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氏名人】冀 氏 名 人-- 冀国定

    中华冀氏网 2009年1月18日 冀氏后人


冀国定,字正甫,号一斋,山西省介休县北辛武村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1776年4月17日)辰时。赵宋时期,冀氏始祖冀宗由山西临晋县迁至介休邬城,传至元朝第七世时,复迁至北辛武村 。冀国定为介休冀氏第十七代财东。他出身商人世家,祖父冀之瑜虽然年少失怙,但是能够“独力承家事”,“服贾跋涉,不惮其劳”,家产颇为“丰享” 。
冀国定“生而颖异有才识”,乾隆五十四年(1789)父亲冀映汉病逝。冀国定悉心照顾年老失明的祖父,深得其欢心,治家井井有条。祖父曾赞曰:“使吾老而不觉无子之痛者,孙之力也。” 国定“忼慡见事明敏,又知人善任”,他“性喜勤不耽安逸”,“虽远在数千里外,或年或数年,必亲至其地”。且经营得当,调度有法,“故或同一业,他人皆负累”,独国定能盈利 。更兼“材识练达,其筹画如烛照,数计以是业,益起名噪西晋间” 。经过祖孙三代之经营,到国定时,冀氏商业资本发展到鼎盛时期。冀氏主要经营绸缎、布匹、京货、茶叶、钱庄、典当业等,其商号除在介休、平遥等本省开设外,还发展到北京、天津、上海、河南、山东、湖北、四川、云南等地,约计一百多个,资产积累曾达三百万余两白银 。
国定性甘俭约,衣服朴素无华,两餐则“恒杂粗粝” 。为人谦让,“素以礼自范,无疾声遽色”,俭而有礼,待人以诚,御下以宽 。尊老敬贤,友爱昆弟。时人赞誉曰:“若翁之事老而弥敬,则如胡广。翁之友爱昆弟,抚字子侄则如庐家子弟。”
国定以守拙为善自励,其书室对联云:“处世无才惟守拙,容身有地不求宽。读书未许侈无用,为善何妨是有心。”
国定身系富室,然多慷慨义举,“遇人有急难,乐周之,尤勇赴义” 。对宗族,则常施惠,“惟力是视,他不备举” 。平居时通有无,遇有歉收之年,则常“赈困乏”,“仁义之声溢于里闬” 。
嘉庆十年(1805年),时值岁饥,国定“发粟济贫” 。
道光二年(1822年),山西省城“号舍多年圯毁,具湫隘”,官吏筹划重修贡院,国定捐资万金,重修贡院并增加座号 。事成后,“一时遗才胥得与试当道,有乌士欢颜之颂” 。汾州知府周悌赠联曰:“万间矮屋新文运,一片欢声满晋阳。”
赵城“教匪”滋事时,国定又捐资军饷五千余金。此外,在助修文庙、城垣等各工程以及捐助书院膏火诸等义举,国定又捐资“不下数万金” 。其他行事亦多类此。
道光五年(1825)仲春,国定五十大寿,山东道监察御史提督四川全省学政吴杰为其作寿序,赞其为“有过人之行与过人之遇者” 。
同年仲夏,汾州府同知事周悌赠国定“儒士欢颜”之匾额 。
道光十一年(1831)九月,汾州知府史梦蛟又赠国定匾额——“孝义可风” 。
道光十六年(1836),国定表弟张雨田中进士,将赴江南任官,国定时在直隶,速至张家赠送资斧,谏曰:“方今为吏不能不少圆通,然如枉法事绝不可为。”
道光十八年(1838)仲秋,因助修文庙等义举,山西巡抚福绵赠国定“艺苑增辉”之匾额 。
汾州知府余墉、介休知县恒杰二人亦先后赠国定匾额——“乐善必昌”、“惠洽文林” 。
国定义行不仅施与本省,在经商之地亦多有义举,并多次获得当地官吏褒奖。如,在襄阳,署襄阳府知府吴兆橒、署襄阳县知县纪昌期先后赠国定“乐善不卷”、“见义必为”两匾额 。
国定身为七叶单传之家,继承家业时仅十余岁,祖父年老失明、幼年丧父,又无兄弟扶持,里党豪强者,觊觎公财,屡兴大狱,国定不为所动,“上宪廉得其情,事年得解” 。
国定身系富室,却能为善,屡兴义举,与诸多官吏交往相宜:“大吏自中丞方伯皆耳公名,啧啧称贤,长吏以下,咸思折节交之。”
国定先后娶三妻二妾。初配王氏,继配范氏、马氏,侧室郭氏、李氏。其中继室马氏者,对国定襄助最大。马氏自来归,立家规,持家有道。曾云:“自奉宜薄,待人不厌其厚。既擅素封之名义,所当为不宜居人后。” 国定所举义行,马氏均赞助成之。国定殁后,以诸子未更事,内外诸事悉由马氏经理,屡有捐输、救灾等义举,有“巾帼丈夫”之誉 。同治元年(1862)二月,马氏去世,其挽联赞曰:“慈母即严君敬姜训子洵无愧,毁家纾国难卜式输财未足多。”
国定艰于子嗣,四十余岁仍无子,姻党戚好均代为焦虑。然国定惟勤理家政,力行善事不倦。自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五(1821年1月28日)生长子以公其后十余年,“连得八子,家业亦倍隆于昔,名声籍甚” 。
国定生子八,长以公,次以廉,次以中,次以龢,次以正,其余夭折。子以正,运同,能承其志。光绪三年(1877)丁丑之灾,偕其昆季捐金六万赈灾,活人无算。死后与国定“并祀忠义祠” 。子以龢,为冀氏第十八世财东,同治初年与其弟以正改乾盛享布庄和德记布庄为票号。经过多次捐输及受时局影响,冀氏家业渐次萧条,光绪间资产仅三十万两 。
国定初曾捐布政司理问,以修贡院晋加一级军功议叙府通判 。此后由于“修书院,设膏火,建义坟,施棺木诸善事次第举行”。国定“声名洋溢而崇祀孝义祠” 。
道光十八年二月十五日(1838年3月10日)申时,国定卒,享年六十有三。道光二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1846年1月7日),因子冀以公故被“敕授承德郎晋赠资政大夫” 。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1854年7月5日),因孙惟贤故被赠为“武显将军” 。

冀国定资料长编

一、家世
冀氏族源:“冀氏系出姬姓,得氏以来代有显人,然方策载,谱牒无徵不敢质言也。赵宋时我先人讳宗者由临晋迁介休之邬城,传至七世时,当元季讳希颜希周希真三工,复迁北辛武村,迄今五百年。支派分出,丁口益众,梓里相逢,每难识别,兼以宦游远省者有人,服贾他乡者有人,又有迁广平、迁湖北、迁陕西、迁北口”。(冀以公、冀以龢等修:《冀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同治三年(1864)刻本,藏国家图书馆,卷一,“冀氏族谱自序”)

“吾族自宋季由临晋迁居介休迄今七百余年矣,始祖讳宗传十三世至忠轩公,代有隐德。十五世为我曾祖父 覃恩晋赠资政大夫钟玉公。……咸丰己未十月二十四日裔孙以公以中以龢以正惟贤谨志。”(《冀氏族谱》,卷四,“宗祠自记”)

冀国定祖父冀之瑜家传:“字钟玉,号琢翁,行二。生子映汉。军功议叙州吏目,敕封儒林郎,貤赠资政大夫。坦易乐善,殁后农贾俱哀弔者无算。生于雍正六年七月二十日,卒于嘉庆十一年二月初九日,葬邬城新茔。”(同上,卷二,“家传”)

冀之瑜八秩寿序:“吾乡钟玉先生少失怙之雁行,公独立承家事,太安人无少懈,既而达服贾跋涉,不惮其劳,虽境值丰享而自甘惮澹泊也。遇有穷乏者,辄取周之……公居心长厚,且勇于赴公事。乙未金川饷例,公慨然乐输,以军功议叙州吏目。……赐进士出身诰授奉政大夫吏部考功稽勋司掌印郎中前翰林院检讨。姻晚生郭在达顿首拜撰。大清嘉庆七年岁次壬戌七月三十日谷旦。”(同上,卷四,艺文二,“钟玉公八秩寿序”)

冀之瑜小传:“翁积德累行,克勤厥家,持躬处事之际,有古君子之遗风。所居不过容膝,所食不过脱粟,而人以缓急告周给,惟恐后时至。至于奉亲,极洗腆之诚,睦族尽敦伦之道。与人无竞,与物无忤,无德色无怠容,历数十年如一日也。尤著者,翁邑近年间屡遭歉岁,翁慷慨捐输,全活无算。……敕授文林郎即知襄阳县事年家眷弟陈赋顿首拜撰。”(同上,卷四,艺文二,“钟玉公传”)

“冀之瑜,议叙吏目。”(张庚麟等修篆:《民国介休县志》,卷七,“仕籍”)

父亲冀映汉:“字朴斋,配郭氏,侧室徐氏生子国定。敕赠儒林郎,晋赠资政大夫。生于乾隆十三年五月初四日未时,卒于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初三日卯时,葬邬城新茔。”(同上,卷二,“家传”)

冀国定墓志铭中所见冀氏祖、父有关情况:“公姓冀氏,讳国定,字正甫,号一斋。世居介邑北辛武村,始祖讳宗,十三传至讳光厚者,为公之高祖。讳州昇者为公曾祖,俱有隐德。祖讳之瑜,字钟玉,即余之外祖父也。倜傥有大略,尝游襄汉间以计。然术起家重,然诺待人以诚,所至人辄交之。尤好施与周人之急。嘉庆甲子乙丑间,连岁歉收,出粟赈之活人无算,以军功议叙州吏目。祖母郝韩孟俱例封孺人。考讳映汉,子朴斋,有厚德。敕赠儒林郎。妣郭安人生妣徐安人。”(同上,卷四,艺文,“一斋公墓志铭”)

冀国定以上为七代单传:
“赠公自祖、父以上单传者七世”(同上,卷四,“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

“七代相传根一脉,万年长发树千枝——神主楼原对”(同上,卷四,艺文四“一斋公匾额”,“宗祠对联”)

“冀子先人单传者七世,至赠资政大夫一斋公乃有男子五……同治壬戌通家生五台徐继畲拜撰”(同上,卷一,“冀氏族谱引”)

“冀子先人单传者七世,至赠资政大夫一斋公乃有男子六(五)”(徐继畲:《松龛先生全集》(奏疏•文集)卷二,第212页,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411,文海出版社,1983年,“介休冀氏族谱引”,)

二、生卒与家庭
冀国定简介:“字正甫,号一斋,配王氏,继配范氏、马氏,侧室郭氏、李氏。生子五,长以公,次以廉,次以中,次以龢,次以正。布政司理问,晋加一级军功议叙府通判。崇祀孝义。祠乡饮大宾。敕授承德郎晋赠资政大夫,积德累仁,克昌厥后。生于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辰时,卒于道光十八年二月十五日申时。葬田堡村大器原新茔之正壬山丙问。”(《冀氏族谱》,卷二,家传一)

“冀国定,介休人。授职布政司经历。嘉庆乙丑,岁饥,发粟济贫。道光初,输万金大修贡院,士林惠之。子以正,运同,能承其志。光绪丁丑,偕其昆季出金六万助赈,乡人之待以举火者无算焉。寻卒。父子并祀忠义祠。”(光绪《山西通志》卷一四三,录五之二,义行录中,第9982页,中华书局,1990年,)

“公生于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辰时,卒于道光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申时,享年六旬有三。初捐布政司理问,以修贡院晋加一级军功议叙府通判。恩旌崇祀,孝义嗣德。”(《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一斋公墓志铭”)

“冀国定,布政司理问。”(张庚麟等修篆:《民国介休县志》,卷七,“仕籍”)

“……而治谋益著者十七世为我考覃恩晋赠资政大夫一斋公而世泽愈绵。一斋公生而颖异,长有令德,入以孝称,出以友著,怜穷困则施粟荒年,振人文则捐金贡院。光七叶单传之业为千秋可继之漠。咸丰己未十月二十四日裔孙以公以中以龢以正惟贤谨志。” (《冀氏族谱》卷四,艺文,“宗祠自记”)

婚姻及诸子情况:“配王安人范安人,先公卒。在堂者则为马安人,副室郭氏张氏李氏,张氏先卒。子八,长以公,郭氏出,议叙县丞。二以廉,议叙盐运司知事,未及葬公而卒。四以中,亦议叙盐知事。六以正,七以诚,马安人出,以诚先卒。三弗保先卒。五以龢,八以敬,李氏出。女九,马安人出者三,郭氏出者三,张氏出者二,李氏出者一。”(《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一斋公墓志铭”)

三、经商经历
“公忼【树旁加爽】见事明敏,又知人善任,使公家自钟玉公已称素对公廓而大之性喜勤不耽安逸,虽远在数千里外,或年或数年,必亲至其地,至则调度有法,故或同一业,他人皆负累。”(《冀氏族谱》,“一斋公墓志铭”)

“翁材识练达,其筹画如烛照,数计以是业,益起名噪西晋间。”(《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一斋公五秩寿序”)

“赠公自祖、父以上单传者七世,家称富有……赠公资业半在荆楚,又有在京师畿辅山左者,往来照料,井井有条……”(《冀氏族谱》卷四,“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

“(冀氏)其商号除在介休、平遥、祁县、太原等本省一些地方开设外,已经发展到北京、天津、上海、河南、山东、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共约100多个号。到冀以和的父亲冀国定时,家庭积累达数百万两白银。”(介休市志编撰委员会编:《介休市志》,第701页,海潮出版社,1996年)

“国定时期,冀家经营的商业,已相当可观。截至道光初,冀家在湖北樊城、襄阳一带的商铺有70多家,以当铺为主,油坊杂货铺也有不少字号,其中在10万两以上的大字号有钟盛、增盛、世盛、恒盛、水盛诸当铺和平遥县的谦盛享布庄。这是冀家财富达300万。”(《山西票号史料编写组》编:《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第775页,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

“(国定)本人也善于理财,走南北十分活跃。因此生意越作越广,家财越聚越多。正是在他手里,使家庭现金积累一项就达到三百万两银子。”(傅钟源:《介休冀氏商业资本的兴衰》,第129页,《晋中史志资料》,中共晋中地委史志办公室,1986年第2期)

“山西多富室,多以经商起家。亢氏号称数千万两,实为最巨。今以光绪是资产之七八百万两至三十万两者,列表如左:……冀,三十万两,介休县。”(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五册,农商类,第2307页,中华书局,1984年)

“赠公既逝,大夫人以诸子未更事,内外诸事悉自经理。南北贸易经商字号凡数十处,伙归呈单薄稍有过罅漏,即为指出,无不咋舌骇服。”(《冀氏族谱》卷四,“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

四、品格
“公生而颖异有才识,数岁即失怙,钟玉公年老,双目失明,公善体其意,先意承之,无不得其欢心。治家一踵,钟玉公家法内外井井有条。钟玉公因而喜曰:使吾老而不觉无子之痛者,孙之力也。” (《冀氏族谱》,“一斋公墓志铭”)

“翁事父母先意承志,以能养闻。父性严毅,翁委曲事之,务得其欢心而后止。盖历少壮数十年如一日也。周书云忠爱以事亲,翁之谓矣!”(《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一斋公五秩寿序”)

“翁于宗族乡党中,十数年以长父事之,五年以长兄事之。蒙童子侄辈,无不抚恤而鞠育之。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同异姓无间言也。诗曰尔有樛木,甘瓠累之,翁之谓矣!
……然素以礼自范,无疾声遽色,兼以性甘俭约,衣服器具无华美也。传曰俭而有礼,翁之谓矣!
且其待人也以诚,其御下也以宽。凡所施惠于宗族相当者,惟力是视,他不备举。如歉岁之赈困乏,平居之通有无,仁义之声溢于里闬焉。记曰积而能散,翁之谓矣!
其尤足著者,济同乡则供三冬之费,修贡院则捐万金之赀,其上体天心,远存君国,更人所万万难及者,语曰为善必昌,翁之谓矣!
夫昔日之传高士与逸民者得其一节,足以垂誉于无穷。若翁之事老而弥敬,则如胡广。翁之友爱昆弟,抚字子侄则如庐家子弟。翁俭约自持恭,恭敬不怠则如毛孝者。翁之赈困乏通有无,则如谢景先。至于济同乡供三冬之费,修贡院捐万金之赀,是真无可比拟者矣。由此观之,翁诚孝弟者也,宽和静者也,诚一庄敬者也。上体天心,远存君国者也。所谓过人之行孰大于是哉?!”(《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一斋公五秩寿序”)

“赠公自奉俭约,两餐恒杂粗粝。太夫人曰:此惜福之道也。”(《冀氏族谱》卷四,“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

诰封资政大夫前福建巡抚徐继畲所书冀事“宗祠记”云:“……以正享人一斋公,余顷年尝一晤,家称素封而俭约好礼,无富室裘马习薄,于自奉而厚于施与。望而知为长者,心窃重之。自一斋公以上七世单传,至公乃有男子五,一线相延百余年,椒聊繁衍勃焉昌炽,此其积累岂一世哉?!诰封资政大夫前福建巡抚部院太仆寺少卿翰林院编修通家生徐继畲拜撰并书。大清咸丰九年岁次己未十月二十四日裔孙以公以中以龢以正惟贤谨立。”(《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二,“宗祠记”)

冀国定书室对联:“处世无才惟守拙,容身有地不求宽。读书未许侈无用,为善何妨是有心。”(《冀氏族谱》卷四,“一斋公书室对联”)

冀家院落对联:
“正院对联”:“知足心常乐,留余地自觉——刘统”
“前提”:“百忍宜家看檐外云影天光尽是和风甘雨,一经培后睹庭前祥符瑞应无非馥蕙馨兰——燕辅国”
“凡是须求过得去,此心总要放平来。—— 余人服膺斯语似易实难,辛巳秋书付一斋贤契愿共勉之。”(《冀氏族谱》卷四,艺文四)

五、义行
“而公业无不隆爱节俭,衣服朴素无华,遇人有急难,乐周之,尤勇赴义。晋省号舍多年圯毁,具湫隘。壬午岁当路谋重修,公捐资万金。赵城教匪滋事,公助饷五千余金。以至文庙城垣各工及书院膏火诸义举,又不下数万金。其他行事亦多类此。”(《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一斋公墓志铭”)

“且其待人也以诚,其御下也以宽。凡所施惠于宗族相当者,惟力是视,他不备举。如歉岁之赈困乏,平居之通有无,仁义之声溢于里闬焉。记曰积而能散,翁之谓矣!其尤足著者,济同乡则供三冬之费,修贡院则捐万金之赀,其上体天心,远存君国,更人所万万难及者,语曰为善必昌,翁之谓矣!”(《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一斋公五秩寿序”)

“然自奉宜薄,待人不厌其厚。既擅素封之名义,所当为不宜居人后。赠公深以为然,故指困赠舟之事,不一而足。会垣修贡院,首捐万金,族戚邻里之待以举火者,无虑数十百家,皆太夫人赞助成之。”(《冀氏族谱》卷四,“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

“省垣贡院倾圯,一斋公捐万金以修之,增其坐号,一时遗才胥得与试当道,有乌士欢颜之颂。嗣后修书院,设膏火,建义坟,施棺木诸善事次第举行。”(《冀氏族谱》卷四,“马太夫人墓志铭”)

资助表弟:“公与余虽属辈行,然长余二十余岁,幼时即蒙公青目。余亦素敬其为人,丙申余成进士,筮仕江南。公时在直省,知余将行。速行至家赠余资斧,且曰:方今为吏不能不少圆通,然如枉法事绝不可为。呜呼?余年方四十余,故老飘零殆尽,如公者已不可多得,方思时惠德高匡,余不逮而孰意遽至于此耶?悲夫!赐进士出身例授文林郎江苏即用知县充丁酉科江南乡试同考官愚表弟张雨田顿首拜撰文。”(《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一斋公墓志铭”)

六、冀国定所获得之匾额
儒士欢颜——道光五年岁次巳丑仲夏之吉汾州府同知事周悌立
惠洽文林——平定直隶州知州前知介休县事恒杰立
乐善必昌——道衔赏戴花翎汾州府知府加三级随带军功加三级记录十次余墉立
孝义可风——道光十一年九月谷旦汾州知府随带加三级记录二十四次史梦蛟立
乐善不卷——署襄阳府同知吴兆橒立
见义必为——署襄阳县知县纪昌期立
艺苑增辉——道光十八年岁次戊戌仲秋谷旦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兼管理提督盐政印务节制太原城守尉福绵立
一斋公助修贡院修赠联——周悌
万间矮屋新文运,一片欢声满晋阳(以上,均见《冀氏族谱》卷四,艺文四“一斋公匾额”)

七、五十寿序及墓志铭
国定五十寿序文(同上,卷四,艺文四,“一斋公五秩寿序”):
……亦以余知交论,有过人之行与过人之遇者,其惟一斋先生乎?……
方今邑宰以优绩详闻于上,将以华衣衮荣,则天子之嘉命近在指日矣。惟翁有过人之行,故其得于天者为独厚,福禄纯縀有如川之方至者。行年五十,神彩焕发,不异少壮时,不可谓身其康强乎?
今嗣意气豪迈如金之在熔,和平敦厚如玉之在璞。诚克家之令器也。异日者,大其门宇,将于是乎?在不可谓子孙逢吉乎?翁隐居高志,啸傲游泳,徘徊山水之间,俯仰天地之内,不可谓道坦坦幽人贞节乎?
此数者,尊显之人,亦常求之而终不得。翁独兼而有之,岂非得于天者为独厚耶?而后知有非常之行,乃得有非常之遇,天操其权信不爽也。兹因翁五秩良辰,遂次其大略,如此见翁之过人者,不仅以年也。同乡诸子登堂介寿,余遥望绵山之嵯峨,以当夫南山之一祝。
钦命掌山东道监察御史提督四川全省学政加十级记录十次吴杰顿首拜撰
诰授武翼都尉特授直隶广平营游击加十级记录十次佛隆武顿首拜书
大清道光五年岁次乙酉仲春上浣谷旦

冀国定墓志铭(同上,卷四,艺文四,“一斋公墓志铭”):
一斋公,余表兄也,与余别二年矣!戊戌夏陟闻讣音,不觉泪涔涔下,为之惘然数日。既而表嫂马安人以书来命余志其墓时,余有昆山之役,后又差往徐郡,数月内未遑执笔,然以至戚义,不复辞。今略暇官,次其事而志之谨按。
……方公之初承家业,仅十余龄,上失怙恃,中鲜昆季,且七叶单传,门以外无五服之亲,茕茕独立,孑然一身,里党豪强者,觊觎公财,咸思中伤之势甚汹汹,而公不少冬,屡兴大狱,上下公庭,剖辩不屈。上宪廉得其情,事年得解。公又艰于子嗣,四十外犹五子,宗绪不绝如线。当此之时,危如一发引千钧,姻党戚好皆代为公虑。公惟勤理家政,力行善事不倦。其后十余年连得八子,家业亦倍隆于昔,名声籍甚。大吏自中丞方伯皆耳公名,啧啧称贤,长吏以下,咸思折节交之。而公俛抑殊甚,卒之当路以义举人告得邀旌曲且崇祀孝义焉?呜呼?非有过人之才略而能如是乎?
呜呼?余年方四十余,故老飘零殆尽,如公者已不可多得,方思时惠德高匡,余不逮而孰意遽至于此耶?悲夫!……将以道光十九年九月初一日葬公于大器原之新阡,爰系之以铭曰:
君之德业曰以成,君之德泽犹未盈,譬之大厦栋梁生,方今伊适兆其萌葬君新阡,气象宏郁郁葱葱佳气荣,阶前玉树生奇英桂茁兰芽交峥嵘,我为君告题幽一局,奕世绵绵莫与哀。
赐进士出身例授文林郎江苏即用知县充丁酉科江南乡试同考官愚表弟张雨田顿首拜撰文
赐进士出身敕授徵仕郎翰林院检讨加三级愚弟杨天柱顿首拜撰书丹
赐进士出身例授奉直大夫州衔知江南丹阳县事充甲午科江南乡试同考官乡愚弟王锡九顿首拜篆盖

八、马太夫人资料
徐继畲作马太夫人寿序:
太夫人为诰赠资政大夫一斋冀公之继室,母家簪缨世胄,夙娴诗礼,赠公自祖父以上单传者七世,家称富有,而苦于襄助无人,自大夫人来归,乃准母家仪式相之,以立家规,赠公资业半在荆楚,又有在京师畿辅山左者,往来照料,井井有条,而家政则一委之太夫人。赠公自奉俭约,两餐恒杂粗粝。太夫人曰:此惜福之道也。然自奉宜薄,待人不厌其厚。既擅素封之名义,所当为不宜居人后。赠公深以为然,故指囷赠舟之事,不一而足。会垣修贡院,首捐万金,族戚邻里之待以举火者,无虑数十百家,皆太夫人赞助成之。赠公既逝,大夫人以诸子未更事,内外诸事悉自经理。南北贸易经商字号凡数十处,伙归呈单薄稍有过罅漏,即为指出,无不咋舌骇服。不出户庭,而六辔在手。综理精密,不减赠公在时。又待伙极厚,故人皆乐为尽力。咸丰初,粤贼串入湘南,两湖骚动。太夫人曰:此吾家报国之时也,时势如此,守钱欲何为?即寄信各伙令竭力捐输助饷,而晋省捐输之议亦起。接连六七次,计前后捐输凡数十万金。是时全楚被兵,商号之遭兵燹十余,家资已去大半。近两年海淀字号被焚掠者四,山左直隶诸字号资本有多,亦大半被焚抢,较之从前家资不及十之二三。太夫人坦然无忧曰:享国家二百年太平之福,世世温饱以至今日,今逢厄运,圣主宵旰忧劳。大江南北城池尚多未收复,我家之毁,又何足言。所恨资财将竭,不能如前此报效尔。
庚申辛酉介休连年荒旱,道殣相望。太夫人侧然曰:吾力已绵,不能遍及,不可使邻里有饿莩。令诸子按户口造册,散给钱米。所居之北辛武村,户逾千口逾万,无流亡者。历届捐输,诸子议叙得二三品衔,封赠及三世。太夫人查会典例得立庙,乃令诸子建家庙,叙昭穆,分龛设立虔修祭祀。又以先世茔墓在邬,令诸子披荆臻,钞其碑碣,分支修谱。于虖报本追远敬宗寿族根本之要图也。世俗多忽忽不讲,太夫人乃以此为要务,宜乎巾帼丈夫之称,遐迩如出一口也。
太夫人男子五,有己出,有庶出,抚之如一,教之如一。诸子虽得高爵,而躬躬修敕不敢以裘马耀乡闾,供客极丰腆,而家中两各仍俭素。曰:惜福则福自长也。故诸子生富家而能饱粗粝。此则唐魏之遗风。富家多变古俗,而太夫人能存之所见者大所思虑者,深而远,即求之古贤媛中又岂可多得哉?余顷年设帐绵田曾与赠公相识,季子以正治举业,从余受学已数年。故太夫人之风范知之为最详,太夫人年届七旬,亲友将跻堂以视而嘱余为文,余故就所知质言之为太夫人一斛之侑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前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兼署闽浙总督太仆寺少卿翰林院编修通家侍生徐继畲顿首拜撰
诰授奉直大夫户部江南司员外郎兼陕西司行走派办八旗现审处军需总局官钱局督催所壬子科举人愚表侄张毓麒顿首拜书
大清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七月十二日谷旦(《冀氏族谱》卷四,“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


“马太夫人墓志铭”(《冀氏族谱》卷四,艺文二): 
同治纪元之秋,资政大夫议叙知府衔加五级冀甥以中累然丧服,吞声饮泣而请曰母太夫人卜葬有日,知母氏者莫如舅氏,敢乞文以志幽室。呜呼?太夫人,余之嫡堂姊也,而今不获再见矣!乃挥泪而志之。
太夫人姓马氏,介休张良村人,先藉扶风,元季祖讳翥者,始迁介休张兰镇,后又分居张良村。在前明有通德长者之称传九世。入国朝而笃生覃恩晋赠资政大夫讳得正者,原泽被于黎民,余庆贻于孙子。殁后东抚具奏奉旨崇祀鱼台名宦祠,后世支派繁衍代有爵秩,传十四世而有诰赠中议大夫讳培和者,太夫人其第三女也。太夫人生时,中议公梦为神人所授,钟爱特甚。此数岁,端严慎重,聪颖过人,女工纂绣无不娴习。尝为杂佩以分贻近族诸弟妹,能决盘错诸条辄当中议公意。年甫及笄,同邑北辛武村诰赠资政大夫一斋公讳国定聘为继室。时一斋公大父貤赠资政大夫讳之瑜,父诰赠资政大夫映汉,生母诰赠夫人徐太夫人俱在堂也。太夫人善事颜色,能得其欢心。生尽孝,殁致哀,人竟称之。御诸媵,恩谊周洽,有樛木之风。一斋公家称富有,而七叶单传,苦于襄赞无人,太夫人明于礼教,乃相之立家规,尝谓一斋公曰皇天无亲,惟的是辅,约己丰施,所以行富贵也。一斋公深以为然。省垣贡院倾圯,一斋公捐万金以修之,增其坐号,一时遗才胥得与试当道,有乌士欢颜之颂。嗣后修书院,设膏火,建义坟,施棺木诸善事次第举行。一斋公声名洋溢而崇祀孝义祠者,太夫人赞助之力为多也。
一斋公既殁,事务棼结,诸孤茕茕,太夫人综理内外,悉能洞烛其微,令诸铺立条规,平市估,不得为操切盈缩之术,农人勤耒耜,慎树艺,不得废耕耘,收获之时御之以礼,优之以糈,所以事无不治而井井有条,至于营坟地,置祭田,建宗祠,修族谱,无非崇本抑末之举,规模愈形其宏远焉。
咸丰初年,粤贼肆起,南省骚动,太夫人念生民涂炭,慨然兴报国之心,屡次助饷,凡数十万金,而家业耗其七八矣。太夫人曰方今边烽未靖,圣主宵旰勤劳,大江南北城池尚未尽复,家业之耗又何足言于戏,此岂寻常识见所能几及者哉?由是恩纶叠沛,晋封二品夫人,诸子俱身膺显爵,荣光闾里。
马太夫人挽联:“慈母即严君敬姜训子洵无愧,毁家纾国难卜式输财未足多。”(卷四,艺文四“一斋公匾额”)


冀国定二三事考略

冀国定为介休冀氏第十七世财东,关于冀氏,现有著述在资料引用以及国定个人家世等方面有不少疏漏之处。
关于目前介休冀氏研究资料,主要利用者有如下几种:
一光绪《山西通志》“义行录”;二为徐继畲《冀母马太夫人七十寿序》 。然而,在上述两种资料的运用中,存在者不少问题。
如《山西通志》中云:“冀国定,介休人。授职布政司经历。嘉庆乙丑,岁饥,发粟济贫。道光初,输万金大修贡院,士林惠之。”
黄鉴晖引用时小有差错,如“发粟济贫”误做“发票济贫”,“道光初,输万金大修贡院,士林惠之”断句为“道光初输万金,大修贡院士林” 。
国定号“一斋”黄鉴晖在引用徐继畲文时误为“资政大夫——斋冀公” 。
与上述微细差误相比,现有研究仅仅利用了上述两种常见资料外,最重要的资料《冀氏族谱》尚未受到学界重视 。虽然有一二研究者如黄鉴晖、张正明在文中曾提到了《冀氏族谱》 ,实际上族谱中关于冀国定的诸多重要内容却根本没有得到利用,略如:冀国定祖、父、子等人的家传、冀国定祖父冀之瑜的寿序及传记、冀国定及其妻子马太夫人的寿序与墓志铭、冀国定所获匾额等等。
据《冀氏族谱》,在冀国定研究中可厘清如下问题:
一、七叶单传之事。
关于“七叶单传”,族谱自序、徐继畲各文以及谱序及若干墓志铭中均有说法。
略如:
“赠公自祖、父以上单传者七世” 。
“七代相传根一脉,万年长发树千枝——神主楼原对” 。
“冀子先人单传者七世,至赠资政大夫一斋公乃有男子五……同治壬戌通家生五台徐继畲拜撰” 。
“冀子先人单传者七世,至赠资政大夫一斋公乃有男子六(五)” 。
所谓单传并无不意味仅有一子。据谱系可知:
冀国定为第17世,第9世冀佑有二子,长为忠,次为恺。冀国定为冀忠一门。第11、第12、13、15世均有兄弟二人,但是只有一人传有子孙,所谓七叶单传即为此意,并非仅有一子或虽然有子但已经早殇。在该谱中,冀国定早死之其他三子并没有列入 。
二、冀国定到底有几子。
黄鉴晖在《山西票号史》中误为四子,“冀氏兄弟四人,名以公、以和、以中、以正” 。他在《明清商人研究》并无误。
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之《中国十大商帮》也出现同样错误 。
徐继畲误作六子:“冀子先人单传者七世,至赠资政大夫一斋公乃有男子六。”
到底冀国定有几子?据族谱中“家传”等文可知,冀国定共有八子,然有三子不保,仅剩下五子:以公、廉、中(行四)、龢(五)、正(六)。
关于各子情况,“一斋公墓志铭”云:“子八,长以公,郭氏出,议叙县丞。二以廉,议叙盐运司知事,未及葬公而卒。四以中,亦议叙盐知事。六以正,七以诚,马安人出,以诚先卒。三弗保先卒。五以龢,八以敬,李氏出。”
傅钟源在《介休冀氏商业资本的兴衰》 曾据族谱正确提到上述情况,然而并没有说明系何人所生,须说明的是除族谱外,“以龢”均被研究者写为“以和”。此外,如求各子具体情况,须当查看“家传”。
三、冀国定丧父及得子期日。
国定幼年丧父,其墓志铭云:“数岁即失怙” 、“方公之初承家业,仅十余龄,上失怙恃”。关于冀国定得子时间,各文均称国定年逾四十方有子,具体期日则并未说明。查核家谱,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冀国定父冀映汉之“家传”云“卒于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初三日卯时,葬邬城新茔。” 而国定则生于乾隆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1776年4月17日)辰时,据此可知,国定丧父时,年仅13岁。
同样据《冀氏族谱》(卷三,家传)可知,冀国定长子冀以公生于“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821年1月28日)”,由是国定四十五岁方生子。
四、徐继畲与冀氏之关系。
前文已述及徐继畲之《冀母马太夫人七十寿序》为冀国定研究的资料。二人关系如何,从族谱各卷可知徐继畲为冀国定之子冀以正的老师。
在族谱中,徐继畲诸有多文,略如:“冀氏族谱引”( 卷一)、“宗祠记”(卷四,艺文二)、“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冀氏族谱》卷四)
“冀氏族谱引”下笔即书“介休门人冀子以正偕其诸昆修族谱,既成乞余为引”,落款为“通家生五台徐继畲”。
“宗祠记” 开文云:“门人冀子以正以新建宗祠工竣,将勒石于壁以记年月,乞余为文以重其事。……诰封资政大夫前福建巡抚部院太仆寺少卿翰林院编修通家生徐继畲拜撰并书”
“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云:“季子以正治举业,从余受学已数年……。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前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兼署闽浙总督太仆寺少卿翰林院编修通家侍生徐继畲顿首拜撰。”
须说明的是,上述三文中有两文被徐继畲编入其《松龛先生全集》。一为“冀氏族谱引”,二为“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然则,较阅两书可以发现二文虽基本相同,然亦有不少异处。
以“冀氏族谱引”为例。族谱中云冀国定有“男子五”,修谱“阅三载而谱乃成”。而《松龛先生全集》中则云“男子六”,修谱“阅半载而谱乃成”。
考族谱各文可知,其一,国定子有五,“六”为“五”之误也。其二,修谱非半载而是三年。“冀氏族谱自序”内称“咸丰九年冬宗祠工告竣,吾母马太夫人命以公等及时修谱……越三载始成。”(卷一,冀以公等人撰)
此外,族谱中“预庆马太夫人七秩寿序”一文在《松龛先生全集》被名为“冀母马太夫人寿序”。


分享按钮>> 【 冀 氏 源 流 】 天下冀姓一家人
>>【冀氏名人】 冀朝鑄 不可或缺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