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文运兴昌秘诀--冀贡泉1882-1967故居

    中华冀氏网 2008年12月10日 赵军


探求文运兴昌的秘诀----冀贡泉故居
赵军

  无论是陪领导参观,还是携亲友游玩,每每登文峰塔后,我总是近乎愚执地推荐大家到冀家大院、文峰寺再看看。窃以为,一塔、一寺、一名人故居,成为探求建昌村乃至汾阳文运兴昌的三大要素,相互关连,不可或缺。

  历史上,可能因为家族和居住范围的缘故,建昌村分为冀家建昌(之前为蔡家建昌)、魏家建昌、赵家建昌、张家建昌、白家建昌。汾阳人口语很有意思,“家”字按“a”发音,好长时间,我都弄不清白家建昌到底是“ biǎ”还是爆米花的“ bià”。

  冀家大院就位于建昌村冀家建昌距文峰塔约1000米,为一座由 9个大院组成的建筑群。至今保存较好的有旧院、新院、楼院、祠堂院,大多为二进、三进院,从建筑风格来看,大约建于清末民国初,与晋商大院的奢华富贵之气不同冀家大院没有过多的砖雕、石雕、木雕但整体沿高廊深,装饰典雅古朴,颇具“耕读传家”的韵味。

  冀贡泉旧居(旧院)在冀家大院建筑群中居中,俗称中院,中院坐北向南,为北方传统二进院。大门为长方形门,居一进院南厅之中,门厅高大,两侧为南厅后墙代院围墙,耸立雄伟;上院有正窑三间,两旁各有耳房一间,东西窑各三间;上下院有门厅过道相连;下院也有东西房各三间。

  与冀家大院群一路之隔以西是冀贡泉的又一处旧居,俗称新院,是冀贡泉与家属儿女们聚居的地方。此院有街门和院门,街门坐南向北,有一巷道向南直通院门,院门向西,院落坐北向南,为二进院。

  祠堂院保存基本完好,为冀家供奉先祖神祗、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楼院二楼已塌毁,但看起来修复工程不算太大,据说,为冀家女孩居住的绣楼。

  冀贡泉(1882——1967),字育堂,是近代山西省以至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和早期革命活动家,其子冀朝鼎、冀朝辅、冀朝铸等在在政治、经济、外交界久负盛名,整个冀家人丁兴旺,家族庞大。

  冀贡泉及他的一大家族的成才与成事,在近代到现代不是偶然的,既有国际国内背景的影响,也有出生地周围环境的熏陶。汾酒文化、文湖文化、名人文化对他及他的一家都影响颇大。冀家人从文峰塔下走出,老百姓把文峰塔视为一块圣地。文峰塔是华夏砖塔第一高塔,也是亚洲最高的生肖塔,文峰塔成为汾阳文化的象征。据说冀贡泉先生曾力主修缮文峰塔,并备有砖、灰、石料。同时,冀家与汾酒有较早的渊源。冀贡泉为汾酒晋裕公司最早股东之一,后他与他的子女多次向中外友人推崇汾酒。

  冀朝鼎,冀贡泉之子,(1903-1963)是早期清华培育出的一位杰出人才。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卓越的国际活动家和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出色领导人,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冀朝铸,冀贡泉之子,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斐济、瓦努阿图、基里巴斯和英国大使,1991-1996年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

  2003年,我市编制了“冀家大院开发规划”,并绘制了开发平面图和效果图,总体来看,冀家大院建筑群复原和维修工程量并不是很大,其重心在于各大院(姑且称各展馆)的资料、实物征集和布展工作,真实再现从清末至今,冀氏家族投身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同时,也将成为汾阳地方文化、地方风俗的展馆。

  参观冀家大院,无论从探求文运兴昌的秘诀,闻睹名人故里的稀奇,还是重蹈中西文化结合的踪迹,都有引人入胜的奇效。


分享按钮>>著名教授燕国桢——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
>>【冀氏名人】汾 阳 冀 氏 阖 家 报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