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文化】我的小人书情节,回忆与姐相伴的岁月

    中华司氏网 2009年8月19日 司秀丽


 

我的小人书情节,与姐相伴的岁月 

 

        我的童年是在吉林省长白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中度过的,村后长白山连绵起伏,郁郁苍苍,烟云缭绕;村前松江水迂回绕过,清澈甘美,奔流不息。在这山青水秀的地方,养育着几百户质朴淳厚的山民。爸是村上唯一一名高中生,在五村联办的三道沟学校(含中小学)教书。爸每天步行五里山路去学校,后来,爸买了一辆“永久”自行车往返于家校之间。在村民的眼里,爸衣着干净,戴着眼镜,手提小黑包,是文化人;学校更是文化圣地,是神圣而神秘的地方。在那时我眼里爸不是神秘的,学校却是我向往的天堂,每天看着爸和哥姐准时去学校,我的羡慕是无法表达的,真盼望自己快一点长大,好去学校那个大家都爱去的神圣地方。
         家里兄弟姐妹四人,我最小,身体最瘦弱,比同龄的孩子长得小,小伙伴们互相起绰号,我就因为瘦小被起名为“小猴子”。爸妈担心我走不了五里路,七岁了也不让我上学,看着一批小伙伴背起了妈给缝制的花布书包,我哭,我闹。爸把我搂到怀里,告诉我如果去上学,冬天里刺骨的山风会吹冻了手脚,也会冻了脸,中午连一个热豆包或是烧土豆都没有,孩子们只吃用沙土炒的酥玉米解饿,没有一口热水喝,而且遇到大雪天,蹚着雪走路累,以我的体力是走不回来的......我的泪水依旧不停的流,爸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继续哄我,好好和妈在家里玩,明天就给我买五本小人儿书……天啊!我惊呆了,我也会拥有五本小人儿书?以往,都是姐攒着家里的一分二分的钱,凑够两毛了,就偷偷买一本小人儿书回来,妈就会因为这本小人儿书唠叨几句,爸就装作没看见。等哥、姐他们都看完了,爸就拿过来给我和妈读,我和妈就凑在爸身边看图画。哥姐们都上学走了,我就在家里温习这本旧小人儿书,家里仅有的几本小人儿书我都能流畅的讲出来。但是从来没有人为我买过一本小人儿书啊!我真的能一下子拥有五本小人儿书,那我该多幸福啊!我屈服了。
         爸没有食言,第二天我就拥有了五本小人儿书,我兴奋得又唱又跳。哥和姐都围着我说好听的,满脸堆着笑向我借,爸不让,他说得让我好好高兴高兴之后才能借。我翻过来,调过去,看了这本看那本,但我只能看封皮儿,看图画,因为我不识几个字。姐说要给我读,我说不用,我抱着我的小人儿书满炕上蹦,连那晚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大家都没有听好。一直到睡觉时,我都是抱着我的小人儿书钻进热被窝的。
         以后的日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教学”的时候,我因为有书,一下子就理所当然地当“老师”了。我用房子的土墙壁当板,用木炭棍当笔,用笤帚当板擦。小伙伴们坐在土坯块上排成一排,给我当学生,看着他们那崇拜的目光,我满足极了。“下课”后,他们争着来摸我的新书,用最好看的树叶标本,用最花哨的糖纸,有时甚至有糖块,来换我的新书看,于是,我因为这几本书,其他的收藏也更丰富了,我在伙伴们中间的地位也更高了。
        寒冷的冬天到了,来玩的男孩子少了,我和几个小女孩就在妈的热炕头上,守着妈的炭火盆,画着玻璃上的窗花,也抓嘎勒哈(猪牛羊等后腿关节处的一小块长方形的骨头,用彩色纸染上颜色,女孩子们用来玩),但更多的时间是由我给他们讲小人儿书。讲完一本,我们就表演里面的情节,揭开妈的苫被单当斗篷,拿把扫炕笤帚当花锄,蹙着眉,装作多愁善感的样子来当一回林妹妹,把妈打麻绳或做鞋子剩下的破布烂绳头当落花来葬一葬。也有时把手绢扎成花顶在头上,身上裹起苫被单扮作袅袅婷婷的牡丹仙子。或者系上妈的花围裙,腰间扎条小围脖当作“丝绦”,肩头披上妈的方头巾,手里拿上妈做衣服用的直尺当“三尺宝剑”,把头发用毛巾包上,英姿飒爽地当一回侠女……那个漫长的冬天就是这样度过的。
        第二年七月,我上学了,在班会后的空余时间,老师经常让我给同学们讲故事,那都是姐给我讲过的小人儿书里的小故事。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听,他们说比老师讲课好听,让人着迷,都称我为“故事大王”。我心里美滋滋的,更加小心地把我的小人儿书编上号,姐把家里的另外几本也送给我,并且把她新买来的看完就让我统一编上号,我就有十几本小人儿书了。
        我上二年级的夏天,放暑假了,姐带我去小镇上卖杏子,姐把两棵和爸同龄的大杏树上的杏子都快卖完了,她很高兴,用自行车带上最后一筐杏,也把我放在自行车的前梁上,大大的28型自行车,姐努力的带着我和杏。我们的杏卖得很顺利,不到中午就卖完了,姐把空筐放在车上,带着我穿过市场。姐花了4块钱给我买了一件草绿色的小衬衫,又花了4毛钱买了两根麻花,一人一根,好香啊!我一边吃一边跟着姐走,走到大供销社门前,姐停了车锁好,拉着我进屋,我眼花缭乱,怎么有这么多东西呀!长长的柜台里面摆放了好吃的、好玩的,高高的货架上有日用品、有布匹……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姐就把我拉到最东北角一个不起眼的柜台旁,啊?玻璃柜里都是小人儿书,大货架上都是大本的书,有的有砖头厚。姐交了两毛钱的押金,租了一本小人儿书,没有凳,我们俩就倚在墙角看,姐个高,我矮小,姐就伛偻着身子来讲就我,姐给我读,我也看画,也看字。看完了一本,姐又换了一本。忽然屋里暗了下来,我们抬头看天,阴得黑黑的,紧接着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我被这样的天吓坏了,姐安慰我说,反正也走不了,我们还是继续看吧!从小到大只要有姐在身边,我就觉得很安全,我也最听姐的话。就和姐一起继续看,可是天黑得我们连字也看不清,商店里也已经没有几个人了,三五个避雨的人在门口聊着天,等着雨停。售货员见我们还在看,就打开电灯。昏黄的灯光让屋子里明亮了许多。我们站得很累了,姐说反正没人,又不影响商店卖货,咱俩就坐在柜台前看吧,我就和姐坐在柜台前的砖地上,姐把她的小书包铺在地上让我坐,她说雨天地上潮湿,怕我凉坏了。姐把我搂在怀里,后背倚着柜台,边给我读,边给我讲不明白的地方。就这样我们先后看了四本小人儿书,花了8分钱,直到傍晚天放晴了,才推着自行车,踩着一路的泥泞回家。
         后来爸的工资渐渐上调了,姐买小人儿书的频率就更高了,到我小学毕业时,我的小人儿书已经编到128号了。我很珍惜,但我知道书对我的重要,经常把书借给没有书的同学,借前我一定叮嘱他们要好好爱护我的小人儿书,不许丢弃,看完必须还给我。看到有的同学对书那么轻描淡写的态度,我就觉得很生气,甚至不借给他。
         终于有一天,我离开了山村,到县城去读师范了。我有机会看图书馆里大量的书籍,各种版本,各种风格的都有,但我还是深深怀念我的小人儿书。偶尔和同学们聊天,他们知道我有许多小人儿书,就向我借,我回家时带了些给他们看,但他们最终却没有还给我。我知道,很少有人有我对小人儿书这样的爱,我有着深深的小人儿书情结。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我都非常珍惜书,我的每一本书,都会仔细阅读,好好收藏。每当我看到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书,我的脑海里总会出现一幅定格的画面:在一个阴沉空荡的书店里,昏黄的灯光下,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儿,在红砖地面上,互相拥坐在一起,看一本小人儿书,屋外风雨交加,两个孩子的神态却是那么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角度像妹妹,文笔如姐姐,是秀丽写的还是姐姐秀敏写的,但不管谁写的,这篇文章情真意切,文笔流畅、细腻严谨,措辞讲究,是一篇好文章。

 

 


分享按钮>> 【沈氏始祖】 沈姓始祖图像汇集(二)
>>【沈氏始祖】 沈姓始祖图像汇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