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搞好绶公世系原历考证工作

    中华龙氏网 2010年8月1日 龙万春


精心推理 综合考查 周密论证
扎实搞好绶公世系原历考证工作
——在龙氏绶公支系家谱续修代表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二O一O年七月二十五日
龙万春

 

一、近些年来,中华各姓相继都在理谱,而我龙氏有的已告段落;有的正在进行中;有的还在启动,而部分族人相互望着,到底我的根在哪里?我的血源关系是谁?我是从哪里到哪里?我和哪些才是近支等等。
要知道,树有枝,水有源,各位宗亲代表,大家上午好,我们才是真正有缘的,看到你们的到来,我特别高兴和自豪,高兴的是:我们的代表得到通知后能准时参加会议。自豪的是:我们千百年如一日能在这里聚集,是我们的梦想成真之日,也是老祖宗在天之灵差我们赶快理料谱书,理顺始祖绶公以下各小支来龙去脉,这是我们的目的和宗旨。


现坐的宗亲代表,有的已见过两次及多次面,有的还是初次,你们辛苦了,为了寻根,找准血源,为了后裔能团结;为了家族能统一,为了宗派不混乱,大家互敬互爱,共同一心,围绕在绶公这棵大树周围,千秋万代,永不分离。的确,你们不辞劳苦,在不远不近的地方能在百忙中抽时间赶来参加会议,我百感兴奋,为此,我代表筹委会所有成员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诚致的问候和最忠心的感谢!


二、树长千丈,叶落归根;水流万里,必有其源,自零六年清明三月初十日扫墓之期,我们部分族人聚集在白砂洞召开了一次预备会,有来自赫章的、野马川的、水城的、威宁东风镇的、辅处的、双坪刺竹沟的、回水的,还有当地的等五十余人。当天,龙明顺、龙海荣领我们到处挂纸,指认祖坟,介绍情况等,特别是详细讲述了龙氏原来大屋基的全过程,下午,在龙训家就餐时,族人们的积极性很高,谈这谈那,都说早就盼望这一天了。

之后,水城的龙道学也相继二次去刺竹沟、龙家寨水尾巴进行寻亲防祖,此人祖宗观念强、热心、愿付出,积极参与理谱,寻找宗亲等事。于是我们在零九年古历五月初八日(公历5月31日)在威宁三小正式召开了第一次绶公支系族人代表座谈会,产生了筹委会成员,明确了这次续修新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排了今后的工作,如填表、注册等,并交待8月31日交表等情况,大家畅所欲言,统一思想,一直认为,这会开的及时、成功,要为百年盼望、百年梦想作贡献。


三、龙姓是一个多源的姓氏,但大多数是神话、传说,既然属多源,应该各有始祖,如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隆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应龙氏等,比较可信的是豢龙氏、御龙氏、神龙氏、轩辕氏等。
三皇五帝到如今,大禹等都是女性,三皇(伏羲、黄帝、炎帝),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黄帝轩辕氏后被认为是华夏族的始祖,故炎黄子孙的由来,龙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当然也应该是炎黄子孙后裔而感到自豪。


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两个非常著名部落的领袖,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因她喜欢土,黄河流域的土是黄色的,故称黄帝;炎帝姓姜,号烈山氏,因她崇尚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火,所以称炎帝,她又懂的农业,称神农氏,有的又说舜臣纳言龙。


在那战乱年代,黄帝日益兴旺发展,沿着黄河一带挺进,扩大自己的队伍,而炎帝则遂渐衰落,又被别部落侵掠,特别是有个部落叫蚩尤的领袖侵掠炎帝,这时炎帝被打败,向黄帝求救,黄帝即联合各个部落向蚩尤展开激战,除掉了蚩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炎军服从黄军的领导,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在华夏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从此黄帝就被称作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也被称作为华夏儿女的共同祖先,从这个特定意义来讲,炎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现象的人文始祖,但不一定是血源始祖。


四、中华龙与龙姓来源


A、龙姓是远古中国原始部落联盟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崇拜物或标记;是美的形象,是吉祥和喜庆的标志;是人民追求团结统一的意愿,象征强大无比、天长地久、永不分裂之意,龙有传说中的龙、有文字记载的龙、有生物学中的龙,大约在秦始皇统一天下(指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都,其中我们就是十二都,那时各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被皇族挪用,成了皇帝的象征。


B、据先辈留下的几个版本老谱资料记载,考自虞帝臣,夏朝有个喜欢养龙的人,董龙父生豢龙子为夏禹王,人们称她为治水英雄,由于禹治水有功,使她成为一代宗主,她就建立了中国母系氏族的第一个夏王朝,随历史的推移而变化,后才重新建立以男性为主体的父权制社会,于是就把龙封为武陵。


C、关于武陵是龙述字佰高东汉光武帝(刘秀)时任零陵太守(今湖南永州零陵县),而零陵和武陵这两个郡都是相邻的,但又是独立的,佰高在零陵任职时与妻在此生活,他就没住武陵,是他的后辈们以后才到武陵居住,并葬于此,以佰高公的声势,后辈们居住武陵,就成为武陵望族,龙氏郡望除武陵外,还有武阳郡、天水郡、太原郡、武昌郡等,以上这些龙氏,在历史演变漫长中,有的消逝了,有的改他姓了等等,这也是有可能的。


D、我们这支龙氏,商周而下,若汉晋,若五代,随唐宋元具不可考,传至先明洪武朝徒江南常州府、江阳县、十二都住居,始祖公绶者,授锦衣卫正千户,穿起彩色的花衣,接受了一个军营管理千户的任务,在洪武十四年的秋天(1381)九月,就以将军的身份颁发命令,指挥战斗,打仗胜利后,因功劳大,这时付友德又重新增加一个抚夷将军的职务,再次要他继续指挥战斗的任务。他再次又穿上彩色的象皇帝一样的爵位花衣,留在乌撒这个地方治理贵州南方一带,从今以后,他的子孙不但像他一样地任将军职,另外也还是管理百户千户的任务,并任爵位的官职加封世袭,死后葬威宁大桥,一支守原处,一支徒水塘止,又由水塘山分徒毕节、大定、黔西及清镇、石头寨、蔡家水井等处。


E、始祖公自留守黔中后,屡遭兵燹叠更,流离失绪,家世失传,还不知是哪一代前辈为后嗣留下点依据,晚生尽到努力,为祖宗世代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不能在我们手中再失传,应根据目前情况,抓紧理修,继续发扬、研究,尽量弥补。

五、断代情况


相传至嘉靖朝有祖讳规,移守野马川,遭乌酋扯处乌逆陷,毕节公失机谪,毕节卫官屯百户所住扎龙官桥。
那么绶公是洪武十四(1381),现公是嘉靖(1522),时间相隔(140年),袍、源两公是天啟二年(1623)和现公相隔(101年),起深是崇祯三年(1631)和袍、源两公相隔(8年),起深至顺治元年(1644)相隔(13年),从洪武至顺治元年,是(262年),以30年1代,就有8-9代左右不在,从洪武十四年至今(2010年),是(629年)。也应该是21代左右,那么我们龙氏从现在的代数来看就没有21代。包括“绶”至“本”才是19代,连断加上就是30代左右,时间不稳合。这是老谱资料,是历史渊源后裔无法论证。


六、起深公、献灵公、耀鳞公的论证


(一)起深公,排行从起——以下的字辈稳合。


(二)献灵公,排行从起——以下的字辈稳合。


以老谱资料:献灵公和起深公都是顺治(1644年)为吴三桂逼降不从罢职,而七十岁是乾隆(1736年)相距时间是92年,七十岁是献灵以下第三代。


(三)耀鳞公,排行从起——以下的字辈稳合。


七、关于献灵至士字辈的情况说明


一世:献灵,周氏生二子,长绍先,次继先,死葬威宁万寿宫后四眼井。
二世:绍先,继先自江西街同母徒居白砂硐,绍先徒居白鸡扒生一子飞田,死葬唐家山后,飞田生一子名七十岁,死葬朱家园,七十岁于乾隆(1736)庚寅年领子侄迁居田黄寨彝良管下。
继先、朱氏生四子,长见田,次泽田,三沛田,四雨田,死葬纸厂。
三世:见田死葬石岡;泽田郑氏迁水塘山,生二子,长喜,次瑞,死葬水塘山;沛田、袁氏生六子,长耀,次辉,三灿,四昇,五焕,六遊,死葬宅左小水井;雨田、赵氏生六子,长健次云(其无考)。
四世:喜无考,瑞、李氏生二子,长士贵,次士林。
耀、舒氏生四子,长士玲,次士成,三士元,四士亨,死葬三柯树。
辉、黎、程、陈氏生四子,长士汉,次士恺,三士仁,四干通,死葬纸厂。
灿、杨氏生七子,长士贤,次士顺,其它止。死葬癞子河。
昇、袁氏生三子,长士元,次士伟,三士杰。
焕、赵氏生二子,长士达,次士彦,葬大坪子。
遊、管氏生一子,士英,死葬后寨。
健、费氏生二子,长士魁,次士明。
云、饶氏生一子,士材。
五世:士字辈的各支对照基本稳合。


八、各支字派对比


(一)字派


1、起深支
啟镇在云腾 迁士连奇(文)生(元)
万枝同一本 先后德维馨
2、耀鳞支
啟镇在云腾 士庭开连奇昇
万支同义本 先后得维星
3、献灵支:(先是) (后是)
士廷开连奇(学) 国民永世昌 啟镇在云腾 廷开连永登
理达天兴耀 仁或应本元 万世作一本 天恩得正兴


(二)对比

 

 

 

 

 

九、目的和任务


我们绶公后裔,今天能坐在一起谈论理谱之事,这是我们在座的人的福气,是梦想成真之日的到来,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之始,千百年如一日,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们敬祖尊宗,光耀先人,理顺字派,团结友谊,千秋万代,永不分离。故此,我们这次续修家谱,寻根问祖,目的就是找准血源,不能把人文祖先和血源祖先混为一谈,血源祖先远者无法说清,而应该以最近的我们知道的有根有枝的叙起,至于人文祖先是文化现象衬托之意,作为家谱贵在真实有据,绝对可信,对历史要反复分析考证,难以结论的问题不结,但要把问题摆出来,让后嗣有识之士去探讨。按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倡理家谱是有必要的,因从来国以史传、家以谱志,二者相互依存,若国无史,是非相紊,家无谱,先后次等相混,所以几代伟人都一再强调,孙中山先生说:“由宗族的团结,扩展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受到运用”;毛泽东主席说:“收集家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周恩来总理说:“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爱国的开始,只要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江泽民主席在视察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时讲话说:“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而今天胡主席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技核心”,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建立合睦家庭,使家族团结,把家谱构成家族的百科全书。


为此,我们在坐的每位族人代表,落在我们肩上的担子比较重,因有许多事要我们去做,时间任重而道远,倡议书下达后,1、抓紧通知还不知道的族人以及外徒的赶快连络采访。2、凡属抽调参加理谱的同志,不能找借口,要任劳任怨。3、要有热心、爱心,哪怕我们的资金缺乏,也应有宗族观念,克服困难,迎难而上。4、必需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如果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的,证明你的宗族观念差或淡漠,鉴于在大家经济条件还不好的情况下,捐出少是自己的功心。5、比如我们的会务开支,你们的差旅、住宿、就餐,我们外出族访等开支从何而来。6、至于帐务情况请大家放心,一定做到公开、公正,有透明度,不会稀里糊涂,不会做见不得人的事,每张发票必须核实签字注帐。


十、补充说明


去年(零九)古历七月二十二(8月31日)收交表册后,也交待了以后的工作,安排了今天开会的时间,我们几人搓商关于理谱找坟之事,实地考查了自砂洞老坟山、大桥、四眼井、野马川水塘山、水沟子龙家寨、水尾巴、毕节等地有的甚至是多次,研究如何找陇绶公支系,如何顺腾摸瓜,何时能团聚,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不是一时之事,我们分别族访或寻问,有到家摆谈的,有遇着就问的,有别人介绍打电话预约的等等,不管是什么方式,宗亲们都很热情,我们感到也高兴,特别是到毕节找到宗亲龙万兵龙支俊谈论此事,他们观点正派,观念盛张,的确有祖宗感,我们沿途一路平安,这是什么原因,是老祖宗在保佑我们,是他们在天之灵依附我们,是时机已到我们早日团聚。


最后,预祝大会顺利成功,也预祝各位身体健康,有信心、有决心、有热心、有爱心能奉献自己的能量,共同完成龙氏千秋大业,为子孙造福,为社会作贡献,为龙氏后裔有一个完美的答卷,使先辈放心,晚辈满意,这时我们可以说我们已经暂时团聚了。


分享按钮>>中华晏氏族谱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为修好龙氏绶公支系家谱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