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古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古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古 风:不妨从三个形态开展学术创新(2) 已阅:2953 / 回复:0(楼主)

要加大力度治理“非学术化”的乱象

记 者:正如您所说的,目前学术界确实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严重地制约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那么,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古  风:可以。正如我在上面所指出的,我国近30多年来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就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少”。现在不谈“成绩”,就谈“问题”。近些年来,关于学术界所存在的问题,谈论的人也很多。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剽窃、抄袭、造假等学术腐败问题,急功近利、学风浮躁问题等,都谈得很多了。但是,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即“非学术化”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因此,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目前,“非学术化”的问题比较严重,乱象丛生,危害极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非学术的态度从事学术。真正的学术研究,就要以学术的态度和方法去认真从事。但是,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搞学术研究的真正目的,不是为学术做贡献,而是为了追求职称、金钱、名誉和地位等。如果只是单纯追求这些,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非学术事件。譬如低水平重复,不仅重复别人,有时也重复自己。不是真正要解决学术问题而撰写论文,而是为了追求数量而制作论文。听说现在还有人以制作和出卖论文的方式来获取金钱。这是一种极其恶劣的非学术行为,严重地毒化和破坏了学术环境。又如有事没事专找名人PK,以此作为成名的捷径。再如引用他人的观点,不是引用那些真正有创见的观点,而是“唯名家所引”、“唯权威所引”。在这些人的论文中,名家、权威演变成为他们的广告和商标,并不是真正出于学术的目的。其实,名家、权威也不是篇篇是精品,句句是真理,也有很平庸的观点。还有一种现象是引用自己、引用导师、引用朋友等,将学术引用搞成了庸俗的“关系学”。想想看,如此引用,质量何在?学术何在?这一切都是“非学术”惹的祸。

二是以非学术的标准评价学术。一般来说,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方式主要有转载、摘要、索引、书评、综述、同行专家鉴定、匿名评审、学位论文答辩和评奖等。总体来看,近30多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工作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起到了规范、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问题也存在不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以非学术的标准评价学术成果。具体表现是:或依据与作者的感情深浅来评价,或依据与作者的关系远近来评价,或依据作者的官职大小来评价,或依据作者在学界的地位高低来评价,或依据作者所在单位平台的高低来评价,等等。譬如评奖,不是主要依据申报成果学术质量的有无、学术水平的高低和学术影响的大小来决定是否授奖和奖级高低,而是依据感情、关系、官职、地位、平台等来决定。甚至还存在着评委专家为自己所在单位拉票、争奖的现象,甚至还要考虑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等等。这样的评奖不是以学术为主导,而是以非学术为主导,其结果不但起不到鼓励学术的作用,反而极大地挫伤了申报者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三是以非学术的方式管理学术。学术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只有以学术的方式管理学术,才能够促进学术研究的良性发展。所谓学术的方式,就是符合学术特点和规律的管理方式。它不是居高临下的强制性的行政管理,而是充分尊重学者的学术自主性,为学术研究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为学术研究提供一种平等、有序的服务。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术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譬如行政命令少了,协商和民主多了;打压人才的事少了,尊重和爱护人才的事多了;管理意识少了,服务意识多了;等等。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以非学术的方式管理学术。譬如以上所说的非学术现象只是少了,并不是没有了,而是不同程度地还存在着。又如下达指标,年终考核,填各种表格,单纯追求数量等。如此管理,容易导致学风浮躁,容易滋生学术腐败,制作出的不是学术快餐,就是学术垃圾,难有精品。

总之,我们要实施学术创新工程,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首先要加大力度治理“非学术化”的乱象。否则,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就容易落空。


作者:rzgjl (2012/6/19 11:06:4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古氏论坛  执行时间:2,450.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古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