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古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古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序古先彦《倾听山水(2) 已阅:1557 / 回复:0(楼主)

其一,荣幸。长辈邀我写序,他们的阅历、修养、智慧和成就令我从为写序而去咨询和请教中得益;邀我为序的同龄人,相似的年龄却有不同的造诣,也令我获益非浅;而小我的这一辈人要我为序,也同样令我获益非浅,现由很简单:一头总是懒洋洋卧在草树丛中不太跑动的老狮子,从年轻的小狮子们的喁喁私语中,可以了解自己不太跑动的另一番世界,更可以懂得地球时时转动所带来的种种新的变化,以及小狮子们的想法、观念和意识,这对于一个不想让自己太落伍的中壮年人来说,是绝对有益处的。

    其二,痛苦。朋友请你写序,一般是想听肯定的意见,但出于真诚和对读者负责,我常常会说些不够中听的话来,这是我不善于曲折辞令的风格使然,常常觉得对不起朋友似的;另一方面是我的木讷。写序,于我是一件极艰苦的事情:读作品、然后分析作品、然后思考,一篇千字的序文,大约要耗费相当于同篇幅的散文或小说二至十倍不等的精力。此外,为了准确和负责任,我对素未谋面的朋友,一般要约见一二次,谈作品,也谈天,尽量不在序言里说些太云遮雾罩的话来,或搪塞作者,或误导读者。水平是另外一个问题。

    之所以说了如斯一番似乎离题的长篇大论,一则我过去因为未曾说明,得罪过朋友;二则有朋友邀我写序之后,发表时候未通报我,便删除了一些我以为是重要的、不该删除的话;前不久,更有一位不好的朋友,在邀我写的序言里,自己加进了借我的名义去无端褒扬自己的文字,这事情令我极不快乐,所以,借为古先彦序的时机,说了为人作序者常有同感的无关大旨的话题。

    我要“期待”古先彦的,是为文和为人两方面。

    一位书画先贤说到书法时说过这样一番话:写字,先求平正,而后,求奇峻,最后,要复归于平正。仅仅就这本集子看来,古先彦的古文功底相当不错,是由“平正”开始的,写诗之后,有了“奇峻”,近期,奇峻与平正兼有,我以为,平正是最高和最难的,要着力坚持。饶宗颐先生教我一个他作文的“秘诀”,叫做“正以立意,奇以用笔”,有正为统领,“奇”便不知不觉变为“正”了,所谓“神完势满、气足情丰”也便成有由矣。古先彦现在似乎还在游移不定之中,希望我这番话能有一点用处。

    古先彦是潮阳最高的山地里面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没有“背景”,在时下的中国,要出人头地是极难的事情,所以他曾经崇拜过《红与黑》里的于连·索黑尔,所以他极勤力做事,极努力写作,所以他被评为潮阳“十佳青年”之一,所以有了这第二本文集的问世,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论际遇如何,坚持“正以为人,奇以为文(用笔)”,便变得更加重要,如果没有这第二条,作文的“正以立意”也便成了无本之木。我常常如斯要求我自己,对一个在小地方上重重压力和困难中努力挣扎的极有才气的青年人,我明白他们已经付出和即将要付出的代价,所以我如斯期待古先彦。

    愿我的这篇很个人化的序文古先彦能接受,如果报刊发表,也希望编辑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少些删节——只要换个角度,不仅仅当做书评、而是当做一篇议论文来读就可以了。


作者:123.129.161.* (2009/2/20 16:32:1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古氏论坛  执行时间:2,359.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古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