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古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古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画家古月(1) 已阅:1498 / 回复:0(楼主)

长篇小说《微尘》近日在重庆市面世。小说以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为素材,试图穷尽重庆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书的作者不是作家,而是一位著名的油画家、西南师大教授古月。

    4月19日,在龙湖三面环水的画室里,古月被四周巨幅的油画簇拥着。这些画都是他的得意之作:《田间抽水站》、《泥泞的路--1949.10.1》、《河东河西》、《殉葬》等。"我现在画得很少了,主要是写,"古月伸出指头晃了晃,"就用一根指头写,现在已经写出70万字的文学作品。"

    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工作状态。典型的电脑"菜鸟",一根食指在键盘上执着地敲打,不快。一部30万字的《微尘》竟是这样整整敲了五年!"我是含着泪水创作这部小说的,激动时热血贲张,悲愤时泪流满面……"一个单幅作品已经卖到20万元的画家,为什么还要来搞这冷寂的文学?

    这或许是读者想要追问的。

    用绘画形象地讲故事

    "我喜欢讲故事,"古月说,"哪怕在我的绘画里,也充满了故事。我认为,一个艺术家,一定要找到他传达真情实感的语言。我画了将近50年,之所以选择写作,是因为文学让我找到了另一种语言,我们那一代人想要告诉后人的太多!"

    1938年,古月生于南京,日军疯狂屠城之前,全家人逃了出来,父母辗转数千里,最后定居重庆。"父亲与卢作孚关系极好,是工程师,曾任北碚区地政科长,他身上就有很多传奇故事。"古父本是梁平人,上世纪20年代末跟随一支测绘队扛旗杆,一直扛到南京城。避难到重庆后,曾于解放前夕略施小计,使北碚免于国民党溃兵之灾。北碚的山川风物、人情故事,"给我留下强烈印象。但那时我只喜绘画。"
但父亲却对绘画很反感,认为那是不入流的东西,"他们那一辈人,更多的是科学救国的理想。所以他连颜料都不给我买。"转机来自一幅叫《朋友》的素描。那是1954年,古月考入南开中学读高二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代表中国青少年参加了一次国际画展并获得银奖。一天,父亲来学校找他,笑眯眯地递给他一张《光明日报》,《朋友》赫然在目。"父亲从此改变了态度。"


作者:123.129.161.* (2009/2/20 16:41:0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4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4)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古氏论坛  执行时间:2,375.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古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