣經歷了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再從長江流域到珠江流域的過程。

除無極甄氏家族甄濟一支流向清晰外﹐尚有江蘇沛縣及與之接壤的山東省魚台縣甄姓族人﹐其源流可佐証。據這兩縣甄姓人合修之《甄氏族譜》記載﹕先祖原是真定府(治所今河北省正定縣) 獲鹿縣人﹐元代因避兵禍﹐徙至河間府慶雲縣(今河北省慶雲縣) 。慶雲的開族始祖甄成﹐字子美﹐生三子﹐長子﹑三子仍居慶雲。二子甄實﹐字德輝﹐明永樂年間任湖州府同知﹐後升太僕寺少卿。『因官游愛沛風土』﹐於明代(年號不詳) 遷沛﹐為沛邑甄族始祖雲。沛縣和魚台縣的族譜﹐還保存著永樂二十年(公元一四二三年) 朝儀大夫兼修國史總裁胡儼為《慶雲甄氏族譜》寫的序。文內有《今德輝之族﹐由其祖處士某浴﹐自真定之獲鹿徙滄州之慶雲》的記載。由此看來﹐沛縣﹑魚台縣聚居的甄姓族人﹐來自河北省無疑﹐是否同出中山郡望待考﹐但可證甄姓氏族自北而南遷徙的流變。當然﹐姓氏人口流變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這裡僅就其變得總趨向作初步的探索。

廣東省所有甄姓人的族譜﹐都記載著同一個開始祖--甄舜河。並且﹐源頭來自中山郡望無極甄氏家族。甄舜河家族自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二七三年) 南遷珠江三角洲後﹐經七百多年的繁衍﹐其子孫遍布廣東台山﹑開平﹑恩平﹑新會『四邑』和其他縣市﹔並由此開枝香港﹑澳門地區﹐以及以美國為主的十多個國家﹐後裔十數萬之眾。據資料顯示﹐中國的甄姓人口不多﹐但播遷散居面很廣。一九八八年三月﹐沛縣﹑魚台縣甄姓人曾串聯合修族譜﹐範圍竟及江蘇﹑山東﹑安徽﹑河南﹑河北五省二十五縣二百餘村鄉。此外﹐東北﹑西北﹑西南地區以及湖南﹑廣西﹑江西福建等省﹐均有甄姓人居住。然而﹐當代中國甄姓族居以人口之『最』﹐是廣東為代表﹐這是探究嶺南甄氏宗族繁衍的意義所在。據甄進灼先生考據《甄氏族譜》後所撰寫的《甄舜河公南遷開族緣起初探》21等文記述﹕最初入粵的甄姓人﹐是原居安慶因任職而流寓廣東的甄善慶。善慶有二子﹐當他在任內去世後﹐長子景福攜眷扶父靈柩回安慶府﹐次子景賢在南雄珠璣裡定居下來。甄景賢有四子﹐依次取名如金﹑如壁﹑如圭﹑如錫。這次子如壁﹐就是廣東甄族『始遷一世祖』甄舜河。他『生于宋慶元乙卯年(公元一一九五年) 農曆三月十四日﹐妣徐氏﹑梅氏﹑黃氏﹐生子世茂。咸淳年間由南雄珠璣里涉水村遷居岡州(今廣東省新會市) 大岳甄村』。22

舜河家族南遷珠江三角洲﹐先後兩次徙居﹐第一次是從南雄珠璣里遷居岡州大岳甄村﹔第二次是從岡州大岳甄村遷居新寧縣(後改台山縣) 德行都(今開平市新昌一帶) 。

『南宋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二七三年) ﹐隨著漢民族第三次南遷大潮﹐舜河公由南雄遷珠江三角洲。當時他已七十九歲﹐子世茂六十二歲﹐長孫可立四十一歲﹐曾孫素善(金山) 二十歲。次孫德固是宋孝廉五馬大夫﹐官升延安太守﹐在廣州市和新會市都建有書院﹔曾孫素善誥封諫議大夫。可見舜祖南遷時﹐不是單身一人﹐而是四世同堂的文明仕族』。23

『舜河祖舉家南遷﹐先到新會大岳甄村。一二七四年﹐舜河公去世﹐享壽八十歲。當時是南宋末期﹐蒙古大軍南下廣東﹐一二七九年南宋末代皇帝趙昺﹐在新會崖門跳海自盡。當地舜河子孫為避戰亂﹐遂由四世素善(金山) ﹑仕達(可權) 率族西遷新寧德行都(今開平市城區新昌) 。素善子孫居旺北﹑霞坑。仕達子孫居石海簕沖始祖。素善﹑仕達二公之墓﹐在崖門舜河祖墳兩側﹐三祖墳現仍完好』。24

這兩段以族譜為依據的記述﹐大抵切合歷史。但有幾個問題需進一步考証。

其一﹐三世甄德固﹐族譜沒有記載他的生卒年月(同頁的均詳) ﹐兩次遷居也沒有提到他。從其兄甄可立年齡推算﹐德固當生長于南宋末年﹐此時南宋王朝行將覆亡﹐他卻出仕『知廷州府事﹐升陜西廷安太守』﹖但從族譜記載他在『廣東省城仙湖街』建有『甄氏書院』﹐夫人米氏『誥封五品宜人』來看﹐『出仕』又有根據。一種可能是﹐這些官職只是被任命﹐沒有到職。另一種可能是﹐他出外做官﹐兩次遷居他和夫人都不在﹐戰亂中客死他鄉﹐後來才送回家鄉安葬。

其二﹐四世甄仕能(德固長子) ﹐族譜只提到他的名字﹐其餘內容包括墳墓均無記載。一種可能是﹐隨父流寓在外﹐戰亂中客死他鄉。另一種可能是﹐從南雄遷岡州﹐過連州水口時遇颶風(族譜有記載) 遭溺。

其三﹐族譜記載﹐從新會大岳甄村遷新寧德行都﹐由四世甄素善(金山) 和甄仕達(可權) 率族。其時﹐二世甄世茂(六十八歲)﹑ 三世甄可立(四十七歲) 均健在﹐為何未提及﹖合理的推斷是﹐此次遷徙﹐與南雄時舉族逃難那一次遷走情形不同﹐而是先行查訪擇址﹐分房(支脈) 遷移。台山縣旺北鄉《甄氏族譜》﹐記載了素善與兒子日麗(雲謚) 選址遷徙的經過﹐足可佐証。

舜河甄氏家族第二次遷徙後﹐於元初在珠江三角定居下來。新寧德行都﹐位於潭江和新寧河交會處﹐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休養生息的好地方。甄姓族人在此定居後﹐家業日興﹐隨著宗派支脈的曾多﹐又從這裡向各地播遷發展。

嶺南甄氏族譜﹐於清康熙庚申年(公元一六八0年) 編纂完成﹐清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 重修﹐從舜河一世祖起﹐記錄各房派至十四世。其後旺北﹑霞坑﹑石海﹑簕沖四大村(鄉) 又各有家譜續之。從《甄氏族譜》記載看﹐其宗繁衍歷史﹐大體可分為兩個發展時期。

(一) 元﹑明時期的發展。

四世甄素善和甄仕達率族遷居德行都後﹐開始是兩大支脈﹐後來又各有分支。素善有五子十三孫﹐始居旺北﹐後分支霞坑﹐是為旺北﹑霞坑的始祖。仕達有三子十三孫﹐始居石海﹐後分支簕沖﹐奉三世德固為始祖。經過若干代的繁衍﹐形成了旺北﹑霞坑﹑石海﹑簕沖四大房系。『雖其間徙居他境者亦不一而足﹐而總以馬蹄岡堡之四村為大宗。』25 甄姓族居這種局面﹐維繫了幾個世紀。


四世甄素善後代分支情況是﹕五世雲謚(字日麗﹐素善長子) ﹐官任東萊太守﹑雲南提學副憲﹐在廣州市仙湖建有日麗書院。他生五子疇卿居霞坑﹐后代分支恩平平塘﹑錦地岡﹑台山沖蔞霞州和下川島﹔次子余卿裔居新會城﹔其餘三子遂卿﹑奇卿和益卿裔居旺北﹐分支台山三合﹑開平金雞鎮盤村和廣西。五世雲嵩(素善次子) 及兒子善卿﹐遷居廣東高州。五世雲聚(素善三子) ﹐官任廣西巡檢﹐其子仁長裔居廣東德慶。

四世甄仕達后代分支情況是﹕五世連山(仕達長子) ﹐官任連州太史﹐裔居石海﹐分支新會五顯沖﹑恩平那吉鎮等地。他的後裔﹐到清乾隆年間出了一名進士叫甄松年﹐任皇子教讀﹐是嘉慶皇帝的老師。誥授奉政大夫﹐歷任文淵閣檢閱﹐武英殿分校﹐金殿傳臚﹐內廷方略館纂修等職。他死後﹐乾隆皇帝賜御葬﹐墓地在新寧德行都﹐建有石牌坊和石獅子。五世台山(仕達次子) ﹐由石海遷居開平縣仙塘(今開平市沙塘鎮) ﹐分支恩平那歧﹑沙湖和電白縣。五世雲山(仕達三子) ﹐裔居簕沖﹐分支台山花瓶﹑陽江市﹑始興縣﹑遂溪縣和惠州等地。

從支脈繁衍看﹐甄氏宗族遍布廣東﹑廣西各地﹐但主要聚居在台山﹑開平﹑恩平﹑新會四縣(今已改市) 。從而﹐形成了以台﹑開﹑恩﹑新『四邑』語系為主的嶺南甄氏宗族血輪。

(二) 清代以來的發展

清代以前﹐甄姓人向外地遷移不多﹔清初﹐仍保持著『四村』聚居為主的格局。後來﹐人口日益興旺﹐房派越來越多﹐才逐漸出現大量向外發展的勢頭。

從清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 起﹐旺北﹑石海﹑簕沖﹑霞坑﹑四房系子孫﹐先後向台山海宴地區進行規模較大的多批移民﹐在該地逐漸形成了甄氏宗族聚居的鄉村。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海晏地區現有舜河子孫三千六百八十一戶﹐一萬五千六百九十四人﹐聚居村落一百零七條26。此外﹐四房系後裔還在台山縣廣海﹑三合﹑沖蔞﹑端芬﹑白沙﹑下川島等地區落戶。據不完全統計台山市現有甄姓人口二萬五千多人﹐成為嶺南甄姓族人第二大聚居地。

廣東『四邑』﹐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門戶開放﹐帝國列強貪婪的掠奪﹐其中包括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四邑』第一代華僑中﹐有些人是被迫『賣豬仔』到國外當苦力的。舜河甄氏子孫﹐不少人加入了『契約華工』的行列﹐並且代代相傳。隨著歷史的進步﹐華人的地位有所改善﹐出洋的人就更多﹐這成為甄氏子孫向外發展的一條主要出路。香港﹑澳門開埠以後﹐『四邑』的甄氏宗族﹐又逐漸向這兩地大量移民。據調查推算﹐香港﹑澳門的甄舜河后代有二萬多人﹐成為嶺南甄姓人第三大聚居地。舜河子孫定居海外的總人數達四萬多人﹐分佈在美國﹑加拿大﹑菲律賓﹑馬來西亞﹑委內瑞拉﹑墨西哥﹑哥斯達黎加﹑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其中在美國的人數最多﹐尤以三藩市﹑洛杉磯﹑波士頓﹑芝加哥等城市為集中。

據了解﹐旅居海外的甄姓子孫﹐還在美國的三藩市﹑洛杉磯和加拿大的溫哥華等城市﹐哥斯達黎加﹑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以及香港地區﹐成立『甄氏宗親會』組織。三藩市的『甄舜河堂』﹐成立于一九三六年﹐是甄氏子孫在海外始建的『第一堂』。這些宗親組織﹐為維護甄姓僑民的合法權益﹐興辦各種福利事業﹐為維繫親情﹑增強對祖國家鄉的凝聚力﹐做了大量工作﹐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一九九六年七月 於廣州飛鵝嶺下

 

--------------------------------------------------------------------------------

注﹕

1. 陳明遠﹑汪宗虎﹕《華夏姓氏趣談》一三一頁(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 。

2.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一九六三年版) 。

3. 《辭源》﹐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八年七月出版) 。

4. 《康熙字典》﹐清張廷敬等編(據同文書局影印本﹐中華書局一九五八年一月出版) 。

5. 《中國人名大辭典》﹐臧勵和等編(上海書局一九八0年十一月出版) 。

6. 《辭海》(縮印版)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上海辭書版社一九八0年八月出版) 。

7. 轉引《姓氏尋源》﹐清張澍編纂﹑趙振興點校(*麓書社一九九二年十月出版) 。

8. 轉引《中國姓氏辭典》﹐陳明遠﹑汪宗虎主編(北京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出版)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出版) 。

9﹑14.《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出版) 。

10. 胡堯﹕《中國姓氏尋根》(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五月出版) 。

11/22/25.嶺南《甄氏族譜》清光緒十五年重修﹐美國三藩市 (舊金山) 甄舜河堂一九八六年再版。

12.轉引《畿輔通志》﹐清李鴻章﹑黃彭年纂 (據一九三四年商務印書館縮版影印﹐河北人民出版社。

13.轉引盧弼﹕《三國誌集解》(據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五七年排印影印﹐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出版) 。

15/16.陳明遠﹑汪宗虎﹕《中國姓氏大全》(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七月出版) 。

17.《百家姓考略》﹐清王相箋注﹐載《古代蒙學精典﹒百家姓》文紹安校注(成都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出版) 。

18.《魏書》﹐北齊魏收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出版) 。

19.劉宗誠﹕《無極甄氏族譜簡編》(中國檔案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出版) 。

20.《新唐書》﹕歐陽修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出版) 。

21.載《舜河僑刊》一九九五年四月第八期) 。

23/24.甄進灼《舜河衍遷枝葉茂河源溯遠水流長--紀念甄舜河祖誕辰八百周年》(《舜河僑刊》一九九五年四月第八期) 。

26.甄仲生﹕《舜河子孫繁衍于南海之濱》(《舜河僑刊》一九九三年一月第二 期) 。
 


分享按钮>>甄伟钢出席开平市侨联会议
>>“甄”姓文化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