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人物与家族——云南省弥渡县和通海县的师姓

    中华师氏网 2008年11月26日 师志强


 
(一)云南省大理的师姓分布在弥渡县寅街镇武邑村。
明朝平定中原后,占据西南边陲云南的元宗室梁王还在与明朝对抗。洪武初年,明朝先后五次遣使前往云南劝降,均遭失败,朱元璋只得以武力攻取。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朱元璋下令诸将简练将士,凡二十四万九千一百人,准备南征。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兵先至湖广,沿途招引地方军伍,使征南大军人数达到了30万。九月,征南大军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北路,傅友德遣都督郭英、胡海洋率兵5万由四川南下,从永宁(四川叙永县)直趋乌撒(时为云南镇雄县);东路,由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主力从湖广西进,经辰沅(今沅陵、芷江)入晋定(今安顺)进逼曲靖。梁王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率精锐10万进驻曲靖,企图阻挡西进之明军,十二月明军主力攻下曲靖,生擒达里麻,奠定了攻取云南的基础。此时,明军再分兵两路:一路在傅友德亲自率领下向东北迂回,援助郭英等之北路军,两军会合攻下乌撒。于是东川、乌蒙、芒部等诸部皆望风降附。滇东及滇东北地区被平定。另一路由蓝玉、沐英率领直取云南腹地,洪武十五年正月抵达昆明近郊,梁王自杀身亡。明军占领昆明后,滇中大震,各州县官吏皆向明军投降。不久,沐英南下临安,西进大理,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洪武十五年二月,明政府置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并置五十余府,下辖州、县,要将中原普遍实行的府、州、县的流官制度全面推行于云南。然而,云南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土司势力十分强大,反抗甚为激烈,多次发生少数民族叛乱。傅友德等率军东征西讨,仍不能控制云南的核心地区,明政府不得不调征对云南的统治政策。除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民族分布情况,确定不同的统治形式外,还确定在云南实行重兵驻守、大军留镇、移民实滇、开发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以保证云南的社会安定。洪武十六年(1383年)末,朱元璋在下诏傅友德、蓝玉班师的同时,又专给沐英发了诏书曰:“云南虽平,而诸蛮之心尚怀疑贰,大军一回,恐彼向善为患。尔其留镇之,扶绥平定,尚召尔还。”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沐英仍率九万大军留镇云南。就这样,傅友德手下的几十万军士和家属以及他们的后裔,就是这样被永远钉在了当时蛮荒的西南大地上。这是明初第一批徙驻云南的军户。
据云南通海《师氏家谱》记载:大明武德将军师毓秀,原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师旷里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沐英、傅有德征滇,建功封“武德将军”授大理府指挥职。后领命回原籍任职。南征入滇时,携祖妣字氏册封温恭宜人,生五子,长则,次曾,三禄,四?,五武。解甲后,择居于大理洲。今云南省弥渡县寅街镇武邑村的村名,即为该支师姓始祖师毓秀被诰封的“武德将军”号所演变而成。
自师毓秀择居大理洲至今,已有620余年,传二十五代近2000人。
字派: 必、本、家(在)、庭(曾);敬(进)、衍、世、程、流(留)、辉、永、继;昭、垂、正、名(明);遵、行、余、庆;经、纬、烂、成;锡、尔、得、法、光、美、克。
族规,居家之道:以耕读为本,忠孝为法,克勤克俭,亲亲之谊......


【师范】(清学者,1751至1811))
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白族。赵州(今云南省大理市寻甸县凤仪乡凤仪)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曾任安徽望江知县。工诗文。足迹半天下,著作等身。书法清俊有骨,画山水得倪瓒意。卒年六十一。编著有《滇系》、《金华山樵前、后集》、《二余堂诗、文稿》、《抱瓮轩诗、文汇稿》、《荫椿书屋诗话等》。《云南通志、滇南书画录》
师范
字荔扉,清乾隆间中亚元,后任安徽望江县令。任中,收集资料编撰《滇系》四十卷本,为系统介绍云南人文历史首著。(信息提供者:云南省弥渡县寅街镇武邑村师亚雄)
立于弥渡县东山师氏祖茔的师范碑,即《师荔扉先生传》碑,记述了南诏大理区域的兴衰。碑云:“夫滇胎(始)于皇初,萌折于三代,立于秦,步于汉,蹒跚于魏晋南北朝间,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趋于明,而极舞蹈之节于我国家。”文中的“翔于唐,而旋痹终痹于五季与宋,苏于元”对元代大理区域社会生活的复苏是肯定的,因而聚焦三月街人们盛装华服,结队相携,信仰自由,买卖昌盛的和谐社会,正是诗人用意歌颂元代的反映。(来源:大理日报第八版,发布时间:2005-04-18)
【师道南】
望江令师范之子,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
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1792~1793年)间,从云南开始,我国许多省出现了鼠疫。当时我国有一位年轻的诗人叫师道南,正好在云南省赵州,亲眼看到当时鼠疫流行的惨酷状况,并写了一首《鼠死行》的诗。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著名诗人师道南在《天愚集》的鼠死行篇中写道:“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步,忽死两人横截路。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乌啼不断,犬泣时闻。人含鬼色,鬼夺人神。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考?我欲骑天龙,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这是描写1792~1793年(清代乾隆壬子、癸丑年)鼠疫流行时纷纷死人的惨状,读来令人毛骨悚然。这篇《鼠死行》,是望江令师范之子师道南20多岁临死之前的作品,前人评论说,该文奇险怪伟,颇有新意,位居道南《天愚集》中之冠。在自然灾害面前,作者感触极深,用自己手中之笔记录下人间的惨剧,实可惊天地泣鬼神。据洪稚存《北江诗话》说,师道南生有异才,年未三十卒。当时赵州有怪鼠,白日入人家,即伏地呕血死。人染其气,亦无不立殒者。[1]师道南身处其地,亲眼所见人民感染鼠疫之气相继毙命,感到痛心疾首,转向苍天求乞解救民众疾苦的良方,但老天爷也无可奈何,就连关心民众疾苦的作者本人,时隔不数日,亦沾染鼠疫之气而死!
寅街镇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早在清代就涌现了龚渤、龚亮、龚锡鼎、师向忠、师范、师道南、李菊村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他们“生有文章惊宇内”。弥渡“文献名邦”的美称,有着他们不可磨灭的功勋。辖区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师氏家谱自序碑、师范墓,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通海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师姓分布在河西镇(湾石头村、石山嘴村师家湾)、里山乡(大黑冲村)、四街镇(四街村、师家湾)、秀山镇(文昌宫)3个乡镇。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师姓与大理的师姓为同一支脉。据云南通海《师氏家谱》记载:师毓秀择居云南省弥渡县寅街镇武邑村后,他的一个孙子师忠(师禄之子)远游河西(现通海县)景地,见湖之西向阳之地,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宜人,故而迁之,以名杞湖村,后更名为风鸣村。
师忠生四子:长通、次达、三远、四近,近公嗣后无子,实为师氏三支,遂分三支分居于师家湾、文昌宫、湾石头三处。
师达生四子:仲朋、仲恩、仲明、仲祥。
师仲恩生国亲、车玉;师仲明生国元、国秀、国俊。
经历咸丰年间回民反乱,又光绪十九年涝灾,家谱几经失落,后人收宗合族,求承继之。
公元1949年以前有祖公田百余亩(水田)出租,收入按族规由族长管理。每年农历十月10——13日做三天宫斋,凡本族年满六十岁男姓老人,参加祭祖会,吃三天老人饭。凡考学上进者,得吃三天公餐,并请入上席就座。开办学堂一切费用由族上统一开支,并免费接纳外姓孩童入学。(信息提供者:师家伟,在昆明铁路局工作,QQ19666320 sjwyun@sina.com)
这里师姓有2000多人的。(信息提供者: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四街村师秀萍 )


分享按钮>>师姓人物与家族—— 山东省东阿师姓家族与师逵
>> 师姓人物与家族——四川省兴文县师姓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