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古佛镇卓氏族谱
- 中华卓氏网 2009年4月10日 卓忠勇
卓氏族谱
从一世祖庠公至二十九辈毓
以光子辈四大房支族为主
二○○七年二月十七日
卓氏家训
不计较一朝一夕的得失
不放弃一点一滴的积累
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要不断学习进取,活到老、学到老
要坚忍不拔,永不放弃个人的追求和理想
要团结一致,始终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第一条:独立人格:教育孩子应该培养他们独立的意志品格,不能溺爱娇生惯养,这与有多少家财没有关系。
第二条:勤俭节约:贫困是资本,而不是障碍。
第三条:凡事忍耐:“要忍耐”,凡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长远。
第四条:不断学习:不断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样才能站得更高。
第五条:为人正直:“我的孩子不管做什么,只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都是我的好孩子。
第六条:用心做事:人必须要有自尊心、自信心、良心、诚心、苦心……有多少心就做多少事。
卓氏渊源
地位: 卓姓在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位列百家姓第65位。 起源: 卓姓起源于春秋时候。当时楚国有个公子名叫卓,称为公子卓。公子卓的后代中有的以卓作为姓氏,称为卓氏,是今天卓姓最早的起源。(百家姓典故)
卓渊源于楚国 在山西省繁衍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
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
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
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生卒年不详。原为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其祖父辈经营冶炼铁矿致富,后来秦国打败赵国,流放富豪,卓氏也在其中。赵国被掳获的人中,只有卓氏夫妇推车步行到被流放的地方。其他同时被秦车掳获的赵国人,稍有钱财者,都争相贿赂秦国负责迁徙的官吏,要求迁到经济较为发达且与赵国较近的葭萌。但卓氏目光远大,他说:“葭萌这个地方狭小瘠薄,我听说汶(岷)山之下有肥沃的原野,长有如蹲鸱形的大芋头,到了凶年仍不饥荒,人们照常在街市做工经商”。于是,他请求迁徙到以产铁矿著名而尚未开发的临邛(今四川邛崃)地区。到该地后,他利用当地有丰富铁矿资源这个有利条件,结合自己鼓铸世家的专长,加之邻近地区又是急需铁工具的少数民族聚居之处,于是大量招雇廉价劳动力,开采铁矿,熔铸生铁,重操旧业。因当地原来的生产工具十分落后,先进的铁制工具十分畅销,往往供不应求。再加上当地土地肥沃,可作替代粮食的野生植物丰富,有利于降低成本,故获利十分丰厚。由于他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条件,终于成为滇蜀一带的首富,拥有家僮达千人之多,他的田园水池游猎之乐,可与国君相比拟。)
《史记货殖列传》的这段文字,十分明晰说明了卓氏家族的古老源流。尤其自古
以来即称盛于四川的卓氏,更显而易见,就是2000多年前那位冶铁致富,拟于人君
的大富豪的后裔。
司马相如卓文君 传千古佳话
临邛,这个老早以前卓氏的发迹之地,就是现在的四川省邛崃县。这个地方,长
久以来大家都对之印象深刻。因为,汉朝时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那段千古佳话,便
是发生于此地。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还有一个更积极的意义,就是有力地证明了卓氏家族
在四川的源远流长。当然,过去有许多学者相信,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便是名登
《史记货殖列传》的那位大富豪的后代子孙。
秦、汉以来便称盛于四川临邛和河南南阳的卓氏,大致是于南北朝的五胡乱华时期,开始向南方各地播迁的。《崇正同人族谱》的卓氏条有一段文字说:“晋五胡之乱,中原望族,相率南奔。粤有卓炜者,为建安刺史,后因家焉”,正是最好的说明。
根据益群公(文玉)的手抄本和桂明公于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六日摘抄的古佛支族石印本整理,一世祖至十八世祖无子辈可考,从十九世祖德子辈至成子辈,共为四十代,以后再续。
卓氏家族始祖子辈例后,从德字至成字
德端云锦 光鸿益桂
钟英毓俊 大振人文
熙朝名世 开国元臣
托孤奇命 忠孝存心
宁节不夺 佐君守成
世系便览:
一世祖---庠公号在周,妣陈氏,住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生一子,名大儿郎,公葬于上杭县来苏,妣葬于上杭县南门。
二世祖---大二郎,庠公之子,妣龚氏,生一子,名五四郎。
三世祖---五四郎,大二郎之子,妣廖氏,生三子,满从、满福、满禄。
四世祖---满聪,五四郎之子,号:锦薪,妣邓氏,生五子:俊兴、秀兴、连生、连华、连瑛。
五世祖---连生、满聪之子,妣龚氏,公葬于上杭县大坡乡,妣葬于黄江堡,生二子:广旺、广昭。
六世祖---广旺,连生之子,妣李、黄氏,公葬于汀村,妣葬于清河桥,李妣生三子:先桂、先致、先球;黄妣生一子:陈寿。
七世祖---陈寿,广旺之子,妣朱、陈氏,公葬于汀州府南门外,陈氏生二
QQ2群:65964656 3群,35761805
分享按钮>>新华社总编室副总编辑张结
>> 中华燕氏宗亲要遵纪守法,加强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