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家谱源流】“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中华龙氏网 2017年7月5日 四川龙一乐


“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神照五溪  “再正通光……”峒地“VIP”

   一、“再正通光昌勝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唐末五代以来杨再思及其家族统领五溪峒地千余年,受历朝历代官府推崇,百姓爱戴。

   在峒地众所周知.侗族民间普遍信仰杨再思和杨正韬.他们被尊为土主,前者的庙称飞山庙或飞山宫,后者的庙称大王庙.这些庙宇大小不等,在侗族聚居地区所在皆是。1989年调查湘、黔的芷江.新晃.玉屏诸县的侗族聚居区时,仍然见到不少这类祠庙或其遗迹.与此相同,在四川酉、秀乃至贵州江口省溪、提溪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也有不少专门祭祀杨再思与杨正韬的祠庙.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和光绪《秀山县志》记载:在秀山祀杨再思的祠庙有邑梅、平茶.地坝等地的飞山庙。祀杨正韬的祠庙有邑梅,平茶的士主庙或大王庙。在贵州江口省溪和提溪一带亦有众多的土王庙或土主庙分别祀奉杨再思与杨正韬,据江口怒溪(原属省溪司)的《杨姓族谱》,可见这些地方崇祀二杨的性质与侗区是一致的,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又有英雄崇拜的含义。

   走访峒地,一些村民堂屋神龛供奉的神位上写的是“杨大将军”,指的就是杨再思。相传唐末时期,该支姚姓人的祖先(当时为饶姓)因犯事即将被株连九族,无奈之下的饶氏逃到湘西,在杨再思的帮助下得以隐居于此,同时改为姚姓,从而存活下来。后人为感谢杨再思的帮助,在家中的神位上会写“杨大将军”,与姚姓先祖共同供奉。这些姚姓人皆为汉族,却依然将杨再思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敬奉杨再思为神灵,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永传。

   人类历史,有家才组成国,有国才能保家。特别是战乱年代,动荡社会,家国天下,无不图强自保。汉魏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齐心打天下;大唐一朝,能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崛起,靠的是李家全族奋起,更靠的是瓦岗寨哥们儿弟兄齐力拼搏,更靠的是和民心、顺民意。俗话说:战场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深受传统教育的杨再思深谙个中奥秘,他在峒地入乡随俗,和峒地百姓融为一体,他是峒地的“大王”,也是朝廷的命官。他创建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及其轮回制,和异姓结盟为兄弟共用此字派,其他不少姓氏也能使用这字派,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他向社会明示了:使用这“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是杨家人,结盟的异性兄弟使用这七字字派的是和他杨家一样亲如兄弟一家人,其他姓氏能使用这一字派是其荣耀,也是和杨家情同手足的一家人。

“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创设和使用,不仅仅是序昭穆、清人伦,更无形中起到了团结峒地百姓、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积极作用。

   拿今天的话说,“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就是一名片,一融入了杨氏大家庭的身份证,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 一蛮荒之地的护身符。这在当年,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深山野岭,荒蛮峒地的老百姓来说,多么重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靠的就是这家族、宗族社会基础。毋容讳言,强宗大族就是一地的中坚,众多散姓弱族依靠和依附大姓强族,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自然现象,也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使然。

   二、杨再思家族及其世袭统领地

   杨氏十二大房统领峒地。

   一说杨再思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

   杨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韬)、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

   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款,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

   另一说据清光绪时的《杨氏族谱》记载。 “始自再思公以下,十二大房分支:政岩(或严或崖,长子),政洪(次子).正滔(三子),政传(四子)、政佥(五子)、政豫(六子).政添(七子),正爽(八子).政权(九子)、政琉(十子)、政握(十一子)、政敏(十二子)【最后两房为再思之侄儿】。目今黔山、三楚、西蜀、西粤四省,族众人繁……”

   杨氏世袭传承概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开拓湘、黔、五溪峒流域。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初六日,杨再思生于叙州朗溪托口。

   唐中和三年(883年)杨再思23岁,随父守护叙州,后任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新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年)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清嘉庆《湖南通志》:“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蛮地” 或“南僚’ 地区。 《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 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金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

   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粱开平元年(907年),长沙武安节度使马殷(911年被后梁封为楚王)遣将吕师周攻飞山蛮.开平二年(908年),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以拒马殷。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头领杨承磊战死。开平四年(910年),吕师周破飞山蛮,前期峒酋潘金勝及3000多峒民被害。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据潭阳、朗溪自称诚州牧,,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

   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古州(今贵州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薪化为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杨氏族谱》)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思及其子孙世袭其位。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杨再思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思之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马氏楚国覆亡,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殁,享年95岁,葬於黎平县长 岭岗。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封赠“英忠侯”墓碑。

   马氏楚国灭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长子杨政岩(即杨正严或杨正崖)又以十洞称诚.徽二州.号十峒首领 (这就是宋“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

   杨政隆兄弟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结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慰,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威远侯(其碑现收藏于会同),赐爵英惠公,立杨英忠侯墓碑,嘉奖才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清道光年间(1821-1852年)杨芳自叙的《杨氏家谱》说:“再思公以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0年)生, 至昭宗朝(889—904年)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历五代”,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光绪《黎平府志》称“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五代末、北宋初的“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晟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诚、徽州首领杨蕴内附。次年遣杨通宝入贡,命为诚州刺史。【光绪《黎平府志》:清末进士,黎平人胡长新,光绪五年(1879年),为杨再思撰“墓表”,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湖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解史“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官”。 《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治所靖县)。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诚州刺史杨政岩(崖)复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此后,溪峒首领杨光富.杨光僭等亦先后归附。

   宋仁宗庆历年问(1041——1048年)据有今绥宁一带的杨通汉、杨光倩父子常入贡。嘉祜五年(1060年),朝命杨光倩为微州刺史。

   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年,由于朝廷与峒地的矛盾,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

   杨再思子孙,随官任职,散居十地。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川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

   开垦晃县的杨天应(昌字辈,杨再思的十二世孙)。领有今湘黔边靖州、会同、绥宁、黎平、锦屏和天柱诸县。现今仍流行于湖南新晃、芷江和贵州玉屏一带侗区的侗族民间吟诵诗《侗垒》中就有《杨天应从靖州来》、《天应公赞》等诵词。

   元朝初年(1280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

   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棒、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南洞等处正副长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拆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统治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民为要务,守土安民,从俗风化,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杨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不满250人。思裔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部分子孙则聚族而居,保留了古代氏族的形式,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中国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就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提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就已普及教育。

   三、杨再思家族字派繁衍及谱牒概要

   杨再思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轮转。

   以世数排列班次,彰昭穆、清世系。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

   千余年来,杨再思大部分后裔一直轮回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

但也有少部分后人有所改动:

   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 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政”字的,有在“胜”字后加一“俊”字的。

   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

   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

   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俭裔十四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能有成”。

   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二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年),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 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才正远(大),英敏振天朝”二十字。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圣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

五十三年(1788年),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岩裔天应房在七字后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忠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同年滔裔杉湾岑戈房续为“清和广润瑞钟英,家治善仁培祖德,后昆世代步青云”。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登承全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

   咸丰九年(1859年)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

   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十四字轮转。

   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

   杨天应嫡裔――都录——楚高为七甲,裔孙居中寨、碧朗等地。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民国时期同宗聚议新字辈,由原28代增至56代:“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遵清德风飘远,学绍名儒手泽芳,祖述善谋贻燕翼,宪章伟烈振麟祥,相传宏祚群英炳,代启文人艺苑香”

   遵义市(团泽河包,下杨家巷,虾子青山,虾子车水,新舟平杨坝,新舟春台,茅坡,湄潭永兴等)杨姓:再正通光昌盛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永发洪龙远;文章华国昭书香。其中“光”字辈通用“朝”字。

迁入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

   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一百零四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勿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

杨氏族人,有人感慨:自明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 全国同派,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近年凯里岩裔天应房后人主持修谱《杨再思氏族通志》,决定以这”28字派定谱,理由是该28字派后人最为繁盛。实际上目前再思公后裔中仍七字派人数最多。)

   杨再思裔孙之家乘谱牒。

   以序昭穆世系。自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五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六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十三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四世秀林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

   至十六年(1418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年),省溪飞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 。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四世文风三修城步谱。次年(1616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卿赠序的。

   到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

   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杨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

   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平。至光绪、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杨洪房及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

   近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扶罗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在抗日战争吃紧的三十二年(1944年),滔裔蓝田杉湾、南明岑戈房仅用三个月时间抢修族谱一部五卷,续谱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却将老谱一部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宁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从未修谱的结、款之裔与修裔联合修谱,各房均新修付梓,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四、团结一家亲  互助兄弟情

   过去大湘西,深山老林,地荒人稀。

   史载杨再思踞五溪时,峒地民众约40来万,当时全国人口八、九千万。

   据报道,湖南曾发现蟒蛇王。湖南省洞口县洞山乡飞山庙村十多个找野猪的村民,有一次路经“迷羊溪”原始森林时,发现一条巨蟒,他们当时误以为是一根大树横在溪里,便踩了过去。从此条信息,可见其蛮荒。

   五溪峒地,由于蛮荒,过去也是战乱年代的避难地,也是朝廷人犯、政敌、失意官员的流放地之一。

   “飞山”、“飞山庙”、“ 飞山堡”。

   现在,公认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八》:在飞山蛮中.以潘氏和杨氏为强宗大姓。

   有关方面在考证湖南城步飞山庙、飞山堡时,据《潘氏墨谱》和《兰氏墨谱》:自唐以来,均为潘姓的世居 地。直到今天,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日辰时,潘姓苗族同胞还要祭祀“潘金盛圣公” (“潘金盛”乃《宋史·蛮夷二》所载“飞山之蛮”,即今在全州之西的“飞山蛮” 前期酋长)。

   道光《宝庆府志》:据该县杨氏苗族《杨氏通谱》载:今靖县飞山之名,来自杨再思(《宋史·蛮夷二》中“飞山蛮”的后期酋长)的封号,“再思公不特全家富贵,并得高年高寿,九十有七卒,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葬于上棺村(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十里处)。朝廷以公有大功于民,建庙于靖州,诏悬封为飞山令公庙。”之后“公之精灵威显,民间奉为活佛”。从此,建“飞山令公庙”之山便为当地群众和杨再思后人简称为“飞山”,建“飞山庙”,一百五十四年之后,在人们习惯称呼下,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在此置“飞山堡”,直传至今。

   潘金盛作“飞山蛮” 前期酋长时,杨承磊是其大将,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唐末,因峒地之蛮在武冈与盘踞长沙的马殷摩擦,马部下吕师州从城步抄原始老林小路,出其不意直捣潘之老巢,杨承磊战死。后潘金盛被擒往武冈遇害,3000多峒民被杀。

  时踞潭阳、朗溪的杨再思,为保存实力,避免峒民遭受灭顶之灾,以其地附楚,自称诚州牧,,成为峒地 “飞山蛮” 后期酋长。从其祖父杨临牒率其父杨居本及杨居庆、杨居忠等弟兄自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以来,70余年间(839--910),杨家完全融入了峒地社会,成为了峒地一员,并发展成了与潘姓并驾齐驱的强宗大姓,保境安民的飞山酋长,朝廷封赠的溆州刺史。

   开发峒地的有功先祖,被后世尊奉为神,供奉不断、香火永远。

   峒地“盘古庙”的供奉,道出了大西南各民族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真谛。

   峒地祭祀黑帝大王,道出了自古以来,华夏一统,都是朝廷子民的真谛。(传说有一位苗族江姓酋长,抢皇纲,救百姓。朝廷征剿,他浴血奋战,死后仍巍然耸立,七天七夜滂沱大雨袭击不倒。官兵又放火烧七天七夜,烧黑了也依然不动。直到皇帝刺封为黑帝大王才躺下。侗族群众念其英名,当神敬奉。)
  

   峒地祭祀"河边老者",据此可见我龙氏有先祖与其他诸姓一样,早在峒地生息,为民除害,永被后世尊奉为神。(侗族群众世代敬奉的"河边老者",是有名法师杨法、吴法文、姚再茂、龙道洪。传说他们神通广大,骑虎施法。前两个尊作"大板凳",后两个誉为"小板凳",常点香火祈请他们的神灵去驱除"鬼怪",消灾解厄,去病除邪。)

   河边老者之一的“龙道洪”,作为我龙氏先人,值得说道。

   纵观历史:伏羲女娲后,就有龙人同先民从甘陇顺白龙江嘉陵江入川入黔;三皇五帝、特别是大禹治水以来,“龙” 随虞舜从江淮北上晋中,成为唐尧虞舜的重臣——纳言龙公,可见顺长江流域早有龙氏繁衍;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特别是楚国多有龙人活动的记载;秦汉以来我龙氏踪迹凸显,伯高祖公助马援将军平 “武陵蛮”、治永州,其弟伯湘家辰州、伯海家靖州......龙氏号“武陵堂”有其因矣;东晋时武陵龙氏9世祖宇公次子毅公迁四川,大唐时武陵龙氏24世祖暹(xian)公玄宗开元二年(714)任道州学政,始为道州基祖。直至28世祖庚公(字西仲)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57)赴江右庐陵吉水承,咸通十二年(871)王仙芝黄巢乱,于僖宗乾符元年(874)父子孙曾避乱顾村莲塘,始为永新基祖。32世瑀公中后唐(923--936)乡试,任贵州镇远县尉。

   杨再思祖孙三代在峒地,时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殁,其间115年。“河边老者”四老,能被峒地民众当成救世济难的神敬奉,其人当在这115年间或其前后,

   笔者前述纵观历史,不乏龙裔有人或避乱或追求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世居深山。君不知,早年永新龙氏老谱,相当部分认为伯高公源于龙公苌丘(或坵苌),汉时江南道家高人也。伯高公深谙道家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峒地请神迎神的“咚咚推”傩(nuo)戏,能收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因有我空前绝后龙的传人千百年来的演绎。

   再说“河边四老“,也正是五溪峒地的 ”杨、吴、姚、龙“强宗大姓啊。深山溪流,是过去峒地通往外部世界的最好最便捷的通道,高山深谷,当然更充满了艰险,民众不忘“河边四老“为民除害,消灾解难,诚心祈祷,永世供奉,确在情理之中啊。

祭祀火神,则直接说明了杨氏善于并诚心与各强宗大姓团结治蛮。据说杨再思攻打辰州,在火神坡遇着五个"蛮人",自称是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下凡(后说这五神其实就是吴、姚、龙、谢、黄五大姓),愿为部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功勋,死后侗族人民立"火神"庙供奉。

   以部属中的诸大姓立为峒官,共治峒地。

   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

   以上诸说法中的我龙氏先民,至晚当与杨再思同时代人矣。

   异姓兄弟结盟,共用“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字派。

   “杨、吴、龙,谢、姚,黄、石”七姓或“杨、吴、龙,谢、姚”五姓结盟,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使用“再、正、通、光、昌、盛、秀” 七字字派,异姓兄弟之间尤如亲兄弟,互不通婚。此说一直在峒地盛传,历久不衰。反映了千余年来,杨氏后裔不断与各姓氏团结互助,共同开发、治理峒地。

    元明之际,有关杨天应五姓结盟的说法较多:

   杨氏入晃先祖杨天应。据2004年3月付印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和地方志:杨天应是开发中寨地区的始祖。杨天应,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5月13日午时,是唐末诚州刺史杨再思19世孙(也有12世孙一说)。性情磊落,广学博才,著有“飞山论”等书,传说永乐22年(1424),经姚、吴、龙、谢姓邀请,偕妻弟谢天辉一起移居西溪芷荣(亦名出云洞现今中寨),共同拓荒垦土,创立家业。从此“天地开朗、瘴疬潜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史?西南溪洞诸蛮》:“(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吴姓。” 杨、吴二姓.至今仍是侗族中的大姓,几乎遍及整个侗族地区。

   吴氏入晃始祖吴世万。据2006年9月重修《吴氏族谱》:吴世万(1289―1370),字斯年,号炽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生,明太祖洪武三年卒。祖籍江西道安塘(今吉安),出生于湖广靖州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少年时,世万随父兄宦居靖州会同诸葛城读书习武,才智聪颖,谋策过人,元至大年间约(1308—1311),湖广师匡慕兵应征入伍,旋经武宗教场测试左榜,为太子左侍卫,主管大都(北京)太子府安全保卫事宜。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助周王和世辣(皇室亲王)出兵征伐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加封千户候。奏请留守沅州善后。延佑四年(1317)加封为五品千户长官司长官。顺帝元统初(1333),朝政腐败,吴世万毅然弃官归农,先居靖州会同远口,旋迁沅州之西溪龙寨定居。
   吴世万为沅州之西吴姓始祖,有子一,名品象。“第三世”富字辈共有12 人,分为12 大房:龙寨发迹祖吴富官;凉伞开基祖吴富昌;龙寨开基祖吴富阶;扶罗开基祖吴富来;贡溪开基祖吴富锡;平地开基祖吴富晚;大晏家开基祖吴富强;老黄寨开基祖吴富赛;火烧寨开基祖吴富鲁;花园、冲场开基祖吴富寨;柳寨开基祖吴富兰。
   吴世万后裔分布现今新晃的新寨、凉伞、黄雷、贡溪、禾滩、凳寨、波洲、天堂、茶坪、林冲、大湾罗、方家屯、鱼市、碧朗、米贝、洞坪、李树、扶罗、中寨、步头降、兴隆等21 个乡镇。

   姚氏入晃始祖 姚君赞。1985 年重修的《姚氏族谱》: 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珊公奉诏偕良能、良德二兄,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来沅陵。良能分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能子宗岳,迁浦市江东洲堆角;岳子千驷,驷子姚龙,姚虎,后订派乃为世龙、世虎,至今文武衣冠,为辰郡最。良德和珊公,分居沅陵,明宣宗宣德癸丑八年(1433),珊公迁沅州岩子坪,后入城西柳寨,时珊公年已八十矣,子宗苍,此时亦五十有八,后珊公死,归葬沅陵。妣张氏,与珊同葬老坟侧左。苍子千邦,娶陈氏,与邦公同厝老坟侧右。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经幼亡,世泰娶龙氏,生子文献。文献公、字君赞,乃珊公之玄孙也。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二人虑及将来有人稠地窄之患,因偕同沿溪而上,共寻荒野开辟, 忽值杨癞子来前,亦欲卜居,于是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癞子将竹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曰:‘今日云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期人?’乃与结盟兄弟,姚曰君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直至伞寨过河,有鱼跃起,公曰:‘善哉! 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诚佳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卜宅于兹,三人同行,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君赞有四子孙十三,分布在湘黔周边地区的新晃、芷江以及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侗族地区。

   姚文献字君赞(1440一1512),侗族,祖籍江西南昌。先祖姚良珊,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随兄长迁入辰州,宣德八年(1433)复迁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1440)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建立家园,成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民间传说并经相关谱史资料印证,姚文献、吴世万、杨天应结为异姓兄弟,议定三姓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文献卒后葬磨寨人形地,癸山丁向。

   世泰公之子文献公(姚君赞)五姓(姚、杨、吴、龙、谢)结盟改派,议七字循环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凡祖上用七字之姚氏均为文献公后裔!七字用二轮后,三公之后同议续派:绍祖本元茂、敦伦瑞应长、彤庭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新晃姚氏源于三公(良能、良德、良珊)之后,三公之后四祖(姚龙、姚虎、姚清、姚泰)同议老派字派二十字: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因“良宗“二字与祖上同,大多后裔未用,且四祖以“世”为派)凡用此二十字之姚氏,均为三公之后!

   “三公”(良)能德删和文献公本是汉族,现在,“三公”裔和文献公后裔大部分变成少数民族了,例如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等。今新晃是侗族自治县。

   三公”之一良删(一字珊)公,行三,四十二世。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良)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于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

   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

   外迁族裔不忘峒地“异姓兄弟结盟”的传说

   关于杨天应、昊世万、姚君赞、谢天一、龙丁(地)盛的传说, 也同样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新晃、玉屏等侗族聚居地区流传。如芷江县侗族聚居区杨氏谱叙记载:我疆自洪武开辟, 有吴世万、姚君赞、谢天辉、龙地盛住居芷荣, 是时, 云雾茫茫, 不辨东西南北, 烟雨檬檬, 何分春夏秋冬, 往往鬼哭神号, 民灾物坏, 于是建立庙宇, 二月二日祀神农黄帝, 六月六日祭白帝天王, 诚心有感, 神报无差, 梦魂中神相指示曰要得云雾开, 须待罗蒙杨氏来。新晃原属芷江县, 嘉庆二十二年改设晃县, 主要姓氏为杨、吴、姚、龙、谢五姓,。

   传说原来只有吴、姚、龙、谢四姓, 因云雾不开, 生产无收获, 神人指示, “ 要得云雾开, 除非天应来” 。吴世万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在贡溪共吃, 把竹竿一插, 清泉涌出, 天开云雾散。吴世万去请杨天应带的伞未失掉, 放伞的地方叫伞在(现名平寨), 在另一个地方把壶落了, 叫那里壶落(现名扶罗)。杨天应是杨再思的十二代子孙, 现在的杨姓是天应的二十五代子孙。鄂西侗族与湘西侗族, 历史来源相同, 传说相同, 姓氏相同, 班辈相同。新晃、芷江、玉屏、通道等县的杨、吴、姚等姓中, 至今还保存“ 再正通光昌胜秀” 的字辈。

   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根据传说、族谱记载, 鄂西侗族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 乾隆年间, 从湖南的沅州 (即现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县,贵州的玉屏 (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先后迁来湖北施南府定居的,。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至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有杨、吴、姚、龙、谢、黄等姓氏。

   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 江南始祖也, 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 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 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丁盛, 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一世祖。二世祖吴正端, 生湖南沉州芷江永正里布溪寨, 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谷皮塘, 葬谷皮塘。妻杨氏迁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南七保, 小地名花板。

   利川毛坝《姚氏族谱》记载“ 姚良珊, 自大明帝入沉州芷江县葫芦企寨居住。妻杨氏, 生文献, 素与吴世万相契(文献即君赞)。万对献说, 此地偏窄, 不是一长久之所, 得闻沿溪而上, 有百余里, 尚未开辟。献即应说, 早有此心。二人同行, 至中途云雾腾腾, 天昏地暗, 肚饥日渴, 二人正计议, 忽来杨癫子, 献问至此有何贵千?弟意前来择居。癫子将竹杆插地, 清泉涌出, 天开雾散, 三人鼓掌大笑, 莫非天应斯人。三人在此盟誓结为兄弟。姚曰君赞, 吴日世万, 杨曰天应。万曰兄有派(排)行多少字?献曰二十派(排)行,字多难以乏人。三人新议派(排)行, 七字轮流, “再正通光昌胜秀。”

   鄂西侗族地区广泛流传, 在明代初期, 有吴世万, 姚君赞、谢天飞、龙地盛等为首的一批人, 在湘西新晃的共(贡)溪居住, 当地严重缺水, 云雾不开, 庄稼不好, 有神鸟告诉他们, “ 要得云雾开, 只有天应来。” 吴世万、姚君赞了解到靖州有个杨天应, 他们二人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共同凿山开洞, 引出清泉, 从此云开雾散, 庄稼茂盛,五谷丰收。他们感谢杨天应, 与之结为兄弟, 用共同的派(排)行,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个字互不通婚, 视如骨肉。这个故事, 在鄂西侗族中, 几乎家喻户晓。至今鄂西侗族姓氏中, 也还用这七个字为字辈排行, 而且互不通婚。

    鄂西宣恩县侗族歌颂祖先的《侗歌十二月》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春, 杨氏祖先杨天应,   神人降旨给天应, 开发沉州是功臣。

           三月里来三月三, 姚氏先祖姚良珊,   永乐十四迁湖南, 开辟沉州姚君赞

           六月里来三伏天, 吴氏先祖吴世万,   结拜姚杨龙谢姓, 勘察沉溪谋长远。

           七月里来七月七, 谢氏祖先谢天飞,   五姓一家住一起, 永留后世创奇迹

           八月里来秋风成, 龙氏祖先龙地圣,   沉溪结拜五人姓, 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月里来九月九, 五姓字派是一谱,   再正通光昌胜秀, 异姓同胞传千秋。

           从此立盟定誓言, 子孙繁衍万万年。

   在宣恩县杨姓是第一大姓,约5万人,杨再思后代进入宣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侗族占8%,以杨姓、吴姓为主,来时是光字辈的,是杨光银先从止江搬到铜仁然后再搬到宣恩的,已经九代人了。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习俗没有传下来。新晃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姜家街,杨家店,只准吵架,不准骂娘。说明了姜杨两家祖上的亲密关系。在高洛乡苗寨的杨姓沿用的还是七字辈。这里的杨姓与贵州、湖南的杨姓后裔不同,许多家谱失修断档。

   不少姓氏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七字字辈。如松桃凤凰一带的麻氏使用的即是。

   广西田林浪平麻氏,也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个字辈。据说其祖先是1640年,反清覆明跟随李定国从军,李定国病逝后,残部居此,称呼为高山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地盛与儺戏

   龙地盛会跳儺(nuo)戏,有出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1933)《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从有关史料看,也可能是从古辰州(今沅陵)传贵州,再传过来的,辰州那正是从楚地进入峒地的要津。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使唯一用峒语演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晃天井寨傩戏’得以传世。

   五、民族融和,字辈衍变

 

   民族名称是个动态的政治符号

   据杨、吴、姚、龙、石诸姓族谱记载,其先祖皆为徙居新晃的外籍人,不是新晃的土著先民。而现今杨、吴、姚诸姓氏集居的地方皆在新晃的侗族核心区,绝大多数保留了侗族语言和风俗。杨、吴、姚诸姓氏且在新晃侗族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姓氏,是新晃侗族人口中的大姓,确为新晃侗族的主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访问团调查材料》认为:晃县中5、6 区,在宋明以前是稀落的苗胞土著,在元末明初便有构成侗族的杨、吴、姚、龙、石诸姓氏,由贵州和湖南辰沅一带迁徙到这里。说明新晃的侗族是由外地迁入。民族出版社《侗族简史》说: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道光五年修《晃州厅志》载:“厅治东接龙标, 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西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

   至于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亦非偶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实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郎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15人,籍隶江西者13人,其中又有11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三江县的贯洞、林溪、亮寨、皇朝、八江、寨卯、独洞、和里、黎平县的洪州、地青、三洞、黑洞、佳所、潘老寨、下皮林;从江县的上皮林、龙图、洛香等侗族村寨,有杨、吴、石、陆、粟、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实际上是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民间传说杨天应未入晃之前,就有吴世万、姚君赞、龙必(地)胜、谢天辉进入晃地。那时候,黔头楚尾屡月云雨,不见红日,人民多病,播种少成。于是人们设立庙宇,到处祷告,后来,“飞山”之神报说:“若要云雾开,要等杨姓来”。四姓就去找杨天应兄弟,杨姓到来,率四姓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于是天地开朗,成诸姓而安土著。这充分说明新晃在六、七百年以前,是森林密布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杨天应到来,与诸姓齐心协力,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而人丁兴旺,以致使晃邑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人们安居乐业。这传说不仅是当时各民族人民在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对拥有一方风调雨顺可供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乐土的亟盼,也是明季以来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精神写照。同样这个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分你我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至于这五姓生卒时间的对错,确是个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过去历史、交通多方原因,加之时代久远,族裔繁衍,各房各自修谱,无从考证,难免记录各异。但数姓结为异姓兄弟的美谈,却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这确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族源,更反映了民族融和的史实。如有支张姓人是从湖南麻阳搬来的,来时是苗族,来到与当地侗族融合,现在都是侗族了。

   土家族不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汉族,而且是最纯血的汉族,比现在的汉族还要纯正。

湘西的杨氏家族,向氏家族,彭氏家族等,祖上五代的族谱都是汉族,但现在却都是少数民族了。

湘西的彭氏土司家族,祖上是江西迁移过来的汉族大家族,从五代到清朝末年,这个家族统治永顺土司王国900年,历代的族谱,祭祀,宗庙都是华夏汉族,现在都变成了土家族。

   永顺县土司王城遗址,是中国最大的土司王城遗址,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湘西赶尸,苗疆巫术的所在地。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是湘西历代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古城。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民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实际上也已是民族融和的后裔。

   以上主要以新晃侗族发展衍变为例,可见我国民族的名称变化。民族、特别是所谓少数民族,实际上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风俗风情或多或少的保存和传承,越是偏远的地方,古时的风俗民情可能保存得更多。其实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相互不断融和、衍变、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冠以不同名称,实是社会、时代的一个政治符号而己。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的影响。

   千余年来,在杨氏家族影响下,峒地不少姓氏使用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衍,或以此为基础,衍变各自字派。

   一般来说,凡是杨再思门下,包括大湘西,黔东南,主要都使用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也有少部分支系有所增减,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但迁徙到峒地的不少其他姓氏,特别是明、清两朝先后两次“江西填湖广”,又“湖广填四川”,很多从江西来到大湘西,黔东南的,不少改成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或用其中4个、5个,或以七字派为基础各自衍变。
   就是在峒地赫赫有名的,宋中期就因平蛮而居峒地的我龙氏禹官公下宗麻公兄弟脉系,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宋末元初,避乱峒地的我龙氏秉璘公禹淑公脉系,在其譜系字辈衍变中,也可看到其影响下的迹印。

清初,大量“湖广填四川”的各姓氏,拿我龙氏来说,特别是徙入嘉陵江流域的,或用这七字字辈、或以此为基础衍变的真不少。值得好好探析。

   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为脉络,参照、比对各相关姓氏字派譜牒,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或可能对我们探宗寻祖有所补益。

   参考  引用

《龙氏族谱》

《姚氏族谱》

《吴氏族谱》

《杨再思氏族通志》

《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新晃杨吴姚诸姓侗族溯源探析》(悠闲龙夫 )

《鄂西侗族姚氏遍地繁荣》 (姚富侨)

《杨再思统领五溪峒考》龙 迅(侗族)

《走进湘西》

《飞山文化》

《天涯论坛》

《红网》

《百度》

                                                   四川 龙一乐   2017-7-3于賨


,

“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神照五溪  “再正通光……”峒地“VIP”

   一、“再正通光昌勝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唐末五代以来杨再思及其家族统领五溪峒地千余年,受历朝历代官府推崇,百姓爱戴。

   在峒地众所周知.侗族民间普遍信仰杨再思和杨正韬.他们被尊为土主,前者的庙称飞山庙或飞山宫,后者的庙称大王庙.这些庙宇大小不等,在侗族聚居地区所在皆是。1989年调查湘、黔的芷江.新晃.玉屏诸县的侗族聚居区时,仍然见到不少这类祠庙或其遗迹.与此相同,在四川酉、秀乃至贵州江口省溪、提溪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也有不少专门祭祀杨再思与杨正韬的祠庙.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和光绪《秀山县志》记载:在秀山祀杨再思的祠庙有邑梅、平茶.地坝等地的飞山庙。祀杨正韬的祠庙有邑梅,平茶的士主庙或大王庙。在贵州江口省溪和提溪一带亦有众多的土王庙或土主庙分别祀奉杨再思与杨正韬,据江口怒溪(原属省溪司)的《杨姓族谱》,可见这些地方崇祀二杨的性质与侗区是一致的,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又有英雄崇拜的含义。

   走访峒地,一些村民堂屋神龛供奉的神位上写的是“杨大将军”,指的就是杨再思。相传唐末时期,该支姚姓人的祖先(当时为饶姓)因犯事即将被株连九族,无奈之下的饶氏逃到湘西,在杨再思的帮助下得以隐居于此,同时改为姚姓,从而存活下来。后人为感谢杨再思的帮助,在家中的神位上会写“杨大将军”,与姚姓先祖共同供奉。这些姚姓人皆为汉族,却依然将杨再思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敬奉杨再思为神灵,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永传。

   人类历史,有家才组成国,有国才能保家。特别是战乱年代,动荡社会,家国天下,无不图强自保。汉魏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齐心打天下;大唐一朝,能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崛起,靠的是李家全族奋起,更靠的是瓦岗寨哥们儿弟兄齐力拼搏,更靠的是和民心、顺民意。俗话说:战场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深受传统教育的杨再思深谙个中奥秘,他在峒地入乡随俗,和峒地百姓融为一体,他是峒地的“大王”,也是朝廷的命官。他创建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及其轮回制,和异姓结盟为兄弟共用此字派,其他不少姓氏也能使用这字派,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他向社会明示了:使用这“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是杨家人,结盟的异性兄弟使用这七字字派的是和他杨家一样亲如兄弟一家人,其他姓氏能使用这一字派是其荣耀,也是和杨家情同手足的一家人。

“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创设和使用,不仅仅是序昭穆、清人伦,更无形中起到了团结峒地百姓、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积极作用。

   拿今天的话说,“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就是一名片,一融入了杨氏大家庭的身份证,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 一蛮荒之地的护身符。这在当年,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深山野岭,荒蛮峒地的老百姓来说,多么重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靠的就是这家族、宗族社会基础。毋容讳言,强宗大族就是一地的中坚,众多散姓弱族依靠和依附大姓强族,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自然现象,也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使然。

   二、杨再思家族及其世袭统领地

   杨氏十二大房统领峒地。

   一说杨再思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

   杨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韬)、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

   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款,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

   另一说据清光绪时的《杨氏族谱》记载。 “始自再思公以下,十二大房分支:政岩(或严或崖,长子),政洪(次子).正滔(三子),政传(四子)、政佥(五子)、政豫(六子).政添(七子),正爽(八子).政权(九子)、政琉(十子)、政握(十一子)、政敏(十二子)【最后两房为再思之侄儿】。目今黔山、三楚、西蜀、西粤四省,族众人繁……”

   杨氏世袭传承概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开拓湘、黔、五溪峒流域。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初六日,杨再思生于叙州朗溪托口。

   唐中和三年(883年)杨再思23岁,随父守护叙州,后任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新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年)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清嘉庆《湖南通志》:“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蛮地” 或“南僚’ 地区。 《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 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金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

   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粱开平元年(907年),长沙武安节度使马殷(911年被后梁封为楚王)遣将吕师周攻飞山蛮.开平二年(908年),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以拒马殷。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头领杨承磊战死。开平四年(910年),吕师周破飞山蛮,前期峒酋潘金勝及3000多峒民被害。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据潭阳、朗溪自称诚州牧,,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

   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古州(今贵州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薪化为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杨氏族谱》)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思及其子孙世袭其位。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杨再思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思之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马氏楚国覆亡,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殁,享年95岁,葬於黎平县长 岭岗。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封赠“英忠侯”墓碑。

   马氏楚国灭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长子杨政岩(即杨正严或杨正崖)又以十洞称诚.徽二州.号十峒首领 (这就是宋“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

   杨政隆兄弟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结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慰,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威远侯(其碑现收藏于会同),赐爵英惠公,立杨英忠侯墓碑,嘉奖才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清道光年间(1821-1852年)杨芳自叙的《杨氏家谱》说:“再思公以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0年)生, 至昭宗朝(889—904年)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历五代”,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光绪《黎平府志》称“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五代末、北宋初的“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晟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诚、徽州首领杨蕴内附。次年遣杨通宝入贡,命为诚州刺史。【光绪《黎平府志》:清末进士,黎平人胡长新,光绪五年(1879年),为杨再思撰“墓表”,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湖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解史“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官”。 《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治所靖县)。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诚州刺史杨政岩(崖)复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此后,溪峒首领杨光富.杨光僭等亦先后归附。

   宋仁宗庆历年问(1041——1048年)据有今绥宁一带的杨通汉、杨光倩父子常入贡。嘉祜五年(1060年),朝命杨光倩为微州刺史。

   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年,由于朝廷与峒地的矛盾,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

   杨再思子孙,随官任职,散居十地。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川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

   开垦晃县的杨天应(昌字辈,杨再思的十二世孙)。领有今湘黔边靖州、会同、绥宁、黎平、锦屏和天柱诸县。现今仍流行于湖南新晃、芷江和贵州玉屏一带侗区的侗族民间吟诵诗《侗垒》中就有《杨天应从靖州来》、《天应公赞》等诵词。

   元朝初年(1280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

   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棒、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南洞等处正副长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拆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统治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民为要务,守土安民,从俗风化,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杨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不满250人。思裔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部分子孙则聚族而居,保留了古代氏族的形式,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中国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就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提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就已普及教育。

   三、杨再思家族字派繁衍及谱牒概要

   杨再思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轮转。

   以世数排列班次,彰昭穆、清世系。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

   千余年来,杨再思大部分后裔一直轮回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

但也有少部分后人有所改动:

   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 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政”字的,有在“胜”字后加一“俊”字的。

   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

   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

   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俭裔十四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能有成”。

   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二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年),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 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才正远(大),英敏振天朝”二十字。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圣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

五十三年(1788年),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岩裔天应房在七字后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忠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同年滔裔杉湾岑戈房续为“清和广润瑞钟英,家治善仁培祖德,后昆世代步青云”。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登承全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

   咸丰九年(1859年)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

   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十四字轮转。

   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

   杨天应嫡裔――都录——楚高为七甲,裔孙居中寨、碧朗等地。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民国时期同宗聚议新字辈,由原28代增至56代:“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遵清德风飘远,学绍名儒手泽芳,祖述善谋贻燕翼,宪章伟烈振麟祥,相传宏祚群英炳,代启文人艺苑香”

   遵义市(团泽河包,下杨家巷,虾子青山,虾子车水,新舟平杨坝,新舟春台,茅坡,湄潭永兴等)杨姓:再正通光昌盛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永发洪龙远;文章华国昭书香。其中“光”字辈通用“朝”字。

迁入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

   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一百零四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勿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

杨氏族人,有人感慨:自明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 全国同派,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近年凯里岩裔天应房后人主持修谱《杨再思氏族通志》,决定以这”28字派定谱,理由是该28字派后人最为繁盛。实际上目前再思公后裔中仍七字派人数最多。)

   杨再思裔孙之家乘谱牒。

   以序昭穆世系。自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五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六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十三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四世秀林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

   至十六年(1418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年),省溪飞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 。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四世文风三修城步谱。次年(1616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卿赠序的。

   到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

   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杨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

   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平。至光绪、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杨洪房及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

   近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扶罗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在抗日战争吃紧的三十二年(1944年),滔裔蓝田杉湾、南明岑戈房仅用三个月时间抢修族谱一部五卷,续谱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却将老谱一部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宁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从未修谱的结、款之裔与修裔联合修谱,各房均新修付梓,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四、团结一家亲  互助兄弟情

   过去大湘西,深山老林,地荒人稀。

   史载杨再思踞五溪时,峒地民众约40来万,当时全国人口八、九千万。

   据报道,湖南曾发现蟒蛇王。湖南省洞口县洞山乡飞山庙村十多个找野猪的村民,有一次路经“迷羊溪”原始森林时,发现一条巨蟒,他们当时误以为是一根大树横在溪里,便踩了过去。从此条信息,可见其蛮荒。

   五溪峒地,由于蛮荒,过去也是战乱年代的避难地,也是朝廷人犯、政敌、失意官员的流放地之一。

   “飞山”、“飞山庙”、“ 飞山堡”。

   现在,公认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八》:在飞山蛮中.以潘氏和杨氏为强宗大姓。

   有关方面在考证湖南城步飞山庙、飞山堡时,据《潘氏墨谱》和《兰氏墨谱》:自唐以来,均为潘姓的世居 地。直到今天,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日辰时,潘姓苗族同胞还要祭祀“潘金盛圣公” (“潘金盛”乃《宋史·蛮夷二》所载“飞山之蛮”,即今在全州之西的“飞山蛮” 前期酋长)。

   道光《宝庆府志》:据该县杨氏苗族《杨氏通谱》载:今靖县飞山之名,来自杨再思(《宋史·蛮夷二》中“飞山蛮”的后期酋长)的封号,“再思公不特全家富贵,并得高年高寿,九十有七卒,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葬于上棺村(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十里处)。朝廷以公有大功于民,建庙于靖州,诏悬封为飞山令公庙。”之后“公之精灵威显,民间奉为活佛”。从此,建“飞山令公庙”之山便为当地群众和杨再思后人简称为“飞山”,建“飞山庙”,一百五十四年之后,在人们习惯称呼下,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在此置“飞山堡”,直传至今。

   潘金盛作“飞山蛮” 前期酋长时,杨承磊是其大将,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唐末,因峒地之蛮在武冈与盘踞长沙的马殷摩擦,马部下吕师州从城步抄原始老林小路,出其不意直捣潘之老巢,杨承磊战死。后潘金盛被擒往武冈遇害,3000多峒民被杀。

  时踞潭阳、朗溪的杨再思,为保存实力,避免峒民遭受灭顶之灾,以其地附楚,自称诚州牧,,成为峒地 “飞山蛮” 后期酋长。从其祖父杨临牒率其父杨居本及杨居庆、杨居忠等弟兄自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以来,70余年间(839--910),杨家完全融入了峒地社会,成为了峒地一员,并发展成了与潘姓并驾齐驱的强宗大姓,保境安民的飞山酋长,朝廷封赠的溆州刺史。

   开发峒地的有功先祖,被后世尊奉为神,供奉不断、香火永远。

   峒地“盘古庙”的供奉,道出了大西南各民族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真谛。

   峒地祭祀黑帝大王,道出了自古以来,华夏一统,都是朝廷子民的真谛。(传说有一位苗族江姓酋长,抢皇纲,救百姓。朝廷征剿,他浴血奋战,死后仍巍然耸立,七天七夜滂沱大雨袭击不倒。官兵又放火烧七天七夜,烧黑了也依然不动。直到皇帝刺封为黑帝大王才躺下。侗族群众念其英名,当神敬奉。)
  

   峒地祭祀"河边老者",据此可见我龙氏有先祖与其他诸姓一样,早在峒地生息,为民除害,永被后世尊奉为神。(侗族群众世代敬奉的"河边老者",是有名法师杨法、吴法文、姚再茂、龙道洪。传说他们神通广大,骑虎施法。前两个尊作"大板凳",后两个誉为"小板凳",常点香火祈请他们的神灵去驱除"鬼怪",消灾解厄,去病除邪。)

   河边老者之一的“龙道洪”,作为我龙氏先人,值得说道。

   纵观历史:伏羲女娲后,就有龙人同先民从甘陇顺白龙江嘉陵江入川入黔;三皇五帝、特别是大禹治水以来,“龙” 随虞舜从江淮北上晋中,成为唐尧虞舜的重臣——纳言龙公,可见顺长江流域早有龙氏繁衍;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特别是楚国多有龙人活动的记载;秦汉以来我龙氏踪迹凸显,伯高祖公助马援将军平 “武陵蛮”、治永州,其弟伯湘家辰州、伯海家靖州......龙氏号“武陵堂”有其因矣;东晋时武陵龙氏9世祖宇公次子毅公迁四川,大唐时武陵龙氏24世祖暹(xian)公玄宗开元二年(714)任道州学政,始为道州基祖。直至28世祖庚公(字西仲)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57)赴江右庐陵吉水承,咸通十二年(871)王仙芝黄巢乱,于僖宗乾符元年(874)父子孙曾避乱顾村莲塘,始为永新基祖。32世瑀公中后唐(923--936)乡试,任贵州镇远县尉。

   杨再思祖孙三代在峒地,时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殁,其间115年。“河边老者”四老,能被峒地民众当成救世济难的神敬奉,其人当在这115年间或其前后,

   笔者前述纵观历史,不乏龙裔有人或避乱或追求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世居深山。君不知,早年永新龙氏老谱,相当部分认为伯高公源于龙公苌丘(或坵苌),汉时江南道家高人也。伯高公深谙道家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峒地请神迎神的“咚咚推”傩(nuo)戏,能收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因有我空前绝后龙的传人千百年来的演绎。

   再说“河边四老“,也正是五溪峒地的 ”杨、吴、姚、龙“强宗大姓啊。深山溪流,是过去峒地通往外部世界的最好最便捷的通道,高山深谷,当然更充满了艰险,民众不忘“河边四老“为民除害,消灾解难,诚心祈祷,永世供奉,确在情理之中啊。

祭祀火神,则直接说明了杨氏善于并诚心与各强宗大姓团结治蛮。据说杨再思攻打辰州,在火神坡遇着五个"蛮人",自称是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下凡(后说这五神其实就是吴、姚、龙、谢、黄五大姓),愿为部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功勋,死后侗族人民立"火神"庙供奉。

   以部属中的诸大姓立为峒官,共治峒地。

   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

   以上诸说法中的我龙氏先民,至晚当与杨再思同时代人矣。

   异姓兄弟结盟,共用“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字派。

   “杨、吴、龙,谢、姚,黄、石”七姓或“杨、吴、龙,谢、姚”五姓结盟,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使用“再、正、通、光、昌、盛、秀” 七字字派,异姓兄弟之间尤如亲兄弟,互不通婚。此说一直在峒地盛传,历久不衰。反映了千余年来,杨氏后裔不断与各姓氏团结互助,共同开发、治理峒地。

    元明之际,有关杨天应五姓结盟的说法较多:

   杨氏入晃先祖杨天应。据2004年3月付印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和地方志:杨天应是开发中寨地区的始祖。杨天应,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5月13日午时,是唐末诚州刺史杨再思19世孙(也有12世孙一说)。性情磊落,广学博才,著有“飞山论”等书,传说永乐22年(1424),经姚、吴、龙、谢姓邀请,偕妻弟谢天辉一起移居西溪芷荣(亦名出云洞现今中寨),共同拓荒垦土,创立家业。从此“天地开朗、瘴疬潜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史?西南溪洞诸蛮》:“(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吴姓。” 杨、吴二姓.至今仍是侗族中的大姓,几乎遍及整个侗族地区。

   吴氏入晃始祖吴世万。据2006年9月重修《吴氏族谱》:吴世万(1289―1370),字斯年,号炽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生,明太祖洪武三年卒。祖籍江西道安塘(今吉安),出生于湖广靖州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少年时,世万随父兄宦居靖州会同诸葛城读书习武,才智聪颖,谋策过人,元至大年间约(1308—1311),湖广师匡慕兵应征入伍,旋经武宗教场测试左榜,为太子左侍卫,主管大都(北京)太子府安全保卫事宜。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助周王和世辣(皇室亲王)出兵征伐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加封千户候。奏请留守沅州善后。延佑四年(1317)加封为五品千户长官司长官。顺帝元统初(1333),朝政腐败,吴世万毅然弃官归农,先居靖州会同远口,旋迁沅州之西溪龙寨定居。
   吴世万为沅州之西吴姓始祖,有子一,名品象。“第三世”富字辈共有12 人,分为12 大房:龙寨发迹祖吴富官;凉伞开基祖吴富昌;龙寨开基祖吴富阶;扶罗开基祖吴富来;贡溪开基祖吴富锡;平地开基祖吴富晚;大晏家开基祖吴富强;老黄寨开基祖吴富赛;火烧寨开基祖吴富鲁;花园、冲场开基祖吴富寨;柳寨开基祖吴富兰。
   吴世万后裔分布现今新晃的新寨、凉伞、黄雷、贡溪、禾滩、凳寨、波洲、天堂、茶坪、林冲、大湾罗、方家屯、鱼市、碧朗、米贝、洞坪、李树、扶罗、中寨、步头降、兴隆等21 个乡镇。

   姚氏入晃始祖 姚君赞。1985 年重修的《姚氏族谱》: 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珊公奉诏偕良能、良德二兄,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来沅陵。良能分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能子宗岳,迁浦市江东洲堆角;岳子千驷,驷子姚龙,姚虎,后订派乃为世龙、世虎,至今文武衣冠,为辰郡最。良德和珊公,分居沅陵,明宣宗宣德癸丑八年(1433),珊公迁沅州岩子坪,后入城西柳寨,时珊公年已八十矣,子宗苍,此时亦五十有八,后珊公死,归葬沅陵。妣张氏,与珊同葬老坟侧左。苍子千邦,娶陈氏,与邦公同厝老坟侧右。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经幼亡,世泰娶龙氏,生子文献。文献公、字君赞,乃珊公之玄孙也。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二人虑及将来有人稠地窄之患,因偕同沿溪而上,共寻荒野开辟, 忽值杨癞子来前,亦欲卜居,于是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癞子将竹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曰:‘今日云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期人?’乃与结盟兄弟,姚曰君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直至伞寨过河,有鱼跃起,公曰:‘善哉! 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诚佳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卜宅于兹,三人同行,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君赞有四子孙十三,分布在湘黔周边地区的新晃、芷江以及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侗族地区。

   姚文献字君赞(1440一1512),侗族,祖籍江西南昌。先祖姚良珊,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随兄长迁入辰州,宣德八年(1433)复迁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1440)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建立家园,成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民间传说并经相关谱史资料印证,姚文献、吴世万、杨天应结为异姓兄弟,议定三姓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文献卒后葬磨寨人形地,癸山丁向。

   世泰公之子文献公(姚君赞)五姓(姚、杨、吴、龙、谢)结盟改派,议七字循环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凡祖上用七字之姚氏均为文献公后裔!七字用二轮后,三公之后同议续派:绍祖本元茂、敦伦瑞应长、彤庭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新晃姚氏源于三公(良能、良德、良珊)之后,三公之后四祖(姚龙、姚虎、姚清、姚泰)同议老派字派二十字: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因“良宗“二字与祖上同,大多后裔未用,且四祖以“世”为派)凡用此二十字之姚氏,均为三公之后!

   “三公”(良)能德删和文献公本是汉族,现在,“三公”裔和文献公后裔大部分变成少数民族了,例如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等。今新晃是侗族自治县。

   三公”之一良删(一字珊)公,行三,四十二世。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良)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于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

   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

   外迁族裔不忘峒地“异姓兄弟结盟”的传说

   关于杨天应、昊世万、姚君赞、谢天一、龙丁(地)盛的传说, 也同样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新晃、玉屏等侗族聚居地区流传。如芷江县侗族聚居区杨氏谱叙记载:我疆自洪武开辟, 有吴世万、姚君赞、谢天辉、龙地盛住居芷荣, 是时, 云雾茫茫, 不辨东西南北, 烟雨檬檬, 何分春夏秋冬, 往往鬼哭神号, 民灾物坏, 于是建立庙宇, 二月二日祀神农黄帝, 六月六日祭白帝天王, 诚心有感, 神报无差, 梦魂中神相指示曰要得云雾开, 须待罗蒙杨氏来。新晃原属芷江县, 嘉庆二十二年改设晃县, 主要姓氏为杨、吴、姚、龙、谢五姓,。

   传说原来只有吴、姚、龙、谢四姓, 因云雾不开, 生产无收获, 神人指示, “ 要得云雾开, 除非天应来” 。吴世万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在贡溪共吃, 把竹竿一插, 清泉涌出, 天开云雾散。吴世万去请杨天应带的伞未失掉, 放伞的地方叫伞在(现名平寨), 在另一个地方把壶落了, 叫那里壶落(现名扶罗)。杨天应是杨再思的十二代子孙, 现在的杨姓是天应的二十五代子孙。鄂西侗族与湘西侗族, 历史来源相同, 传说相同, 姓氏相同, 班辈相同。新晃、芷江、玉屏、通道等县的杨、吴、姚等姓中, 至今还保存“ 再正通光昌胜秀” 的字辈。

   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根据传说、族谱记载, 鄂西侗族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 乾隆年间, 从湖南的沅州 (即现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县,贵州的玉屏 (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先后迁来湖北施南府定居的,。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至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有杨、吴、姚、龙、谢、黄等姓氏。

   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 江南始祖也, 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 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 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丁盛, 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一世祖。二世祖吴正端, 生湖南沉州芷江永正里布溪寨, 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谷皮塘, 葬谷皮塘。妻杨氏迁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南七保, 小地名花板。

   利川毛坝《姚氏族谱》记载“ 姚良珊, 自大明帝入沉州芷江县葫芦企寨居住。妻杨氏, 生文献, 素与吴世万相契(文献即君赞)。万对献说, 此地偏窄, 不是一长久之所, 得闻沿溪而上, 有百余里, 尚未开辟。献即应说, 早有此心。二人同行, 至中途云雾腾腾, 天昏地暗, 肚饥日渴, 二人正计议, 忽来杨癫子, 献问至此有何贵千?弟意前来择居。癫子将竹杆插地, 清泉涌出, 天开雾散, 三人鼓掌大笑, 莫非天应斯人。三人在此盟誓结为兄弟。姚曰君赞, 吴日世万, 杨曰天应。万曰兄有派(排)行多少字?献曰二十派(排)行,字多难以乏人。三人新议派(排)行, 七字轮流, “再正通光昌胜秀。”

   鄂西侗族地区广泛流传, 在明代初期, 有吴世万, 姚君赞、谢天飞、龙地盛等为首的一批人, 在湘西新晃的共(贡)溪居住, 当地严重缺水, 云雾不开, 庄稼不好, 有神鸟告诉他们, “ 要得云雾开, 只有天应来。” 吴世万、姚君赞了解到靖州有个杨天应, 他们二人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共同凿山开洞, 引出清泉, 从此云开雾散, 庄稼茂盛,五谷丰收。他们感谢杨天应, 与之结为兄弟, 用共同的派(排)行,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个字互不通婚, 视如骨肉。这个故事, 在鄂西侗族中, 几乎家喻户晓。至今鄂西侗族姓氏中, 也还用这七个字为字辈排行, 而且互不通婚。

    鄂西宣恩县侗族歌颂祖先的《侗歌十二月》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春, 杨氏祖先杨天应,   神人降旨给天应, 开发沉州是功臣。

           三月里来三月三, 姚氏先祖姚良珊,   永乐十四迁湖南, 开辟沉州姚君赞

           六月里来三伏天, 吴氏先祖吴世万,   结拜姚杨龙谢姓, 勘察沉溪谋长远。

           七月里来七月七, 谢氏祖先谢天飞,   五姓一家住一起, 永留后世创奇迹

           八月里来秋风成, 龙氏祖先龙地圣,   沉溪结拜五人姓, 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月里来九月九, 五姓字派是一谱,   再正通光昌胜秀, 异姓同胞传千秋。

           从此立盟定誓言, 子孙繁衍万万年。

   在宣恩县杨姓是第一大姓,约5万人,杨再思后代进入宣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侗族占8%,以杨姓、吴姓为主,来时是光字辈的,是杨光银先从止江搬到铜仁然后再搬到宣恩的,已经九代人了。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习俗没有传下来。新晃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姜家街,杨家店,只准吵架,不准骂娘。说明了姜杨两家祖上的亲密关系。在高洛乡苗寨的杨姓沿用的还是七字辈。这里的杨姓与贵州、湖南的杨姓后裔不同,许多家谱失修断档。

   不少姓氏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七字字辈。如松桃凤凰一带的麻氏使用的即是。

   广西田林浪平麻氏,也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个字辈。据说其祖先是1640年,反清覆明跟随李定国从军,李定国病逝后,残部居此,称呼为高山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地盛与儺戏

   龙地盛会跳儺(nuo)戏,有出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1933)《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从有关史料看,也可能是从古辰州(今沅陵)传贵州,再传过来的,辰州那正是从楚地进入峒地的要津。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使唯一用峒语演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晃天井寨傩戏’得以传世。

   五、民族融和,字辈衍变

 

   民族名称是个动态的政治符号

   据杨、吴、姚、龙、石诸姓族谱记载,其先祖皆为徙居新晃的外籍人,不是新晃的土著先民。而现今杨、吴、姚诸姓氏集居的地方皆在新晃的侗族核心区,绝大多数保留了侗族语言和风俗。杨、吴、姚诸姓氏且在新晃侗族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姓氏,是新晃侗族人口中的大姓,确为新晃侗族的主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访问团调查材料》认为:晃县中5、6 区,在宋明以前是稀落的苗胞土著,在元末明初便有构成侗族的杨、吴、姚、龙、石诸姓氏,由贵州和湖南辰沅一带迁徙到这里。说明新晃的侗族是由外地迁入。民族出版社《侗族简史》说: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道光五年修《晃州厅志》载:“厅治东接龙标, 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西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

   至于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亦非偶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实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郎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15人,籍隶江西者13人,其中又有11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三江县的贯洞、林溪、亮寨、皇朝、八江、寨卯、独洞、和里、黎平县的洪州、地青、三洞、黑洞、佳所、潘老寨、下皮林;从江县的上皮林、龙图、洛香等侗族村寨,有杨、吴、石、陆、粟、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实际上是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民间传说杨天应未入晃之前,就有吴世万、姚君赞、龙必(地)胜、谢天辉进入晃地。那时候,黔头楚尾屡月云雨,不见红日,人民多病,播种少成。于是人们设立庙宇,到处祷告,后来,“飞山”之神报说:“若要云雾开,要等杨姓来”。四姓就去找杨天应兄弟,杨姓到来,率四姓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于是天地开朗,成诸姓而安土著。这充分说明新晃在六、七百年以前,是森林密布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杨天应到来,与诸姓齐心协力,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而人丁兴旺,以致使晃邑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人们安居乐业。这传说不仅是当时各民族人民在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对拥有一方风调雨顺可供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乐土的亟盼,也是明季以来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精神写照。同样这个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分你我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至于这五姓生卒时间的对错,确是个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过去历史、交通多方原因,加之时代久远,族裔繁衍,各房各自修谱,无从考证,难免记录各异。但数姓结为异姓兄弟的美谈,却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这确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族源,更反映了民族融和的史实。如有支张姓人是从湖南麻阳搬来的,来时是苗族,来到与当地侗族融合,现在都是侗族了。

   土家族不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汉族,而且是最纯血的汉族,比现在的汉族还要纯正。

湘西的杨氏家族,向氏家族,彭氏家族等,祖上五代的族谱都是汉族,但现在却都是少数民族了。

湘西的彭氏土司家族,祖上是江西迁移过来的汉族大家族,从五代到清朝末年,这个家族统治永顺土司王国900年,历代的族谱,祭祀,宗庙都是华夏汉族,现在都变成了土家族。

   永顺县土司王城遗址,是中国最大的土司王城遗址,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湘西赶尸,苗疆巫术的所在地。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是湘西历代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古城。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民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实际上也已是民族融和的后裔。

   以上主要以新晃侗族发展衍变为例,可见我国民族的名称变化。民族、特别是所谓少数民族,实际上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风俗风情或多或少的保存和传承,越是偏远的地方,古时的风俗民情可能保存得更多。其实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相互不断融和、衍变、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冠以不同名称,实是社会、时代的一个政治符号而己。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的影响。

   千余年来,在杨氏家族影响下,峒地不少姓氏使用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衍,或以此为基础,衍变各自字派。

   一般来说,凡是杨再思门下,包括大湘西,黔东南,主要都使用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也有少部分支系有所增减,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但迁徙到峒地的不少其他姓氏,特别是明、清两朝先后两次“江西填湖广”,又“湖广填四川”,很多从江西来到大湘西,黔东南的,不少改成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或用其中4个、5个,或以七字派为基础各自衍变。
   就是在峒地赫赫有名的,宋中期就因平蛮而居峒地的我龙氏禹官公下宗麻公兄弟脉系,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宋末元初,避乱峒地的我龙氏秉璘公禹淑公脉系,在其譜系字辈衍变中,也可看到其影响下的迹印。

清初,大量“湖广填四川”的各姓氏,拿我龙氏来说,特别是徙入嘉陵江流域的,或用这七字字辈、或以此为基础衍变的真不少。值得好好探析。

   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为脉络,参照、比对各相关姓氏字派譜牒,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或可能对我们探宗寻祖有所补益。

   参考  引用

《龙氏族谱》

《姚氏族谱》

《吴氏族谱》

《杨再思氏族通志》

《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新晃杨吴姚诸姓侗族溯源探析》(悠闲龙夫 )

《鄂西侗族姚氏遍地繁荣》 (姚富侨)

《杨再思统领五溪峒考》龙 迅(侗族)

《走进湘西》

《飞山文化》

《天涯论坛》

《红网》

《百度》

                                                   四川 龙一乐   2017-7-3于賨


,

“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神照五溪  “再正通光……”峒地“VIP”

   一、“再正通光昌勝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唐末五代以来杨再思及其家族统领五溪峒地千余年,受历朝历代官府推崇,百姓爱戴。

   在峒地众所周知.侗族民间普遍信仰杨再思和杨正韬.他们被尊为土主,前者的庙称飞山庙或飞山宫,后者的庙称大王庙.这些庙宇大小不等,在侗族聚居地区所在皆是。1989年调查湘、黔的芷江.新晃.玉屏诸县的侗族聚居区时,仍然见到不少这类祠庙或其遗迹.与此相同,在四川酉、秀乃至贵州江口省溪、提溪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也有不少专门祭祀杨再思与杨正韬的祠庙.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和光绪《秀山县志》记载:在秀山祀杨再思的祠庙有邑梅、平茶.地坝等地的飞山庙。祀杨正韬的祠庙有邑梅,平茶的士主庙或大王庙。在贵州江口省溪和提溪一带亦有众多的土王庙或土主庙分别祀奉杨再思与杨正韬,据江口怒溪(原属省溪司)的《杨姓族谱》,可见这些地方崇祀二杨的性质与侗区是一致的,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又有英雄崇拜的含义。

   走访峒地,一些村民堂屋神龛供奉的神位上写的是“杨大将军”,指的就是杨再思。相传唐末时期,该支姚姓人的祖先(当时为饶姓)因犯事即将被株连九族,无奈之下的饶氏逃到湘西,在杨再思的帮助下得以隐居于此,同时改为姚姓,从而存活下来。后人为感谢杨再思的帮助,在家中的神位上会写“杨大将军”,与姚姓先祖共同供奉。这些姚姓人皆为汉族,却依然将杨再思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敬奉杨再思为神灵,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永传。

   人类历史,有家才组成国,有国才能保家。特别是战乱年代,动荡社会,家国天下,无不图强自保。汉魏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齐心打天下;大唐一朝,能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崛起,靠的是李家全族奋起,更靠的是瓦岗寨哥们儿弟兄齐力拼搏,更靠的是和民心、顺民意。俗话说:战场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深受传统教育的杨再思深谙个中奥秘,他在峒地入乡随俗,和峒地百姓融为一体,他是峒地的“大王”,也是朝廷的命官。他创建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及其轮回制,和异姓结盟为兄弟共用此字派,其他不少姓氏也能使用这字派,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他向社会明示了:使用这“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是杨家人,结盟的异性兄弟使用这七字字派的是和他杨家一样亲如兄弟一家人,其他姓氏能使用这一字派是其荣耀,也是和杨家情同手足的一家人。

“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创设和使用,不仅仅是序昭穆、清人伦,更无形中起到了团结峒地百姓、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积极作用。

   拿今天的话说,“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就是一名片,一融入了杨氏大家庭的身份证,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 一蛮荒之地的护身符。这在当年,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深山野岭,荒蛮峒地的老百姓来说,多么重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靠的就是这家族、宗族社会基础。毋容讳言,强宗大族就是一地的中坚,众多散姓弱族依靠和依附大姓强族,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自然现象,也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使然。

   二、杨再思家族及其世袭统领地

   杨氏十二大房统领峒地。

   一说杨再思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

   杨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韬)、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

   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款,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

   另一说据清光绪时的《杨氏族谱》记载。 “始自再思公以下,十二大房分支:政岩(或严或崖,长子),政洪(次子).正滔(三子),政传(四子)、政佥(五子)、政豫(六子).政添(七子),正爽(八子).政权(九子)、政琉(十子)、政握(十一子)、政敏(十二子)【最后两房为再思之侄儿】。目今黔山、三楚、西蜀、西粤四省,族众人繁……”

   杨氏世袭传承概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开拓湘、黔、五溪峒流域。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初六日,杨再思生于叙州朗溪托口。

   唐中和三年(883年)杨再思23岁,随父守护叙州,后任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新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年)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清嘉庆《湖南通志》:“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蛮地” 或“南僚’ 地区。 《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 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金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

   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粱开平元年(907年),长沙武安节度使马殷(911年被后梁封为楚王)遣将吕师周攻飞山蛮.开平二年(908年),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以拒马殷。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头领杨承磊战死。开平四年(910年),吕师周破飞山蛮,前期峒酋潘金勝及3000多峒民被害。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据潭阳、朗溪自称诚州牧,,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

   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古州(今贵州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薪化为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杨氏族谱》)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思及其子孙世袭其位。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杨再思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思之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马氏楚国覆亡,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殁,享年95岁,葬於黎平县长 岭岗。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封赠“英忠侯”墓碑。

   马氏楚国灭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长子杨政岩(即杨正严或杨正崖)又以十洞称诚.徽二州.号十峒首领 (这就是宋“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

   杨政隆兄弟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结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慰,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威远侯(其碑现收藏于会同),赐爵英惠公,立杨英忠侯墓碑,嘉奖才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清道光年间(1821-1852年)杨芳自叙的《杨氏家谱》说:“再思公以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0年)生, 至昭宗朝(889—904年)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历五代”,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光绪《黎平府志》称“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五代末、北宋初的“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晟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诚、徽州首领杨蕴内附。次年遣杨通宝入贡,命为诚州刺史。【光绪《黎平府志》:清末进士,黎平人胡长新,光绪五年(1879年),为杨再思撰“墓表”,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湖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解史“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官”。 《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治所靖县)。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诚州刺史杨政岩(崖)复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此后,溪峒首领杨光富.杨光僭等亦先后归附。

   宋仁宗庆历年问(1041——1048年)据有今绥宁一带的杨通汉、杨光倩父子常入贡。嘉祜五年(1060年),朝命杨光倩为微州刺史。

   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年,由于朝廷与峒地的矛盾,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

   杨再思子孙,随官任职,散居十地。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川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

   开垦晃县的杨天应(昌字辈,杨再思的十二世孙)。领有今湘黔边靖州、会同、绥宁、黎平、锦屏和天柱诸县。现今仍流行于湖南新晃、芷江和贵州玉屏一带侗区的侗族民间吟诵诗《侗垒》中就有《杨天应从靖州来》、《天应公赞》等诵词。

   元朝初年(1280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

   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棒、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南洞等处正副长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拆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统治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民为要务,守土安民,从俗风化,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杨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不满250人。思裔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部分子孙则聚族而居,保留了古代氏族的形式,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中国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就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提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就已普及教育。

   三、杨再思家族字派繁衍及谱牒概要

   杨再思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轮转。

   以世数排列班次,彰昭穆、清世系。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

   千余年来,杨再思大部分后裔一直轮回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

但也有少部分后人有所改动:

   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 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政”字的,有在“胜”字后加一“俊”字的。

   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

   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

   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俭裔十四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能有成”。

   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二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年),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 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才正远(大),英敏振天朝”二十字。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圣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

五十三年(1788年),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岩裔天应房在七字后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忠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同年滔裔杉湾岑戈房续为“清和广润瑞钟英,家治善仁培祖德,后昆世代步青云”。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登承全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

   咸丰九年(1859年)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

   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十四字轮转。

   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

   杨天应嫡裔――都录——楚高为七甲,裔孙居中寨、碧朗等地。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民国时期同宗聚议新字辈,由原28代增至56代:“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遵清德风飘远,学绍名儒手泽芳,祖述善谋贻燕翼,宪章伟烈振麟祥,相传宏祚群英炳,代启文人艺苑香”

   遵义市(团泽河包,下杨家巷,虾子青山,虾子车水,新舟平杨坝,新舟春台,茅坡,湄潭永兴等)杨姓:再正通光昌盛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永发洪龙远;文章华国昭书香。其中“光”字辈通用“朝”字。

迁入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

   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一百零四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勿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

杨氏族人,有人感慨:自明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 全国同派,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近年凯里岩裔天应房后人主持修谱《杨再思氏族通志》,决定以这”28字派定谱,理由是该28字派后人最为繁盛。实际上目前再思公后裔中仍七字派人数最多。)

   杨再思裔孙之家乘谱牒。

   以序昭穆世系。自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五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六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十三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四世秀林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

   至十六年(1418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年),省溪飞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 。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四世文风三修城步谱。次年(1616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卿赠序的。

   到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

   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杨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

   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平。至光绪、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杨洪房及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

   近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扶罗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在抗日战争吃紧的三十二年(1944年),滔裔蓝田杉湾、南明岑戈房仅用三个月时间抢修族谱一部五卷,续谱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却将老谱一部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宁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从未修谱的结、款之裔与修裔联合修谱,各房均新修付梓,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四、团结一家亲  互助兄弟情

   过去大湘西,深山老林,地荒人稀。

   史载杨再思踞五溪时,峒地民众约40来万,当时全国人口八、九千万。

   据报道,湖南曾发现蟒蛇王。湖南省洞口县洞山乡飞山庙村十多个找野猪的村民,有一次路经“迷羊溪”原始森林时,发现一条巨蟒,他们当时误以为是一根大树横在溪里,便踩了过去。从此条信息,可见其蛮荒。

   五溪峒地,由于蛮荒,过去也是战乱年代的避难地,也是朝廷人犯、政敌、失意官员的流放地之一。

   “飞山”、“飞山庙”、“ 飞山堡”。

   现在,公认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八》:在飞山蛮中.以潘氏和杨氏为强宗大姓。

   有关方面在考证湖南城步飞山庙、飞山堡时,据《潘氏墨谱》和《兰氏墨谱》:自唐以来,均为潘姓的世居 地。直到今天,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日辰时,潘姓苗族同胞还要祭祀“潘金盛圣公” (“潘金盛”乃《宋史·蛮夷二》所载“飞山之蛮”,即今在全州之西的“飞山蛮” 前期酋长)。

   道光《宝庆府志》:据该县杨氏苗族《杨氏通谱》载:今靖县飞山之名,来自杨再思(《宋史·蛮夷二》中“飞山蛮”的后期酋长)的封号,“再思公不特全家富贵,并得高年高寿,九十有七卒,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葬于上棺村(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十里处)。朝廷以公有大功于民,建庙于靖州,诏悬封为飞山令公庙。”之后“公之精灵威显,民间奉为活佛”。从此,建“飞山令公庙”之山便为当地群众和杨再思后人简称为“飞山”,建“飞山庙”,一百五十四年之后,在人们习惯称呼下,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在此置“飞山堡”,直传至今。

   潘金盛作“飞山蛮” 前期酋长时,杨承磊是其大将,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唐末,因峒地之蛮在武冈与盘踞长沙的马殷摩擦,马部下吕师州从城步抄原始老林小路,出其不意直捣潘之老巢,杨承磊战死。后潘金盛被擒往武冈遇害,3000多峒民被杀。

  时踞潭阳、朗溪的杨再思,为保存实力,避免峒民遭受灭顶之灾,以其地附楚,自称诚州牧,,成为峒地 “飞山蛮” 后期酋长。从其祖父杨临牒率其父杨居本及杨居庆、杨居忠等弟兄自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以来,70余年间(839--910),杨家完全融入了峒地社会,成为了峒地一员,并发展成了与潘姓并驾齐驱的强宗大姓,保境安民的飞山酋长,朝廷封赠的溆州刺史。

   开发峒地的有功先祖,被后世尊奉为神,供奉不断、香火永远。

   峒地“盘古庙”的供奉,道出了大西南各民族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真谛。

   峒地祭祀黑帝大王,道出了自古以来,华夏一统,都是朝廷子民的真谛。(传说有一位苗族江姓酋长,抢皇纲,救百姓。朝廷征剿,他浴血奋战,死后仍巍然耸立,七天七夜滂沱大雨袭击不倒。官兵又放火烧七天七夜,烧黑了也依然不动。直到皇帝刺封为黑帝大王才躺下。侗族群众念其英名,当神敬奉。)
  

   峒地祭祀"河边老者",据此可见我龙氏有先祖与其他诸姓一样,早在峒地生息,为民除害,永被后世尊奉为神。(侗族群众世代敬奉的"河边老者",是有名法师杨法、吴法文、姚再茂、龙道洪。传说他们神通广大,骑虎施法。前两个尊作"大板凳",后两个誉为"小板凳",常点香火祈请他们的神灵去驱除"鬼怪",消灾解厄,去病除邪。)

   河边老者之一的“龙道洪”,作为我龙氏先人,值得说道。

   纵观历史:伏羲女娲后,就有龙人同先民从甘陇顺白龙江嘉陵江入川入黔;三皇五帝、特别是大禹治水以来,“龙” 随虞舜从江淮北上晋中,成为唐尧虞舜的重臣——纳言龙公,可见顺长江流域早有龙氏繁衍;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特别是楚国多有龙人活动的记载;秦汉以来我龙氏踪迹凸显,伯高祖公助马援将军平 “武陵蛮”、治永州,其弟伯湘家辰州、伯海家靖州......龙氏号“武陵堂”有其因矣;东晋时武陵龙氏9世祖宇公次子毅公迁四川,大唐时武陵龙氏24世祖暹(xian)公玄宗开元二年(714)任道州学政,始为道州基祖。直至28世祖庚公(字西仲)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57)赴江右庐陵吉水承,咸通十二年(871)王仙芝黄巢乱,于僖宗乾符元年(874)父子孙曾避乱顾村莲塘,始为永新基祖。32世瑀公中后唐(923--936)乡试,任贵州镇远县尉。

   杨再思祖孙三代在峒地,时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殁,其间115年。“河边老者”四老,能被峒地民众当成救世济难的神敬奉,其人当在这115年间或其前后,

   笔者前述纵观历史,不乏龙裔有人或避乱或追求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世居深山。君不知,早年永新龙氏老谱,相当部分认为伯高公源于龙公苌丘(或坵苌),汉时江南道家高人也。伯高公深谙道家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峒地请神迎神的“咚咚推”傩(nuo)戏,能收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因有我空前绝后龙的传人千百年来的演绎。

   再说“河边四老“,也正是五溪峒地的 ”杨、吴、姚、龙“强宗大姓啊。深山溪流,是过去峒地通往外部世界的最好最便捷的通道,高山深谷,当然更充满了艰险,民众不忘“河边四老“为民除害,消灾解难,诚心祈祷,永世供奉,确在情理之中啊。

祭祀火神,则直接说明了杨氏善于并诚心与各强宗大姓团结治蛮。据说杨再思攻打辰州,在火神坡遇着五个"蛮人",自称是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下凡(后说这五神其实就是吴、姚、龙、谢、黄五大姓),愿为部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功勋,死后侗族人民立"火神"庙供奉。

   以部属中的诸大姓立为峒官,共治峒地。

   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

   以上诸说法中的我龙氏先民,至晚当与杨再思同时代人矣。

   异姓兄弟结盟,共用“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字派。

   “杨、吴、龙,谢、姚,黄、石”七姓或“杨、吴、龙,谢、姚”五姓结盟,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使用“再、正、通、光、昌、盛、秀” 七字字派,异姓兄弟之间尤如亲兄弟,互不通婚。此说一直在峒地盛传,历久不衰。反映了千余年来,杨氏后裔不断与各姓氏团结互助,共同开发、治理峒地。

    元明之际,有关杨天应五姓结盟的说法较多:

   杨氏入晃先祖杨天应。据2004年3月付印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和地方志:杨天应是开发中寨地区的始祖。杨天应,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5月13日午时,是唐末诚州刺史杨再思19世孙(也有12世孙一说)。性情磊落,广学博才,著有“飞山论”等书,传说永乐22年(1424),经姚、吴、龙、谢姓邀请,偕妻弟谢天辉一起移居西溪芷荣(亦名出云洞现今中寨),共同拓荒垦土,创立家业。从此“天地开朗、瘴疬潜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史?西南溪洞诸蛮》:“(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吴姓。” 杨、吴二姓.至今仍是侗族中的大姓,几乎遍及整个侗族地区。

   吴氏入晃始祖吴世万。据2006年9月重修《吴氏族谱》:吴世万(1289―1370),字斯年,号炽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生,明太祖洪武三年卒。祖籍江西道安塘(今吉安),出生于湖广靖州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少年时,世万随父兄宦居靖州会同诸葛城读书习武,才智聪颖,谋策过人,元至大年间约(1308—1311),湖广师匡慕兵应征入伍,旋经武宗教场测试左榜,为太子左侍卫,主管大都(北京)太子府安全保卫事宜。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助周王和世辣(皇室亲王)出兵征伐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加封千户候。奏请留守沅州善后。延佑四年(1317)加封为五品千户长官司长官。顺帝元统初(1333),朝政腐败,吴世万毅然弃官归农,先居靖州会同远口,旋迁沅州之西溪龙寨定居。
   吴世万为沅州之西吴姓始祖,有子一,名品象。“第三世”富字辈共有12 人,分为12 大房:龙寨发迹祖吴富官;凉伞开基祖吴富昌;龙寨开基祖吴富阶;扶罗开基祖吴富来;贡溪开基祖吴富锡;平地开基祖吴富晚;大晏家开基祖吴富强;老黄寨开基祖吴富赛;火烧寨开基祖吴富鲁;花园、冲场开基祖吴富寨;柳寨开基祖吴富兰。
   吴世万后裔分布现今新晃的新寨、凉伞、黄雷、贡溪、禾滩、凳寨、波洲、天堂、茶坪、林冲、大湾罗、方家屯、鱼市、碧朗、米贝、洞坪、李树、扶罗、中寨、步头降、兴隆等21 个乡镇。

   姚氏入晃始祖 姚君赞。1985 年重修的《姚氏族谱》: 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珊公奉诏偕良能、良德二兄,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来沅陵。良能分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能子宗岳,迁浦市江东洲堆角;岳子千驷,驷子姚龙,姚虎,后订派乃为世龙、世虎,至今文武衣冠,为辰郡最。良德和珊公,分居沅陵,明宣宗宣德癸丑八年(1433),珊公迁沅州岩子坪,后入城西柳寨,时珊公年已八十矣,子宗苍,此时亦五十有八,后珊公死,归葬沅陵。妣张氏,与珊同葬老坟侧左。苍子千邦,娶陈氏,与邦公同厝老坟侧右。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经幼亡,世泰娶龙氏,生子文献。文献公、字君赞,乃珊公之玄孙也。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二人虑及将来有人稠地窄之患,因偕同沿溪而上,共寻荒野开辟, 忽值杨癞子来前,亦欲卜居,于是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癞子将竹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曰:‘今日云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期人?’乃与结盟兄弟,姚曰君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直至伞寨过河,有鱼跃起,公曰:‘善哉! 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诚佳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卜宅于兹,三人同行,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君赞有四子孙十三,分布在湘黔周边地区的新晃、芷江以及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侗族地区。

   姚文献字君赞(1440一1512),侗族,祖籍江西南昌。先祖姚良珊,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随兄长迁入辰州,宣德八年(1433)复迁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1440)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建立家园,成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民间传说并经相关谱史资料印证,姚文献、吴世万、杨天应结为异姓兄弟,议定三姓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文献卒后葬磨寨人形地,癸山丁向。

   世泰公之子文献公(姚君赞)五姓(姚、杨、吴、龙、谢)结盟改派,议七字循环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凡祖上用七字之姚氏均为文献公后裔!七字用二轮后,三公之后同议续派:绍祖本元茂、敦伦瑞应长、彤庭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新晃姚氏源于三公(良能、良德、良珊)之后,三公之后四祖(姚龙、姚虎、姚清、姚泰)同议老派字派二十字: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因“良宗“二字与祖上同,大多后裔未用,且四祖以“世”为派)凡用此二十字之姚氏,均为三公之后!

   “三公”(良)能德删和文献公本是汉族,现在,“三公”裔和文献公后裔大部分变成少数民族了,例如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等。今新晃是侗族自治县。

   三公”之一良删(一字珊)公,行三,四十二世。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良)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于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

   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

   外迁族裔不忘峒地“异姓兄弟结盟”的传说

   关于杨天应、昊世万、姚君赞、谢天一、龙丁(地)盛的传说, 也同样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新晃、玉屏等侗族聚居地区流传。如芷江县侗族聚居区杨氏谱叙记载:我疆自洪武开辟, 有吴世万、姚君赞、谢天辉、龙地盛住居芷荣, 是时, 云雾茫茫, 不辨东西南北, 烟雨檬檬, 何分春夏秋冬, 往往鬼哭神号, 民灾物坏, 于是建立庙宇, 二月二日祀神农黄帝, 六月六日祭白帝天王, 诚心有感, 神报无差, 梦魂中神相指示曰要得云雾开, 须待罗蒙杨氏来。新晃原属芷江县, 嘉庆二十二年改设晃县, 主要姓氏为杨、吴、姚、龙、谢五姓,。

   传说原来只有吴、姚、龙、谢四姓, 因云雾不开, 生产无收获, 神人指示, “ 要得云雾开, 除非天应来” 。吴世万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在贡溪共吃, 把竹竿一插, 清泉涌出, 天开云雾散。吴世万去请杨天应带的伞未失掉, 放伞的地方叫伞在(现名平寨), 在另一个地方把壶落了, 叫那里壶落(现名扶罗)。杨天应是杨再思的十二代子孙, 现在的杨姓是天应的二十五代子孙。鄂西侗族与湘西侗族, 历史来源相同, 传说相同, 姓氏相同, 班辈相同。新晃、芷江、玉屏、通道等县的杨、吴、姚等姓中, 至今还保存“ 再正通光昌胜秀” 的字辈。

   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根据传说、族谱记载, 鄂西侗族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 乾隆年间, 从湖南的沅州 (即现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县,贵州的玉屏 (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先后迁来湖北施南府定居的,。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至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有杨、吴、姚、龙、谢、黄等姓氏。

   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 江南始祖也, 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 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 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丁盛, 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一世祖。二世祖吴正端, 生湖南沉州芷江永正里布溪寨, 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谷皮塘, 葬谷皮塘。妻杨氏迁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南七保, 小地名花板。

   利川毛坝《姚氏族谱》记载“ 姚良珊, 自大明帝入沉州芷江县葫芦企寨居住。妻杨氏, 生文献, 素与吴世万相契(文献即君赞)。万对献说, 此地偏窄, 不是一长久之所, 得闻沿溪而上, 有百余里, 尚未开辟。献即应说, 早有此心。二人同行, 至中途云雾腾腾, 天昏地暗, 肚饥日渴, 二人正计议, 忽来杨癫子, 献问至此有何贵千?弟意前来择居。癫子将竹杆插地, 清泉涌出, 天开雾散, 三人鼓掌大笑, 莫非天应斯人。三人在此盟誓结为兄弟。姚曰君赞, 吴日世万, 杨曰天应。万曰兄有派(排)行多少字?献曰二十派(排)行,字多难以乏人。三人新议派(排)行, 七字轮流, “再正通光昌胜秀。”

   鄂西侗族地区广泛流传, 在明代初期, 有吴世万, 姚君赞、谢天飞、龙地盛等为首的一批人, 在湘西新晃的共(贡)溪居住, 当地严重缺水, 云雾不开, 庄稼不好, 有神鸟告诉他们, “ 要得云雾开, 只有天应来。” 吴世万、姚君赞了解到靖州有个杨天应, 他们二人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共同凿山开洞, 引出清泉, 从此云开雾散, 庄稼茂盛,五谷丰收。他们感谢杨天应, 与之结为兄弟, 用共同的派(排)行,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个字互不通婚, 视如骨肉。这个故事, 在鄂西侗族中, 几乎家喻户晓。至今鄂西侗族姓氏中, 也还用这七个字为字辈排行, 而且互不通婚。

    鄂西宣恩县侗族歌颂祖先的《侗歌十二月》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春, 杨氏祖先杨天应,   神人降旨给天应, 开发沉州是功臣。

           三月里来三月三, 姚氏先祖姚良珊,   永乐十四迁湖南, 开辟沉州姚君赞

           六月里来三伏天, 吴氏先祖吴世万,   结拜姚杨龙谢姓, 勘察沉溪谋长远。

           七月里来七月七, 谢氏祖先谢天飞,   五姓一家住一起, 永留后世创奇迹

           八月里来秋风成, 龙氏祖先龙地圣,   沉溪结拜五人姓, 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月里来九月九, 五姓字派是一谱,   再正通光昌胜秀, 异姓同胞传千秋。

           从此立盟定誓言, 子孙繁衍万万年。

   在宣恩县杨姓是第一大姓,约5万人,杨再思后代进入宣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侗族占8%,以杨姓、吴姓为主,来时是光字辈的,是杨光银先从止江搬到铜仁然后再搬到宣恩的,已经九代人了。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习俗没有传下来。新晃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姜家街,杨家店,只准吵架,不准骂娘。说明了姜杨两家祖上的亲密关系。在高洛乡苗寨的杨姓沿用的还是七字辈。这里的杨姓与贵州、湖南的杨姓后裔不同,许多家谱失修断档。

   不少姓氏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七字字辈。如松桃凤凰一带的麻氏使用的即是。

   广西田林浪平麻氏,也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个字辈。据说其祖先是1640年,反清覆明跟随李定国从军,李定国病逝后,残部居此,称呼为高山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地盛与儺戏

   龙地盛会跳儺(nuo)戏,有出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1933)《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从有关史料看,也可能是从古辰州(今沅陵)传贵州,再传过来的,辰州那正是从楚地进入峒地的要津。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使唯一用峒语演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晃天井寨傩戏’得以传世。

   五、民族融和,字辈衍变

 

   民族名称是个动态的政治符号

   据杨、吴、姚、龙、石诸姓族谱记载,其先祖皆为徙居新晃的外籍人,不是新晃的土著先民。而现今杨、吴、姚诸姓氏集居的地方皆在新晃的侗族核心区,绝大多数保留了侗族语言和风俗。杨、吴、姚诸姓氏且在新晃侗族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姓氏,是新晃侗族人口中的大姓,确为新晃侗族的主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访问团调查材料》认为:晃县中5、6 区,在宋明以前是稀落的苗胞土著,在元末明初便有构成侗族的杨、吴、姚、龙、石诸姓氏,由贵州和湖南辰沅一带迁徙到这里。说明新晃的侗族是由外地迁入。民族出版社《侗族简史》说: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道光五年修《晃州厅志》载:“厅治东接龙标, 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西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

   至于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亦非偶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实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郎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15人,籍隶江西者13人,其中又有11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三江县的贯洞、林溪、亮寨、皇朝、八江、寨卯、独洞、和里、黎平县的洪州、地青、三洞、黑洞、佳所、潘老寨、下皮林;从江县的上皮林、龙图、洛香等侗族村寨,有杨、吴、石、陆、粟、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实际上是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民间传说杨天应未入晃之前,就有吴世万、姚君赞、龙必(地)胜、谢天辉进入晃地。那时候,黔头楚尾屡月云雨,不见红日,人民多病,播种少成。于是人们设立庙宇,到处祷告,后来,“飞山”之神报说:“若要云雾开,要等杨姓来”。四姓就去找杨天应兄弟,杨姓到来,率四姓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于是天地开朗,成诸姓而安土著。这充分说明新晃在六、七百年以前,是森林密布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杨天应到来,与诸姓齐心协力,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而人丁兴旺,以致使晃邑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人们安居乐业。这传说不仅是当时各民族人民在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对拥有一方风调雨顺可供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乐土的亟盼,也是明季以来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精神写照。同样这个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分你我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至于这五姓生卒时间的对错,确是个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过去历史、交通多方原因,加之时代久远,族裔繁衍,各房各自修谱,无从考证,难免记录各异。但数姓结为异姓兄弟的美谈,却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这确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族源,更反映了民族融和的史实。如有支张姓人是从湖南麻阳搬来的,来时是苗族,来到与当地侗族融合,现在都是侗族了。

   土家族不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汉族,而且是最纯血的汉族,比现在的汉族还要纯正。

湘西的杨氏家族,向氏家族,彭氏家族等,祖上五代的族谱都是汉族,但现在却都是少数民族了。

湘西的彭氏土司家族,祖上是江西迁移过来的汉族大家族,从五代到清朝末年,这个家族统治永顺土司王国900年,历代的族谱,祭祀,宗庙都是华夏汉族,现在都变成了土家族。

   永顺县土司王城遗址,是中国最大的土司王城遗址,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湘西赶尸,苗疆巫术的所在地。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是湘西历代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古城。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民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实际上也已是民族融和的后裔。

   以上主要以新晃侗族发展衍变为例,可见我国民族的名称变化。民族、特别是所谓少数民族,实际上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风俗风情或多或少的保存和传承,越是偏远的地方,古时的风俗民情可能保存得更多。其实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相互不断融和、衍变、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冠以不同名称,实是社会、时代的一个政治符号而己。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的影响。

   千余年来,在杨氏家族影响下,峒地不少姓氏使用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衍,或以此为基础,衍变各自字派。

   一般来说,凡是杨再思门下,包括大湘西,黔东南,主要都使用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也有少部分支系有所增减,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但迁徙到峒地的不少其他姓氏,特别是明、清两朝先后两次“江西填湖广”,又“湖广填四川”,很多从江西来到大湘西,黔东南的,不少改成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或用其中4个、5个,或以七字派为基础各自衍变。
   就是在峒地赫赫有名的,宋中期就因平蛮而居峒地的我龙氏禹官公下宗麻公兄弟脉系,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宋末元初,避乱峒地的我龙氏秉璘公禹淑公脉系,在其譜系字辈衍变中,也可看到其影响下的迹印。

清初,大量“湖广填四川”的各姓氏,拿我龙氏来说,特别是徙入嘉陵江流域的,或用这七字字辈、或以此为基础衍变的真不少。值得好好探析。

   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为脉络,参照、比对各相关姓氏字派譜牒,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或可能对我们探宗寻祖有所补益。

   参考  引用

《龙氏族谱》

《姚氏族谱》

《吴氏族谱》

《杨再思氏族通志》

《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新晃杨吴姚诸姓侗族溯源探析》(悠闲龙夫 )

《鄂西侗族姚氏遍地繁荣》 (姚富侨)

《杨再思统领五溪峒考》龙 迅(侗族)

《走进湘西》

《飞山文化》

《天涯论坛》

《红网》

《百度》

                                                   四川 龙一乐   2017-7-3于賨


,

“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神照五溪  “再正通光……”峒地“VIP”

   一、“再正通光昌勝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唐末五代以来杨再思及其家族统领五溪峒地千余年,受历朝历代官府推崇,百姓爱戴。

   在峒地众所周知.侗族民间普遍信仰杨再思和杨正韬.他们被尊为土主,前者的庙称飞山庙或飞山宫,后者的庙称大王庙.这些庙宇大小不等,在侗族聚居地区所在皆是。1989年调查湘、黔的芷江.新晃.玉屏诸县的侗族聚居区时,仍然见到不少这类祠庙或其遗迹.与此相同,在四川酉、秀乃至贵州江口省溪、提溪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也有不少专门祭祀杨再思与杨正韬的祠庙.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和光绪《秀山县志》记载:在秀山祀杨再思的祠庙有邑梅、平茶.地坝等地的飞山庙。祀杨正韬的祠庙有邑梅,平茶的士主庙或大王庙。在贵州江口省溪和提溪一带亦有众多的土王庙或土主庙分别祀奉杨再思与杨正韬,据江口怒溪(原属省溪司)的《杨姓族谱》,可见这些地方崇祀二杨的性质与侗区是一致的,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又有英雄崇拜的含义。

   走访峒地,一些村民堂屋神龛供奉的神位上写的是“杨大将军”,指的就是杨再思。相传唐末时期,该支姚姓人的祖先(当时为饶姓)因犯事即将被株连九族,无奈之下的饶氏逃到湘西,在杨再思的帮助下得以隐居于此,同时改为姚姓,从而存活下来。后人为感谢杨再思的帮助,在家中的神位上会写“杨大将军”,与姚姓先祖共同供奉。这些姚姓人皆为汉族,却依然将杨再思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敬奉杨再思为神灵,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永传。

   人类历史,有家才组成国,有国才能保家。特别是战乱年代,动荡社会,家国天下,无不图强自保。汉魏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齐心打天下;大唐一朝,能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崛起,靠的是李家全族奋起,更靠的是瓦岗寨哥们儿弟兄齐力拼搏,更靠的是和民心、顺民意。俗话说:战场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深受传统教育的杨再思深谙个中奥秘,他在峒地入乡随俗,和峒地百姓融为一体,他是峒地的“大王”,也是朝廷的命官。他创建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及其轮回制,和异姓结盟为兄弟共用此字派,其他不少姓氏也能使用这字派,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他向社会明示了:使用这“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是杨家人,结盟的异性兄弟使用这七字字派的是和他杨家一样亲如兄弟一家人,其他姓氏能使用这一字派是其荣耀,也是和杨家情同手足的一家人。

“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创设和使用,不仅仅是序昭穆、清人伦,更无形中起到了团结峒地百姓、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积极作用。

   拿今天的话说,“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就是一名片,一融入了杨氏大家庭的身份证,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 一蛮荒之地的护身符。这在当年,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深山野岭,荒蛮峒地的老百姓来说,多么重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靠的就是这家族、宗族社会基础。毋容讳言,强宗大族就是一地的中坚,众多散姓弱族依靠和依附大姓强族,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自然现象,也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使然。

   二、杨再思家族及其世袭统领地

   杨氏十二大房统领峒地。

   一说杨再思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

   杨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韬)、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

   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款,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

   另一说据清光绪时的《杨氏族谱》记载。 “始自再思公以下,十二大房分支:政岩(或严或崖,长子),政洪(次子).正滔(三子),政传(四子)、政佥(五子)、政豫(六子).政添(七子),正爽(八子).政权(九子)、政琉(十子)、政握(十一子)、政敏(十二子)【最后两房为再思之侄儿】。目今黔山、三楚、西蜀、西粤四省,族众人繁……”

   杨氏世袭传承概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开拓湘、黔、五溪峒流域。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初六日,杨再思生于叙州朗溪托口。

   唐中和三年(883年)杨再思23岁,随父守护叙州,后任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新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年)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清嘉庆《湖南通志》:“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蛮地” 或“南僚’ 地区。 《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 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金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

   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粱开平元年(907年),长沙武安节度使马殷(911年被后梁封为楚王)遣将吕师周攻飞山蛮.开平二年(908年),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以拒马殷。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头领杨承磊战死。开平四年(910年),吕师周破飞山蛮,前期峒酋潘金勝及3000多峒民被害。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据潭阳、朗溪自称诚州牧,,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

   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古州(今贵州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薪化为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杨氏族谱》)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思及其子孙世袭其位。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杨再思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思之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马氏楚国覆亡,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殁,享年95岁,葬於黎平县长 岭岗。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封赠“英忠侯”墓碑。

   马氏楚国灭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长子杨政岩(即杨正严或杨正崖)又以十洞称诚.徽二州.号十峒首领 (这就是宋“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

   杨政隆兄弟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结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慰,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威远侯(其碑现收藏于会同),赐爵英惠公,立杨英忠侯墓碑,嘉奖才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清道光年间(1821-1852年)杨芳自叙的《杨氏家谱》说:“再思公以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0年)生, 至昭宗朝(889—904年)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历五代”,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光绪《黎平府志》称“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五代末、北宋初的“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晟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诚、徽州首领杨蕴内附。次年遣杨通宝入贡,命为诚州刺史。【光绪《黎平府志》:清末进士,黎平人胡长新,光绪五年(1879年),为杨再思撰“墓表”,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湖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解史“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官”。 《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治所靖县)。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诚州刺史杨政岩(崖)复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此后,溪峒首领杨光富.杨光僭等亦先后归附。

   宋仁宗庆历年问(1041——1048年)据有今绥宁一带的杨通汉、杨光倩父子常入贡。嘉祜五年(1060年),朝命杨光倩为微州刺史。

   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年,由于朝廷与峒地的矛盾,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

   杨再思子孙,随官任职,散居十地。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川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

   开垦晃县的杨天应(昌字辈,杨再思的十二世孙)。领有今湘黔边靖州、会同、绥宁、黎平、锦屏和天柱诸县。现今仍流行于湖南新晃、芷江和贵州玉屏一带侗区的侗族民间吟诵诗《侗垒》中就有《杨天应从靖州来》、《天应公赞》等诵词。

   元朝初年(1280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

   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棒、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南洞等处正副长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拆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统治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民为要务,守土安民,从俗风化,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杨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不满250人。思裔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部分子孙则聚族而居,保留了古代氏族的形式,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中国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就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提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就已普及教育。

   三、杨再思家族字派繁衍及谱牒概要

   杨再思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轮转。

   以世数排列班次,彰昭穆、清世系。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

   千余年来,杨再思大部分后裔一直轮回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

但也有少部分后人有所改动:

   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 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政”字的,有在“胜”字后加一“俊”字的。

   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

   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

   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俭裔十四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能有成”。

   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二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年),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 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才正远(大),英敏振天朝”二十字。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圣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

五十三年(1788年),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岩裔天应房在七字后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忠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同年滔裔杉湾岑戈房续为“清和广润瑞钟英,家治善仁培祖德,后昆世代步青云”。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登承全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

   咸丰九年(1859年)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

   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十四字轮转。

   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

   杨天应嫡裔――都录——楚高为七甲,裔孙居中寨、碧朗等地。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民国时期同宗聚议新字辈,由原28代增至56代:“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遵清德风飘远,学绍名儒手泽芳,祖述善谋贻燕翼,宪章伟烈振麟祥,相传宏祚群英炳,代启文人艺苑香”

   遵义市(团泽河包,下杨家巷,虾子青山,虾子车水,新舟平杨坝,新舟春台,茅坡,湄潭永兴等)杨姓:再正通光昌盛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永发洪龙远;文章华国昭书香。其中“光”字辈通用“朝”字。

迁入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

   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一百零四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勿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

杨氏族人,有人感慨:自明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 全国同派,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近年凯里岩裔天应房后人主持修谱《杨再思氏族通志》,决定以这”28字派定谱,理由是该28字派后人最为繁盛。实际上目前再思公后裔中仍七字派人数最多。)

   杨再思裔孙之家乘谱牒。

   以序昭穆世系。自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五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六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十三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四世秀林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

   至十六年(1418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年),省溪飞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 。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四世文风三修城步谱。次年(1616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卿赠序的。

   到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

   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杨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

   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平。至光绪、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杨洪房及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

   近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扶罗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在抗日战争吃紧的三十二年(1944年),滔裔蓝田杉湾、南明岑戈房仅用三个月时间抢修族谱一部五卷,续谱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却将老谱一部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宁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从未修谱的结、款之裔与修裔联合修谱,各房均新修付梓,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四、团结一家亲  互助兄弟情

   过去大湘西,深山老林,地荒人稀。

   史载杨再思踞五溪时,峒地民众约40来万,当时全国人口八、九千万。

   据报道,湖南曾发现蟒蛇王。湖南省洞口县洞山乡飞山庙村十多个找野猪的村民,有一次路经“迷羊溪”原始森林时,发现一条巨蟒,他们当时误以为是一根大树横在溪里,便踩了过去。从此条信息,可见其蛮荒。

   五溪峒地,由于蛮荒,过去也是战乱年代的避难地,也是朝廷人犯、政敌、失意官员的流放地之一。

   “飞山”、“飞山庙”、“ 飞山堡”。

   现在,公认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八》:在飞山蛮中.以潘氏和杨氏为强宗大姓。

   有关方面在考证湖南城步飞山庙、飞山堡时,据《潘氏墨谱》和《兰氏墨谱》:自唐以来,均为潘姓的世居 地。直到今天,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日辰时,潘姓苗族同胞还要祭祀“潘金盛圣公” (“潘金盛”乃《宋史·蛮夷二》所载“飞山之蛮”,即今在全州之西的“飞山蛮” 前期酋长)。

   道光《宝庆府志》:据该县杨氏苗族《杨氏通谱》载:今靖县飞山之名,来自杨再思(《宋史·蛮夷二》中“飞山蛮”的后期酋长)的封号,“再思公不特全家富贵,并得高年高寿,九十有七卒,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葬于上棺村(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十里处)。朝廷以公有大功于民,建庙于靖州,诏悬封为飞山令公庙。”之后“公之精灵威显,民间奉为活佛”。从此,建“飞山令公庙”之山便为当地群众和杨再思后人简称为“飞山”,建“飞山庙”,一百五十四年之后,在人们习惯称呼下,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在此置“飞山堡”,直传至今。

   潘金盛作“飞山蛮” 前期酋长时,杨承磊是其大将,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唐末,因峒地之蛮在武冈与盘踞长沙的马殷摩擦,马部下吕师州从城步抄原始老林小路,出其不意直捣潘之老巢,杨承磊战死。后潘金盛被擒往武冈遇害,3000多峒民被杀。

  时踞潭阳、朗溪的杨再思,为保存实力,避免峒民遭受灭顶之灾,以其地附楚,自称诚州牧,,成为峒地 “飞山蛮” 后期酋长。从其祖父杨临牒率其父杨居本及杨居庆、杨居忠等弟兄自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以来,70余年间(839--910),杨家完全融入了峒地社会,成为了峒地一员,并发展成了与潘姓并驾齐驱的强宗大姓,保境安民的飞山酋长,朝廷封赠的溆州刺史。

   开发峒地的有功先祖,被后世尊奉为神,供奉不断、香火永远。

   峒地“盘古庙”的供奉,道出了大西南各民族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真谛。

   峒地祭祀黑帝大王,道出了自古以来,华夏一统,都是朝廷子民的真谛。(传说有一位苗族江姓酋长,抢皇纲,救百姓。朝廷征剿,他浴血奋战,死后仍巍然耸立,七天七夜滂沱大雨袭击不倒。官兵又放火烧七天七夜,烧黑了也依然不动。直到皇帝刺封为黑帝大王才躺下。侗族群众念其英名,当神敬奉。)
  

   峒地祭祀"河边老者",据此可见我龙氏有先祖与其他诸姓一样,早在峒地生息,为民除害,永被后世尊奉为神。(侗族群众世代敬奉的"河边老者",是有名法师杨法、吴法文、姚再茂、龙道洪。传说他们神通广大,骑虎施法。前两个尊作"大板凳",后两个誉为"小板凳",常点香火祈请他们的神灵去驱除"鬼怪",消灾解厄,去病除邪。)

   河边老者之一的“龙道洪”,作为我龙氏先人,值得说道。

   纵观历史:伏羲女娲后,就有龙人同先民从甘陇顺白龙江嘉陵江入川入黔;三皇五帝、特别是大禹治水以来,“龙” 随虞舜从江淮北上晋中,成为唐尧虞舜的重臣——纳言龙公,可见顺长江流域早有龙氏繁衍;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特别是楚国多有龙人活动的记载;秦汉以来我龙氏踪迹凸显,伯高祖公助马援将军平 “武陵蛮”、治永州,其弟伯湘家辰州、伯海家靖州......龙氏号“武陵堂”有其因矣;东晋时武陵龙氏9世祖宇公次子毅公迁四川,大唐时武陵龙氏24世祖暹(xian)公玄宗开元二年(714)任道州学政,始为道州基祖。直至28世祖庚公(字西仲)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57)赴江右庐陵吉水承,咸通十二年(871)王仙芝黄巢乱,于僖宗乾符元年(874)父子孙曾避乱顾村莲塘,始为永新基祖。32世瑀公中后唐(923--936)乡试,任贵州镇远县尉。

   杨再思祖孙三代在峒地,时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殁,其间115年。“河边老者”四老,能被峒地民众当成救世济难的神敬奉,其人当在这115年间或其前后,

   笔者前述纵观历史,不乏龙裔有人或避乱或追求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世居深山。君不知,早年永新龙氏老谱,相当部分认为伯高公源于龙公苌丘(或坵苌),汉时江南道家高人也。伯高公深谙道家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峒地请神迎神的“咚咚推”傩(nuo)戏,能收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因有我空前绝后龙的传人千百年来的演绎。

   再说“河边四老“,也正是五溪峒地的 ”杨、吴、姚、龙“强宗大姓啊。深山溪流,是过去峒地通往外部世界的最好最便捷的通道,高山深谷,当然更充满了艰险,民众不忘“河边四老“为民除害,消灾解难,诚心祈祷,永世供奉,确在情理之中啊。

祭祀火神,则直接说明了杨氏善于并诚心与各强宗大姓团结治蛮。据说杨再思攻打辰州,在火神坡遇着五个"蛮人",自称是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下凡(后说这五神其实就是吴、姚、龙、谢、黄五大姓),愿为部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功勋,死后侗族人民立"火神"庙供奉。

   以部属中的诸大姓立为峒官,共治峒地。

   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

   以上诸说法中的我龙氏先民,至晚当与杨再思同时代人矣。

   异姓兄弟结盟,共用“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字派。

   “杨、吴、龙,谢、姚,黄、石”七姓或“杨、吴、龙,谢、姚”五姓结盟,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使用“再、正、通、光、昌、盛、秀” 七字字派,异姓兄弟之间尤如亲兄弟,互不通婚。此说一直在峒地盛传,历久不衰。反映了千余年来,杨氏后裔不断与各姓氏团结互助,共同开发、治理峒地。

    元明之际,有关杨天应五姓结盟的说法较多:

   杨氏入晃先祖杨天应。据2004年3月付印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和地方志:杨天应是开发中寨地区的始祖。杨天应,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5月13日午时,是唐末诚州刺史杨再思19世孙(也有12世孙一说)。性情磊落,广学博才,著有“飞山论”等书,传说永乐22年(1424),经姚、吴、龙、谢姓邀请,偕妻弟谢天辉一起移居西溪芷荣(亦名出云洞现今中寨),共同拓荒垦土,创立家业。从此“天地开朗、瘴疬潜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史?西南溪洞诸蛮》:“(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吴姓。” 杨、吴二姓.至今仍是侗族中的大姓,几乎遍及整个侗族地区。

   吴氏入晃始祖吴世万。据2006年9月重修《吴氏族谱》:吴世万(1289―1370),字斯年,号炽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生,明太祖洪武三年卒。祖籍江西道安塘(今吉安),出生于湖广靖州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少年时,世万随父兄宦居靖州会同诸葛城读书习武,才智聪颖,谋策过人,元至大年间约(1308—1311),湖广师匡慕兵应征入伍,旋经武宗教场测试左榜,为太子左侍卫,主管大都(北京)太子府安全保卫事宜。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助周王和世辣(皇室亲王)出兵征伐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加封千户候。奏请留守沅州善后。延佑四年(1317)加封为五品千户长官司长官。顺帝元统初(1333),朝政腐败,吴世万毅然弃官归农,先居靖州会同远口,旋迁沅州之西溪龙寨定居。
   吴世万为沅州之西吴姓始祖,有子一,名品象。“第三世”富字辈共有12 人,分为12 大房:龙寨发迹祖吴富官;凉伞开基祖吴富昌;龙寨开基祖吴富阶;扶罗开基祖吴富来;贡溪开基祖吴富锡;平地开基祖吴富晚;大晏家开基祖吴富强;老黄寨开基祖吴富赛;火烧寨开基祖吴富鲁;花园、冲场开基祖吴富寨;柳寨开基祖吴富兰。
   吴世万后裔分布现今新晃的新寨、凉伞、黄雷、贡溪、禾滩、凳寨、波洲、天堂、茶坪、林冲、大湾罗、方家屯、鱼市、碧朗、米贝、洞坪、李树、扶罗、中寨、步头降、兴隆等21 个乡镇。

   姚氏入晃始祖 姚君赞。1985 年重修的《姚氏族谱》: 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珊公奉诏偕良能、良德二兄,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来沅陵。良能分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能子宗岳,迁浦市江东洲堆角;岳子千驷,驷子姚龙,姚虎,后订派乃为世龙、世虎,至今文武衣冠,为辰郡最。良德和珊公,分居沅陵,明宣宗宣德癸丑八年(1433),珊公迁沅州岩子坪,后入城西柳寨,时珊公年已八十矣,子宗苍,此时亦五十有八,后珊公死,归葬沅陵。妣张氏,与珊同葬老坟侧左。苍子千邦,娶陈氏,与邦公同厝老坟侧右。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经幼亡,世泰娶龙氏,生子文献。文献公、字君赞,乃珊公之玄孙也。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二人虑及将来有人稠地窄之患,因偕同沿溪而上,共寻荒野开辟, 忽值杨癞子来前,亦欲卜居,于是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癞子将竹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曰:‘今日云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期人?’乃与结盟兄弟,姚曰君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直至伞寨过河,有鱼跃起,公曰:‘善哉! 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诚佳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卜宅于兹,三人同行,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君赞有四子孙十三,分布在湘黔周边地区的新晃、芷江以及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侗族地区。

   姚文献字君赞(1440一1512),侗族,祖籍江西南昌。先祖姚良珊,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随兄长迁入辰州,宣德八年(1433)复迁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1440)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建立家园,成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民间传说并经相关谱史资料印证,姚文献、吴世万、杨天应结为异姓兄弟,议定三姓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文献卒后葬磨寨人形地,癸山丁向。

   世泰公之子文献公(姚君赞)五姓(姚、杨、吴、龙、谢)结盟改派,议七字循环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凡祖上用七字之姚氏均为文献公后裔!七字用二轮后,三公之后同议续派:绍祖本元茂、敦伦瑞应长、彤庭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新晃姚氏源于三公(良能、良德、良珊)之后,三公之后四祖(姚龙、姚虎、姚清、姚泰)同议老派字派二十字: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因“良宗“二字与祖上同,大多后裔未用,且四祖以“世”为派)凡用此二十字之姚氏,均为三公之后!

   “三公”(良)能德删和文献公本是汉族,现在,“三公”裔和文献公后裔大部分变成少数民族了,例如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等。今新晃是侗族自治县。

   三公”之一良删(一字珊)公,行三,四十二世。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良)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于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

   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

   外迁族裔不忘峒地“异姓兄弟结盟”的传说

   关于杨天应、昊世万、姚君赞、谢天一、龙丁(地)盛的传说, 也同样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新晃、玉屏等侗族聚居地区流传。如芷江县侗族聚居区杨氏谱叙记载:我疆自洪武开辟, 有吴世万、姚君赞、谢天辉、龙地盛住居芷荣, 是时, 云雾茫茫, 不辨东西南北, 烟雨檬檬, 何分春夏秋冬, 往往鬼哭神号, 民灾物坏, 于是建立庙宇, 二月二日祀神农黄帝, 六月六日祭白帝天王, 诚心有感, 神报无差, 梦魂中神相指示曰要得云雾开, 须待罗蒙杨氏来。新晃原属芷江县, 嘉庆二十二年改设晃县, 主要姓氏为杨、吴、姚、龙、谢五姓,。

   传说原来只有吴、姚、龙、谢四姓, 因云雾不开, 生产无收获, 神人指示, “ 要得云雾开, 除非天应来” 。吴世万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在贡溪共吃, 把竹竿一插, 清泉涌出, 天开云雾散。吴世万去请杨天应带的伞未失掉, 放伞的地方叫伞在(现名平寨), 在另一个地方把壶落了, 叫那里壶落(现名扶罗)。杨天应是杨再思的十二代子孙, 现在的杨姓是天应的二十五代子孙。鄂西侗族与湘西侗族, 历史来源相同, 传说相同, 姓氏相同, 班辈相同。新晃、芷江、玉屏、通道等县的杨、吴、姚等姓中, 至今还保存“ 再正通光昌胜秀” 的字辈。

   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根据传说、族谱记载, 鄂西侗族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 乾隆年间, 从湖南的沅州 (即现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县,贵州的玉屏 (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先后迁来湖北施南府定居的,。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至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有杨、吴、姚、龙、谢、黄等姓氏。

   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 江南始祖也, 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 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 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丁盛, 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一世祖。二世祖吴正端, 生湖南沉州芷江永正里布溪寨, 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谷皮塘, 葬谷皮塘。妻杨氏迁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南七保, 小地名花板。

   利川毛坝《姚氏族谱》记载“ 姚良珊, 自大明帝入沉州芷江县葫芦企寨居住。妻杨氏, 生文献, 素与吴世万相契(文献即君赞)。万对献说, 此地偏窄, 不是一长久之所, 得闻沿溪而上, 有百余里, 尚未开辟。献即应说, 早有此心。二人同行, 至中途云雾腾腾, 天昏地暗, 肚饥日渴, 二人正计议, 忽来杨癫子, 献问至此有何贵千?弟意前来择居。癫子将竹杆插地, 清泉涌出, 天开雾散, 三人鼓掌大笑, 莫非天应斯人。三人在此盟誓结为兄弟。姚曰君赞, 吴日世万, 杨曰天应。万曰兄有派(排)行多少字?献曰二十派(排)行,字多难以乏人。三人新议派(排)行, 七字轮流, “再正通光昌胜秀。”

   鄂西侗族地区广泛流传, 在明代初期, 有吴世万, 姚君赞、谢天飞、龙地盛等为首的一批人, 在湘西新晃的共(贡)溪居住, 当地严重缺水, 云雾不开, 庄稼不好, 有神鸟告诉他们, “ 要得云雾开, 只有天应来。” 吴世万、姚君赞了解到靖州有个杨天应, 他们二人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共同凿山开洞, 引出清泉, 从此云开雾散, 庄稼茂盛,五谷丰收。他们感谢杨天应, 与之结为兄弟, 用共同的派(排)行,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个字互不通婚, 视如骨肉。这个故事, 在鄂西侗族中, 几乎家喻户晓。至今鄂西侗族姓氏中, 也还用这七个字为字辈排行, 而且互不通婚。

    鄂西宣恩县侗族歌颂祖先的《侗歌十二月》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春, 杨氏祖先杨天应,   神人降旨给天应, 开发沉州是功臣。

           三月里来三月三, 姚氏先祖姚良珊,   永乐十四迁湖南, 开辟沉州姚君赞

           六月里来三伏天, 吴氏先祖吴世万,   结拜姚杨龙谢姓, 勘察沉溪谋长远。

           七月里来七月七, 谢氏祖先谢天飞,   五姓一家住一起, 永留后世创奇迹

           八月里来秋风成, 龙氏祖先龙地圣,   沉溪结拜五人姓, 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月里来九月九, 五姓字派是一谱,   再正通光昌胜秀, 异姓同胞传千秋。

           从此立盟定誓言, 子孙繁衍万万年。

   在宣恩县杨姓是第一大姓,约5万人,杨再思后代进入宣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侗族占8%,以杨姓、吴姓为主,来时是光字辈的,是杨光银先从止江搬到铜仁然后再搬到宣恩的,已经九代人了。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习俗没有传下来。新晃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姜家街,杨家店,只准吵架,不准骂娘。说明了姜杨两家祖上的亲密关系。在高洛乡苗寨的杨姓沿用的还是七字辈。这里的杨姓与贵州、湖南的杨姓后裔不同,许多家谱失修断档。

   不少姓氏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七字字辈。如松桃凤凰一带的麻氏使用的即是。

   广西田林浪平麻氏,也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个字辈。据说其祖先是1640年,反清覆明跟随李定国从军,李定国病逝后,残部居此,称呼为高山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地盛与儺戏

   龙地盛会跳儺(nuo)戏,有出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1933)《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从有关史料看,也可能是从古辰州(今沅陵)传贵州,再传过来的,辰州那正是从楚地进入峒地的要津。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使唯一用峒语演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晃天井寨傩戏’得以传世。

   五、民族融和,字辈衍变

 

   民族名称是个动态的政治符号

   据杨、吴、姚、龙、石诸姓族谱记载,其先祖皆为徙居新晃的外籍人,不是新晃的土著先民。而现今杨、吴、姚诸姓氏集居的地方皆在新晃的侗族核心区,绝大多数保留了侗族语言和风俗。杨、吴、姚诸姓氏且在新晃侗族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姓氏,是新晃侗族人口中的大姓,确为新晃侗族的主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访问团调查材料》认为:晃县中5、6 区,在宋明以前是稀落的苗胞土著,在元末明初便有构成侗族的杨、吴、姚、龙、石诸姓氏,由贵州和湖南辰沅一带迁徙到这里。说明新晃的侗族是由外地迁入。民族出版社《侗族简史》说: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道光五年修《晃州厅志》载:“厅治东接龙标, 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西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

   至于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亦非偶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实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郎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15人,籍隶江西者13人,其中又有11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三江县的贯洞、林溪、亮寨、皇朝、八江、寨卯、独洞、和里、黎平县的洪州、地青、三洞、黑洞、佳所、潘老寨、下皮林;从江县的上皮林、龙图、洛香等侗族村寨,有杨、吴、石、陆、粟、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实际上是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民间传说杨天应未入晃之前,就有吴世万、姚君赞、龙必(地)胜、谢天辉进入晃地。那时候,黔头楚尾屡月云雨,不见红日,人民多病,播种少成。于是人们设立庙宇,到处祷告,后来,“飞山”之神报说:“若要云雾开,要等杨姓来”。四姓就去找杨天应兄弟,杨姓到来,率四姓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于是天地开朗,成诸姓而安土著。这充分说明新晃在六、七百年以前,是森林密布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杨天应到来,与诸姓齐心协力,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而人丁兴旺,以致使晃邑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人们安居乐业。这传说不仅是当时各民族人民在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对拥有一方风调雨顺可供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乐土的亟盼,也是明季以来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精神写照。同样这个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分你我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至于这五姓生卒时间的对错,确是个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过去历史、交通多方原因,加之时代久远,族裔繁衍,各房各自修谱,无从考证,难免记录各异。但数姓结为异姓兄弟的美谈,却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这确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族源,更反映了民族融和的史实。如有支张姓人是从湖南麻阳搬来的,来时是苗族,来到与当地侗族融合,现在都是侗族了。

   土家族不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汉族,而且是最纯血的汉族,比现在的汉族还要纯正。

湘西的杨氏家族,向氏家族,彭氏家族等,祖上五代的族谱都是汉族,但现在却都是少数民族了。

湘西的彭氏土司家族,祖上是江西迁移过来的汉族大家族,从五代到清朝末年,这个家族统治永顺土司王国900年,历代的族谱,祭祀,宗庙都是华夏汉族,现在都变成了土家族。

   永顺县土司王城遗址,是中国最大的土司王城遗址,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湘西赶尸,苗疆巫术的所在地。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是湘西历代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古城。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民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实际上也已是民族融和的后裔。

   以上主要以新晃侗族发展衍变为例,可见我国民族的名称变化。民族、特别是所谓少数民族,实际上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风俗风情或多或少的保存和传承,越是偏远的地方,古时的风俗民情可能保存得更多。其实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相互不断融和、衍变、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冠以不同名称,实是社会、时代的一个政治符号而己。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的影响。

   千余年来,在杨氏家族影响下,峒地不少姓氏使用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衍,或以此为基础,衍变各自字派。

   一般来说,凡是杨再思门下,包括大湘西,黔东南,主要都使用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也有少部分支系有所增减,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但迁徙到峒地的不少其他姓氏,特别是明、清两朝先后两次“江西填湖广”,又“湖广填四川”,很多从江西来到大湘西,黔东南的,不少改成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或用其中4个、5个,或以七字派为基础各自衍变。
   就是在峒地赫赫有名的,宋中期就因平蛮而居峒地的我龙氏禹官公下宗麻公兄弟脉系,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宋末元初,避乱峒地的我龙氏秉璘公禹淑公脉系,在其譜系字辈衍变中,也可看到其影响下的迹印。

清初,大量“湖广填四川”的各姓氏,拿我龙氏来说,特别是徙入嘉陵江流域的,或用这七字字辈、或以此为基础衍变的真不少。值得好好探析。

   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为脉络,参照、比对各相关姓氏字派譜牒,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或可能对我们探宗寻祖有所补益。

   参考  引用

《龙氏族谱》

《姚氏族谱》

《吴氏族谱》

《杨再思氏族通志》

《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新晃杨吴姚诸姓侗族溯源探析》(悠闲龙夫 )

《鄂西侗族姚氏遍地繁荣》 (姚富侨)

《杨再思统领五溪峒考》龙 迅(侗族)

《走进湘西》

《飞山文化》

《天涯论坛》

《红网》

《百度》

                                                   四川 龙一乐   2017-7-3于賨


,

“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神照五溪  “再正通光……”峒地“VIP”

   一、“再正通光昌勝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唐末五代以来杨再思及其家族统领五溪峒地千余年,受历朝历代官府推崇,百姓爱戴。

   在峒地众所周知.侗族民间普遍信仰杨再思和杨正韬.他们被尊为土主,前者的庙称飞山庙或飞山宫,后者的庙称大王庙.这些庙宇大小不等,在侗族聚居地区所在皆是。1989年调查湘、黔的芷江.新晃.玉屏诸县的侗族聚居区时,仍然见到不少这类祠庙或其遗迹.与此相同,在四川酉、秀乃至贵州江口省溪、提溪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也有不少专门祭祀杨再思与杨正韬的祠庙.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和光绪《秀山县志》记载:在秀山祀杨再思的祠庙有邑梅、平茶.地坝等地的飞山庙。祀杨正韬的祠庙有邑梅,平茶的士主庙或大王庙。在贵州江口省溪和提溪一带亦有众多的土王庙或土主庙分别祀奉杨再思与杨正韬,据江口怒溪(原属省溪司)的《杨姓族谱》,可见这些地方崇祀二杨的性质与侗区是一致的,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又有英雄崇拜的含义。

   走访峒地,一些村民堂屋神龛供奉的神位上写的是“杨大将军”,指的就是杨再思。相传唐末时期,该支姚姓人的祖先(当时为饶姓)因犯事即将被株连九族,无奈之下的饶氏逃到湘西,在杨再思的帮助下得以隐居于此,同时改为姚姓,从而存活下来。后人为感谢杨再思的帮助,在家中的神位上会写“杨大将军”,与姚姓先祖共同供奉。这些姚姓人皆为汉族,却依然将杨再思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敬奉杨再思为神灵,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永传。

   人类历史,有家才组成国,有国才能保家。特别是战乱年代,动荡社会,家国天下,无不图强自保。汉魏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齐心打天下;大唐一朝,能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崛起,靠的是李家全族奋起,更靠的是瓦岗寨哥们儿弟兄齐力拼搏,更靠的是和民心、顺民意。俗话说:战场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深受传统教育的杨再思深谙个中奥秘,他在峒地入乡随俗,和峒地百姓融为一体,他是峒地的“大王”,也是朝廷的命官。他创建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及其轮回制,和异姓结盟为兄弟共用此字派,其他不少姓氏也能使用这字派,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他向社会明示了:使用这“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是杨家人,结盟的异性兄弟使用这七字字派的是和他杨家一样亲如兄弟一家人,其他姓氏能使用这一字派是其荣耀,也是和杨家情同手足的一家人。

“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创设和使用,不仅仅是序昭穆、清人伦,更无形中起到了团结峒地百姓、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积极作用。

   拿今天的话说,“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就是一名片,一融入了杨氏大家庭的身份证,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 一蛮荒之地的护身符。这在当年,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深山野岭,荒蛮峒地的老百姓来说,多么重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靠的就是这家族、宗族社会基础。毋容讳言,强宗大族就是一地的中坚,众多散姓弱族依靠和依附大姓强族,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自然现象,也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使然。

   二、杨再思家族及其世袭统领地

   杨氏十二大房统领峒地。

   一说杨再思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

   杨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韬)、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

   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款,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

   另一说据清光绪时的《杨氏族谱》记载。 “始自再思公以下,十二大房分支:政岩(或严或崖,长子),政洪(次子).正滔(三子),政传(四子)、政佥(五子)、政豫(六子).政添(七子),正爽(八子).政权(九子)、政琉(十子)、政握(十一子)、政敏(十二子)【最后两房为再思之侄儿】。目今黔山、三楚、西蜀、西粤四省,族众人繁……”

   杨氏世袭传承概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开拓湘、黔、五溪峒流域。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初六日,杨再思生于叙州朗溪托口。

   唐中和三年(883年)杨再思23岁,随父守护叙州,后任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新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年)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清嘉庆《湖南通志》:“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蛮地” 或“南僚’ 地区。 《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 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金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

   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粱开平元年(907年),长沙武安节度使马殷(911年被后梁封为楚王)遣将吕师周攻飞山蛮.开平二年(908年),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以拒马殷。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头领杨承磊战死。开平四年(910年),吕师周破飞山蛮,前期峒酋潘金勝及3000多峒民被害。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据潭阳、朗溪自称诚州牧,,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

   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古州(今贵州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薪化为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杨氏族谱》)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思及其子孙世袭其位。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杨再思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思之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马氏楚国覆亡,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殁,享年95岁,葬於黎平县长 岭岗。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封赠“英忠侯”墓碑。

   马氏楚国灭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长子杨政岩(即杨正严或杨正崖)又以十洞称诚.徽二州.号十峒首领 (这就是宋“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

   杨政隆兄弟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结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慰,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威远侯(其碑现收藏于会同),赐爵英惠公,立杨英忠侯墓碑,嘉奖才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清道光年间(1821-1852年)杨芳自叙的《杨氏家谱》说:“再思公以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0年)生, 至昭宗朝(889—904年)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历五代”,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光绪《黎平府志》称“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五代末、北宋初的“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晟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诚、徽州首领杨蕴内附。次年遣杨通宝入贡,命为诚州刺史。【光绪《黎平府志》:清末进士,黎平人胡长新,光绪五年(1879年),为杨再思撰“墓表”,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湖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解史“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官”。 《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治所靖县)。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诚州刺史杨政岩(崖)复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此后,溪峒首领杨光富.杨光僭等亦先后归附。

   宋仁宗庆历年问(1041——1048年)据有今绥宁一带的杨通汉、杨光倩父子常入贡。嘉祜五年(1060年),朝命杨光倩为微州刺史。

   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年,由于朝廷与峒地的矛盾,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

   杨再思子孙,随官任职,散居十地。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川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

   开垦晃县的杨天应(昌字辈,杨再思的十二世孙)。领有今湘黔边靖州、会同、绥宁、黎平、锦屏和天柱诸县。现今仍流行于湖南新晃、芷江和贵州玉屏一带侗区的侗族民间吟诵诗《侗垒》中就有《杨天应从靖州来》、《天应公赞》等诵词。

   元朝初年(1280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

   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棒、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南洞等处正副长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拆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统治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民为要务,守土安民,从俗风化,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杨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不满250人。思裔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部分子孙则聚族而居,保留了古代氏族的形式,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中国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就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提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就已普及教育。

   三、杨再思家族字派繁衍及谱牒概要

   杨再思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轮转。

   以世数排列班次,彰昭穆、清世系。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

   千余年来,杨再思大部分后裔一直轮回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

但也有少部分后人有所改动:

   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 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政”字的,有在“胜”字后加一“俊”字的。

   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

   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

   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俭裔十四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能有成”。

   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二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年),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 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才正远(大),英敏振天朝”二十字。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圣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

五十三年(1788年),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岩裔天应房在七字后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忠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同年滔裔杉湾岑戈房续为“清和广润瑞钟英,家治善仁培祖德,后昆世代步青云”。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登承全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

   咸丰九年(1859年)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

   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十四字轮转。

   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

   杨天应嫡裔――都录——楚高为七甲,裔孙居中寨、碧朗等地。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民国时期同宗聚议新字辈,由原28代增至56代:“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遵清德风飘远,学绍名儒手泽芳,祖述善谋贻燕翼,宪章伟烈振麟祥,相传宏祚群英炳,代启文人艺苑香”

   遵义市(团泽河包,下杨家巷,虾子青山,虾子车水,新舟平杨坝,新舟春台,茅坡,湄潭永兴等)杨姓:再正通光昌盛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永发洪龙远;文章华国昭书香。其中“光”字辈通用“朝”字。

迁入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

   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一百零四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勿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

杨氏族人,有人感慨:自明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 全国同派,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近年凯里岩裔天应房后人主持修谱《杨再思氏族通志》,决定以这”28字派定谱,理由是该28字派后人最为繁盛。实际上目前再思公后裔中仍七字派人数最多。)

   杨再思裔孙之家乘谱牒。

   以序昭穆世系。自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五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六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十三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四世秀林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

   至十六年(1418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年),省溪飞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 。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四世文风三修城步谱。次年(1616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卿赠序的。

   到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

   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杨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

   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平。至光绪、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杨洪房及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

   近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扶罗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在抗日战争吃紧的三十二年(1944年),滔裔蓝田杉湾、南明岑戈房仅用三个月时间抢修族谱一部五卷,续谱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却将老谱一部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宁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从未修谱的结、款之裔与修裔联合修谱,各房均新修付梓,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四、团结一家亲  互助兄弟情

   过去大湘西,深山老林,地荒人稀。

   史载杨再思踞五溪时,峒地民众约40来万,当时全国人口八、九千万。

   据报道,湖南曾发现蟒蛇王。湖南省洞口县洞山乡飞山庙村十多个找野猪的村民,有一次路经“迷羊溪”原始森林时,发现一条巨蟒,他们当时误以为是一根大树横在溪里,便踩了过去。从此条信息,可见其蛮荒。

   五溪峒地,由于蛮荒,过去也是战乱年代的避难地,也是朝廷人犯、政敌、失意官员的流放地之一。

   “飞山”、“飞山庙”、“ 飞山堡”。

   现在,公认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八》:在飞山蛮中.以潘氏和杨氏为强宗大姓。

   有关方面在考证湖南城步飞山庙、飞山堡时,据《潘氏墨谱》和《兰氏墨谱》:自唐以来,均为潘姓的世居 地。直到今天,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日辰时,潘姓苗族同胞还要祭祀“潘金盛圣公” (“潘金盛”乃《宋史·蛮夷二》所载“飞山之蛮”,即今在全州之西的“飞山蛮” 前期酋长)。

   道光《宝庆府志》:据该县杨氏苗族《杨氏通谱》载:今靖县飞山之名,来自杨再思(《宋史·蛮夷二》中“飞山蛮”的后期酋长)的封号,“再思公不特全家富贵,并得高年高寿,九十有七卒,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葬于上棺村(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十里处)。朝廷以公有大功于民,建庙于靖州,诏悬封为飞山令公庙。”之后“公之精灵威显,民间奉为活佛”。从此,建“飞山令公庙”之山便为当地群众和杨再思后人简称为“飞山”,建“飞山庙”,一百五十四年之后,在人们习惯称呼下,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在此置“飞山堡”,直传至今。

   潘金盛作“飞山蛮” 前期酋长时,杨承磊是其大将,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唐末,因峒地之蛮在武冈与盘踞长沙的马殷摩擦,马部下吕师州从城步抄原始老林小路,出其不意直捣潘之老巢,杨承磊战死。后潘金盛被擒往武冈遇害,3000多峒民被杀。

  时踞潭阳、朗溪的杨再思,为保存实力,避免峒民遭受灭顶之灾,以其地附楚,自称诚州牧,,成为峒地 “飞山蛮” 后期酋长。从其祖父杨临牒率其父杨居本及杨居庆、杨居忠等弟兄自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以来,70余年间(839--910),杨家完全融入了峒地社会,成为了峒地一员,并发展成了与潘姓并驾齐驱的强宗大姓,保境安民的飞山酋长,朝廷封赠的溆州刺史。

   开发峒地的有功先祖,被后世尊奉为神,供奉不断、香火永远。

   峒地“盘古庙”的供奉,道出了大西南各民族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真谛。

   峒地祭祀黑帝大王,道出了自古以来,华夏一统,都是朝廷子民的真谛。(传说有一位苗族江姓酋长,抢皇纲,救百姓。朝廷征剿,他浴血奋战,死后仍巍然耸立,七天七夜滂沱大雨袭击不倒。官兵又放火烧七天七夜,烧黑了也依然不动。直到皇帝刺封为黑帝大王才躺下。侗族群众念其英名,当神敬奉。)
  

   峒地祭祀"河边老者",据此可见我龙氏有先祖与其他诸姓一样,早在峒地生息,为民除害,永被后世尊奉为神。(侗族群众世代敬奉的"河边老者",是有名法师杨法、吴法文、姚再茂、龙道洪。传说他们神通广大,骑虎施法。前两个尊作"大板凳",后两个誉为"小板凳",常点香火祈请他们的神灵去驱除"鬼怪",消灾解厄,去病除邪。)

   河边老者之一的“龙道洪”,作为我龙氏先人,值得说道。

   纵观历史:伏羲女娲后,就有龙人同先民从甘陇顺白龙江嘉陵江入川入黔;三皇五帝、特别是大禹治水以来,“龙” 随虞舜从江淮北上晋中,成为唐尧虞舜的重臣——纳言龙公,可见顺长江流域早有龙氏繁衍;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特别是楚国多有龙人活动的记载;秦汉以来我龙氏踪迹凸显,伯高祖公助马援将军平 “武陵蛮”、治永州,其弟伯湘家辰州、伯海家靖州......龙氏号“武陵堂”有其因矣;东晋时武陵龙氏9世祖宇公次子毅公迁四川,大唐时武陵龙氏24世祖暹(xian)公玄宗开元二年(714)任道州学政,始为道州基祖。直至28世祖庚公(字西仲)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57)赴江右庐陵吉水承,咸通十二年(871)王仙芝黄巢乱,于僖宗乾符元年(874)父子孙曾避乱顾村莲塘,始为永新基祖。32世瑀公中后唐(923--936)乡试,任贵州镇远县尉。

   杨再思祖孙三代在峒地,时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殁,其间115年。“河边老者”四老,能被峒地民众当成救世济难的神敬奉,其人当在这115年间或其前后,

   笔者前述纵观历史,不乏龙裔有人或避乱或追求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世居深山。君不知,早年永新龙氏老谱,相当部分认为伯高公源于龙公苌丘(或坵苌),汉时江南道家高人也。伯高公深谙道家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峒地请神迎神的“咚咚推”傩(nuo)戏,能收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因有我空前绝后龙的传人千百年来的演绎。

   再说“河边四老“,也正是五溪峒地的 ”杨、吴、姚、龙“强宗大姓啊。深山溪流,是过去峒地通往外部世界的最好最便捷的通道,高山深谷,当然更充满了艰险,民众不忘“河边四老“为民除害,消灾解难,诚心祈祷,永世供奉,确在情理之中啊。

祭祀火神,则直接说明了杨氏善于并诚心与各强宗大姓团结治蛮。据说杨再思攻打辰州,在火神坡遇着五个"蛮人",自称是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下凡(后说这五神其实就是吴、姚、龙、谢、黄五大姓),愿为部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功勋,死后侗族人民立"火神"庙供奉。

   以部属中的诸大姓立为峒官,共治峒地。

   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

   以上诸说法中的我龙氏先民,至晚当与杨再思同时代人矣。

   异姓兄弟结盟,共用“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字派。

   “杨、吴、龙,谢、姚,黄、石”七姓或“杨、吴、龙,谢、姚”五姓结盟,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使用“再、正、通、光、昌、盛、秀” 七字字派,异姓兄弟之间尤如亲兄弟,互不通婚。此说一直在峒地盛传,历久不衰。反映了千余年来,杨氏后裔不断与各姓氏团结互助,共同开发、治理峒地。

    元明之际,有关杨天应五姓结盟的说法较多:

   杨氏入晃先祖杨天应。据2004年3月付印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和地方志:杨天应是开发中寨地区的始祖。杨天应,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5月13日午时,是唐末诚州刺史杨再思19世孙(也有12世孙一说)。性情磊落,广学博才,著有“飞山论”等书,传说永乐22年(1424),经姚、吴、龙、谢姓邀请,偕妻弟谢天辉一起移居西溪芷荣(亦名出云洞现今中寨),共同拓荒垦土,创立家业。从此“天地开朗、瘴疬潜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史?西南溪洞诸蛮》:“(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吴姓。” 杨、吴二姓.至今仍是侗族中的大姓,几乎遍及整个侗族地区。

   吴氏入晃始祖吴世万。据2006年9月重修《吴氏族谱》:吴世万(1289―1370),字斯年,号炽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生,明太祖洪武三年卒。祖籍江西道安塘(今吉安),出生于湖广靖州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少年时,世万随父兄宦居靖州会同诸葛城读书习武,才智聪颖,谋策过人,元至大年间约(1308—1311),湖广师匡慕兵应征入伍,旋经武宗教场测试左榜,为太子左侍卫,主管大都(北京)太子府安全保卫事宜。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助周王和世辣(皇室亲王)出兵征伐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加封千户候。奏请留守沅州善后。延佑四年(1317)加封为五品千户长官司长官。顺帝元统初(1333),朝政腐败,吴世万毅然弃官归农,先居靖州会同远口,旋迁沅州之西溪龙寨定居。
   吴世万为沅州之西吴姓始祖,有子一,名品象。“第三世”富字辈共有12 人,分为12 大房:龙寨发迹祖吴富官;凉伞开基祖吴富昌;龙寨开基祖吴富阶;扶罗开基祖吴富来;贡溪开基祖吴富锡;平地开基祖吴富晚;大晏家开基祖吴富强;老黄寨开基祖吴富赛;火烧寨开基祖吴富鲁;花园、冲场开基祖吴富寨;柳寨开基祖吴富兰。
   吴世万后裔分布现今新晃的新寨、凉伞、黄雷、贡溪、禾滩、凳寨、波洲、天堂、茶坪、林冲、大湾罗、方家屯、鱼市、碧朗、米贝、洞坪、李树、扶罗、中寨、步头降、兴隆等21 个乡镇。

   姚氏入晃始祖 姚君赞。1985 年重修的《姚氏族谱》: 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珊公奉诏偕良能、良德二兄,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来沅陵。良能分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能子宗岳,迁浦市江东洲堆角;岳子千驷,驷子姚龙,姚虎,后订派乃为世龙、世虎,至今文武衣冠,为辰郡最。良德和珊公,分居沅陵,明宣宗宣德癸丑八年(1433),珊公迁沅州岩子坪,后入城西柳寨,时珊公年已八十矣,子宗苍,此时亦五十有八,后珊公死,归葬沅陵。妣张氏,与珊同葬老坟侧左。苍子千邦,娶陈氏,与邦公同厝老坟侧右。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经幼亡,世泰娶龙氏,生子文献。文献公、字君赞,乃珊公之玄孙也。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二人虑及将来有人稠地窄之患,因偕同沿溪而上,共寻荒野开辟, 忽值杨癞子来前,亦欲卜居,于是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癞子将竹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曰:‘今日云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期人?’乃与结盟兄弟,姚曰君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直至伞寨过河,有鱼跃起,公曰:‘善哉! 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诚佳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卜宅于兹,三人同行,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君赞有四子孙十三,分布在湘黔周边地区的新晃、芷江以及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侗族地区。

   姚文献字君赞(1440一1512),侗族,祖籍江西南昌。先祖姚良珊,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随兄长迁入辰州,宣德八年(1433)复迁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1440)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建立家园,成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民间传说并经相关谱史资料印证,姚文献、吴世万、杨天应结为异姓兄弟,议定三姓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文献卒后葬磨寨人形地,癸山丁向。

   世泰公之子文献公(姚君赞)五姓(姚、杨、吴、龙、谢)结盟改派,议七字循环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凡祖上用七字之姚氏均为文献公后裔!七字用二轮后,三公之后同议续派:绍祖本元茂、敦伦瑞应长、彤庭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新晃姚氏源于三公(良能、良德、良珊)之后,三公之后四祖(姚龙、姚虎、姚清、姚泰)同议老派字派二十字: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因“良宗“二字与祖上同,大多后裔未用,且四祖以“世”为派)凡用此二十字之姚氏,均为三公之后!

   “三公”(良)能德删和文献公本是汉族,现在,“三公”裔和文献公后裔大部分变成少数民族了,例如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等。今新晃是侗族自治县。

   三公”之一良删(一字珊)公,行三,四十二世。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良)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于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

   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

   外迁族裔不忘峒地“异姓兄弟结盟”的传说

   关于杨天应、昊世万、姚君赞、谢天一、龙丁(地)盛的传说, 也同样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新晃、玉屏等侗族聚居地区流传。如芷江县侗族聚居区杨氏谱叙记载:我疆自洪武开辟, 有吴世万、姚君赞、谢天辉、龙地盛住居芷荣, 是时, 云雾茫茫, 不辨东西南北, 烟雨檬檬, 何分春夏秋冬, 往往鬼哭神号, 民灾物坏, 于是建立庙宇, 二月二日祀神农黄帝, 六月六日祭白帝天王, 诚心有感, 神报无差, 梦魂中神相指示曰要得云雾开, 须待罗蒙杨氏来。新晃原属芷江县, 嘉庆二十二年改设晃县, 主要姓氏为杨、吴、姚、龙、谢五姓,。

   传说原来只有吴、姚、龙、谢四姓, 因云雾不开, 生产无收获, 神人指示, “ 要得云雾开, 除非天应来” 。吴世万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在贡溪共吃, 把竹竿一插, 清泉涌出, 天开云雾散。吴世万去请杨天应带的伞未失掉, 放伞的地方叫伞在(现名平寨), 在另一个地方把壶落了, 叫那里壶落(现名扶罗)。杨天应是杨再思的十二代子孙, 现在的杨姓是天应的二十五代子孙。鄂西侗族与湘西侗族, 历史来源相同, 传说相同, 姓氏相同, 班辈相同。新晃、芷江、玉屏、通道等县的杨、吴、姚等姓中, 至今还保存“ 再正通光昌胜秀” 的字辈。

   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根据传说、族谱记载, 鄂西侗族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 乾隆年间, 从湖南的沅州 (即现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县,贵州的玉屏 (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先后迁来湖北施南府定居的,。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至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有杨、吴、姚、龙、谢、黄等姓氏。

   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 江南始祖也, 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 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 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丁盛, 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一世祖。二世祖吴正端, 生湖南沉州芷江永正里布溪寨, 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谷皮塘, 葬谷皮塘。妻杨氏迁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南七保, 小地名花板。

   利川毛坝《姚氏族谱》记载“ 姚良珊, 自大明帝入沉州芷江县葫芦企寨居住。妻杨氏, 生文献, 素与吴世万相契(文献即君赞)。万对献说, 此地偏窄, 不是一长久之所, 得闻沿溪而上, 有百余里, 尚未开辟。献即应说, 早有此心。二人同行, 至中途云雾腾腾, 天昏地暗, 肚饥日渴, 二人正计议, 忽来杨癫子, 献问至此有何贵千?弟意前来择居。癫子将竹杆插地, 清泉涌出, 天开雾散, 三人鼓掌大笑, 莫非天应斯人。三人在此盟誓结为兄弟。姚曰君赞, 吴日世万, 杨曰天应。万曰兄有派(排)行多少字?献曰二十派(排)行,字多难以乏人。三人新议派(排)行, 七字轮流, “再正通光昌胜秀。”

   鄂西侗族地区广泛流传, 在明代初期, 有吴世万, 姚君赞、谢天飞、龙地盛等为首的一批人, 在湘西新晃的共(贡)溪居住, 当地严重缺水, 云雾不开, 庄稼不好, 有神鸟告诉他们, “ 要得云雾开, 只有天应来。” 吴世万、姚君赞了解到靖州有个杨天应, 他们二人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共同凿山开洞, 引出清泉, 从此云开雾散, 庄稼茂盛,五谷丰收。他们感谢杨天应, 与之结为兄弟, 用共同的派(排)行,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个字互不通婚, 视如骨肉。这个故事, 在鄂西侗族中, 几乎家喻户晓。至今鄂西侗族姓氏中, 也还用这七个字为字辈排行, 而且互不通婚。

    鄂西宣恩县侗族歌颂祖先的《侗歌十二月》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春, 杨氏祖先杨天应,   神人降旨给天应, 开发沉州是功臣。

           三月里来三月三, 姚氏先祖姚良珊,   永乐十四迁湖南, 开辟沉州姚君赞

           六月里来三伏天, 吴氏先祖吴世万,   结拜姚杨龙谢姓, 勘察沉溪谋长远。

           七月里来七月七, 谢氏祖先谢天飞,   五姓一家住一起, 永留后世创奇迹

           八月里来秋风成, 龙氏祖先龙地圣,   沉溪结拜五人姓, 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月里来九月九, 五姓字派是一谱,   再正通光昌胜秀, 异姓同胞传千秋。

           从此立盟定誓言, 子孙繁衍万万年。

   在宣恩县杨姓是第一大姓,约5万人,杨再思后代进入宣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侗族占8%,以杨姓、吴姓为主,来时是光字辈的,是杨光银先从止江搬到铜仁然后再搬到宣恩的,已经九代人了。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习俗没有传下来。新晃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姜家街,杨家店,只准吵架,不准骂娘。说明了姜杨两家祖上的亲密关系。在高洛乡苗寨的杨姓沿用的还是七字辈。这里的杨姓与贵州、湖南的杨姓后裔不同,许多家谱失修断档。

   不少姓氏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七字字辈。如松桃凤凰一带的麻氏使用的即是。

   广西田林浪平麻氏,也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个字辈。据说其祖先是1640年,反清覆明跟随李定国从军,李定国病逝后,残部居此,称呼为高山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地盛与儺戏

   龙地盛会跳儺(nuo)戏,有出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1933)《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从有关史料看,也可能是从古辰州(今沅陵)传贵州,再传过来的,辰州那正是从楚地进入峒地的要津。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使唯一用峒语演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晃天井寨傩戏’得以传世。

   五、民族融和,字辈衍变

 

   民族名称是个动态的政治符号

   据杨、吴、姚、龙、石诸姓族谱记载,其先祖皆为徙居新晃的外籍人,不是新晃的土著先民。而现今杨、吴、姚诸姓氏集居的地方皆在新晃的侗族核心区,绝大多数保留了侗族语言和风俗。杨、吴、姚诸姓氏且在新晃侗族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姓氏,是新晃侗族人口中的大姓,确为新晃侗族的主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访问团调查材料》认为:晃县中5、6 区,在宋明以前是稀落的苗胞土著,在元末明初便有构成侗族的杨、吴、姚、龙、石诸姓氏,由贵州和湖南辰沅一带迁徙到这里。说明新晃的侗族是由外地迁入。民族出版社《侗族简史》说: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道光五年修《晃州厅志》载:“厅治东接龙标, 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西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

   至于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亦非偶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实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郎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15人,籍隶江西者13人,其中又有11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三江县的贯洞、林溪、亮寨、皇朝、八江、寨卯、独洞、和里、黎平县的洪州、地青、三洞、黑洞、佳所、潘老寨、下皮林;从江县的上皮林、龙图、洛香等侗族村寨,有杨、吴、石、陆、粟、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实际上是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民间传说杨天应未入晃之前,就有吴世万、姚君赞、龙必(地)胜、谢天辉进入晃地。那时候,黔头楚尾屡月云雨,不见红日,人民多病,播种少成。于是人们设立庙宇,到处祷告,后来,“飞山”之神报说:“若要云雾开,要等杨姓来”。四姓就去找杨天应兄弟,杨姓到来,率四姓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于是天地开朗,成诸姓而安土著。这充分说明新晃在六、七百年以前,是森林密布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杨天应到来,与诸姓齐心协力,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而人丁兴旺,以致使晃邑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人们安居乐业。这传说不仅是当时各民族人民在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对拥有一方风调雨顺可供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乐土的亟盼,也是明季以来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精神写照。同样这个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分你我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至于这五姓生卒时间的对错,确是个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过去历史、交通多方原因,加之时代久远,族裔繁衍,各房各自修谱,无从考证,难免记录各异。但数姓结为异姓兄弟的美谈,却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这确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族源,更反映了民族融和的史实。如有支张姓人是从湖南麻阳搬来的,来时是苗族,来到与当地侗族融合,现在都是侗族了。

   土家族不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汉族,而且是最纯血的汉族,比现在的汉族还要纯正。

湘西的杨氏家族,向氏家族,彭氏家族等,祖上五代的族谱都是汉族,但现在却都是少数民族了。

湘西的彭氏土司家族,祖上是江西迁移过来的汉族大家族,从五代到清朝末年,这个家族统治永顺土司王国900年,历代的族谱,祭祀,宗庙都是华夏汉族,现在都变成了土家族。

   永顺县土司王城遗址,是中国最大的土司王城遗址,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湘西赶尸,苗疆巫术的所在地。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是湘西历代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古城。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民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实际上也已是民族融和的后裔。

   以上主要以新晃侗族发展衍变为例,可见我国民族的名称变化。民族、特别是所谓少数民族,实际上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风俗风情或多或少的保存和传承,越是偏远的地方,古时的风俗民情可能保存得更多。其实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相互不断融和、衍变、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冠以不同名称,实是社会、时代的一个政治符号而己。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的影响。

   千余年来,在杨氏家族影响下,峒地不少姓氏使用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衍,或以此为基础,衍变各自字派。

   一般来说,凡是杨再思门下,包括大湘西,黔东南,主要都使用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也有少部分支系有所增减,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但迁徙到峒地的不少其他姓氏,特别是明、清两朝先后两次“江西填湖广”,又“湖广填四川”,很多从江西来到大湘西,黔东南的,不少改成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或用其中4个、5个,或以七字派为基础各自衍变。
   就是在峒地赫赫有名的,宋中期就因平蛮而居峒地的我龙氏禹官公下宗麻公兄弟脉系,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宋末元初,避乱峒地的我龙氏秉璘公禹淑公脉系,在其譜系字辈衍变中,也可看到其影响下的迹印。

清初,大量“湖广填四川”的各姓氏,拿我龙氏来说,特别是徙入嘉陵江流域的,或用这七字字辈、或以此为基础衍变的真不少。值得好好探析。

   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为脉络,参照、比对各相关姓氏字派譜牒,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或可能对我们探宗寻祖有所补益。

   参考  引用

《龙氏族谱》

《姚氏族谱》

《吴氏族谱》

《杨再思氏族通志》

《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新晃杨吴姚诸姓侗族溯源探析》(悠闲龙夫 )

《鄂西侗族姚氏遍地繁荣》 (姚富侨)

《杨再思统领五溪峒考》龙 迅(侗族)

《走进湘西》

《飞山文化》

《天涯论坛》

《红网》

《百度》

                                                   四川 龙一乐   2017-7-3于賨


,

“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神照五溪  “再正通光……”峒地“VIP”

   一、“再正通光昌勝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唐末五代以来杨再思及其家族统领五溪峒地千余年,受历朝历代官府推崇,百姓爱戴。

   在峒地众所周知.侗族民间普遍信仰杨再思和杨正韬.他们被尊为土主,前者的庙称飞山庙或飞山宫,后者的庙称大王庙.这些庙宇大小不等,在侗族聚居地区所在皆是。1989年调查湘、黔的芷江.新晃.玉屏诸县的侗族聚居区时,仍然见到不少这类祠庙或其遗迹.与此相同,在四川酉、秀乃至贵州江口省溪、提溪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也有不少专门祭祀杨再思与杨正韬的祠庙.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和光绪《秀山县志》记载:在秀山祀杨再思的祠庙有邑梅、平茶.地坝等地的飞山庙。祀杨正韬的祠庙有邑梅,平茶的士主庙或大王庙。在贵州江口省溪和提溪一带亦有众多的土王庙或土主庙分别祀奉杨再思与杨正韬,据江口怒溪(原属省溪司)的《杨姓族谱》,可见这些地方崇祀二杨的性质与侗区是一致的,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又有英雄崇拜的含义。

   走访峒地,一些村民堂屋神龛供奉的神位上写的是“杨大将军”,指的就是杨再思。相传唐末时期,该支姚姓人的祖先(当时为饶姓)因犯事即将被株连九族,无奈之下的饶氏逃到湘西,在杨再思的帮助下得以隐居于此,同时改为姚姓,从而存活下来。后人为感谢杨再思的帮助,在家中的神位上会写“杨大将军”,与姚姓先祖共同供奉。这些姚姓人皆为汉族,却依然将杨再思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敬奉杨再思为神灵,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永传。

   人类历史,有家才组成国,有国才能保家。特别是战乱年代,动荡社会,家国天下,无不图强自保。汉魏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齐心打天下;大唐一朝,能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崛起,靠的是李家全族奋起,更靠的是瓦岗寨哥们儿弟兄齐力拼搏,更靠的是和民心、顺民意。俗话说:战场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深受传统教育的杨再思深谙个中奥秘,他在峒地入乡随俗,和峒地百姓融为一体,他是峒地的“大王”,也是朝廷的命官。他创建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及其轮回制,和异姓结盟为兄弟共用此字派,其他不少姓氏也能使用这字派,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他向社会明示了:使用这“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是杨家人,结盟的异性兄弟使用这七字字派的是和他杨家一样亲如兄弟一家人,其他姓氏能使用这一字派是其荣耀,也是和杨家情同手足的一家人。

“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创设和使用,不仅仅是序昭穆、清人伦,更无形中起到了团结峒地百姓、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积极作用。

   拿今天的话说,“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就是一名片,一融入了杨氏大家庭的身份证,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 一蛮荒之地的护身符。这在当年,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深山野岭,荒蛮峒地的老百姓来说,多么重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靠的就是这家族、宗族社会基础。毋容讳言,强宗大族就是一地的中坚,众多散姓弱族依靠和依附大姓强族,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自然现象,也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使然。

   二、杨再思家族及其世袭统领地

   杨氏十二大房统领峒地。

   一说杨再思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

   杨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韬)、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

   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款,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

   另一说据清光绪时的《杨氏族谱》记载。 “始自再思公以下,十二大房分支:政岩(或严或崖,长子),政洪(次子).正滔(三子),政传(四子)、政佥(五子)、政豫(六子).政添(七子),正爽(八子).政权(九子)、政琉(十子)、政握(十一子)、政敏(十二子)【最后两房为再思之侄儿】。目今黔山、三楚、西蜀、西粤四省,族众人繁……”

   杨氏世袭传承概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开拓湘、黔、五溪峒流域。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初六日,杨再思生于叙州朗溪托口。

   唐中和三年(883年)杨再思23岁,随父守护叙州,后任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新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年)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清嘉庆《湖南通志》:“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蛮地” 或“南僚’ 地区。 《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 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金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

   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粱开平元年(907年),长沙武安节度使马殷(911年被后梁封为楚王)遣将吕师周攻飞山蛮.开平二年(908年),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以拒马殷。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头领杨承磊战死。开平四年(910年),吕师周破飞山蛮,前期峒酋潘金勝及3000多峒民被害。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据潭阳、朗溪自称诚州牧,,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

   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古州(今贵州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薪化为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杨氏族谱》)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思及其子孙世袭其位。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杨再思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思之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马氏楚国覆亡,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殁,享年95岁,葬於黎平县长 岭岗。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封赠“英忠侯”墓碑。

   马氏楚国灭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长子杨政岩(即杨正严或杨正崖)又以十洞称诚.徽二州.号十峒首领 (这就是宋“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

   杨政隆兄弟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结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慰,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威远侯(其碑现收藏于会同),赐爵英惠公,立杨英忠侯墓碑,嘉奖才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清道光年间(1821-1852年)杨芳自叙的《杨氏家谱》说:“再思公以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0年)生, 至昭宗朝(889—904年)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历五代”,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光绪《黎平府志》称“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五代末、北宋初的“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晟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诚、徽州首领杨蕴内附。次年遣杨通宝入贡,命为诚州刺史。【光绪《黎平府志》:清末进士,黎平人胡长新,光绪五年(1879年),为杨再思撰“墓表”,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湖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解史“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官”。 《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治所靖县)。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诚州刺史杨政岩(崖)复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此后,溪峒首领杨光富.杨光僭等亦先后归附。

   宋仁宗庆历年问(1041——1048年)据有今绥宁一带的杨通汉、杨光倩父子常入贡。嘉祜五年(1060年),朝命杨光倩为微州刺史。

   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年,由于朝廷与峒地的矛盾,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

   杨再思子孙,随官任职,散居十地。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川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

   开垦晃县的杨天应(昌字辈,杨再思的十二世孙)。领有今湘黔边靖州、会同、绥宁、黎平、锦屏和天柱诸县。现今仍流行于湖南新晃、芷江和贵州玉屏一带侗区的侗族民间吟诵诗《侗垒》中就有《杨天应从靖州来》、《天应公赞》等诵词。

   元朝初年(1280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

   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棒、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南洞等处正副长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拆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统治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民为要务,守土安民,从俗风化,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杨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不满250人。思裔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部分子孙则聚族而居,保留了古代氏族的形式,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中国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就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提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就已普及教育。

   三、杨再思家族字派繁衍及谱牒概要

   杨再思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轮转。

   以世数排列班次,彰昭穆、清世系。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

   千余年来,杨再思大部分后裔一直轮回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

但也有少部分后人有所改动:

   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 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政”字的,有在“胜”字后加一“俊”字的。

   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

   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

   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俭裔十四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能有成”。

   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二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年),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 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才正远(大),英敏振天朝”二十字。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圣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

五十三年(1788年),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岩裔天应房在七字后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忠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同年滔裔杉湾岑戈房续为“清和广润瑞钟英,家治善仁培祖德,后昆世代步青云”。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登承全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

   咸丰九年(1859年)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

   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十四字轮转。

   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

   杨天应嫡裔――都录——楚高为七甲,裔孙居中寨、碧朗等地。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民国时期同宗聚议新字辈,由原28代增至56代:“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遵清德风飘远,学绍名儒手泽芳,祖述善谋贻燕翼,宪章伟烈振麟祥,相传宏祚群英炳,代启文人艺苑香”

   遵义市(团泽河包,下杨家巷,虾子青山,虾子车水,新舟平杨坝,新舟春台,茅坡,湄潭永兴等)杨姓:再正通光昌盛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永发洪龙远;文章华国昭书香。其中“光”字辈通用“朝”字。

迁入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

   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一百零四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勿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

杨氏族人,有人感慨:自明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 全国同派,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近年凯里岩裔天应房后人主持修谱《杨再思氏族通志》,决定以这”28字派定谱,理由是该28字派后人最为繁盛。实际上目前再思公后裔中仍七字派人数最多。)

   杨再思裔孙之家乘谱牒。

   以序昭穆世系。自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五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六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十三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四世秀林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

   至十六年(1418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年),省溪飞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 。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四世文风三修城步谱。次年(1616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卿赠序的。

   到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

   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杨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

   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平。至光绪、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杨洪房及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

   近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扶罗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在抗日战争吃紧的三十二年(1944年),滔裔蓝田杉湾、南明岑戈房仅用三个月时间抢修族谱一部五卷,续谱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却将老谱一部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宁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从未修谱的结、款之裔与修裔联合修谱,各房均新修付梓,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四、团结一家亲  互助兄弟情

   过去大湘西,深山老林,地荒人稀。

   史载杨再思踞五溪时,峒地民众约40来万,当时全国人口八、九千万。

   据报道,湖南曾发现蟒蛇王。湖南省洞口县洞山乡飞山庙村十多个找野猪的村民,有一次路经“迷羊溪”原始森林时,发现一条巨蟒,他们当时误以为是一根大树横在溪里,便踩了过去。从此条信息,可见其蛮荒。

   五溪峒地,由于蛮荒,过去也是战乱年代的避难地,也是朝廷人犯、政敌、失意官员的流放地之一。

   “飞山”、“飞山庙”、“ 飞山堡”。

   现在,公认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八》:在飞山蛮中.以潘氏和杨氏为强宗大姓。

   有关方面在考证湖南城步飞山庙、飞山堡时,据《潘氏墨谱》和《兰氏墨谱》:自唐以来,均为潘姓的世居 地。直到今天,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日辰时,潘姓苗族同胞还要祭祀“潘金盛圣公” (“潘金盛”乃《宋史·蛮夷二》所载“飞山之蛮”,即今在全州之西的“飞山蛮” 前期酋长)。

   道光《宝庆府志》:据该县杨氏苗族《杨氏通谱》载:今靖县飞山之名,来自杨再思(《宋史·蛮夷二》中“飞山蛮”的后期酋长)的封号,“再思公不特全家富贵,并得高年高寿,九十有七卒,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葬于上棺村(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十里处)。朝廷以公有大功于民,建庙于靖州,诏悬封为飞山令公庙。”之后“公之精灵威显,民间奉为活佛”。从此,建“飞山令公庙”之山便为当地群众和杨再思后人简称为“飞山”,建“飞山庙”,一百五十四年之后,在人们习惯称呼下,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在此置“飞山堡”,直传至今。

   潘金盛作“飞山蛮” 前期酋长时,杨承磊是其大将,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唐末,因峒地之蛮在武冈与盘踞长沙的马殷摩擦,马部下吕师州从城步抄原始老林小路,出其不意直捣潘之老巢,杨承磊战死。后潘金盛被擒往武冈遇害,3000多峒民被杀。

  时踞潭阳、朗溪的杨再思,为保存实力,避免峒民遭受灭顶之灾,以其地附楚,自称诚州牧,,成为峒地 “飞山蛮” 后期酋长。从其祖父杨临牒率其父杨居本及杨居庆、杨居忠等弟兄自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以来,70余年间(839--910),杨家完全融入了峒地社会,成为了峒地一员,并发展成了与潘姓并驾齐驱的强宗大姓,保境安民的飞山酋长,朝廷封赠的溆州刺史。

   开发峒地的有功先祖,被后世尊奉为神,供奉不断、香火永远。

   峒地“盘古庙”的供奉,道出了大西南各民族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真谛。

   峒地祭祀黑帝大王,道出了自古以来,华夏一统,都是朝廷子民的真谛。(传说有一位苗族江姓酋长,抢皇纲,救百姓。朝廷征剿,他浴血奋战,死后仍巍然耸立,七天七夜滂沱大雨袭击不倒。官兵又放火烧七天七夜,烧黑了也依然不动。直到皇帝刺封为黑帝大王才躺下。侗族群众念其英名,当神敬奉。)
  

   峒地祭祀"河边老者",据此可见我龙氏有先祖与其他诸姓一样,早在峒地生息,为民除害,永被后世尊奉为神。(侗族群众世代敬奉的"河边老者",是有名法师杨法、吴法文、姚再茂、龙道洪。传说他们神通广大,骑虎施法。前两个尊作"大板凳",后两个誉为"小板凳",常点香火祈请他们的神灵去驱除"鬼怪",消灾解厄,去病除邪。)

   河边老者之一的“龙道洪”,作为我龙氏先人,值得说道。

   纵观历史:伏羲女娲后,就有龙人同先民从甘陇顺白龙江嘉陵江入川入黔;三皇五帝、特别是大禹治水以来,“龙” 随虞舜从江淮北上晋中,成为唐尧虞舜的重臣——纳言龙公,可见顺长江流域早有龙氏繁衍;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特别是楚国多有龙人活动的记载;秦汉以来我龙氏踪迹凸显,伯高祖公助马援将军平 “武陵蛮”、治永州,其弟伯湘家辰州、伯海家靖州......龙氏号“武陵堂”有其因矣;东晋时武陵龙氏9世祖宇公次子毅公迁四川,大唐时武陵龙氏24世祖暹(xian)公玄宗开元二年(714)任道州学政,始为道州基祖。直至28世祖庚公(字西仲)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57)赴江右庐陵吉水承,咸通十二年(871)王仙芝黄巢乱,于僖宗乾符元年(874)父子孙曾避乱顾村莲塘,始为永新基祖。32世瑀公中后唐(923--936)乡试,任贵州镇远县尉。

   杨再思祖孙三代在峒地,时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殁,其间115年。“河边老者”四老,能被峒地民众当成救世济难的神敬奉,其人当在这115年间或其前后,

   笔者前述纵观历史,不乏龙裔有人或避乱或追求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世居深山。君不知,早年永新龙氏老谱,相当部分认为伯高公源于龙公苌丘(或坵苌),汉时江南道家高人也。伯高公深谙道家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峒地请神迎神的“咚咚推”傩(nuo)戏,能收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因有我空前绝后龙的传人千百年来的演绎。

   再说“河边四老“,也正是五溪峒地的 ”杨、吴、姚、龙“强宗大姓啊。深山溪流,是过去峒地通往外部世界的最好最便捷的通道,高山深谷,当然更充满了艰险,民众不忘“河边四老“为民除害,消灾解难,诚心祈祷,永世供奉,确在情理之中啊。

祭祀火神,则直接说明了杨氏善于并诚心与各强宗大姓团结治蛮。据说杨再思攻打辰州,在火神坡遇着五个"蛮人",自称是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下凡(后说这五神其实就是吴、姚、龙、谢、黄五大姓),愿为部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功勋,死后侗族人民立"火神"庙供奉。

   以部属中的诸大姓立为峒官,共治峒地。

   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

   以上诸说法中的我龙氏先民,至晚当与杨再思同时代人矣。

   异姓兄弟结盟,共用“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字派。

   “杨、吴、龙,谢、姚,黄、石”七姓或“杨、吴、龙,谢、姚”五姓结盟,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使用“再、正、通、光、昌、盛、秀” 七字字派,异姓兄弟之间尤如亲兄弟,互不通婚。此说一直在峒地盛传,历久不衰。反映了千余年来,杨氏后裔不断与各姓氏团结互助,共同开发、治理峒地。

    元明之际,有关杨天应五姓结盟的说法较多:

   杨氏入晃先祖杨天应。据2004年3月付印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和地方志:杨天应是开发中寨地区的始祖。杨天应,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5月13日午时,是唐末诚州刺史杨再思19世孙(也有12世孙一说)。性情磊落,广学博才,著有“飞山论”等书,传说永乐22年(1424),经姚、吴、龙、谢姓邀请,偕妻弟谢天辉一起移居西溪芷荣(亦名出云洞现今中寨),共同拓荒垦土,创立家业。从此“天地开朗、瘴疬潜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史?西南溪洞诸蛮》:“(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吴姓。” 杨、吴二姓.至今仍是侗族中的大姓,几乎遍及整个侗族地区。

   吴氏入晃始祖吴世万。据2006年9月重修《吴氏族谱》:吴世万(1289―1370),字斯年,号炽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生,明太祖洪武三年卒。祖籍江西道安塘(今吉安),出生于湖广靖州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少年时,世万随父兄宦居靖州会同诸葛城读书习武,才智聪颖,谋策过人,元至大年间约(1308—1311),湖广师匡慕兵应征入伍,旋经武宗教场测试左榜,为太子左侍卫,主管大都(北京)太子府安全保卫事宜。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助周王和世辣(皇室亲王)出兵征伐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加封千户候。奏请留守沅州善后。延佑四年(1317)加封为五品千户长官司长官。顺帝元统初(1333),朝政腐败,吴世万毅然弃官归农,先居靖州会同远口,旋迁沅州之西溪龙寨定居。
   吴世万为沅州之西吴姓始祖,有子一,名品象。“第三世”富字辈共有12 人,分为12 大房:龙寨发迹祖吴富官;凉伞开基祖吴富昌;龙寨开基祖吴富阶;扶罗开基祖吴富来;贡溪开基祖吴富锡;平地开基祖吴富晚;大晏家开基祖吴富强;老黄寨开基祖吴富赛;火烧寨开基祖吴富鲁;花园、冲场开基祖吴富寨;柳寨开基祖吴富兰。
   吴世万后裔分布现今新晃的新寨、凉伞、黄雷、贡溪、禾滩、凳寨、波洲、天堂、茶坪、林冲、大湾罗、方家屯、鱼市、碧朗、米贝、洞坪、李树、扶罗、中寨、步头降、兴隆等21 个乡镇。

   姚氏入晃始祖 姚君赞。1985 年重修的《姚氏族谱》: 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珊公奉诏偕良能、良德二兄,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来沅陵。良能分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能子宗岳,迁浦市江东洲堆角;岳子千驷,驷子姚龙,姚虎,后订派乃为世龙、世虎,至今文武衣冠,为辰郡最。良德和珊公,分居沅陵,明宣宗宣德癸丑八年(1433),珊公迁沅州岩子坪,后入城西柳寨,时珊公年已八十矣,子宗苍,此时亦五十有八,后珊公死,归葬沅陵。妣张氏,与珊同葬老坟侧左。苍子千邦,娶陈氏,与邦公同厝老坟侧右。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经幼亡,世泰娶龙氏,生子文献。文献公、字君赞,乃珊公之玄孙也。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二人虑及将来有人稠地窄之患,因偕同沿溪而上,共寻荒野开辟, 忽值杨癞子来前,亦欲卜居,于是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癞子将竹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曰:‘今日云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期人?’乃与结盟兄弟,姚曰君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直至伞寨过河,有鱼跃起,公曰:‘善哉! 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诚佳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卜宅于兹,三人同行,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君赞有四子孙十三,分布在湘黔周边地区的新晃、芷江以及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侗族地区。

   姚文献字君赞(1440一1512),侗族,祖籍江西南昌。先祖姚良珊,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随兄长迁入辰州,宣德八年(1433)复迁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1440)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建立家园,成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民间传说并经相关谱史资料印证,姚文献、吴世万、杨天应结为异姓兄弟,议定三姓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文献卒后葬磨寨人形地,癸山丁向。

   世泰公之子文献公(姚君赞)五姓(姚、杨、吴、龙、谢)结盟改派,议七字循环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凡祖上用七字之姚氏均为文献公后裔!七字用二轮后,三公之后同议续派:绍祖本元茂、敦伦瑞应长、彤庭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新晃姚氏源于三公(良能、良德、良珊)之后,三公之后四祖(姚龙、姚虎、姚清、姚泰)同议老派字派二十字: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因“良宗“二字与祖上同,大多后裔未用,且四祖以“世”为派)凡用此二十字之姚氏,均为三公之后!

   “三公”(良)能德删和文献公本是汉族,现在,“三公”裔和文献公后裔大部分变成少数民族了,例如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等。今新晃是侗族自治县。

   三公”之一良删(一字珊)公,行三,四十二世。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良)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于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

   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

   外迁族裔不忘峒地“异姓兄弟结盟”的传说

   关于杨天应、昊世万、姚君赞、谢天一、龙丁(地)盛的传说, 也同样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新晃、玉屏等侗族聚居地区流传。如芷江县侗族聚居区杨氏谱叙记载:我疆自洪武开辟, 有吴世万、姚君赞、谢天辉、龙地盛住居芷荣, 是时, 云雾茫茫, 不辨东西南北, 烟雨檬檬, 何分春夏秋冬, 往往鬼哭神号, 民灾物坏, 于是建立庙宇, 二月二日祀神农黄帝, 六月六日祭白帝天王, 诚心有感, 神报无差, 梦魂中神相指示曰要得云雾开, 须待罗蒙杨氏来。新晃原属芷江县, 嘉庆二十二年改设晃县, 主要姓氏为杨、吴、姚、龙、谢五姓,。

   传说原来只有吴、姚、龙、谢四姓, 因云雾不开, 生产无收获, 神人指示, “ 要得云雾开, 除非天应来” 。吴世万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在贡溪共吃, 把竹竿一插, 清泉涌出, 天开云雾散。吴世万去请杨天应带的伞未失掉, 放伞的地方叫伞在(现名平寨), 在另一个地方把壶落了, 叫那里壶落(现名扶罗)。杨天应是杨再思的十二代子孙, 现在的杨姓是天应的二十五代子孙。鄂西侗族与湘西侗族, 历史来源相同, 传说相同, 姓氏相同, 班辈相同。新晃、芷江、玉屏、通道等县的杨、吴、姚等姓中, 至今还保存“ 再正通光昌胜秀” 的字辈。

   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根据传说、族谱记载, 鄂西侗族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 乾隆年间, 从湖南的沅州 (即现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县,贵州的玉屏 (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先后迁来湖北施南府定居的,。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至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有杨、吴、姚、龙、谢、黄等姓氏。

   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 江南始祖也, 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 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 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丁盛, 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一世祖。二世祖吴正端, 生湖南沉州芷江永正里布溪寨, 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谷皮塘, 葬谷皮塘。妻杨氏迁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南七保, 小地名花板。

   利川毛坝《姚氏族谱》记载“ 姚良珊, 自大明帝入沉州芷江县葫芦企寨居住。妻杨氏, 生文献, 素与吴世万相契(文献即君赞)。万对献说, 此地偏窄, 不是一长久之所, 得闻沿溪而上, 有百余里, 尚未开辟。献即应说, 早有此心。二人同行, 至中途云雾腾腾, 天昏地暗, 肚饥日渴, 二人正计议, 忽来杨癫子, 献问至此有何贵千?弟意前来择居。癫子将竹杆插地, 清泉涌出, 天开雾散, 三人鼓掌大笑, 莫非天应斯人。三人在此盟誓结为兄弟。姚曰君赞, 吴日世万, 杨曰天应。万曰兄有派(排)行多少字?献曰二十派(排)行,字多难以乏人。三人新议派(排)行, 七字轮流, “再正通光昌胜秀。”

   鄂西侗族地区广泛流传, 在明代初期, 有吴世万, 姚君赞、谢天飞、龙地盛等为首的一批人, 在湘西新晃的共(贡)溪居住, 当地严重缺水, 云雾不开, 庄稼不好, 有神鸟告诉他们, “ 要得云雾开, 只有天应来。” 吴世万、姚君赞了解到靖州有个杨天应, 他们二人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共同凿山开洞, 引出清泉, 从此云开雾散, 庄稼茂盛,五谷丰收。他们感谢杨天应, 与之结为兄弟, 用共同的派(排)行,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个字互不通婚, 视如骨肉。这个故事, 在鄂西侗族中, 几乎家喻户晓。至今鄂西侗族姓氏中, 也还用这七个字为字辈排行, 而且互不通婚。

    鄂西宣恩县侗族歌颂祖先的《侗歌十二月》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春, 杨氏祖先杨天应,   神人降旨给天应, 开发沉州是功臣。

           三月里来三月三, 姚氏先祖姚良珊,   永乐十四迁湖南, 开辟沉州姚君赞

           六月里来三伏天, 吴氏先祖吴世万,   结拜姚杨龙谢姓, 勘察沉溪谋长远。

           七月里来七月七, 谢氏祖先谢天飞,   五姓一家住一起, 永留后世创奇迹

           八月里来秋风成, 龙氏祖先龙地圣,   沉溪结拜五人姓, 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月里来九月九, 五姓字派是一谱,   再正通光昌胜秀, 异姓同胞传千秋。

           从此立盟定誓言, 子孙繁衍万万年。

   在宣恩县杨姓是第一大姓,约5万人,杨再思后代进入宣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侗族占8%,以杨姓、吴姓为主,来时是光字辈的,是杨光银先从止江搬到铜仁然后再搬到宣恩的,已经九代人了。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习俗没有传下来。新晃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姜家街,杨家店,只准吵架,不准骂娘。说明了姜杨两家祖上的亲密关系。在高洛乡苗寨的杨姓沿用的还是七字辈。这里的杨姓与贵州、湖南的杨姓后裔不同,许多家谱失修断档。

   不少姓氏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七字字辈。如松桃凤凰一带的麻氏使用的即是。

   广西田林浪平麻氏,也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个字辈。据说其祖先是1640年,反清覆明跟随李定国从军,李定国病逝后,残部居此,称呼为高山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地盛与儺戏

   龙地盛会跳儺(nuo)戏,有出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1933)《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从有关史料看,也可能是从古辰州(今沅陵)传贵州,再传过来的,辰州那正是从楚地进入峒地的要津。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使唯一用峒语演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晃天井寨傩戏’得以传世。

   五、民族融和,字辈衍变

 

   民族名称是个动态的政治符号

   据杨、吴、姚、龙、石诸姓族谱记载,其先祖皆为徙居新晃的外籍人,不是新晃的土著先民。而现今杨、吴、姚诸姓氏集居的地方皆在新晃的侗族核心区,绝大多数保留了侗族语言和风俗。杨、吴、姚诸姓氏且在新晃侗族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姓氏,是新晃侗族人口中的大姓,确为新晃侗族的主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访问团调查材料》认为:晃县中5、6 区,在宋明以前是稀落的苗胞土著,在元末明初便有构成侗族的杨、吴、姚、龙、石诸姓氏,由贵州和湖南辰沅一带迁徙到这里。说明新晃的侗族是由外地迁入。民族出版社《侗族简史》说: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道光五年修《晃州厅志》载:“厅治东接龙标, 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西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

   至于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亦非偶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实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郎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15人,籍隶江西者13人,其中又有11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三江县的贯洞、林溪、亮寨、皇朝、八江、寨卯、独洞、和里、黎平县的洪州、地青、三洞、黑洞、佳所、潘老寨、下皮林;从江县的上皮林、龙图、洛香等侗族村寨,有杨、吴、石、陆、粟、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实际上是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民间传说杨天应未入晃之前,就有吴世万、姚君赞、龙必(地)胜、谢天辉进入晃地。那时候,黔头楚尾屡月云雨,不见红日,人民多病,播种少成。于是人们设立庙宇,到处祷告,后来,“飞山”之神报说:“若要云雾开,要等杨姓来”。四姓就去找杨天应兄弟,杨姓到来,率四姓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于是天地开朗,成诸姓而安土著。这充分说明新晃在六、七百年以前,是森林密布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杨天应到来,与诸姓齐心协力,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而人丁兴旺,以致使晃邑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人们安居乐业。这传说不仅是当时各民族人民在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对拥有一方风调雨顺可供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乐土的亟盼,也是明季以来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精神写照。同样这个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分你我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至于这五姓生卒时间的对错,确是个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过去历史、交通多方原因,加之时代久远,族裔繁衍,各房各自修谱,无从考证,难免记录各异。但数姓结为异姓兄弟的美谈,却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这确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族源,更反映了民族融和的史实。如有支张姓人是从湖南麻阳搬来的,来时是苗族,来到与当地侗族融合,现在都是侗族了。

   土家族不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汉族,而且是最纯血的汉族,比现在的汉族还要纯正。

湘西的杨氏家族,向氏家族,彭氏家族等,祖上五代的族谱都是汉族,但现在却都是少数民族了。

湘西的彭氏土司家族,祖上是江西迁移过来的汉族大家族,从五代到清朝末年,这个家族统治永顺土司王国900年,历代的族谱,祭祀,宗庙都是华夏汉族,现在都变成了土家族。

   永顺县土司王城遗址,是中国最大的土司王城遗址,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湘西赶尸,苗疆巫术的所在地。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是湘西历代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古城。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民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实际上也已是民族融和的后裔。

   以上主要以新晃侗族发展衍变为例,可见我国民族的名称变化。民族、特别是所谓少数民族,实际上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风俗风情或多或少的保存和传承,越是偏远的地方,古时的风俗民情可能保存得更多。其实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相互不断融和、衍变、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冠以不同名称,实是社会、时代的一个政治符号而己。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的影响。

   千余年来,在杨氏家族影响下,峒地不少姓氏使用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衍,或以此为基础,衍变各自字派。

   一般来说,凡是杨再思门下,包括大湘西,黔东南,主要都使用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也有少部分支系有所增减,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但迁徙到峒地的不少其他姓氏,特别是明、清两朝先后两次“江西填湖广”,又“湖广填四川”,很多从江西来到大湘西,黔东南的,不少改成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或用其中4个、5个,或以七字派为基础各自衍变。
   就是在峒地赫赫有名的,宋中期就因平蛮而居峒地的我龙氏禹官公下宗麻公兄弟脉系,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宋末元初,避乱峒地的我龙氏秉璘公禹淑公脉系,在其譜系字辈衍变中,也可看到其影响下的迹印。

清初,大量“湖广填四川”的各姓氏,拿我龙氏来说,特别是徙入嘉陵江流域的,或用这七字字辈、或以此为基础衍变的真不少。值得好好探析。

   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为脉络,参照、比对各相关姓氏字派譜牒,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或可能对我们探宗寻祖有所补益。

   参考  引用

《龙氏族谱》

《姚氏族谱》

《吴氏族谱》

《杨再思氏族通志》

《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新晃杨吴姚诸姓侗族溯源探析》(悠闲龙夫 )

《鄂西侗族姚氏遍地繁荣》 (姚富侨)

《杨再思统领五溪峒考》龙 迅(侗族)

《走进湘西》

《飞山文化》

《天涯论坛》

《红网》

《百度》

                                                   四川 龙一乐   2017-7-3于賨


,

“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神照五溪  “再正通光……”峒地“VIP”

   一、“再正通光昌勝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唐末五代以来杨再思及其家族统领五溪峒地千余年,受历朝历代官府推崇,百姓爱戴。

   在峒地众所周知.侗族民间普遍信仰杨再思和杨正韬.他们被尊为土主,前者的庙称飞山庙或飞山宫,后者的庙称大王庙.这些庙宇大小不等,在侗族聚居地区所在皆是。1989年调查湘、黔的芷江.新晃.玉屏诸县的侗族聚居区时,仍然见到不少这类祠庙或其遗迹.与此相同,在四川酉、秀乃至贵州江口省溪、提溪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也有不少专门祭祀杨再思与杨正韬的祠庙.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和光绪《秀山县志》记载:在秀山祀杨再思的祠庙有邑梅、平茶.地坝等地的飞山庙。祀杨正韬的祠庙有邑梅,平茶的士主庙或大王庙。在贵州江口省溪和提溪一带亦有众多的土王庙或土主庙分别祀奉杨再思与杨正韬,据江口怒溪(原属省溪司)的《杨姓族谱》,可见这些地方崇祀二杨的性质与侗区是一致的,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又有英雄崇拜的含义。

   走访峒地,一些村民堂屋神龛供奉的神位上写的是“杨大将军”,指的就是杨再思。相传唐末时期,该支姚姓人的祖先(当时为饶姓)因犯事即将被株连九族,无奈之下的饶氏逃到湘西,在杨再思的帮助下得以隐居于此,同时改为姚姓,从而存活下来。后人为感谢杨再思的帮助,在家中的神位上会写“杨大将军”,与姚姓先祖共同供奉。这些姚姓人皆为汉族,却依然将杨再思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敬奉杨再思为神灵,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永传。

   人类历史,有家才组成国,有国才能保家。特别是战乱年代,动荡社会,家国天下,无不图强自保。汉魏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齐心打天下;大唐一朝,能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崛起,靠的是李家全族奋起,更靠的是瓦岗寨哥们儿弟兄齐力拼搏,更靠的是和民心、顺民意。俗话说:战场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深受传统教育的杨再思深谙个中奥秘,他在峒地入乡随俗,和峒地百姓融为一体,他是峒地的“大王”,也是朝廷的命官。他创建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及其轮回制,和异姓结盟为兄弟共用此字派,其他不少姓氏也能使用这字派,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他向社会明示了:使用这“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是杨家人,结盟的异性兄弟使用这七字字派的是和他杨家一样亲如兄弟一家人,其他姓氏能使用这一字派是其荣耀,也是和杨家情同手足的一家人。

“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创设和使用,不仅仅是序昭穆、清人伦,更无形中起到了团结峒地百姓、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积极作用。

   拿今天的话说,“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就是一名片,一融入了杨氏大家庭的身份证,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 一蛮荒之地的护身符。这在当年,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深山野岭,荒蛮峒地的老百姓来说,多么重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靠的就是这家族、宗族社会基础。毋容讳言,强宗大族就是一地的中坚,众多散姓弱族依靠和依附大姓强族,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自然现象,也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使然。

   二、杨再思家族及其世袭统领地

   杨氏十二大房统领峒地。

   一说杨再思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

   杨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韬)、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

   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款,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

   另一说据清光绪时的《杨氏族谱》记载。 “始自再思公以下,十二大房分支:政岩(或严或崖,长子),政洪(次子).正滔(三子),政传(四子)、政佥(五子)、政豫(六子).政添(七子),正爽(八子).政权(九子)、政琉(十子)、政握(十一子)、政敏(十二子)【最后两房为再思之侄儿】。目今黔山、三楚、西蜀、西粤四省,族众人繁……”

   杨氏世袭传承概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开拓湘、黔、五溪峒流域。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初六日,杨再思生于叙州朗溪托口。

   唐中和三年(883年)杨再思23岁,随父守护叙州,后任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新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年)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清嘉庆《湖南通志》:“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蛮地” 或“南僚’ 地区。 《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 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金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

   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粱开平元年(907年),长沙武安节度使马殷(911年被后梁封为楚王)遣将吕师周攻飞山蛮.开平二年(908年),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以拒马殷。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头领杨承磊战死。开平四年(910年),吕师周破飞山蛮,前期峒酋潘金勝及3000多峒民被害。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据潭阳、朗溪自称诚州牧,,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

   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古州(今贵州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薪化为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杨氏族谱》)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思及其子孙世袭其位。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杨再思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思之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马氏楚国覆亡,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殁,享年95岁,葬於黎平县长 岭岗。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封赠“英忠侯”墓碑。

   马氏楚国灭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长子杨政岩(即杨正严或杨正崖)又以十洞称诚.徽二州.号十峒首领 (这就是宋“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

   杨政隆兄弟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结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慰,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威远侯(其碑现收藏于会同),赐爵英惠公,立杨英忠侯墓碑,嘉奖才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清道光年间(1821-1852年)杨芳自叙的《杨氏家谱》说:“再思公以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0年)生, 至昭宗朝(889—904年)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历五代”,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光绪《黎平府志》称“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五代末、北宋初的“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晟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诚、徽州首领杨蕴内附。次年遣杨通宝入贡,命为诚州刺史。【光绪《黎平府志》:清末进士,黎平人胡长新,光绪五年(1879年),为杨再思撰“墓表”,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湖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解史“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官”。 《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治所靖县)。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诚州刺史杨政岩(崖)复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此后,溪峒首领杨光富.杨光僭等亦先后归附。

   宋仁宗庆历年问(1041——1048年)据有今绥宁一带的杨通汉、杨光倩父子常入贡。嘉祜五年(1060年),朝命杨光倩为微州刺史。

   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年,由于朝廷与峒地的矛盾,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

   杨再思子孙,随官任职,散居十地。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川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

   开垦晃县的杨天应(昌字辈,杨再思的十二世孙)。领有今湘黔边靖州、会同、绥宁、黎平、锦屏和天柱诸县。现今仍流行于湖南新晃、芷江和贵州玉屏一带侗区的侗族民间吟诵诗《侗垒》中就有《杨天应从靖州来》、《天应公赞》等诵词。

   元朝初年(1280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

   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棒、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南洞等处正副长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拆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统治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民为要务,守土安民,从俗风化,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杨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不满250人。思裔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部分子孙则聚族而居,保留了古代氏族的形式,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中国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就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提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就已普及教育。

   三、杨再思家族字派繁衍及谱牒概要

   杨再思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轮转。

   以世数排列班次,彰昭穆、清世系。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

   千余年来,杨再思大部分后裔一直轮回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

但也有少部分后人有所改动:

   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 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政”字的,有在“胜”字后加一“俊”字的。

   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

   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

   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俭裔十四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能有成”。

   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二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年),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 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才正远(大),英敏振天朝”二十字。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圣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

五十三年(1788年),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岩裔天应房在七字后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忠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同年滔裔杉湾岑戈房续为“清和广润瑞钟英,家治善仁培祖德,后昆世代步青云”。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登承全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

   咸丰九年(1859年)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

   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十四字轮转。

   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

   杨天应嫡裔――都录——楚高为七甲,裔孙居中寨、碧朗等地。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民国时期同宗聚议新字辈,由原28代增至56代:“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遵清德风飘远,学绍名儒手泽芳,祖述善谋贻燕翼,宪章伟烈振麟祥,相传宏祚群英炳,代启文人艺苑香”

   遵义市(团泽河包,下杨家巷,虾子青山,虾子车水,新舟平杨坝,新舟春台,茅坡,湄潭永兴等)杨姓:再正通光昌盛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永发洪龙远;文章华国昭书香。其中“光”字辈通用“朝”字。

迁入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

   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一百零四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勿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

杨氏族人,有人感慨:自明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 全国同派,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近年凯里岩裔天应房后人主持修谱《杨再思氏族通志》,决定以这”28字派定谱,理由是该28字派后人最为繁盛。实际上目前再思公后裔中仍七字派人数最多。)

   杨再思裔孙之家乘谱牒。

   以序昭穆世系。自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五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六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十三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四世秀林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

   至十六年(1418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年),省溪飞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 。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四世文风三修城步谱。次年(1616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卿赠序的。

   到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

   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杨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

   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平。至光绪、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杨洪房及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

   近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扶罗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在抗日战争吃紧的三十二年(1944年),滔裔蓝田杉湾、南明岑戈房仅用三个月时间抢修族谱一部五卷,续谱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却将老谱一部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宁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从未修谱的结、款之裔与修裔联合修谱,各房均新修付梓,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四、团结一家亲  互助兄弟情

   过去大湘西,深山老林,地荒人稀。

   史载杨再思踞五溪时,峒地民众约40来万,当时全国人口八、九千万。

   据报道,湖南曾发现蟒蛇王。湖南省洞口县洞山乡飞山庙村十多个找野猪的村民,有一次路经“迷羊溪”原始森林时,发现一条巨蟒,他们当时误以为是一根大树横在溪里,便踩了过去。从此条信息,可见其蛮荒。

   五溪峒地,由于蛮荒,过去也是战乱年代的避难地,也是朝廷人犯、政敌、失意官员的流放地之一。

   “飞山”、“飞山庙”、“ 飞山堡”。

   现在,公认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八》:在飞山蛮中.以潘氏和杨氏为强宗大姓。

   有关方面在考证湖南城步飞山庙、飞山堡时,据《潘氏墨谱》和《兰氏墨谱》:自唐以来,均为潘姓的世居 地。直到今天,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日辰时,潘姓苗族同胞还要祭祀“潘金盛圣公” (“潘金盛”乃《宋史·蛮夷二》所载“飞山之蛮”,即今在全州之西的“飞山蛮” 前期酋长)。

   道光《宝庆府志》:据该县杨氏苗族《杨氏通谱》载:今靖县飞山之名,来自杨再思(《宋史·蛮夷二》中“飞山蛮”的后期酋长)的封号,“再思公不特全家富贵,并得高年高寿,九十有七卒,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葬于上棺村(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十里处)。朝廷以公有大功于民,建庙于靖州,诏悬封为飞山令公庙。”之后“公之精灵威显,民间奉为活佛”。从此,建“飞山令公庙”之山便为当地群众和杨再思后人简称为“飞山”,建“飞山庙”,一百五十四年之后,在人们习惯称呼下,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在此置“飞山堡”,直传至今。

   潘金盛作“飞山蛮” 前期酋长时,杨承磊是其大将,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唐末,因峒地之蛮在武冈与盘踞长沙的马殷摩擦,马部下吕师州从城步抄原始老林小路,出其不意直捣潘之老巢,杨承磊战死。后潘金盛被擒往武冈遇害,3000多峒民被杀。

  时踞潭阳、朗溪的杨再思,为保存实力,避免峒民遭受灭顶之灾,以其地附楚,自称诚州牧,,成为峒地 “飞山蛮” 后期酋长。从其祖父杨临牒率其父杨居本及杨居庆、杨居忠等弟兄自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以来,70余年间(839--910),杨家完全融入了峒地社会,成为了峒地一员,并发展成了与潘姓并驾齐驱的强宗大姓,保境安民的飞山酋长,朝廷封赠的溆州刺史。

   开发峒地的有功先祖,被后世尊奉为神,供奉不断、香火永远。

   峒地“盘古庙”的供奉,道出了大西南各民族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真谛。

   峒地祭祀黑帝大王,道出了自古以来,华夏一统,都是朝廷子民的真谛。(传说有一位苗族江姓酋长,抢皇纲,救百姓。朝廷征剿,他浴血奋战,死后仍巍然耸立,七天七夜滂沱大雨袭击不倒。官兵又放火烧七天七夜,烧黑了也依然不动。直到皇帝刺封为黑帝大王才躺下。侗族群众念其英名,当神敬奉。)
  

   峒地祭祀"河边老者",据此可见我龙氏有先祖与其他诸姓一样,早在峒地生息,为民除害,永被后世尊奉为神。(侗族群众世代敬奉的"河边老者",是有名法师杨法、吴法文、姚再茂、龙道洪。传说他们神通广大,骑虎施法。前两个尊作"大板凳",后两个誉为"小板凳",常点香火祈请他们的神灵去驱除"鬼怪",消灾解厄,去病除邪。)

   河边老者之一的“龙道洪”,作为我龙氏先人,值得说道。

   纵观历史:伏羲女娲后,就有龙人同先民从甘陇顺白龙江嘉陵江入川入黔;三皇五帝、特别是大禹治水以来,“龙” 随虞舜从江淮北上晋中,成为唐尧虞舜的重臣——纳言龙公,可见顺长江流域早有龙氏繁衍;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特别是楚国多有龙人活动的记载;秦汉以来我龙氏踪迹凸显,伯高祖公助马援将军平 “武陵蛮”、治永州,其弟伯湘家辰州、伯海家靖州......龙氏号“武陵堂”有其因矣;东晋时武陵龙氏9世祖宇公次子毅公迁四川,大唐时武陵龙氏24世祖暹(xian)公玄宗开元二年(714)任道州学政,始为道州基祖。直至28世祖庚公(字西仲)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57)赴江右庐陵吉水承,咸通十二年(871)王仙芝黄巢乱,于僖宗乾符元年(874)父子孙曾避乱顾村莲塘,始为永新基祖。32世瑀公中后唐(923--936)乡试,任贵州镇远县尉。

   杨再思祖孙三代在峒地,时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殁,其间115年。“河边老者”四老,能被峒地民众当成救世济难的神敬奉,其人当在这115年间或其前后,

   笔者前述纵观历史,不乏龙裔有人或避乱或追求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世居深山。君不知,早年永新龙氏老谱,相当部分认为伯高公源于龙公苌丘(或坵苌),汉时江南道家高人也。伯高公深谙道家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峒地请神迎神的“咚咚推”傩(nuo)戏,能收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因有我空前绝后龙的传人千百年来的演绎。

   再说“河边四老“,也正是五溪峒地的 ”杨、吴、姚、龙“强宗大姓啊。深山溪流,是过去峒地通往外部世界的最好最便捷的通道,高山深谷,当然更充满了艰险,民众不忘“河边四老“为民除害,消灾解难,诚心祈祷,永世供奉,确在情理之中啊。

祭祀火神,则直接说明了杨氏善于并诚心与各强宗大姓团结治蛮。据说杨再思攻打辰州,在火神坡遇着五个"蛮人",自称是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下凡(后说这五神其实就是吴、姚、龙、谢、黄五大姓),愿为部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功勋,死后侗族人民立"火神"庙供奉。

   以部属中的诸大姓立为峒官,共治峒地。

   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

   以上诸说法中的我龙氏先民,至晚当与杨再思同时代人矣。

   异姓兄弟结盟,共用“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字派。

   “杨、吴、龙,谢、姚,黄、石”七姓或“杨、吴、龙,谢、姚”五姓结盟,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使用“再、正、通、光、昌、盛、秀” 七字字派,异姓兄弟之间尤如亲兄弟,互不通婚。此说一直在峒地盛传,历久不衰。反映了千余年来,杨氏后裔不断与各姓氏团结互助,共同开发、治理峒地。

    元明之际,有关杨天应五姓结盟的说法较多:

   杨氏入晃先祖杨天应。据2004年3月付印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和地方志:杨天应是开发中寨地区的始祖。杨天应,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5月13日午时,是唐末诚州刺史杨再思19世孙(也有12世孙一说)。性情磊落,广学博才,著有“飞山论”等书,传说永乐22年(1424),经姚、吴、龙、谢姓邀请,偕妻弟谢天辉一起移居西溪芷荣(亦名出云洞现今中寨),共同拓荒垦土,创立家业。从此“天地开朗、瘴疬潜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史?西南溪洞诸蛮》:“(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吴姓。” 杨、吴二姓.至今仍是侗族中的大姓,几乎遍及整个侗族地区。

   吴氏入晃始祖吴世万。据2006年9月重修《吴氏族谱》:吴世万(1289―1370),字斯年,号炽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生,明太祖洪武三年卒。祖籍江西道安塘(今吉安),出生于湖广靖州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少年时,世万随父兄宦居靖州会同诸葛城读书习武,才智聪颖,谋策过人,元至大年间约(1308—1311),湖广师匡慕兵应征入伍,旋经武宗教场测试左榜,为太子左侍卫,主管大都(北京)太子府安全保卫事宜。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助周王和世辣(皇室亲王)出兵征伐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加封千户候。奏请留守沅州善后。延佑四年(1317)加封为五品千户长官司长官。顺帝元统初(1333),朝政腐败,吴世万毅然弃官归农,先居靖州会同远口,旋迁沅州之西溪龙寨定居。
   吴世万为沅州之西吴姓始祖,有子一,名品象。“第三世”富字辈共有12 人,分为12 大房:龙寨发迹祖吴富官;凉伞开基祖吴富昌;龙寨开基祖吴富阶;扶罗开基祖吴富来;贡溪开基祖吴富锡;平地开基祖吴富晚;大晏家开基祖吴富强;老黄寨开基祖吴富赛;火烧寨开基祖吴富鲁;花园、冲场开基祖吴富寨;柳寨开基祖吴富兰。
   吴世万后裔分布现今新晃的新寨、凉伞、黄雷、贡溪、禾滩、凳寨、波洲、天堂、茶坪、林冲、大湾罗、方家屯、鱼市、碧朗、米贝、洞坪、李树、扶罗、中寨、步头降、兴隆等21 个乡镇。

   姚氏入晃始祖 姚君赞。1985 年重修的《姚氏族谱》: 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珊公奉诏偕良能、良德二兄,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来沅陵。良能分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能子宗岳,迁浦市江东洲堆角;岳子千驷,驷子姚龙,姚虎,后订派乃为世龙、世虎,至今文武衣冠,为辰郡最。良德和珊公,分居沅陵,明宣宗宣德癸丑八年(1433),珊公迁沅州岩子坪,后入城西柳寨,时珊公年已八十矣,子宗苍,此时亦五十有八,后珊公死,归葬沅陵。妣张氏,与珊同葬老坟侧左。苍子千邦,娶陈氏,与邦公同厝老坟侧右。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经幼亡,世泰娶龙氏,生子文献。文献公、字君赞,乃珊公之玄孙也。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二人虑及将来有人稠地窄之患,因偕同沿溪而上,共寻荒野开辟, 忽值杨癞子来前,亦欲卜居,于是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癞子将竹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曰:‘今日云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期人?’乃与结盟兄弟,姚曰君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直至伞寨过河,有鱼跃起,公曰:‘善哉! 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诚佳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卜宅于兹,三人同行,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君赞有四子孙十三,分布在湘黔周边地区的新晃、芷江以及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侗族地区。

   姚文献字君赞(1440一1512),侗族,祖籍江西南昌。先祖姚良珊,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随兄长迁入辰州,宣德八年(1433)复迁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1440)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建立家园,成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民间传说并经相关谱史资料印证,姚文献、吴世万、杨天应结为异姓兄弟,议定三姓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文献卒后葬磨寨人形地,癸山丁向。

   世泰公之子文献公(姚君赞)五姓(姚、杨、吴、龙、谢)结盟改派,议七字循环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凡祖上用七字之姚氏均为文献公后裔!七字用二轮后,三公之后同议续派:绍祖本元茂、敦伦瑞应长、彤庭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新晃姚氏源于三公(良能、良德、良珊)之后,三公之后四祖(姚龙、姚虎、姚清、姚泰)同议老派字派二十字: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因“良宗“二字与祖上同,大多后裔未用,且四祖以“世”为派)凡用此二十字之姚氏,均为三公之后!

   “三公”(良)能德删和文献公本是汉族,现在,“三公”裔和文献公后裔大部分变成少数民族了,例如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等。今新晃是侗族自治县。

   三公”之一良删(一字珊)公,行三,四十二世。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良)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于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

   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

   外迁族裔不忘峒地“异姓兄弟结盟”的传说

   关于杨天应、昊世万、姚君赞、谢天一、龙丁(地)盛的传说, 也同样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新晃、玉屏等侗族聚居地区流传。如芷江县侗族聚居区杨氏谱叙记载:我疆自洪武开辟, 有吴世万、姚君赞、谢天辉、龙地盛住居芷荣, 是时, 云雾茫茫, 不辨东西南北, 烟雨檬檬, 何分春夏秋冬, 往往鬼哭神号, 民灾物坏, 于是建立庙宇, 二月二日祀神农黄帝, 六月六日祭白帝天王, 诚心有感, 神报无差, 梦魂中神相指示曰要得云雾开, 须待罗蒙杨氏来。新晃原属芷江县, 嘉庆二十二年改设晃县, 主要姓氏为杨、吴、姚、龙、谢五姓,。

   传说原来只有吴、姚、龙、谢四姓, 因云雾不开, 生产无收获, 神人指示, “ 要得云雾开, 除非天应来” 。吴世万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在贡溪共吃, 把竹竿一插, 清泉涌出, 天开云雾散。吴世万去请杨天应带的伞未失掉, 放伞的地方叫伞在(现名平寨), 在另一个地方把壶落了, 叫那里壶落(现名扶罗)。杨天应是杨再思的十二代子孙, 现在的杨姓是天应的二十五代子孙。鄂西侗族与湘西侗族, 历史来源相同, 传说相同, 姓氏相同, 班辈相同。新晃、芷江、玉屏、通道等县的杨、吴、姚等姓中, 至今还保存“ 再正通光昌胜秀” 的字辈。

   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根据传说、族谱记载, 鄂西侗族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 乾隆年间, 从湖南的沅州 (即现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县,贵州的玉屏 (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先后迁来湖北施南府定居的,。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至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有杨、吴、姚、龙、谢、黄等姓氏。

   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 江南始祖也, 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 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 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丁盛, 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一世祖。二世祖吴正端, 生湖南沉州芷江永正里布溪寨, 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谷皮塘, 葬谷皮塘。妻杨氏迁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南七保, 小地名花板。

   利川毛坝《姚氏族谱》记载“ 姚良珊, 自大明帝入沉州芷江县葫芦企寨居住。妻杨氏, 生文献, 素与吴世万相契(文献即君赞)。万对献说, 此地偏窄, 不是一长久之所, 得闻沿溪而上, 有百余里, 尚未开辟。献即应说, 早有此心。二人同行, 至中途云雾腾腾, 天昏地暗, 肚饥日渴, 二人正计议, 忽来杨癫子, 献问至此有何贵千?弟意前来择居。癫子将竹杆插地, 清泉涌出, 天开雾散, 三人鼓掌大笑, 莫非天应斯人。三人在此盟誓结为兄弟。姚曰君赞, 吴日世万, 杨曰天应。万曰兄有派(排)行多少字?献曰二十派(排)行,字多难以乏人。三人新议派(排)行, 七字轮流, “再正通光昌胜秀。”

   鄂西侗族地区广泛流传, 在明代初期, 有吴世万, 姚君赞、谢天飞、龙地盛等为首的一批人, 在湘西新晃的共(贡)溪居住, 当地严重缺水, 云雾不开, 庄稼不好, 有神鸟告诉他们, “ 要得云雾开, 只有天应来。” 吴世万、姚君赞了解到靖州有个杨天应, 他们二人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共同凿山开洞, 引出清泉, 从此云开雾散, 庄稼茂盛,五谷丰收。他们感谢杨天应, 与之结为兄弟, 用共同的派(排)行,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个字互不通婚, 视如骨肉。这个故事, 在鄂西侗族中, 几乎家喻户晓。至今鄂西侗族姓氏中, 也还用这七个字为字辈排行, 而且互不通婚。

    鄂西宣恩县侗族歌颂祖先的《侗歌十二月》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春, 杨氏祖先杨天应,   神人降旨给天应, 开发沉州是功臣。

           三月里来三月三, 姚氏先祖姚良珊,   永乐十四迁湖南, 开辟沉州姚君赞

           六月里来三伏天, 吴氏先祖吴世万,   结拜姚杨龙谢姓, 勘察沉溪谋长远。

           七月里来七月七, 谢氏祖先谢天飞,   五姓一家住一起, 永留后世创奇迹

           八月里来秋风成, 龙氏祖先龙地圣,   沉溪结拜五人姓, 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月里来九月九, 五姓字派是一谱,   再正通光昌胜秀, 异姓同胞传千秋。

           从此立盟定誓言, 子孙繁衍万万年。

   在宣恩县杨姓是第一大姓,约5万人,杨再思后代进入宣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侗族占8%,以杨姓、吴姓为主,来时是光字辈的,是杨光银先从止江搬到铜仁然后再搬到宣恩的,已经九代人了。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习俗没有传下来。新晃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姜家街,杨家店,只准吵架,不准骂娘。说明了姜杨两家祖上的亲密关系。在高洛乡苗寨的杨姓沿用的还是七字辈。这里的杨姓与贵州、湖南的杨姓后裔不同,许多家谱失修断档。

   不少姓氏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七字字辈。如松桃凤凰一带的麻氏使用的即是。

   广西田林浪平麻氏,也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个字辈。据说其祖先是1640年,反清覆明跟随李定国从军,李定国病逝后,残部居此,称呼为高山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地盛与儺戏

   龙地盛会跳儺(nuo)戏,有出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1933)《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从有关史料看,也可能是从古辰州(今沅陵)传贵州,再传过来的,辰州那正是从楚地进入峒地的要津。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使唯一用峒语演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晃天井寨傩戏’得以传世。

   五、民族融和,字辈衍变

 

   民族名称是个动态的政治符号

   据杨、吴、姚、龙、石诸姓族谱记载,其先祖皆为徙居新晃的外籍人,不是新晃的土著先民。而现今杨、吴、姚诸姓氏集居的地方皆在新晃的侗族核心区,绝大多数保留了侗族语言和风俗。杨、吴、姚诸姓氏且在新晃侗族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姓氏,是新晃侗族人口中的大姓,确为新晃侗族的主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访问团调查材料》认为:晃县中5、6 区,在宋明以前是稀落的苗胞土著,在元末明初便有构成侗族的杨、吴、姚、龙、石诸姓氏,由贵州和湖南辰沅一带迁徙到这里。说明新晃的侗族是由外地迁入。民族出版社《侗族简史》说: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道光五年修《晃州厅志》载:“厅治东接龙标, 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西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

   至于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亦非偶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实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郎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15人,籍隶江西者13人,其中又有11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三江县的贯洞、林溪、亮寨、皇朝、八江、寨卯、独洞、和里、黎平县的洪州、地青、三洞、黑洞、佳所、潘老寨、下皮林;从江县的上皮林、龙图、洛香等侗族村寨,有杨、吴、石、陆、粟、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实际上是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民间传说杨天应未入晃之前,就有吴世万、姚君赞、龙必(地)胜、谢天辉进入晃地。那时候,黔头楚尾屡月云雨,不见红日,人民多病,播种少成。于是人们设立庙宇,到处祷告,后来,“飞山”之神报说:“若要云雾开,要等杨姓来”。四姓就去找杨天应兄弟,杨姓到来,率四姓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于是天地开朗,成诸姓而安土著。这充分说明新晃在六、七百年以前,是森林密布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杨天应到来,与诸姓齐心协力,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而人丁兴旺,以致使晃邑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人们安居乐业。这传说不仅是当时各民族人民在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对拥有一方风调雨顺可供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乐土的亟盼,也是明季以来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精神写照。同样这个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分你我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至于这五姓生卒时间的对错,确是个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过去历史、交通多方原因,加之时代久远,族裔繁衍,各房各自修谱,无从考证,难免记录各异。但数姓结为异姓兄弟的美谈,却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这确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族源,更反映了民族融和的史实。如有支张姓人是从湖南麻阳搬来的,来时是苗族,来到与当地侗族融合,现在都是侗族了。

   土家族不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汉族,而且是最纯血的汉族,比现在的汉族还要纯正。

湘西的杨氏家族,向氏家族,彭氏家族等,祖上五代的族谱都是汉族,但现在却都是少数民族了。

湘西的彭氏土司家族,祖上是江西迁移过来的汉族大家族,从五代到清朝末年,这个家族统治永顺土司王国900年,历代的族谱,祭祀,宗庙都是华夏汉族,现在都变成了土家族。

   永顺县土司王城遗址,是中国最大的土司王城遗址,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湘西赶尸,苗疆巫术的所在地。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是湘西历代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古城。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民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实际上也已是民族融和的后裔。

   以上主要以新晃侗族发展衍变为例,可见我国民族的名称变化。民族、特别是所谓少数民族,实际上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风俗风情或多或少的保存和传承,越是偏远的地方,古时的风俗民情可能保存得更多。其实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相互不断融和、衍变、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冠以不同名称,实是社会、时代的一个政治符号而己。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的影响。

   千余年来,在杨氏家族影响下,峒地不少姓氏使用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衍,或以此为基础,衍变各自字派。

   一般来说,凡是杨再思门下,包括大湘西,黔东南,主要都使用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也有少部分支系有所增减,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但迁徙到峒地的不少其他姓氏,特别是明、清两朝先后两次“江西填湖广”,又“湖广填四川”,很多从江西来到大湘西,黔东南的,不少改成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或用其中4个、5个,或以七字派为基础各自衍变。
   就是在峒地赫赫有名的,宋中期就因平蛮而居峒地的我龙氏禹官公下宗麻公兄弟脉系,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宋末元初,避乱峒地的我龙氏秉璘公禹淑公脉系,在其譜系字辈衍变中,也可看到其影响下的迹印。

清初,大量“湖广填四川”的各姓氏,拿我龙氏来说,特别是徙入嘉陵江流域的,或用这七字字辈、或以此为基础衍变的真不少。值得好好探析。

   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为脉络,参照、比对各相关姓氏字派譜牒,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或可能对我们探宗寻祖有所补益。

   参考  引用

《龙氏族谱》

《姚氏族谱》

《吴氏族谱》

《杨再思氏族通志》

《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新晃杨吴姚诸姓侗族溯源探析》(悠闲龙夫 )

《鄂西侗族姚氏遍地繁荣》 (姚富侨)

《杨再思统领五溪峒考》龙 迅(侗族)

《走进湘西》

《飞山文化》

《天涯论坛》

《红网》

《百度》

                                                   四川 龙一乐   2017-7-3于賨


,

“再正通光昌勝秀”刍议(三)

                           神照五溪  “再正通光……”峒地“VIP”

   一、“再正通光昌勝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唐末五代以来杨再思及其家族统领五溪峒地千余年,受历朝历代官府推崇,百姓爱戴。

   在峒地众所周知.侗族民间普遍信仰杨再思和杨正韬.他们被尊为土主,前者的庙称飞山庙或飞山宫,后者的庙称大王庙.这些庙宇大小不等,在侗族聚居地区所在皆是。1989年调查湘、黔的芷江.新晃.玉屏诸县的侗族聚居区时,仍然见到不少这类祠庙或其遗迹.与此相同,在四川酉、秀乃至贵州江口省溪、提溪一带的土家族聚居区,也有不少专门祭祀杨再思与杨正韬的祠庙.据同治《酉阳直隶州总志》和光绪《秀山县志》记载:在秀山祀杨再思的祠庙有邑梅、平茶.地坝等地的飞山庙。祀杨正韬的祠庙有邑梅,平茶的士主庙或大王庙。在贵州江口省溪和提溪一带亦有众多的土王庙或土主庙分别祀奉杨再思与杨正韬,据江口怒溪(原属省溪司)的《杨姓族谱》,可见这些地方崇祀二杨的性质与侗区是一致的,其中既有祖先崇拜,又有英雄崇拜的含义。

   走访峒地,一些村民堂屋神龛供奉的神位上写的是“杨大将军”,指的就是杨再思。相传唐末时期,该支姚姓人的祖先(当时为饶姓)因犯事即将被株连九族,无奈之下的饶氏逃到湘西,在杨再思的帮助下得以隐居于此,同时改为姚姓,从而存活下来。后人为感谢杨再思的帮助,在家中的神位上会写“杨大将军”,与姚姓先祖共同供奉。这些姚姓人皆为汉族,却依然将杨再思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人们敬奉杨再思为神灵,千百年来,祭祀不断,香火永传。

   人类历史,有家才组成国,有国才能保家。特别是战乱年代,动荡社会,家国天下,无不图强自保。汉魏以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齐心打天下;大唐一朝,能在隋末群雄争霸中崛起,靠的是李家全族奋起,更靠的是瓦岗寨哥们儿弟兄齐力拼搏,更靠的是和民心、顺民意。俗话说:战场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深受传统教育的杨再思深谙个中奥秘,他在峒地入乡随俗,和峒地百姓融为一体,他是峒地的“大王”,也是朝廷的命官。他创建的“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及其轮回制,和异姓结盟为兄弟共用此字派,其他不少姓氏也能使用这字派,就是最好的说明。

   可以说,他向社会明示了:使用这“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是杨家人,结盟的异性兄弟使用这七字字派的是和他杨家一样亲如兄弟一家人,其他姓氏能使用这一字派是其荣耀,也是和杨家情同手足的一家人。

“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的创设和使用,不仅仅是序昭穆、清人伦,更无形中起到了团结峒地百姓、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积极作用。

   拿今天的话说,“再正通光昌勝秀”七字字派就是一名片,一融入了杨氏大家庭的身份证,一峒地主流社会的“VIP” , 一蛮荒之地的护身符。这在当年,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深山野岭,荒蛮峒地的老百姓来说,多么重要。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靠的就是这家族、宗族社会基础。毋容讳言,强宗大族就是一地的中坚,众多散姓弱族依靠和依附大姓强族,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自然现象,也是过去人类社会发展使然。

   二、杨再思家族及其世袭统领地

   杨氏十二大房统领峒地。

   一说杨再思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

   杨再思生前娶五氏,依序生十子,韩氏生长政隆、次政滔(韬)、三政修;蒙氏生四政约、五政款;马氏生六政绾、七政岩、八政嵩;潘氏生九政权;郑氏生十政俭(钦)。

   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款,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慰,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

   另一说据清光绪时的《杨氏族谱》记载。 “始自再思公以下,十二大房分支:政岩(或严或崖,长子),政洪(次子).正滔(三子),政传(四子)、政佥(五子)、政豫(六子).政添(七子),正爽(八子).政权(九子)、政琉(十子)、政握(十一子)、政敏(十二子)【最后两房为再思之侄儿】。目今黔山、三楚、西蜀、西粤四省,族众人繁……”

   杨氏世袭传承概要。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开拓湘、黔、五溪峒流域。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初六日,杨再思生于叙州朗溪托口。

   唐中和三年(883年)杨再思23岁,随父守护叙州,后任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新唐书》地理志,:“叙州潭阳郡” 本巫州,继改称沉州, 大历五年(725年)始改名叙州, 领潭阳, 朗溪, 龙标三县。清嘉庆《湖南通志》:“叙州潭阳郡” 唐代被称为“蛮地” 或“南僚’ 地区。 《湖南通志-建置沿革表》: 叙州治所为潭阳, 今芷江县地朗溪, 今黔阳、会同、通道县地龙标, 今靖州(即靖县)地。光绪《黎平府志》:黎平府(东南和东北)唐代亦隶叙州龙标县和潭阳县。据此, 则唐末、五代初潘金盛、杨承磊、杨再思等所据的“ 十洞”、“ 诚州” , 均在“ 叙州潭阳郡” 境。】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再思受朝廷绢诏,分镇滇黔。

   唐昭宗天佑年间(904—907):边郡割据。杨再思临危受命守沅州,分镇黔滇,授左仆射尚书、江淮湖广都铃辖使,都统兵马。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粱开平元年(907年),长沙武安节度使马殷(911年被后梁封为楚王)遣将吕师周攻飞山蛮.开平二年(908年),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以拒马殷。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头领杨承磊战死。开平四年(910年),吕师周破飞山蛮,前期峒酋潘金勝及3000多峒民被害。杨再思以其地附楚,据潭阳、朗溪自称诚州牧,,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

   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古州(今贵州罗里)、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薪化为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杨氏族谱》) 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再思及其子孙世袭其位。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聚、商贾出入,境内之民,焕然改色,有礼乐文物之盛焉,此皆杨氏之功也。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杨再思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思之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马氏楚国覆亡,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殁,享年95岁,葬於黎平县长 岭岗。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封赠“英忠侯”墓碑。

   马氏楚国灭亡,长沙为周行逢占据, 杨再思的长子杨政岩(即杨正严或杨正崖)又以十洞称诚.徽二州.号十峒首领 (这就是宋“十峒首领”最早的出处),“自署为徽诚二州刺史”。 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等县。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

   杨政隆兄弟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于北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封政岩为诚州剌史,政隆为临州知府,治洞口;政滔为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都总管防御使,治湖耳;政修为刺史,治城步;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洪州;政结为播州知州,居绥宁;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政权为太慰,治潭溪;;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并追封其父再思为诚州刺史,威远侯(其碑现收藏于会同),赐爵英惠公,立杨英忠侯墓碑,嘉奖才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清道光年间(1821-1852年)杨芳自叙的《杨氏家谱》说:“再思公以唐懿宗咸通十年己丑岁(860年)生, 至昭宗朝(889—904年)值世乱, 马殷据长沙, 虎视滇、黔。公先由淮南丞迁辰州长史, 结营靖州飞山扼要拒之, 屡战屡捷, 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征兵, 道长梗阻, 众奉为诚州刺史, 威名日著, 称令公焉。“历五代”,天下多遭涂炭,  独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赖以安。”  《宋史·诚徽州传》云:“诚徽州,唐溪洞州”。光绪《黎平府志》称“徽州, 今绥阳(绥宁之误)县地诚州, 今黎(平)、靖(州)地” 。五代末、北宋初的“十洞、诚徽州” 是同一地区, 其范围东起今湖南绥宁县, 西迄贵州黎平县, 渔通包括靖县、通道。从尔后杨晟台反宋的活动地区看, 还延伸到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部地区。】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诚、徽州首领杨蕴内附。次年遣杨通宝入贡,命为诚州刺史。【光绪《黎平府志》:清末进士,黎平人胡长新,光绪五年(1879年),为杨再思撰“墓表”,叙述清高宗救赐匾额的由来,杨蕴、杨通宝附宋的年代。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记》:“ 土司、土官世传” 中说“ 黎平府” 属“ 曹滴、古州、中林, 湖耳、龙里、欧阳、赤溪” 七个长宫司皆杨姓,。解史“孙通蕴即杨蕴、通宝、通楹,当宋盛时相继入款, 始授官”。 《宋史》--“ 西南溪洞诸蛮传”:杨再思的后代纳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杨通宝、通楹先后任诚州刺史(治所靖县)。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诚州刺史杨政岩(崖)复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此后,溪峒首领杨光富.杨光僭等亦先后归附。

   宋仁宗庆历年问(1041——1048年)据有今绥宁一带的杨通汉、杨光倩父子常入贡。嘉祜五年(1060年),朝命杨光倩为微州刺史。

   北宋经营诚、徽州九十余年,由于朝廷与峒地的矛盾,散掌州洞的杨氏族姓首领犹时叛时服。直到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朝廷派遣章悼率重兵“ 经制蛮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诚州为靖州, 徽州为漪竹孙直接派员统洽, 从而把杨再思的嫡系左迁黎平。】

   杨再思子孙,随官任职,散居十地。与土著侗苗民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思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川州八万军民总管府,镇远军民府、邛水万户总管府,都匀定匀总管府及思州五溪洞等处军民万户府,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

   开垦晃县的杨天应(昌字辈,杨再思的十二世孙)。领有今湘黔边靖州、会同、绥宁、黎平、锦屏和天柱诸县。现今仍流行于湖南新晃、芷江和贵州玉屏一带侗区的侗族民间吟诵诗《侗垒》中就有《杨天应从靖州来》、《天应公赞》等诵词。

   元朝初年(1280年),改民族地方的土府为土司,直宣慰司及长官司。杨氏受职思州、思南宣慰司副使,黄平、凯里、都匀、定云安抚使及十余长官司正副长官世袭。

   明朝洪武沿袭元制,再思裔孙受职者有古州、三郎、湖耳、曹滴、隆里、邛水、省溪、坝场、提溪、万山、苏葛棒、岑松、金容金达、白岩、偏桥左副、偏桥右副、瑶洞、石阡、安夷溶溪、芝麻坪、水德江、平头著可、乌罗、九里江、横坡、石耶、邑梅、平茶、赤溪南洞等处正副长官。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开始“改土归流”.,成立贵州行省,拆宣慰司设府,置流官知府统治斯地,府设土通判、土推宫,杨氏世袭府中土职。诸司长官秉承先祖垂训,以顺应朝廷为天职,以勤政爱民为要务,守土安民,从俗风化,最后随清末的封建制度破灭而废。

   杨再思后代在历史长河中辗转迁徙,从二世起分向各地,择地立寨,选风水为祖莹,训子耕读,兴家立业。在十房子孙繁衍中,以“奇多、奇少”出现,尤以滔裔人丁最为兴旺,分布于湘、黔、川、滇、桂、赣等省区,人口愈两百多万。仅款裔发展缓慢,千余年来仍居通道罗岩及中团两寨,人口不满250人。思裔自外迁后多与各民族同居,传授生产技术,交流民族文化。部分子孙则聚族而居,保留了古代氏族的形式,形成杨家寨、杨家山、杨家沟等多处。位于天柱县岩寨的“杨氏千家寨”,房舍座落于两座山岭,层层密布,错落有序,形若山城,四周花阶大道,卵石砌成,风景别致。会同高椅,从明至清为杨氏一家,寨内建有民宅、庵堂、宗祠、学馆、凉亭、宝塔共300余处,创造了中国农村的文化典型。解放初被错贬为封建堡垒,文化大革命又加重破坏,尚存古建筑104栋至今。高椅的“文明人创造了文明村,文明村哺育了文明人。”从谱牒统计,明清两代高中科场的生员、贡生、举人、进士等193人;建国后出过大中专毕业生80多个。改革开放后被怀化地区发现,重视,研究,树立为“文明村寨”,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搬上中央莹屏展示,誉称“中国第一村”。绥宁政修后裔仅在清代就出过秀才、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太学160人。天柱长坡头杨氏,自清末就提倡“普及家族教育”,设立学馆,女子读书,在民国就已普及教育。

   三、杨再思家族字派繁衍及谱牒概要

   杨再思亲订“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轮转。

   以世数排列班次,彰昭穆、清世系。嘱咐后人在修谱刻碑依顺载明。

   千余年来,杨再思大部分后裔一直轮回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字辈。

但也有少部分后人有所改动:

   一轮即有改“光昌胜”为“千付钧”的;有改“胜” 为“顺”、“晟”两字的;有改“秀”为“政”字的,有在“胜”字后加一“俊”字的。

   二轮有改“正”为“政”字的。

   宋至今仍用“再政通光昌胜秀”轮转的占全族之多数。

   首先是俭裔通灵支秀朝房觉得转派不清,只用了一轮,七世秀朝子首改“督”字为派。至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俭裔十四世秀琳房(第二次)改字派为“再政通光昌,廷秀宗永明,思仁志学全,必重能有成”。

   至清代康熙年间出现第二次续派,五十七年(1718年),省溪续谱,老字派己用四轮,族众觉得七字太约,乃 续新派为“懋绩承宗建,弘猷启盛昭,微声才正远(大),英敏振天朝”二十字。用了五字,族众均不顺遂,复议停止,恢复老派。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岩裔远南房增派为“腾蛟起凤,圣振家声,永福祚胤,奕祀钟灵。”

五十三年(1788年),嵩裔光维房改字为“再政通千,付钧俊秀。”同期,城步大竹坪新立字派“通光昌胜进再政,远大宗支开文运,志立才全守先公,永世兴荣家传定。”

   嘉庆十八年(1813年),岩裔天应房在七字后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天保房光盛、光运支增派“忠成克绍焕文明,钟毓蔚起承先泽,世守宏仁士俊英。”同年滔裔杉湾岑戈房续为“清和广润瑞钟英,家治善仁培祖德,后昆世代步青云”。

   道光十四年(1834年),南宁堡祠新议二世滔子四房字派:通声房为“明文应世,万国长荣,仕崇正大,圣命光庭,德宗丹桂,永代登金”;通胜房为“承先宗序,顺后天长,世代常存,宏作远方,文章华国,推绍书香”;通温房为“登承全相,文武纲常,国清才子,必识有方,龙飞凤献,和宗宁康”;通威房为“必大德先,仁方永加,齐世泽长,启培值日,以德秀灵,仕庆从玉。”

   咸丰九年(1859年)岩裔尧宗房增派为:“云汉仪彰,家规孝友,世守贤良,鸿儒继起,名振大邦,克承先绪,治泽全安,延年吉庆,福禄寿康,荣华富贵,长世永繁,崇德尚道,源远流长。”约裔黎平坝寨、高场支改为:“再正承宗建,通光启茂昭,昌隆芳胜杰,秀士振天朝。”

   住佳所的一支增加“文章华国绍书香”十四字轮转。

   绾裔全支千余年来仍用“再正远光昌反进”轮回。

   杨天应嫡裔――都录——楚高为七甲,裔孙居中寨、碧朗等地。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岩裔天应房在“再政通光昌胜秀”七字下添派为"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民国时期同宗聚议新字辈,由原28代增至56代:“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遵清德风飘远,学绍名儒手泽芳,祖述善谋贻燕翼,宪章伟烈振麟祥,相传宏祚群英炳,代启文人艺苑香”

   遵义市(团泽河包,下杨家巷,虾子青山,虾子车水,新舟平杨坝,新舟春台,茅坡,湄潭永兴等)杨姓:再正通光昌盛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永发洪龙远;文章华国昭书香。其中“光”字辈通用“朝”字。

迁入剑河、台江、凯里等县市的少数裔孙,丧失统序,久习成俗,有同苗族用子父祖连着起名的。

   民国及建国后续谱,最多的取一百零四字,采用律诗和绝句为体,顾了音韵,勿略了个别字不好取名。

杨氏族人,有人感慨:自明清以还,派出多门,同宗相逢,形如路人,名为昭穆,实则乱伦。应效法国中“孔、颜、曾、孟” 全国同派,建议统一字辈为:“再正通光昌胜秀,承先宗序顺天长,世代常存宏祚远,文章华国绍书香。” (近年凯里岩裔天应房后人主持修谱《杨再思氏族通志》,决定以这”28字派定谱,理由是该28字派后人最为繁盛。实际上目前再思公后裔中仍七字派人数最多。)

   杨再思裔孙之家乘谱牒。

   以序昭穆世系。自修谱盛世的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起,八世孙再西在思州万户总管任内联合省溪、镇远、岑松、青溪及大定五土司族众首修省溪族谱。同期有翰林院编修杨步云和吏部尚书杨浩然主修丰城族谱。是全族最早的谱牒,两谱出自名人名家,时代亦近,史料真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五世再清等续修省溪坪地及思州家谱,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六世政仁主修城步族谱,同期有十三世朝宗解甲归田后,创修丰城续谱,从地域上拓宽了范围。

   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四世秀林主修第十房政俭裔族谱。

   至十六年(1418年)及正统十三年(1448年),省溪飞铜仁、万山、江口、松桃、天柱坪地联合续谱,谱本增多,资料丰富。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七房岩裔通南支始修族谱 。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四世文风三修城步谱。次年(1616年)城步大竹坪七房首修族谱,监察御使杨乔然为该谱作序,宋元明三朝主修族谱作序的均系本房裔孙,体现了他们作官不忘本的高贵品质。

   进入清代的顺治时期,朝政稳定,岩裔通南支房,及滔裔玉屏南宁祠乘机续谱。清代族谱均请地方州县知事及厅府大员作序,亦有名士、客卿赠序的。

   到康熙乾隆盛世及嘉庆道光年间,除上述各房续谱外,新修的有滔裔的锦屏、黎平、三稳、天柱;岩裔的晃州、天柱,有苗籍翰林宋仁溥赠云潭湾谱序,及果勇侯杨芳为家谱作序,并参订家规家法,使后人有礼教可道,有家训可从,为弘扬家声作了贡献。

   在清代的两百多年中杨再思家族出现了修谱盛况。但由于时代交通地域等条件限制,新谱多失考证,把唐代再思误认是北宋杨家将的杨文广而错接,有的主编对“七字派”的转代连代不清,造成缺代断代,出现了错误。虽有元代城步杨家山谱与清代道光省溪谱的两次辩伪,但当年族谱属于秘传秘藏,没有公开讨论,新谱仍以讹传讹,未得存真。

   至咸丰同治时期,黔东湘西地带受清江、台拱苗民起义影响,多数谱牒及手抄草本在战乱中被平。至光绪、宣统间,虽然外患频繁,政事不宁,为弥补损失,隆裔云潭房,滔裔杨洪房及南宁房,岩裔楚轩房,俭裔芷江房仍抓紧续谱。

   近至民国初中期修裔白洋坪房,岩裔扶罗中寨房及隆裔云潭房相继续修。在抗日战争吃紧的三十二年(1944年),滔裔蓝田杉湾、南明岑戈房仅用三个月时间抢修族谱一部五卷,续谱取得重大发展。

   建国之初在反霸运动中没收族谱焚烧,剑河白番杨氏之媳吴氏却将老谱一部密藏保留下来,其后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南宁续修时的联系根据。在改革开放中,从未修谱的结、款之裔与修裔联合修谱,各房均新修付梓,至是再思十房谱牒全了。

   四、团结一家亲  互助兄弟情

   过去大湘西,深山老林,地荒人稀。

   史载杨再思踞五溪时,峒地民众约40来万,当时全国人口八、九千万。

   据报道,湖南曾发现蟒蛇王。湖南省洞口县洞山乡飞山庙村十多个找野猪的村民,有一次路经“迷羊溪”原始森林时,发现一条巨蟒,他们当时误以为是一根大树横在溪里,便踩了过去。从此条信息,可见其蛮荒。

   五溪峒地,由于蛮荒,过去也是战乱年代的避难地,也是朝廷人犯、政敌、失意官员的流放地之一。

   “飞山”、“飞山庙”、“ 飞山堡”。

   现在,公认靖州飞山乃是西南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苗、侗、壮、瑶、水、土家、布依、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圣山。因为这些民族,都是从当年的“苗蛮”或“峒蛮”或“荆蛮”中分支繁衍而来。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八》:在飞山蛮中.以潘氏和杨氏为强宗大姓。

   有关方面在考证湖南城步飞山庙、飞山堡时,据《潘氏墨谱》和《兰氏墨谱》:自唐以来,均为潘姓的世居 地。直到今天,每逢农历正月初一日辰时,潘姓苗族同胞还要祭祀“潘金盛圣公” (“潘金盛”乃《宋史·蛮夷二》所载“飞山之蛮”,即今在全州之西的“飞山蛮” 前期酋长)。

   道光《宝庆府志》:据该县杨氏苗族《杨氏通谱》载:今靖县飞山之名,来自杨再思(《宋史·蛮夷二》中“飞山蛮”的后期酋长)的封号,“再思公不特全家富贵,并得高年高寿,九十有七卒,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葬于上棺村(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城北十里处)。朝廷以公有大功于民,建庙于靖州,诏悬封为飞山令公庙。”之后“公之精灵威显,民间奉为活佛”。从此,建“飞山令公庙”之山便为当地群众和杨再思后人简称为“飞山”,建“飞山庙”,一百五十四年之后,在人们习惯称呼下,于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在此置“飞山堡”,直传至今。

   潘金盛作“飞山蛮” 前期酋长时,杨承磊是其大将,踞十洞(内有五开洞)。唐末,因峒地之蛮在武冈与盘踞长沙的马殷摩擦,马部下吕师州从城步抄原始老林小路,出其不意直捣潘之老巢,杨承磊战死。后潘金盛被擒往武冈遇害,3000多峒民被杀。

  时踞潭阳、朗溪的杨再思,为保存实力,避免峒民遭受灭顶之灾,以其地附楚,自称诚州牧,,成为峒地 “飞山蛮” 后期酋长。从其祖父杨临牒率其父杨居本及杨居庆、杨居忠等弟兄自淮南扬州丞迁溆州任长史(治龙标)以来,70余年间(839--910),杨家完全融入了峒地社会,成为了峒地一员,并发展成了与潘姓并驾齐驱的强宗大姓,保境安民的飞山酋长,朝廷封赠的溆州刺史。

   开发峒地的有功先祖,被后世尊奉为神,供奉不断、香火永远。

   峒地“盘古庙”的供奉,道出了大西南各民族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真谛。

   峒地祭祀黑帝大王,道出了自古以来,华夏一统,都是朝廷子民的真谛。(传说有一位苗族江姓酋长,抢皇纲,救百姓。朝廷征剿,他浴血奋战,死后仍巍然耸立,七天七夜滂沱大雨袭击不倒。官兵又放火烧七天七夜,烧黑了也依然不动。直到皇帝刺封为黑帝大王才躺下。侗族群众念其英名,当神敬奉。)
  

   峒地祭祀"河边老者",据此可见我龙氏有先祖与其他诸姓一样,早在峒地生息,为民除害,永被后世尊奉为神。(侗族群众世代敬奉的"河边老者",是有名法师杨法、吴法文、姚再茂、龙道洪。传说他们神通广大,骑虎施法。前两个尊作"大板凳",后两个誉为"小板凳",常点香火祈请他们的神灵去驱除"鬼怪",消灾解厄,去病除邪。)

   河边老者之一的“龙道洪”,作为我龙氏先人,值得说道。

   纵观历史:伏羲女娲后,就有龙人同先民从甘陇顺白龙江嘉陵江入川入黔;三皇五帝、特别是大禹治水以来,“龙” 随虞舜从江淮北上晋中,成为唐尧虞舜的重臣——纳言龙公,可见顺长江流域早有龙氏繁衍;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特别是楚国多有龙人活动的记载;秦汉以来我龙氏踪迹凸显,伯高祖公助马援将军平 “武陵蛮”、治永州,其弟伯湘家辰州、伯海家靖州......龙氏号“武陵堂”有其因矣;东晋时武陵龙氏9世祖宇公次子毅公迁四川,大唐时武陵龙氏24世祖暹(xian)公玄宗开元二年(714)任道州学政,始为道州基祖。直至28世祖庚公(字西仲)唐懿宗大中十一年(857)赴江右庐陵吉水承,咸通十二年(871)王仙芝黄巢乱,于僖宗乾符元年(874)父子孙曾避乱顾村莲塘,始为永新基祖。32世瑀公中后唐(923--936)乡试,任贵州镇远县尉。

   杨再思祖孙三代在峒地,时在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杨再思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 十月二十六日殁,其间115年。“河边老者”四老,能被峒地民众当成救世济难的神敬奉,其人当在这115年间或其前后,

   笔者前述纵观历史,不乏龙裔有人或避乱或追求洞天福地世外桃源,世居深山。君不知,早年永新龙氏老谱,相当部分认为伯高公源于龙公苌丘(或坵苌),汉时江南道家高人也。伯高公深谙道家易理也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峒地请神迎神的“咚咚推”傩(nuo)戏,能收为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因有我空前绝后龙的传人千百年来的演绎。

   再说“河边四老“,也正是五溪峒地的 ”杨、吴、姚、龙“强宗大姓啊。深山溪流,是过去峒地通往外部世界的最好最便捷的通道,高山深谷,当然更充满了艰险,民众不忘“河边四老“为民除害,消灾解难,诚心祈祷,永世供奉,确在情理之中啊。

祭祀火神,则直接说明了杨氏善于并诚心与各强宗大姓团结治蛮。据说杨再思攻打辰州,在火神坡遇着五个"蛮人",自称是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下凡(后说这五神其实就是吴、姚、龙、谢、黄五大姓),愿为部将,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功勋,死后侗族人民立"火神"庙供奉。

   以部属中的诸大姓立为峒官,共治峒地。

   梁王朝授飞山蛮后期峒酋杨再思为溆州刺史。杨再思创设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其地分置十峒.以部属吴、龙,谢、姚,石诸大姓,立僚属侗官,抚绥侗民,境内悉悦.雄据诚州……”

   以上诸说法中的我龙氏先民,至晚当与杨再思同时代人矣。

   异姓兄弟结盟,共用“再、正、通、光、昌、盛、秀”七字字派。

   “杨、吴、龙,谢、姚,黄、石”七姓或“杨、吴、龙,谢、姚”五姓结盟,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使用“再、正、通、光、昌、盛、秀” 七字字派,异姓兄弟之间尤如亲兄弟,互不通婚。此说一直在峒地盛传,历久不衰。反映了千余年来,杨氏后裔不断与各姓氏团结互助,共同开发、治理峒地。

    元明之际,有关杨天应五姓结盟的说法较多:

   杨氏入晃先祖杨天应。据2004年3月付印的《杨再思氏族通志》和地方志:杨天应是开发中寨地区的始祖。杨天应,生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5月13日午时,是唐末诚州刺史杨再思19世孙(也有12世孙一说)。性情磊落,广学博才,著有“飞山论”等书,传说永乐22年(1424),经姚、吴、龙、谢姓邀请,偕妻弟谢天辉一起移居西溪芷荣(亦名出云洞现今中寨),共同拓荒垦土,创立家业。从此“天地开朗、瘴疬潜消”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史?西南溪洞诸蛮》:“(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吴姓。” 杨、吴二姓.至今仍是侗族中的大姓,几乎遍及整个侗族地区。

   吴氏入晃始祖吴世万。据2006年9月重修《吴氏族谱》:吴世万(1289―1370),字斯年,号炽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26年生,明太祖洪武三年卒。祖籍江西道安塘(今吉安),出生于湖广靖州会同远口(今贵州天柱县远口镇)。少年时,世万随父兄宦居靖州会同诸葛城读书习武,才智聪颖,谋策过人,元至大年间约(1308—1311),湖广师匡慕兵应征入伍,旋经武宗教场测试左榜,为太子左侍卫,主管大都(北京)太子府安全保卫事宜。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奉旨辅助周王和世辣(皇室亲王)出兵征伐云南。兼平黔楚兵乱有功,加封千户候。奏请留守沅州善后。延佑四年(1317)加封为五品千户长官司长官。顺帝元统初(1333),朝政腐败,吴世万毅然弃官归农,先居靖州会同远口,旋迁沅州之西溪龙寨定居。
   吴世万为沅州之西吴姓始祖,有子一,名品象。“第三世”富字辈共有12 人,分为12 大房:龙寨发迹祖吴富官;凉伞开基祖吴富昌;龙寨开基祖吴富阶;扶罗开基祖吴富来;贡溪开基祖吴富锡;平地开基祖吴富晚;大晏家开基祖吴富强;老黄寨开基祖吴富赛;火烧寨开基祖吴富鲁;花园、冲场开基祖吴富寨;柳寨开基祖吴富兰。
   吴世万后裔分布现今新晃的新寨、凉伞、黄雷、贡溪、禾滩、凳寨、波洲、天堂、茶坪、林冲、大湾罗、方家屯、鱼市、碧朗、米贝、洞坪、李树、扶罗、中寨、步头降、兴隆等21 个乡镇。

   姚氏入晃始祖 姚君赞。1985 年重修的《姚氏族谱》: 大明永乐十四年(1416),珊公奉诏偕良能、良德二兄,由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来沅陵。良能分居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能子宗岳,迁浦市江东洲堆角;岳子千驷,驷子姚龙,姚虎,后订派乃为世龙、世虎,至今文武衣冠,为辰郡最。良德和珊公,分居沅陵,明宣宗宣德癸丑八年(1433),珊公迁沅州岩子坪,后入城西柳寨,时珊公年已八十矣,子宗苍,此时亦五十有八,后珊公死,归葬沅陵。妣张氏,与珊同葬老坟侧左。苍子千邦,娶陈氏,与邦公同厝老坟侧右。生子二,名姚泰、姚经,后订派乃为世泰、世经,世经幼亡,世泰娶龙氏,生子文献。文献公、字君赞,乃珊公之玄孙也。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二人虑及将来有人稠地窄之患,因偕同沿溪而上,共寻荒野开辟, 忽值杨癞子来前,亦欲卜居,于是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癞子将竹插地,清泉顿涌,喜出望外,姚、吴私语曰:‘今日云雾开泉涌,莫非天应期人?’乃与结盟兄弟,姚曰君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直至伞寨过河,有鱼跃起,公曰:‘善哉! 鱼者余也,子孙有余,富贵有余,字异音同,诚佳兆也’。三人鼓掌大笑,于是卜宅于兹,三人同行,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君赞有四子孙十三,分布在湘黔周边地区的新晃、芷江以及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侗族地区。

   姚文献字君赞(1440一1512),侗族,祖籍江西南昌。先祖姚良珊,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随兄长迁入辰州,宣德八年(1433)复迁沅州(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姚文献生于正统五年(1440)后避兵乱卜居晃州伞寨,建立家园,成为新晃侗族姚姓始祖。民间传说并经相关谱史资料印证,姚文献、吴世万、杨天应结为异姓兄弟,议定三姓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为派。姚文献卒后葬磨寨人形地,癸山丁向。

   世泰公之子文献公(姚君赞)五姓(姚、杨、吴、龙、谢)结盟改派,议七字循环为:再正通光昌胜秀,凡祖上用七字之姚氏均为文献公后裔!七字用二轮后,三公之后同议续派:绍祖本元茂、敦伦瑞应长、彤庭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新晃姚氏源于三公(良能、良德、良珊)之后,三公之后四祖(姚龙、姚虎、姚清、姚泰)同议老派字派二十字:世文思志子、添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复良宗。(因“良宗“二字与祖上同,大多后裔未用,且四祖以“世”为派)凡用此二十字之姚氏,均为三公之后!

   “三公”(良)能德删和文献公本是汉族,现在,“三公”裔和文献公后裔大部分变成少数民族了,例如侗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等。今新晃是侗族自治县。

   三公”之一良删(一字珊)公,行三,四十二世。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良)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于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

   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

   外迁族裔不忘峒地“异姓兄弟结盟”的传说

   关于杨天应、昊世万、姚君赞、谢天一、龙丁(地)盛的传说, 也同样在湘黔边界的芷江、新晃、玉屏等侗族聚居地区流传。如芷江县侗族聚居区杨氏谱叙记载:我疆自洪武开辟, 有吴世万、姚君赞、谢天辉、龙地盛住居芷荣, 是时, 云雾茫茫, 不辨东西南北, 烟雨檬檬, 何分春夏秋冬, 往往鬼哭神号, 民灾物坏, 于是建立庙宇, 二月二日祀神农黄帝, 六月六日祭白帝天王, 诚心有感, 神报无差, 梦魂中神相指示曰要得云雾开, 须待罗蒙杨氏来。新晃原属芷江县, 嘉庆二十二年改设晃县, 主要姓氏为杨、吴、姚、龙、谢五姓,。

   传说原来只有吴、姚、龙、谢四姓, 因云雾不开, 生产无收获, 神人指示, “ 要得云雾开, 除非天应来” 。吴世万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在贡溪共吃, 把竹竿一插, 清泉涌出, 天开云雾散。吴世万去请杨天应带的伞未失掉, 放伞的地方叫伞在(现名平寨), 在另一个地方把壶落了, 叫那里壶落(现名扶罗)。杨天应是杨再思的十二代子孙, 现在的杨姓是天应的二十五代子孙。鄂西侗族与湘西侗族, 历史来源相同, 传说相同, 姓氏相同, 班辈相同。新晃、芷江、玉屏、通道等县的杨、吴、姚等姓中, 至今还保存“ 再正通光昌胜秀” 的字辈。

   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根据传说、族谱记载, 鄂西侗族是在清朝改土归流后, 乾隆年间, 从湖南的沅州 (即现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县,贵州的玉屏 (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现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先后迁来湖北施南府定居的,。迄今已有二百二十多年至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有杨、吴、姚、龙、谢、黄等姓氏。

   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 江南始祖也, 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 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 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丁盛, 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一世祖。二世祖吴正端, 生湖南沉州芷江永正里布溪寨, 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谷皮塘, 葬谷皮塘。妻杨氏迁湖北施南府利川县南七保, 小地名花板。

   利川毛坝《姚氏族谱》记载“ 姚良珊, 自大明帝入沉州芷江县葫芦企寨居住。妻杨氏, 生文献, 素与吴世万相契(文献即君赞)。万对献说, 此地偏窄, 不是一长久之所, 得闻沿溪而上, 有百余里, 尚未开辟。献即应说, 早有此心。二人同行, 至中途云雾腾腾, 天昏地暗, 肚饥日渴, 二人正计议, 忽来杨癫子, 献问至此有何贵千?弟意前来择居。癫子将竹杆插地, 清泉涌出, 天开雾散, 三人鼓掌大笑, 莫非天应斯人。三人在此盟誓结为兄弟。姚曰君赞, 吴日世万, 杨曰天应。万曰兄有派(排)行多少字?献曰二十派(排)行,字多难以乏人。三人新议派(排)行, 七字轮流, “再正通光昌胜秀。”

   鄂西侗族地区广泛流传, 在明代初期, 有吴世万, 姚君赞、谢天飞、龙地盛等为首的一批人, 在湘西新晃的共(贡)溪居住, 当地严重缺水, 云雾不开, 庄稼不好, 有神鸟告诉他们, “ 要得云雾开, 只有天应来。” 吴世万、姚君赞了解到靖州有个杨天应, 他们二人即去靖州请来杨天应, 共同凿山开洞, 引出清泉, 从此云开雾散, 庄稼茂盛,五谷丰收。他们感谢杨天应, 与之结为兄弟, 用共同的派(排)行,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个字互不通婚, 视如骨肉。这个故事, 在鄂西侗族中, 几乎家喻户晓。至今鄂西侗族姓氏中, 也还用这七个字为字辈排行, 而且互不通婚。

    鄂西宣恩县侗族歌颂祖先的《侗歌十二月》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春, 杨氏祖先杨天应,   神人降旨给天应, 开发沉州是功臣。

           三月里来三月三, 姚氏先祖姚良珊,   永乐十四迁湖南, 开辟沉州姚君赞

           六月里来三伏天, 吴氏先祖吴世万,   结拜姚杨龙谢姓, 勘察沉溪谋长远。

           七月里来七月七, 谢氏祖先谢天飞,   五姓一家住一起, 永留后世创奇迹

           八月里来秋风成, 龙氏祖先龙地圣,   沉溪结拜五人姓, 万古流传到如今。

           九月里来九月九, 五姓字派是一谱,   再正通光昌胜秀, 异姓同胞传千秋。

           从此立盟定誓言, 子孙繁衍万万年。

   在宣恩县杨姓是第一大姓,约5万人,杨再思后代进入宣恩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中侗族占8%,以杨姓、吴姓为主,来时是光字辈的,是杨光银先从止江搬到铜仁然后再搬到宣恩的,已经九代人了。解放后受政治影响,习俗没有传下来。新晃还流传着一首民谣:姜家街,杨家店,只准吵架,不准骂娘。说明了姜杨两家祖上的亲密关系。在高洛乡苗寨的杨姓沿用的还是七字辈。这里的杨姓与贵州、湖南的杨姓后裔不同,许多家谱失修断档。

   不少姓氏使用的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七字字辈。如松桃凤凰一带的麻氏使用的即是。

   广西田林浪平麻氏,也是“再正通光昌胜秀”,这个字辈。据说其祖先是1640年,反清覆明跟随李定国从军,李定国病逝后,残部居此,称呼为高山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龙地盛与儺戏

   龙地盛会跳儺(nuo)戏,有出剧的主人公姓龙名渊,。当是龙姓带入天井寨的剧目。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新晃县与贵州天柱县毗邻,属侗语区。天井寨更处在万山丛中,离新晃县城南60公里。明代永乐年间才有人类迁入居住。清道光、咸丰年间,曾发展至200余户、千余人口,天井成为集市墟场;咸丰四年(1854)侗人姜芝灵起义,天井人奋起响应,至同治十三年(1874)起义遭镇压,天井寨人口锐减。至1949年底,仅住14户侗民,其中龙姓6户、姚姓4户、杨姓4户。

   民国22年(1933)《龙氏族谱》记述,龙姓45世祖龙地盛与弟弟龙地文于1334年(元顺帝二年)从贵州榕江(旧称古州)的乐里乡平茶,迁徙至湖南靖州飞山脚下,一年以后兄弟分家,龙地盛又迁往今新晃县平溪龙寨。明洪武年间,其子龙金海、龙金湖从龙寨迁四路村盆溪。永乐年间某日,龙氏兄弟见一白牛入一山谷未出,于是登顶查看,见其地脉“山环水绕,气聚风茂,可以为宅”,遂于永乐十七年(1419),由盆溪往迁5公里之外的新址,取名“天池”(后世将其更名为天井)。

   之后,姚姓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由县内新寨乡迁至田家寨,其子辈再迁徙四路村。姚姓进入天井,晚于龙姓近百年。

   据调查,新晃侗族傩戏为龙、姚二姓世代相传。

   对于新晃侗族傩戏,龙、姚二族各有说法:龙氏认为,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姚氏认为,“头在新寨,尾在天井”。两种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证明,在进入天井寨之前,两族人均为侗族,两族人都有新晃侗族傩戏的祭祀演出活动。然而,根据族谱所记,龙氏咚咚推之“头”,不止在靖州,而在遥远的“古州”——今贵州榕江。从有关史料看,也可能是从古辰州(今沅陵)传贵州,再传过来的,辰州那正是从楚地进入峒地的要津。

   1949年之前,“咚咚推结合天井寨中盘古庙和飞山庙的祭祀活动进行”,解放军进驻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时,“百姓逃散,天井寨空无一人,解放军战士在当地的盘古庙里,发现了傩面具,觉得好玩,便拿走了。后来,这些面具随着部队的转移,散落到各地。从此以后,侗傩无活动。文艺工作者的历次调查,由于没有面具,都不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侗傩演出”。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的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 ,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使唯一用峒语演唱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晃天井寨傩戏’得以传世。

   五、民族融和,字辈衍变

 

   民族名称是个动态的政治符号

   据杨、吴、姚、龙、石诸姓族谱记载,其先祖皆为徙居新晃的外籍人,不是新晃的土著先民。而现今杨、吴、姚诸姓氏集居的地方皆在新晃的侗族核心区,绝大多数保留了侗族语言和风俗。杨、吴、姚诸姓氏且在新晃侗族人口中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姓氏,是新晃侗族人口中的大姓,确为新晃侗族的主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访问团调查材料》认为:晃县中5、6 区,在宋明以前是稀落的苗胞土著,在元末明初便有构成侗族的杨、吴、姚、龙、石诸姓氏,由贵州和湖南辰沅一带迁徙到这里。说明新晃的侗族是由外地迁入。民族出版社《侗族简史》说:侗族,属古“骆越”的一支。道光五年修《晃州厅志》载:“厅治东接龙标, 西驰骆越”,晃州(新晃)之西,即今之玉屏、岑巩、镇远,西南则是三穗、天柱、锦屏等地,可知这一地区为“骆越”所居。

   至于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亦非偶然。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江南籍的汉人,因战乱或其他原因而迁入侗族地区。到了明代,朱元璋为了巩固地方政权,加强封建统治,除沿袭元代衣钵,以“随军有功”人员任长官司而外,还在侗族地区安屯设堡,“拨军下屯,拨民下寨”,实行军事统治,而这些人大多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汉人。据《黎平府志》记载,当时府属的潭溪、新化、洪阳、隆里、亮寨、中林、古州、湖耳、三郎等地,计有正副长官司15人,籍隶江西者13人,其中又有11人是太和县的。另据调查,三江县的贯洞、林溪、亮寨、皇朝、八江、寨卯、独洞、和里、黎平县的洪州、地青、三洞、黑洞、佳所、潘老寨、下皮林;从江县的上皮林、龙图、洛香等侗族村寨,有杨、吴、石、陆、粟、欧等六个姓氏,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或太和县,但如今这些人无论在服饰、语言以及生活习俗方面,均与附近侗族相同。这实际上是民族间的相互融合。

   民间传说杨天应未入晃之前,就有吴世万、姚君赞、龙必(地)胜、谢天辉进入晃地。那时候,黔头楚尾屡月云雨,不见红日,人民多病,播种少成。于是人们设立庙宇,到处祷告,后来,“飞山”之神报说:“若要云雾开,要等杨姓来”。四姓就去找杨天应兄弟,杨姓到来,率四姓披荆斩棘,重建家园,于是天地开朗,成诸姓而安土著。这充分说明新晃在六、七百年以前,是森林密布的大山区,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恶劣。杨天应到来,与诸姓齐心协力,改善居住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而人丁兴旺,以致使晃邑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人们安居乐业。这传说不仅是当时各民族人民在颠沛流离辗转迁徙的过程中,对拥有一方风调雨顺可供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乐土的亟盼,也是明季以来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断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精神写照。同样这个传说也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新晃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分你我实现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至于这五姓生卒时间的对错,确是个问题,但这也正反映了过去历史、交通多方原因,加之时代久远,族裔繁衍,各房各自修谱,无从考证,难免记录各异。但数姓结为异姓兄弟的美谈,却代代口口相传了下来,这确是不争的史实。

   至于族源,更反映了民族融和的史实。如有支张姓人是从湖南麻阳搬来的,来时是苗族,来到与当地侗族融合,现在都是侗族了。

   土家族不少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是汉族,而且是最纯血的汉族,比现在的汉族还要纯正。

湘西的杨氏家族,向氏家族,彭氏家族等,祖上五代的族谱都是汉族,但现在却都是少数民族了。

湘西的彭氏土司家族,祖上是江西迁移过来的汉族大家族,从五代到清朝末年,这个家族统治永顺土司王国900年,历代的族谱,祭祀,宗庙都是华夏汉族,现在都变成了土家族。

   永顺县土司王城遗址,是中国最大的土司王城遗址,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著名的湘西赶尸,苗疆巫术的所在地。

  老司城位于猛洞河漂流景区上游,这里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了众多古文化遗址,是湘西历代土司王经营了八百多年的古城。千年祖师殿、彭氏宗祠、摆手堂、古墓葬、石坊、石碑等地上地下文物遍布,是一座天然的民族“露天博物馆”,是一处寻幽觅古揽胜的旅游胜地。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
  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侗族源于中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共有251.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今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他们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实际上也已是民族融和的后裔。

   以上主要以新晃侗族发展衍变为例,可见我国民族的名称变化。民族、特别是所谓少数民族,实际上是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风俗风情或多或少的保存和传承,越是偏远的地方,古时的风俗民情可能保存得更多。其实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相互不断融和、衍变、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冠以不同名称,实是社会、时代的一个政治符号而己。

   “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的影响。

   千余年来,在杨氏家族影响下,峒地不少姓氏使用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衍,或以此为基础,衍变各自字派。

   一般来说,凡是杨再思门下,包括大湘西,黔东南,主要都使用的“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也有少部分支系有所增减,前文已述,不再赘言。

   但迁徙到峒地的不少其他姓氏,特别是明、清两朝先后两次“江西填湖广”,又“湖广填四川”,很多从江西来到大湘西,黔东南的,不少改成了“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或用其中4个、5个,或以七字派为基础各自衍变。
   就是在峒地赫赫有名的,宋中期就因平蛮而居峒地的我龙氏禹官公下宗麻公兄弟脉系,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

   宋末元初,避乱峒地的我龙氏秉璘公禹淑公脉系,在其譜系字辈衍变中,也可看到其影响下的迹印。

清初,大量“湖广填四川”的各姓氏,拿我龙氏来说,特别是徙入嘉陵江流域的,或用这七字字辈、或以此为基础衍变的真不少。值得好好探析。

   以“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派为脉络,参照、比对各相关姓氏字派譜牒,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或可能对我们探宗寻祖有所补益。

   参考  引用

《龙氏族谱》

《姚氏族谱》

《吴氏族谱》

《杨再思氏族通志》

《侗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新晃杨吴姚诸姓侗族溯源探析》(悠闲龙夫 )

《鄂西侗族姚氏遍地繁荣》 (姚富侨)

《杨再思统领五溪峒考》龙 迅(侗族)

《走进湘西》

《飞山文化》

《天涯论坛》

《红网》

《百度》

                                                   四川 龙一乐   2017-7-3于賨



分享按钮>>【盖氏文化古迹】盖氏的最早记载
>>公益事业委员会2017年上半年慈善款收支情况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