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杭州卓氏四大作家之卓人皋
- 中华卓氏网 2009年4月14日 卓忠勇
王同《塘栖志》卷八卓尔康传末载:“子人皋,字有枚,以古文为当世所称。”此言不虚。康熙刊本、毛际可《安序堂文抄》卷四《卓有枚文选序》即称,“仁和卓子有枚以传经名堂,尊人农山公湛深经术,著述凡数十万言。陈卧子先生为越州司李,欲请长假西渡江,就公卒业;予齐年生邹程村特诣其家,手抄浃旬,至不忍去。有枚渊源家学,于汉笺朱注之外,独抒义蕴,涣然节解而冰融,世不敢以文士目之。予出令浚仪,有枚远来视予,出其《修馀堂文集》见示。予读之穷日晷不倦,至于把酒篝灯,反覆辨晰,不觉膝席而请益也”云云。清初“三毛”中毛际可以为人谨饬知名,如此推许人皋,可见其古文创作确有优长之处。著名鄞县遗民李邺嗣《杲堂文抄》卷六《卓有枚墓志铭》载有枚为卓尔康“少子”云:“有枚生有异禀,(去病)先生比诸枚少孺,因名曰‘人皋’。……先生卒后,虞山钱牧斋先生一见有枚极喜,谓故人有子。因与溯文章宗派及作者大义,务合于法,以是有枚能治古文词。”诗作入选邓汉仪《诗观三集》、阮元《两浙yóu@⑤轩录》卷九等。
人皋《修馀堂文集》无传,但康熙刊本《卓有枚文选》四册今尚完璧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李灵年、杨忠先生主编《清人别集总目》仅据《贩书偶记续编》云,“《卓有枚文选》无卷数”,“卓人皋,字有枚”;柯愈春先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有著录,亦极简略,关于人皋生平情况仅“字有枚,浙江仁和人”数字概之;钱仲联先生《中国历代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和《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则根本未收此人。实际上,卓人皋的大致生平和生卒年都可考知。
上述《卓有枚墓志铭》又云:“有枚性笃于朋友,专喜赴人之急,为所交排难,通有无,人以是颂有枚义不容口。未几国难作,四方蜂起,有枚负其用世才,思得自见。少长于大梁,从官云中,闻人言塞下事,数往来南北江淮间,……当事不能用。年逾五十,益弗郁,出游大粱,故人多不在,过楚上二眉,间道修然有遗世意,归至吴门疾作,抵家十馀日卒。”《四明丛书》本《皋堂文续抄》卷二另有《卓有枚五十序》云:
余……不自策励,江山既改,齿发亦从之,忽忽岁时,遂已五十。适念里中文献多失徽,因作《甬上耆旧传》十馀卷,并采录其遗草,晨夕诠次,籍以遣日。友人塘西卓有枚以文赠余,谓余所著当与《陈留耆旧》、《汝南先贤》并传,兼以史事相属。后三年,而余二书成,凡三十馀卷,此中文献略备。吾友董巽子过余曰:‘方皋堂五十,余持有枚文来论所撰述,此书成,定副其所望。今有枚年亦五十,皋堂何以赠之?’余笑曰:‘有枚亦作五十公耶?’第余所望有枚极不同。……吾老友梨洲黄先生东浙大儒,尝至湖上,有枚辄单舟过从。吾友万充宗授经西陵,董巽子、万允诚往来三吴间,有枚俱为之主,酒酣,与诸君论先人所筹画,声涕并发。年来楼幡蜂起,南北俱鼎沸,驿骑负赤白书昼夜驰一千二百里,河伯龙蛇亦起为难。有枚以其经世才仰视俯画,思一有所用而未得。乐府云:‘刀鸣shuò@⑩中,倚床无施。’固此一时也。虽然,余亦有刀,小试而不当其锋,即卷诸闸中。有枚善藏其刀,未尝轻试,虎气龙身,百灵交护,使出而一麾,神光四奔,晋郑之头毕白,唯在有枚用之耳。……余所望有枚负其经济,以赴天下所急,此所谓出而可用而推为命世之才也。
所云“大梁”亦即毛序中的“浚仪”,乃河南开封府附郭祥符县之古称,《四库提要》在著录《春秋辩义》时载卓尔康“尝官浚仪教谕”;“云中”乃大同之古称,卓尔康曾在此为卢象shēng@⑨平“寇”出谋划策;“塞下事”实指明与后金在辽东的对抗消长;“万充宗”、“万允诚”、“董巽子”即鄞县遗民万斯大、万斯备、董道权;“年来”云云当然是指康熙十三年开始的三藩之乱。据此,卓人皋小李邺嗣三岁,李邺嗣生年为明天启二年(1622),则卓人皋生年为明天启五年(1625,《卓氏遗书》因刊于天启元年,故仅载尔康有一子名向,生于万历二十八年,而无人皋名);随父生于中原开封,长于西北,熟悉辽东抗清战事,往来大江南北,见多识广,为人豪爽;受忠勤国事之父卓尔康的家学传承,曾经一代学术宗师、遗民领袖黄宗羲和文坛盟主钱谦益的指点,又与万斯大、万斯备、董道权等遗民过从甚密,受他们影响,卓人皋负用世之才,善经世古文,而又一直没有轻易涉足清朝仕途;直到三藩之乱起,卓人皋才在李邺嗣等遗民的鼓动下欲有所作为,而终竟赍志以殁。
李邺嗣卒于康熙十九年,他能为卓人皋作墓志铭,则人皋最迟亦必卒于康熙十九年(1680)以前。进一步考察《皋堂文抄》的编刊过程,此书六卷,乃李邺嗣散文的一个生前选本而非全本,是康熙十七年经黄宗羲选定付刊的,因此,人皋的卒年势必至少再向前倒推两年。从上面寿序的内容来看,当康熙十四年(1675)李邺嗣写作此序之时,卓人皋尚在家乡仁和,而前引毛序在“不觉膝席而请益也”后接着写道:“前者甲寅冬避寇会城,有枚访予西湖不遇。及予北上,扁舟到门,复中道相左。今者相见,欲尽举十馀年之所得以共质,而簿书鞍掌,又锢而扰之。”此处“前者”意思显然只能理解为“前年”,这样,“今者”所指就成了康熙十五年丁巳。据《安序堂文抄》卷六《梁苑草诗序》、《岁寒堂文集序》等文,毛际可出任开封府祥符令的时间正是康熙十五年(此后除康熙十七年底赴京应博学鸿儒试不第外,直至康熙二十二年罢归一直在此)。卓人皋此行赴开封,一方面为了探望毛际可,以弥补康熙十三年在杭州两度失之交臂的遗憾,一方面为了寻访少年故友,同时很可能为了寻找用世干进的机会,总之都需要盘桓时日;无所收获以后,索性转道湖广逶迤东下,以大江两岸佳山胜水为流连遗世的慰藉,归家的日程自然也就大大延迟。这样,卓人皋北行归来病卒的时间只能是康熙十六年(1677)。如此,其生卒年为1625-1677。
分享按钮>>明清杭州卓氏四大作家之卓尔康
>>【安姓氏家谱源流】山东胶州安家屯安氏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