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氏春秋探源之隗氏族民分布状况

    中华隗氏网 2012年12月3日 万家姓


隗氏春秋探源
 

第二编 隗氏族民分布状况

正如陆君云先生所说的那样,“世界上许多古文化已连同创造他们种族一起销声匿绝了,而中国姓氏文化则经历了四、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整合全体姓氏世族氏民而形成的中华姓氏概览,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把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各氏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经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传统独特的中国谱牒学,有机地把每一个氏族的氏民从一个细小的家庭各成员及世代沿革,连同住所地醒目地串联在一起,它不但在社会科学中得到了默许,而且在生命科学中也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并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学科的两门研究领域:一则为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一则为中国人口户籍管理学。通常,姓氏的世代是遗传的,但其住所却不大容易找寻,其历史跨度长,其统计汇集周期长,往往几十年、上百年将甚至百几十年才收集一次,其人员分布、住所地分布之详细史料,非常适合于数据统计性质的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每一个家庭成员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将其出生年月、地位及其住所分布状况定格在一个时间段内,用以探讨发展,研究遗传结构、亲疏关系,探讨居住环境、条件给人带来的影响变化以及人群迁移等主客观利弊。

隗姓氏族的遗传分布和居所的分布研究是摆在隗姓氏族子孙面前的两大课题。限于水平,笔者对遗传分布调研甚少,讲不出一个什么道道,只好留与世人。因而,在这一编里将着重介绍有关隗氏族人住所分布现状问题。

一、隗氏宗族成员遗传分布

家族成员遗传分布是一种现象。世人大都习惯地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遗传给下一代。女子在其一世内仅仅保留其父亲的姓氏,不再往下延续,也不再往后代传递。因此,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姓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的“基因”,相当于性染色体遗传的特殊因素。隗姓氏族也不例外。由于姓氏在历史上传递的延续的,具有稳定性的一面,它在繁衍的历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是血缘文化的痕迹与生命的遗传物质,尤其是父系遗传物质的进化具有基本相同的言和行的表现征象。

遗传基因与住所的异同有较为关联的影响。可以这样假设,兄弟几人中原本同一父母生养,又同时原本出生在平原地区同一个村落,后因故有的要迁徙高原地区居住,有的定居湖泊地区,有的在原出生地不动,那么,在他们兄弟仨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无论是人口质量还是成员比例分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为什么隗姓氏族的人口一直处在国人常见姓氏总数排位靠后,并且大有走低趋势,其中的个因与住地有关。据说,隗姓人口曾经在百家姓中排226位,现在降到了290多位。是什么原因?在这里我不打算说它了。隗姓家族的遗传分布,用一个很不动听的话说,不管是x精子还是y精子,均携有“姓氏基因”,均在每代显示其姓氏的性能。唯有y精子具有连续传递姓氏特微的性能,而x精子仅仅在第一代显示姓氏的功能。即使世人有评价说,“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其实,在总体性能成分上,我们认为,大体是一致的。当然,我也注意到,隗姓氏族氏民有个“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传统观念,但随着人口的出生控制、性别的比例失调,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等等,还将影响隗姓氏族人口的增减。

隗姓氏族的氏民历来有同姓聚居和联宗修谱的习俗,而且婚姻半径很小,婚娶地域相对固定,这样形成了同姓人群的分布。据资料显示:中国人姓氏的分布实际上主要反映了同姓人群们分布规律。“中国人的姓氏或同姓人群存在两种状态,大姓和小姓,或称它为常见姓氏和罕见姓氏,仅占总姓氏量不足5%的常见100个姓氏已集中了85%以上的人口,而占总姓氏量95%以上的是罕见姓氏仅代表15%的人口。”因此,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常见100家姓氏的分布是反映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规模和地域人群的分布规模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探讨中国人的起源,尤其是父亲遗传物质进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差别的缩小,原居住在农村的隗姓氏民,或一家一口,或只身挺进大城市经商、工作、贸易而定居,且呈松散型,零星散住型状态,或因犯罪改名换姓,或因故迁徙异地,减少甲地人口总量,就全国而言,族人人口均在统计范围之列,即使婚嫁、入赘、改姓,从第二代起仍以父系方式传递,极具有正常的父系传递功能。正因为姓氏的悠久历史性和相对稳定的传递,不断增强了姓氏的多样性,为追踪始祖和年代提供了线索和机会,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农村中一直存在着隗姓一村或一组同姓聚居的习俗,加上婚姻半径小的特点,娶嫁地域相对固定的特点,同姓人群可以认为是其共同祖先的父系遗传物质,但随着隗姓族人逐渐零星散居的出现,隗氏家族繁衍盛昌的局势很可能就会到来。

毫无疑问,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吉林、黑龙江和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元朝时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了解隗姓氏民繁衍历史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魁隗氏、鬼方氏、马鬼氏、嵬氏、大嵬氏、大隗氏、隗氏等氏族的先民,有的消失了,一切新的氏族又融合而生成,如戎狄氏、狄氏、翟狄氏等,他们都与分布在长城带20多个民族,近15700余姓氏的人民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是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姓氏的氏民,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作过重要的贡献。

二、古代时期隗氏家族的分布沿革

如同前面已经讲到,隗姓氏族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氏族集团时期,即在盘古氏至少典氏之间,更确切地说是自大马鬼氏至无怀氏等19氏之间所衍生的51个姓氏当中排在第1位就是我们的先人大隗氏的那个时期,因为无怀氏与祝融氏同辈。隗氏、大隗氏、鬼隗氏族人的出现(前6210—5770年)比祝融氏早出943年左右,与远古传说可相互印证。

隗氏、大隗氏、鬼隗氏和燧人氏同时生活在庞大的部落群时代。据现从天垣流传的盘古王表,已经整理出人类在约公元前8000—6390年,东南西北中五方都有分部的原始社会,在漫长的一千七百多年的演化中,隗氏、大隗氏以及燧人氏的先民分布在古昆仑山和古祁连山,直至现今河南大隗山(具茨山)一带的广大地区。魁隗(姜姓名魁隗、又名柱、号魁隗氏)元年(癸巳,前5008年),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炎帝魁隗氏政权的首任帝诞生了。相传,魁隗的父亲是少典氏的一名普通男子,其母亲是蟜氏的女首领任姒,她居住在常阳山,是负责执掌日天杆晷度的柱下史。魁隗生于伏羲女娲政权最后一帝的节芒六年(壬申,前5029)。传说有次蟜氏到华阳(今陕西汉中境内)游玩,因看见神龙降临,感而有孕,后来便在常阳生下了一名男孩,便以柱下史“柱”为名,称作柱。又因从小在姜水(今陕西秦岭北渭河流域宝鸡市岐山县境内)长大,便以姜为姓,又称魁隗,号魁隗氏。这是真是假,暂且不去管她。但有史料记载的,约前5400年到前5000年的400年间,全球受冰后期的影响,气温普遍升高,造成原有的水位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上升10米,华北平原大部分被海水吞没;太湖、洪泽湖、高邮湖等内陆湖泣成为水患。大洪水给兴起的华北平原带来空前的灾难,迫使居住在这里数十代人迁徙到高地山区居住。而这时,留居在古昆仑山、古祁连山、不周山及秦兴安大地湾一带的少典氏和虫乔氏因在常羊(阳)山一带重建观天祭祀中心,发展了繁衍了“炎黄氏族”。隗氏、大隗氏、鬼马鬼氏等氏民在炎帝魁隗氏政权的统治下,开始了半耕、半牧的农牧民生活。

相传,盘古氏时期的东、南、西、北、中五方区内的原始社会里,隗氏、大隗氏、马鬼隗氏就是生活在北区的一个氏族。以至世人所说的狄人氏,中原人称其为戎狄族,其意为北方的少数民族。

黄帝有25子,据说是有25宗或25人入赘加入到黄帝氏族,但没有隗氏族。有12子得姓,说是黄帝册命了12姓,得姓者14人,由于青阳氏族玄枵和嫫母之甥苍林有功皆赐姬姓。12人中姬姓是黄帝本姓。其它为酉、已、滕、葳、任、荀、僖、嬉、环、衣。酉姓是燧人氏允姓若水支裔,此姓早已归于轩辕氏,赐姓酉,封渭水,由昌意统领封祝融果童于新郑(即大隗山一带。共先助黄帝练兵),因击杀出蚩尤夸父有功也赐酉姓。黄帝的子孙遍及中原,甘肃、山西、山东等地,蚩尤氏是东夷人方阳夷、风夷中的黑蛇支,同时又是女娲黑虎族的部族。而传说中的三苗为蚩尤氏先祖,分布在大地湾到张家口一带,以炎帝族为邻,兵败后南逃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发展成湘西、广西东北部的苗支、黔西北部苗支、云南西部苗支等“三苗”部落支。

蚩尤称帝号帝尤败于芒。蚩与黄帝战于涿鹿的蚩尤是三世蚩尤,而黄帝则是十九世卉,在此以前,蚩尤与炎帝、神农、夸父已逐鹿了300多年。其间蚩尤与黄帝争战最激烈的时期也有150多年。到黄帝卉时才被擒杀,帝芒始在逐鹿称帝。黄帝称帝封禅泰山,赐姓封疆宣告天下一统。促使民族大迁徙,推动了文化的大传播。

燧人氏原本为羌戎的一支,祖居昆仑山,古羌戎发祥青古藏高原地区。在公元前二万八千年到前一万年之间,人类在遭遇冰球最后一个冰河最冷期后,原在青海高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民从昆仑山下移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青走廊,游牧于弱水、黑水、丹水、合黎山、龙首山至天祝、古浪之间。茹毛饮血的隗氏先人在约公元前8050年至8020年间,一部支旅开始自祁连山向东迁徙,并开始了半耕半牧、火灶、火食的生产生活期。少典与任姒生炎帝在陕西南部华阳(羊)山,此时的炎帝仍属魁隗氏,仍处于半农半牧时期。那时畜马的人大部来自大隗,畜羊的人来自姜姓,所居地名郯,所居之水为姜水,泽水所种谷物仍是莱。后来又逐渐东迁至甘肃永登、兰州、贺兰山、乌达、甘谷、天水一带的黄河、湟水、大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流域,其氏族族民人口得到了大发展,并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打这时起,中华华夏子孙便开始有了真正意义的姓,并以男方血缘关系繁衍后代确立姓氏,甄别亲疏。

到了夏代,被中原人视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戎狄氏,隗氏先民随舜为共工,继续东迁中原后始入华夏。

在商代,隗氏族民从东系分化出二支,与西系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即今冀南、豫东北、鲁西北地区)的姜氏开始融合与汉人杂居。后南迁岐山周原地区,开始革除戎狄习俗而营建居室发展农业,建设隗氏家园,并在生产劳动中和异姓氏族通婚逐渐成为一支强悍而兴盛的氏族。

在周代,也就是在大隗国建立以前,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杨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又相传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隗氏先人当时就居住在雍州。到了汉代,封建时期的中国的疆土扩大了,于是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涼州,梁洲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即:司隶(直辖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十三州比较,增加六州。(1)把梁州分为雍、涼、秦三州;(2)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3)把幽州分为幽、平雨州;(4)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不过从南北朝起,州的辖地范围渐渐地缩小了。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都是行政区。宋元时期的所谓“州”,与唐代基本相一致。只是到了明清两朝才改州为府,所以有“兗州府”、“扬州府”等名称之说,这时的州,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都隶属于府。

(一)在秦代,据说,隗氏先人一部分集居在会稽郡,一部分集居在陇西郡。我们知道,郡作为行政区域,在秦时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等。后来又增加了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的建制,但是区域相应变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但全都是行政区域。至宋时郡的建制已经废除。

(二)在汉代,隗氏先人由于战事频繁开始游居他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世间流传着“郡国”连称的说法。

(三)在唐代,隗氏先人开始迁徙江南道居住。因为,在唐代,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1)关内道,即古雍州;(2)河南道,即古豫、兗、青、徐四州;(3)河东道,即古冀州;(4)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5)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6)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7)淮南道,即古扬州;(8)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9)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10)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开元年间,又分为十五道,这是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城(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城(治洛阳),再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四)在宋代,隗氏先人居住湖北路。路,在宋时,最初是为徵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划分的区域,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元代也有路,但宋代的路地域大,元代的路地域小,类似于州府。

(五)元末明初,隗氏先人又一次开始迁徙现今的湖北省境内居住。省的区划,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略等于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附带说一下唐代制度。在唐代,大州称为府,在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象我们的始祖德山公迁徙湖北黄冈新洲以前,就是豫章饶郡的居民,饶,就是饶州府。在元代,有的府属归路管辖,有的直辖于中央。到了明清时期就改州为府。

在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的是,军,也是宋代的一个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可见军和州府是差不多的。再一点,县的建制,也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的县属于郡(汉代国以下也有县),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

三、隗姓氏族有谱以来的先民分布状况

中国是一个历史而文明的古国,但同时又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大国。从隋唐以来,中国各地农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个自然村落仅为一姓居民。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特别是姓氏的出现,各个姓氏家族开拓一方,繁荣一方又独霸一方。自西晋时起至唐代、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原地区曾出现过数十余次的移民潮,其中较为大型的移民浪潮就高达十次之多。据山湖分支《隗氏宗谱》记载,地处湖北新洲的隗姓氏族的600多名隗氏人家,其祖先就是江西的“过客”,是自元朝(大约1358年间)时从江西豫章饶郡移民迁徙而来的,据光绪丁酉岁孟夏月进士出身的钦点刑部主事,前知涪州事陈天骥撰写的《隗宗创修宗谱序》载:“隗氏始祖德山公元季、江右宦居黄冈携次子中仕公由黄冈黄安东门外,始祖妣喻孺人抚长子中仁公遂卜居于此(新洲)焉,传三世,道升公为山分支祖,道魁公为湖分支祖,以下又各分为三大房”。又据《新洲史话》记载,宋沿唐制。北宋历时167年(公元960—1127年),先后四次分天下为15路、18路、23路、26路、。路下设州、府、府下为县。南渡前夕,全国有254州,1234县。北宋户口以神宗元丰年间为准,计20,8822,258户,46734784口,平均每10户约23口,比之盛唐时期每10户58口明显偏低。另据《隗氏宗谱·墨谱·合族原序》记载,“德山公自江西饶州府迁居湖广冈邑后(至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810年),子孙蕃盛(注:已发展到数千口),迁于黄安、河南、四川、江夏者有之。”

自嘉庆十五年,隗氏先人迁入黄安、河南、四川、江夏等地以后,先人们牢记先祖不得以杂姓而居的训诂,聚族而居。

隗姓氏族历来对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均极重视。虽然在嘉庆年间,先人发生过隗氏宗谱手谱遗失的事,但对历代先人的历史功绩都铭刻在心,以至世代相传。如十二世望族文炳公为乾隆壬午年科举人、十五世璜公还有洛公、少荪公、茂才公等都是隗氏族人近古时期的光辉典范。

隗姓氏族在历史上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单一的村落者极为普遍。它体现了宗族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性,也给许多地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隗家田、隗家榨等。

至于隗姓氏族从慕义乡或黄安县况家垅迁往四川、河南、黄安、江夏等地以后,其繁衍和住所的后事委实不详,不好论及。

(一)有谱记载的世祖住所分布

人类进入诸夏社会以来,特别是隗氏融入华夏以来,无论追踪疑为古隗氏、大隗氏还是寻原始祖根,隗姓氏族获得真正意义具有自已真正隗姓身份是从隋末唐初时期开始的。

夏代以前有没有文字,至今尚未定论。据报载,我国启用文字记录历史的不过三千余年。尽管在唐朝后期有了文字,开始记录历史,用雕版印刷书籍不过两千年,民间采用手抄本记录家谱发展到雕版印刷宗谱也不过八百多年历史。相传,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左右)便有了自己的姓,这是普遍流行说。姓氏的产生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关系极大,因而,隗姓的高祖究竟崇拜的图腾是什么,从现成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典籍中找不到答案,但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只听说过耕地的牛就是隗氏先人所崇拜的图腾,牛,也就是隗氏的祖先。不过,这没有文字依据。诚然,唯一能够证明史实的只有靠宗谱的记述罢了。

据推算,聚集在隗姓始祖德山公旗帜下的隗氏子孙,有文字记载,有据可查的历史迄今650年左右。

在德山公始祖以前,据宗谱记载,在此以前先祖还经历了20余个朝代,其分布除江西外还有哪些地方因资料不详,不好叙说。在这里,我们只能以江西饶州府的隗姓为始祖进行,若是其他地方发现了隗氏先于之前的,我们再作研讨,以期更正。

据嘉庆十五(1810)年的《隗氏宗谱·墨谱合谱序》山湖分支记载:“隗氏之由来,自商汤封禹之为苗裔于隗国后,子以国为姓,隗姓之由来不外是矣”。这是里所说的“商汤封”,就是说商代(约前1675—1029年)的纣王汤赐封,赐封谁呢,赐封禹,“禹”,指大禹,夏代的君主。“苗裔”—族之意。意思是说隗姓氏族源自殷商时期的纣王赐封夏朝的王族子孙去组建诸侯国家,号隗。接着,墨谱合族原序又介绍说,其后子孙以国为姓,隗姓。也就是说隗姓作为一个姓氏,是赐封而来,不是外地迁徙而来,也不是隗姓生前就固有。从这里我们知道这一历史记载与籍典的记载是一致的。典籍记载大隗国在今湖北秭归东南,但隗氏墨谱未能记载。隗姓族人是什么时间迁居江西饶州的,没有反映,故不好妄推。大隗国出自商代,其姓氏起源于国之后即于商末周初年代是确信无疑的。至于说氏族以前的就有隗姓之一说那是没有文字依据的,即使有依据,因血缘关系不明也亦无法确认。

又据《隗氏宗谱·合族原序》载:“德山公自江西饶州府迁居湖广冈邑后,子孙蕃盛迁于黄(红)安、河南、四川、江夏者有之,居住零散,是以祠未建,而谱未修派亦尽亦,今合族聚集公议,续立派行庶先后有长幼有序,我祖宗自霁颜于九原(泉)之下矣。是为序”。从这段文字的表述中,“霁颜,”不是指先人或当事人的胡须,也不是指人的面颜、表情变化,更不是指天气状况,在这里应视为人名讲,即隗姓氏族的始祖。而山湖分支的一世祖德山公从江西饶州府迁居湖北黄冈县后,因子孙蕃盛,有的还迁居现今的红安县,还有河南,四川等省,还有迁至江夏(即今鄂洲、武昌),并且居住零星分散,亦不可能集居一地。那么到了清代嘉庆年间以后,隗姓族人是否从红安、河南、四川、江夏等再度迁徙,这个就无法回答了。

山湖分支一世祖德山公之上辈世祖霁颜公是不是隗姓的共同原始祖,不得而知,霁颜公出生于何年代,其后人又居住何处,至今没有文字记载。不好定论,但从该“合族序”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到霁颜公就是德山公的上祖,至于在霁颜公以上还有没有上辈,这也不好定论。但可以肯定,在没有推翻霁颜公即是隗姓原始祖之前,我们有理由相信,霁颜公就是隗姓氏族的原始祖。现在权当为隗姓的原始祖吧。

事实上,隗姓源自汤商时代封诸侯国由君主赐封为国姓隗姓至今少有3100多年的历史了。由此推算应传有近一百代人才是。

还据嘉庆辛未年(1811)小阳月编纂的《隗氏宗谱·原本谱派竣录》记载:“窃思乾坤定位三才次分,是天位于上,地位于下,人巳已位居中矣,予之族,至今不下数千者。皆我祖宗自始有人之时,生生不已(息)。历洪荒以起唐虞夏商二十余朝(笔者注:据推算,应为北朝陈宣帝时期。恰好此时,北朝陈宣帝于太建五年公元573年废衡州,仍置齐安郡和南安县于邾城,即现在的新洲城关)一脉所流传也。至元世,德山公自豫章饶州宦湖广齐安冈邑数世……”依此观之,至德山公分支上溯20余朝始为高祖依次推算至少应当有788年左右。若是按旧时31.8年为一代计算,应当说在德山公这一代前尚有21世才是隗氏的真正原始祖。霁颜公是不是20余朝前的始祖不得而知。若一世按16年推算,霁颜公的上祖应该是南宋慕宋年间生人,至迟是南宋卫王唐年。

在清代嘉庆年间,隗氏族人已发展到了数千余人,迄今为止,发展到数万计十几万计并不夸张。然而现到底分布在哪里,就山湖分支宗谱所载,恐怕就是朝下追索红安、河南、四川、陕西、湖南、江夏的一分支了。据网民调查,到目前为止,除台湾和澳门两个地区既未作调查也没有发现隗族氏民的踪迹外,就内地讲,唯只没有发现西藏自治区内有我隗姓氏族的氏民在那里居住。

(二)隗姓氏族氏民分布的特点

1、隗姓氏族的氏民分布全国各地,最突出的特点是集居一地,以一个宗族为一个自然村落为主,以同姓零散居住次之。

2、隗姓家族居住同一个自然村落,以异姓氏杂居的为主,村名冠以隗姓而为次。

3、隗姓家族每一世繁衍以生四子为主,生两子的为少数;无子户以分房立侄顶替为主,以入赘顶替为次,以立嗣代位为主,因此居住一村。

4、零星散居在现今大中城市和集镇的隗姓氏民,均为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从而单姓独居一处为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实行改革后,隗姓族氏以农耕为主、以打工或经商为生,由农村走向城市,散居为主、集地居住为次。

5、散居在农村的零星隗姓氏族户,多为多女户人家。极少因出嫁的而返回出生住所地居住。

四、隗姓氏族先民迁徙推断

隗姓氏族先人迁徙大致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夏商周时期

1、根据余同元先生撰文《论中国历史上农牧民族二元一体化》所载,中国农牧民迁徙在夏商周时期大概有四次大型的迁徙潮。“唐虞夏商之时,在北方和西北方,古史记载有荤粥、险狁、鬼方等族称;他们都是游牧民族。其中土方和鬼方居住在今山西、陕西及其以北地区,势力强大。至商代后期,鬼方人口开始迁入中原地区。”《史记·殷本纪》云:“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即鬼侯,西伯昌即周文王,鄂侯之地在河南沁阳。周灭商后,鬼方人口大规模迁入中原。周成王给晋国的怀姓九宗即鬼方之隗姓人口,周室东迁后,鬼方隗国与晋、霍、虢等诸侯国一样,成了周王朝的诸侯。据《隗氏宗谱》祖宗自始有人之时,生生不息已,历上古洪荒以起,唐虞夏商20余朝一脉所流传也,至元世······根据史书记载,依据隗氏宗谱,隗国住地是湖北秭归,我们的先人怎么在元朝到了江西饶州?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山湖二分隗氏始祖德山公及其上辈是从湖北秭归迁徙江西饶州的。

2、春秋战国时戎狄人口南移。东周时期,北方游民族统称戎狄,其中狄族势力最大,且分三个主要支系,即:赤狄、白狄、长狄。北狄在春秋时期曾建立国家,赤狄在晋北建立潞国,与华夏诸国对抗。至西周末年东周初年,中原内乱,周室失统,戎狄乘机进入内地。周幽王时,申侯招引西戎,杀幽王于骊山下,使西戎占据周焦获,居于泾、谓之间。周襄王时,辊招引戎狄共伐郑,襄王母惠后又引戎狄迫逐周襄王而立王子带为天子,致使戎狄入居于陆浑,东至于卫。至春秋末年,燕北的山戎已直据泰山之侧。与此同时,东北边的东胡、楼烦之戎亦相继南迁。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于云中、原阳置“骑邑”练兵,招引林胡、楼烦人进入内地。另外,春秋时期,由于晋国的进攻,北狄过太行山向华北平原迁徒,于公元前662年进攻河北邢台地区的邢国,齐恒公纠集齐、宋、曹三国军队救邢,狄人又于公元前660年突然分兵南下伐卫,灭卫国,占领了卫国都城,然后又于公元前659年再举攻破邢国,占领了太行山以东,燕国以南的广大地区。邢国群臣迁都于夷仪(今山东聊城),以躲避狄人。齐醒公沿黄河、楚丘以线筑城设防,以阻止敌人渡河南下,实则是承认了狄人对华北平原南部的占领。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汉统一中国后,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

2、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在这次迁徒中,隗国早已被融入汉人,有没有隗姓先人迁徒浙江余杭和江西饶洲等地定居还难说。

3、除上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迁徙,历代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浙、赣、鲁、晋、津、京、皖、湘、黔、粤等地区者有之。

(三)元明清时期

1、在元朝,由于蒙古人口南移,在大蒙古国西征南侵的基础上建立了世上版图最大的大元帝国。元末明初,隗姓氏族先人因不满大元帝国黑暗统治,纷纷避难,“打不赢就躲”而散居全国各地时,有没有可能原定居江西饶州府的隗氏先人逃离他乡,不详。据《隗氏宗谱》记载,在始祖德山公前尚有先人历经20朝代,他们后裔又居住何处,史无记载。宗谱中提到的,颜是不是隗姓原始高祖,还有严□公严□祖,他们的后人定居何处,还有否其族谱,一直难觅难寻。

2、元明时期,满族人南下。与此同时,与农牧人口南移的同时,中原地区的农耕人口也在以各式各样的方式,不断地向塞北迁徙。如后金八旗满洲1726姓中,汉人便占了247姓,特别是明清时期,农耕地区的人口空间增多,出现了“走西口”、“跑口外”和“闯关东”的运动,大量的农耕人口迁移到塞上和塞外。这一时期,隗氏有没有零星迁徙山西、山东、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以及京津等地区情况尚不明。

(四)近现代时期

清末以来,尤其是以投军、经商、星零散居全国各地的,隗氏族人或因招工、入学、工作关系分布在新疆、贵州、青海、山西、内蒙等省、市、区定居也有之。

必须指出,自我德山始祖从江西迁居湖北冈邑慕义乡定居后,其下传十三世至十八世共六世期间,有30多人迁居外地谋生落脚。有的已经迁出300余年,有的迁出260多年,还有的已经迁出200多年。为有助宗族后生寻根,仅在这里作点分析,权当胡诌。

1、十四世。大约在清康熙年间,1698年。自这时起,至今有310多年的时间,估计其间衍生十——十一代。

湖分大房十三世祖文芳公有三子,长子振名,次子振双,三子振川。其中次子振双、三子振川都迁居四川开县江里。是否同居一地不详。

湖分二房十三世祖文达公子二:振歧、振谟。其次子振谟迁居四川,居地不详。

山分二房十三世祖文观公子二:振富、振贵。其兄弟两均迁入四川。

2、十五世祖。大约在康熙年间,至今约287年历史。估计其间衍生八至十代。

山分大房十四世祖振荣公之四:起宗、起奉、起能、起盛。其中,三子起能、四子起盛迁居江西德安县。兄弟两是否同居一地不详。

山分二房十四世祖振本公子二:起垄、起蛟。其长子起垄迁入陕西。具体情况不详。

山分二房十四世祖振梅公子一:起垄。起垄迁入河南。

3、十六世。大约清乾隆年间,至今263年左右。据推算,自迁出起至今应衍生七至八代。

山分二房十五世祖起登公子二:有重、有磙。其次子有磙迁入河南。居何地不详。

山分二房十五世祖起垄公子三:有名、有财、有秀。其三兄弟都迁入陕西。起居地不详。

山分二房十五世祖起宗公子二:有庸、有冈。其兄弟两都迁入江西德安。是否同居一地不详。

山分三房十五世祖起合公立起贵子有谅,迁入四川。居地不详。

山分三房十五世祖起广公子一:有庆。迁河南。居地不详。

湖分二房十五世祖起潮公子一:有山。迁陕西。居地不详。

湖分二房十五世祖起儒公子二;有功、有陨。其次子有陨迁湖北省麻城县。是否再迁入他地不详。

湖分二房十五世之祖起华公子三:有方、有爵、有政。其次子有爵、三子有政兄弟两迁入四川。是否天居一地不详。

湖分三房十五世祖起邦公子五:有富、有贵、有明、有和、有天。其中长子有富、次子有贵两兄弟迁入河南。是否同居一地不详。

4、十七世。大约在乾隆年间。至今约227年左右。据推算,应该衍生六——七代人。

十六世祖有贤公子四:象河、象才、象讲、象保。其中长子象河迁入河南。居地不象。

十六世祖有胜公子一:象顺迁入湖南。居地不详。

十六世祖有方公子五:象大、象二、象三、象四、象五。除其长子象大外,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兄弟四都迁入四川。是否同居一地不详。

十六世祖有亨公子二:象琦、象立。其长子象琦迁入四川。居地不详。

5、 十八世。大约清嘉庆年间。至今约211年。估计应当衍生五至六代。

山分二房十七世祖象山公子三(民国初第二次续修谱时,已迁入陕西):齐兴、齐海、齐宝。居地不详。

湖分二房十七世祖象儒公子二:齐治、齐圣、其次子齐圣迁入河南。居地不详。

在迁入四川的宗人中,原四川大学副校长隗瀛涛极有可能就是我们宗人。

 


分享按钮>>隗氏春秋探源之隗氏宗谱
>>隗氏春秋探源之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