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寻根问祖——探访洪洞大槐树和汾西师家大院

    中华师氏网 2018年9月20日 师宝珠



尝闻百行之中,孝悌当先。五伦之内,君父为重。知祖先者,人之本也,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我们师姓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在明朝初期,朝廷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移民屯田政策。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槐树下被强行迁徙到陕西。据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自从夏、商皇上赐予皇宫管理乐技官职为师,后代即随官职姓师,师姓就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虽然未被列入百家姓,但师姓也是多源流姓氏,现约有28万人口。明朝全国范围内山西省师姓最多,占师姓总人数35%,目前陕西师姓位居全国最高,约占师姓总人口25%。这与大槐树移民是相吻合的,因此我们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不无根据。

2002年,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山西汾西境内有一清代古建筑群——“师家大院”。消息告诉父兄后,他们很感兴趣,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去寻根。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交通不方便,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亲生前并没能实现此愿望。


今年 九月份第一周的一天,哥打来电话:“咱们兄弟姐妹七个去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和汾西的“师家大院”寻根去,时间是9月8、9号两天”。我们的风格一向是说走就走,从不拖泥带水。和往年一样,两车七人同行。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旅游,是带着父亲的遗愿去寻根。心情之复杂,难于言表。虽然目的很明确,但结果不可预测。早上七点半我们从南师“渭南北”上高速,一路风驰电掣,十一点多到达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顾不上休息,简单午餐后便进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参观,进门就是一个巨大“根”字迎接来客,此刻心头一股热流涌来,这是我们的根吗?我们虔诚地跪拜,求得“根”牌一枚。继续往北走就是“千年古槐根”实物,从槐根向左转不到百米有一高台,我们拾级而上,眼前就是传说中周长为“七庹零一媳妇”的大槐树复制品。

大槐树下有一个场再现当年移民的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展现了明初官府在大槐树下强制移民的历史情节和先祖被迫远赴他乡的悲壮情景。17分钟的演出,朴实、真切、悲壮、凄惨,催人泪下,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看完演出,擦干眼泪,就在大槐树广场西北角有一《祭祖堂》,各位寻根者在此找他们的姓氏,师姓恰在一号位,这不就找着了吗?我们兴奋不已,终于没白费苦心。哥说:“我们终于替父亲了却了心愿,也完成了我们寻根夙愿”,弟弟说:“回去我到坟上告诉父亲:我们找着根了”。

然而,这些仅仅说明我们的先祖是从洪洞迁徙到陕西的,具体在山西什么地方,还要一探究竟。在洪洞东北方向,距洪洞87公里的师家沟村才是我们最终要访的地方。从大槐树祭祖园出来,大约下午4点多,顾不上舟车劳顿的疲惫,来不及人困马乏的修整,继续驱车前行。跟着导航,沿着蜿蜒的山路,七拐八拐,六点钟赶到师家沟,师家沟村就在一个山坳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节孝牌坊。这尊“节孝牌坊”,虽然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洗礼,有些部位已显残破,但却丝毫没有减少它当年的威武雄姿。据介绍,“节孝 牌坊”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相传师家子孙师自省39岁时不幸染病身亡,当时年仅30岁的妻子赵氏和25岁的张氏,恪守妇道,并未改嫁,一直伺候公婆、养育儿女,非常辛苦。其后人师丙成官场得意,呈报皇上敕准,建造了这一石材质地的“节孝牌坊”。牌坊外形是四柱三门式,八个翼角原挂有八只风铃,遇风声起,八只风铃迎风奏鸣,如一曲交响乐,夜阑人静时更显清脆。

牌坊后面就是清代师家大院建筑群,整个村庄三面环山,形状像一尊皇上的龙椅,村后的山顶酷似清朝皇上的皇冠。不愧为风水宝地。

师家大院,始建于乾隆年间,经过四朝加盖扩建,成规模气候,共有大小院落三十一座,包括民居、祠堂、商铺、庙宇等。站在远处观这个建筑群落,好像呈风车状展开,院落阶梯式布局,院中有院,窑上有楼,与山势自然衔接,层楼叠院,气派非凡。虽然现在不少院落已经荒废,但整体风貌还是能反映出晋商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每观之让人扼腕。

师家沟村落有着很重的晋商民居痕迹, 是一个以家族血缘聚居的村落,现在村中过半人口还姓师。师氏家族在师家沟的兴起,是从师家第三代开始的。由于其在经商、治学方面的业绩,师家成为当地的望族。第五、六代中,通过捐纳和求学,有十一人获得监生、贡生等功名,获得六品、七品、八品等官衔的子弟也为数不少,师家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官”与“商”的交融,是师氏家族兴旺发达的原因。据资料记载,鼎盛时期,师家的药铺、盐铺、钱庄、等遍布五省十八县,有老人回忆,当时师家子弟外出行商都不需带银两,一路吃喝住皆在自家店铺。师家沟村里也遍布他们家的油坊、醋坊、酒坊、染坊等。师氏家族的宅院就是那时随着其势力、财力的不断膨胀而扩展的,由最初的祖宅逐步扩展到了整个村落,子弟五门,每家都有一套连通的大院,多为三进、两进。清代后期,由于受到社会、政治以及新经济的冲击等原因,师家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师家的宅院没有再进行过修缮,但却因此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成了师氏家族兴衰和明清官商兴衰史的见证。

我们刚下车,只见几个年长的男士坐在师家大院前广场上聊天纳凉。哥上前打招呼,说明我们的来意,他们热情的说:“我们都是姓师的”,其中一位坐轮椅的老者87岁,是师家第八代,另一81岁老人师玉生 是师家第九代,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文史造诣深厚,对师家文化颇有研究。他热情、详尽地给我们讲说师家大院的故事。师姓先祖就生活在师家沟沟底,明初被强行移民至河北、陕西等地,后在清乾隆年间师家子孙师文炳回山西师家沟重建家园时,意外挖出李自成撤退山西时埋在地下的金银财宝,发了大财。从此在全国做生意,成了举世闻名的晋商。做生意赚的钱,给弟兄们分的银子不能用两计算,都是论堆计的。师族第五代传人师鸣凤官至五品,道光十五年捐县丞,道光二十三年補湖南沅州府芷江县、榆林湾县县丞,道光二十九年升補长沙府乡县知县,咸丰二年军功,钦加同知衔,保庆府同知,署理苗同知。师姓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

师家大院地处山坳,依山而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建筑材料无法运输,只能自己建窑烧砖瓦,砖瓦坯子都是用黄土和米汤制成的,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雨雪的冲刷,仍不减当年风采。整个房屋建筑集木雕、砖雕、石雕为一体,虽为民居,但却显现古代能工巧匠的非凡手艺和精湛的技艺,实则大型艺术品,彰显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师家大院自上而下修建,经过几代人才落成。师家大院有严格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法,甚至还有家庭监狱。哪个子孙如果不守家规,不思进取,便关进家庭监狱用家法教训,闭门思过,直到改过自新方能获得自由。因此,才使得师家昌盛不衰。

师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古建筑群,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现仅剩五、六家尚住院内,其余大部分已移居周边。

师玉生老先生不辞辛劳的陪着我们逐个院落讲解,我们过意不去就请他在我们下榻的宾馆共进晚餐。哥拿出他带来的珍藏了多年的茅台酒,席间推杯换盏,亲切无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从师老先生的谈吐、举止,以及文化修养,我仿佛看到了老父亲的影子。他们都是热爱家族,传承家族文化的师姓传人。热情的老人叫他孙子拿来两本厚厚的家谱供我们阅读。第二天临走时,我们送给老人一箱水果,弟弟掏出200块钱递给老人说:“老人家,我们来的仓促,没有准备,失礼了。这点钱您收下,让孩子给您买点营养品。下次我们来一定做好准备,登门拜访”。老人几番推辞后,收下了水果和钱。我们的寻根问祖也算初战告捷。回来的路上,所有的话题都是寻根所见所闻及感受。我们的祖先应该就是山西汾西人。虽然那里到现在还是穷山僻壤、道路崎岖,但却因为“师家大院”及大院里的人,而倍感亲切,这大概就是血浓于水的缘故吧?

不知不觉车已经驶出一百多公里,在韩城古城饮食一条街端起一碗红彤彤、火辣辣的羊肉饸饹,思绪才转过来。哦,回到陕西了!家就在不远处,回家!

作者简介


师宝珠,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曾在各种媒体发表散文、诗歌等数十篇。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


尝闻百行之中,孝悌当先。五伦之内,君父为重。知祖先者,人之本也,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我们师姓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在明朝初期,朝廷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移民屯田政策。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槐树下被强行迁徙到陕西。据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自从夏、商皇上赐予皇宫管理乐技官职为师,后代即随官职姓师,师姓就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虽然未被列入百家姓,但师姓也是多源流姓氏,现约有28万人口。明朝全国范围内山西省师姓最多,占师姓总人数35%,目前陕西师姓位居全国最高,约占师姓总人口25%。这与大槐树移民是相吻合的,因此我们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不无根据。

2002年,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山西汾西境内有一清代古建筑群——“师家大院”。消息告诉父兄后,他们很感兴趣,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去寻根。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交通不方便,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亲生前并没能实现此愿望。


今年 九月份第一周的一天,哥打来电话:“咱们兄弟姐妹七个去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和汾西的“师家大院”寻根去,时间是9月8、9号两天”。我们的风格一向是说走就走,从不拖泥带水。和往年一样,两车七人同行。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旅游,是带着父亲的遗愿去寻根。心情之复杂,难于言表。虽然目的很明确,但结果不可预测。早上七点半我们从南师“渭南北”上高速,一路风驰电掣,十一点多到达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顾不上休息,简单午餐后便进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参观,进门就是一个巨大“根”字迎接来客,此刻心头一股热流涌来,这是我们的根吗?我们虔诚地跪拜,求得“根”牌一枚。继续往北走就是“千年古槐根”实物,从槐根向左转不到百米有一高台,我们拾级而上,眼前就是传说中周长为“七庹零一媳妇”的大槐树复制品。

大槐树下有一个场再现当年移民的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展现了明初官府在大槐树下强制移民的历史情节和先祖被迫远赴他乡的悲壮情景。17分钟的演出,朴实、真切、悲壮、凄惨,催人泪下,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看完演出,擦干眼泪,就在大槐树广场西北角有一《祭祖堂》,各位寻根者在此找他们的姓氏,师姓恰在一号位,这不就找着了吗?我们兴奋不已,终于没白费苦心。哥说:“我们终于替父亲了却了心愿,也完成了我们寻根夙愿”,弟弟说:“回去我到坟上告诉父亲:我们找着根了”。

然而,这些仅仅说明我们的先祖是从洪洞迁徙到陕西的,具体在山西什么地方,还要一探究竟。在洪洞东北方向,距洪洞87公里的师家沟村才是我们最终要访的地方。从大槐树祭祖园出来,大约下午4点多,顾不上舟车劳顿的疲惫,来不及人困马乏的修整,继续驱车前行。跟着导航,沿着蜿蜒的山路,七拐八拐,六点钟赶到师家沟,师家沟村就在一个山坳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节孝牌坊。这尊“节孝牌坊”,虽然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洗礼,有些部位已显残破,但却丝毫没有减少它当年的威武雄姿。据介绍,“节孝 牌坊”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相传师家子孙师自省39岁时不幸染病身亡,当时年仅30岁的妻子赵氏和25岁的张氏,恪守妇道,并未改嫁,一直伺候公婆、养育儿女,非常辛苦。其后人师丙成官场得意,呈报皇上敕准,建造了这一石材质地的“节孝牌坊”。牌坊外形是四柱三门式,八个翼角原挂有八只风铃,遇风声起,八只风铃迎风奏鸣,如一曲交响乐,夜阑人静时更显清脆。

牌坊后面就是清代师家大院建筑群,整个村庄三面环山,形状像一尊皇上的龙椅,村后的山顶酷似清朝皇上的皇冠。不愧为风水宝地。

师家大院,始建于乾隆年间,经过四朝加盖扩建,成规模气候,共有大小院落三十一座,包括民居、祠堂、商铺、庙宇等。站在远处观这个建筑群落,好像呈风车状展开,院落阶梯式布局,院中有院,窑上有楼,与山势自然衔接,层楼叠院,气派非凡。虽然现在不少院落已经荒废,但整体风貌还是能反映出晋商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每观之让人扼腕。

师家沟村落有着很重的晋商民居痕迹, 是一个以家族血缘聚居的村落,现在村中过半人口还姓师。师氏家族在师家沟的兴起,是从师家第三代开始的。由于其在经商、治学方面的业绩,师家成为当地的望族。第五、六代中,通过捐纳和求学,有十一人获得监生、贡生等功名,获得六品、七品、八品等官衔的子弟也为数不少,师家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官”与“商”的交融,是师氏家族兴旺发达的原因。据资料记载,鼎盛时期,师家的药铺、盐铺、钱庄、等遍布五省十八县,有老人回忆,当时师家子弟外出行商都不需带银两,一路吃喝住皆在自家店铺。师家沟村里也遍布他们家的油坊、醋坊、酒坊、染坊等。师氏家族的宅院就是那时随着其势力、财力的不断膨胀而扩展的,由最初的祖宅逐步扩展到了整个村落,子弟五门,每家都有一套连通的大院,多为三进、两进。清代后期,由于受到社会、政治以及新经济的冲击等原因,师家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师家的宅院没有再进行过修缮,但却因此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成了师氏家族兴衰和明清官商兴衰史的见证。

我们刚下车,只见几个年长的男士坐在师家大院前广场上聊天纳凉。哥上前打招呼,说明我们的来意,他们热情的说:“我们都是姓师的”,其中一位坐轮椅的老者87岁,是师家第八代,另一81岁老人师玉生 是师家第九代,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文史造诣深厚,对师家文化颇有研究。他热情、详尽地给我们讲说师家大院的故事。师姓先祖就生活在师家沟沟底,明初被强行移民至河北、陕西等地,后在清乾隆年间师家子孙师文炳回山西师家沟重建家园时,意外挖出李自成撤退山西时埋在地下的金银财宝,发了大财。从此在全国做生意,成了举世闻名的晋商。做生意赚的钱,给弟兄们分的银子不能用两计算,都是论堆计的。师族第五代传人师鸣凤官至五品,道光十五年捐县丞,道光二十三年補湖南沅州府芷江县、榆林湾县县丞,道光二十九年升補长沙府乡县知县,咸丰二年军功,钦加同知衔,保庆府同知,署理苗同知。师姓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

师家大院地处山坳,依山而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建筑材料无法运输,只能自己建窑烧砖瓦,砖瓦坯子都是用黄土和米汤制成的,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雨雪的冲刷,仍不减当年风采。整个房屋建筑集木雕、砖雕、石雕为一体,虽为民居,但却显现古代能工巧匠的非凡手艺和精湛的技艺,实则大型艺术品,彰显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师家大院自上而下修建,经过几代人才落成。师家大院有严格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法,甚至还有家庭监狱。哪个子孙如果不守家规,不思进取,便关进家庭监狱用家法教训,闭门思过,直到改过自新方能获得自由。因此,才使得师家昌盛不衰。

师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古建筑群,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现仅剩五、六家尚住院内,其余大部分已移居周边。

师玉生老先生不辞辛劳的陪着我们逐个院落讲解,我们过意不去就请他在我们下榻的宾馆共进晚餐。哥拿出他带来的珍藏了多年的茅台酒,席间推杯换盏,亲切无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从师老先生的谈吐、举止,以及文化修养,我仿佛看到了老父亲的影子。他们都是热爱家族,传承家族文化的师姓传人。热情的老人叫他孙子拿来两本厚厚的家谱供我们阅读。第二天临走时,我们送给老人一箱水果,弟弟掏出200块钱递给老人说:“老人家,我们来的仓促,没有准备,失礼了。这点钱您收下,让孩子给您买点营养品。下次我们来一定做好准备,登门拜访”。老人几番推辞后,收下了水果和钱。我们的寻根问祖也算初战告捷。回来的路上,所有的话题都是寻根所见所闻及感受。我们的祖先应该就是山西汾西人。虽然那里到现在还是穷山僻壤、道路崎岖,但却因为“师家大院”及大院里的人,而倍感亲切,这大概就是血浓于水的缘故吧?

不知不觉车已经驶出一百多公里,在韩城古城饮食一条街端起一碗红彤彤、火辣辣的羊肉饸饹,思绪才转过来。哦,回到陕西了!家就在不远处,回家!

作者简介


师宝珠,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曾在各种媒体发表散文、诗歌等数十篇。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


尝闻百行之中,孝悌当先。五伦之内,君父为重。知祖先者,人之本也,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我们师姓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在明朝初期,朝廷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移民屯田政策。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槐树下被强行迁徙到陕西。据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自从夏、商皇上赐予皇宫管理乐技官职为师,后代即随官职姓师,师姓就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虽然未被列入百家姓,但师姓也是多源流姓氏,现约有28万人口。明朝全国范围内山西省师姓最多,占师姓总人数35%,目前陕西师姓位居全国最高,约占师姓总人口25%。这与大槐树移民是相吻合的,因此我们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不无根据。

2002年,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山西汾西境内有一清代古建筑群——“师家大院”。消息告诉父兄后,他们很感兴趣,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去寻根。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交通不方便,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亲生前并没能实现此愿望。


今年 九月份第一周的一天,哥打来电话:“咱们兄弟姐妹七个去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和汾西的“师家大院”寻根去,时间是9月8、9号两天”。我们的风格一向是说走就走,从不拖泥带水。和往年一样,两车七人同行。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旅游,是带着父亲的遗愿去寻根。心情之复杂,难于言表。虽然目的很明确,但结果不可预测。早上七点半我们从南师“渭南北”上高速,一路风驰电掣,十一点多到达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顾不上休息,简单午餐后便进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参观,进门就是一个巨大“根”字迎接来客,此刻心头一股热流涌来,这是我们的根吗?我们虔诚地跪拜,求得“根”牌一枚。继续往北走就是“千年古槐根”实物,从槐根向左转不到百米有一高台,我们拾级而上,眼前就是传说中周长为“七庹零一媳妇”的大槐树复制品。

大槐树下有一个场再现当年移民的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展现了明初官府在大槐树下强制移民的历史情节和先祖被迫远赴他乡的悲壮情景。17分钟的演出,朴实、真切、悲壮、凄惨,催人泪下,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看完演出,擦干眼泪,就在大槐树广场西北角有一《祭祖堂》,各位寻根者在此找他们的姓氏,师姓恰在一号位,这不就找着了吗?我们兴奋不已,终于没白费苦心。哥说:“我们终于替父亲了却了心愿,也完成了我们寻根夙愿”,弟弟说:“回去我到坟上告诉父亲:我们找着根了”。

然而,这些仅仅说明我们的先祖是从洪洞迁徙到陕西的,具体在山西什么地方,还要一探究竟。在洪洞东北方向,距洪洞87公里的师家沟村才是我们最终要访的地方。从大槐树祭祖园出来,大约下午4点多,顾不上舟车劳顿的疲惫,来不及人困马乏的修整,继续驱车前行。跟着导航,沿着蜿蜒的山路,七拐八拐,六点钟赶到师家沟,师家沟村就在一个山坳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节孝牌坊。这尊“节孝牌坊”,虽然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洗礼,有些部位已显残破,但却丝毫没有减少它当年的威武雄姿。据介绍,“节孝 牌坊”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相传师家子孙师自省39岁时不幸染病身亡,当时年仅30岁的妻子赵氏和25岁的张氏,恪守妇道,并未改嫁,一直伺候公婆、养育儿女,非常辛苦。其后人师丙成官场得意,呈报皇上敕准,建造了这一石材质地的“节孝牌坊”。牌坊外形是四柱三门式,八个翼角原挂有八只风铃,遇风声起,八只风铃迎风奏鸣,如一曲交响乐,夜阑人静时更显清脆。

牌坊后面就是清代师家大院建筑群,整个村庄三面环山,形状像一尊皇上的龙椅,村后的山顶酷似清朝皇上的皇冠。不愧为风水宝地。

师家大院,始建于乾隆年间,经过四朝加盖扩建,成规模气候,共有大小院落三十一座,包括民居、祠堂、商铺、庙宇等。站在远处观这个建筑群落,好像呈风车状展开,院落阶梯式布局,院中有院,窑上有楼,与山势自然衔接,层楼叠院,气派非凡。虽然现在不少院落已经荒废,但整体风貌还是能反映出晋商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每观之让人扼腕。

师家沟村落有着很重的晋商民居痕迹, 是一个以家族血缘聚居的村落,现在村中过半人口还姓师。师氏家族在师家沟的兴起,是从师家第三代开始的。由于其在经商、治学方面的业绩,师家成为当地的望族。第五、六代中,通过捐纳和求学,有十一人获得监生、贡生等功名,获得六品、七品、八品等官衔的子弟也为数不少,师家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官”与“商”的交融,是师氏家族兴旺发达的原因。据资料记载,鼎盛时期,师家的药铺、盐铺、钱庄、等遍布五省十八县,有老人回忆,当时师家子弟外出行商都不需带银两,一路吃喝住皆在自家店铺。师家沟村里也遍布他们家的油坊、醋坊、酒坊、染坊等。师氏家族的宅院就是那时随着其势力、财力的不断膨胀而扩展的,由最初的祖宅逐步扩展到了整个村落,子弟五门,每家都有一套连通的大院,多为三进、两进。清代后期,由于受到社会、政治以及新经济的冲击等原因,师家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师家的宅院没有再进行过修缮,但却因此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成了师氏家族兴衰和明清官商兴衰史的见证。

我们刚下车,只见几个年长的男士坐在师家大院前广场上聊天纳凉。哥上前打招呼,说明我们的来意,他们热情的说:“我们都是姓师的”,其中一位坐轮椅的老者87岁,是师家第八代,另一81岁老人师玉生 是师家第九代,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文史造诣深厚,对师家文化颇有研究。他热情、详尽地给我们讲说师家大院的故事。师姓先祖就生活在师家沟沟底,明初被强行移民至河北、陕西等地,后在清乾隆年间师家子孙师文炳回山西师家沟重建家园时,意外挖出李自成撤退山西时埋在地下的金银财宝,发了大财。从此在全国做生意,成了举世闻名的晋商。做生意赚的钱,给弟兄们分的银子不能用两计算,都是论堆计的。师族第五代传人师鸣凤官至五品,道光十五年捐县丞,道光二十三年補湖南沅州府芷江县、榆林湾县县丞,道光二十九年升補长沙府乡县知县,咸丰二年军功,钦加同知衔,保庆府同知,署理苗同知。师姓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

师家大院地处山坳,依山而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建筑材料无法运输,只能自己建窑烧砖瓦,砖瓦坯子都是用黄土和米汤制成的,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雨雪的冲刷,仍不减当年风采。整个房屋建筑集木雕、砖雕、石雕为一体,虽为民居,但却显现古代能工巧匠的非凡手艺和精湛的技艺,实则大型艺术品,彰显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师家大院自上而下修建,经过几代人才落成。师家大院有严格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法,甚至还有家庭监狱。哪个子孙如果不守家规,不思进取,便关进家庭监狱用家法教训,闭门思过,直到改过自新方能获得自由。因此,才使得师家昌盛不衰。

师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古建筑群,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现仅剩五、六家尚住院内,其余大部分已移居周边。

师玉生老先生不辞辛劳的陪着我们逐个院落讲解,我们过意不去就请他在我们下榻的宾馆共进晚餐。哥拿出他带来的珍藏了多年的茅台酒,席间推杯换盏,亲切无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从师老先生的谈吐、举止,以及文化修养,我仿佛看到了老父亲的影子。他们都是热爱家族,传承家族文化的师姓传人。热情的老人叫他孙子拿来两本厚厚的家谱供我们阅读。第二天临走时,我们送给老人一箱水果,弟弟掏出200块钱递给老人说:“老人家,我们来的仓促,没有准备,失礼了。这点钱您收下,让孩子给您买点营养品。下次我们来一定做好准备,登门拜访”。老人几番推辞后,收下了水果和钱。我们的寻根问祖也算初战告捷。回来的路上,所有的话题都是寻根所见所闻及感受。我们的祖先应该就是山西汾西人。虽然那里到现在还是穷山僻壤、道路崎岖,但却因为“师家大院”及大院里的人,而倍感亲切,这大概就是血浓于水的缘故吧?

不知不觉车已经驶出一百多公里,在韩城古城饮食一条街端起一碗红彤彤、火辣辣的羊肉饸饹,思绪才转过来。哦,回到陕西了!家就在不远处,回家!

作者简介


师宝珠,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曾在各种媒体发表散文、诗歌等数十篇。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


尝闻百行之中,孝悌当先。五伦之内,君父为重。知祖先者,人之本也,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我们师姓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在明朝初期,朝廷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移民屯田政策。我们的祖先就是在大槐树下被强行迁徙到陕西。据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自从夏、商皇上赐予皇宫管理乐技官职为师,后代即随官职姓师,师姓就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虽然未被列入百家姓,但师姓也是多源流姓氏,现约有28万人口。明朝全国范围内山西省师姓最多,占师姓总人数35%,目前陕西师姓位居全国最高,约占师姓总人口25%。这与大槐树移民是相吻合的,因此我们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不无根据。

2002年,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山西汾西境内有一清代古建筑群——“师家大院”。消息告诉父兄后,他们很感兴趣,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去寻根。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交通不方便,且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亲生前并没能实现此愿望。


今年 九月份第一周的一天,哥打来电话:“咱们兄弟姐妹七个去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和汾西的“师家大院”寻根去,时间是9月8、9号两天”。我们的风格一向是说走就走,从不拖泥带水。和往年一样,两车七人同行。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旅游,是带着父亲的遗愿去寻根。心情之复杂,难于言表。虽然目的很明确,但结果不可预测。早上七点半我们从南师“渭南北”上高速,一路风驰电掣,十一点多到达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顾不上休息,简单午餐后便进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参观,进门就是一个巨大“根”字迎接来客,此刻心头一股热流涌来,这是我们的根吗?我们虔诚地跪拜,求得“根”牌一枚。继续往北走就是“千年古槐根”实物,从槐根向左转不到百米有一高台,我们拾级而上,眼前就是传说中周长为“七庹零一媳妇”的大槐树复制品。

大槐树下有一个场再现当年移民的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展现了明初官府在大槐树下强制移民的历史情节和先祖被迫远赴他乡的悲壮情景。17分钟的演出,朴实、真切、悲壮、凄惨,催人泪下,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看完演出,擦干眼泪,就在大槐树广场西北角有一《祭祖堂》,各位寻根者在此找他们的姓氏,师姓恰在一号位,这不就找着了吗?我们兴奋不已,终于没白费苦心。哥说:“我们终于替父亲了却了心愿,也完成了我们寻根夙愿”,弟弟说:“回去我到坟上告诉父亲:我们找着根了”。

然而,这些仅仅说明我们的先祖是从洪洞迁徙到陕西的,具体在山西什么地方,还要一探究竟。在洪洞东北方向,距洪洞87公里的师家沟村才是我们最终要访的地方。从大槐树祭祖园出来,大约下午4点多,顾不上舟车劳顿的疲惫,来不及人困马乏的修整,继续驱车前行。跟着导航,沿着蜿蜒的山路,七拐八拐,六点钟赶到师家沟,师家沟村就在一个山坳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节孝牌坊。这尊“节孝牌坊”,虽然历经百余年岁月的洗礼,有些部位已显残破,但却丝毫没有减少它当年的威武雄姿。据介绍,“节孝 牌坊”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相传师家子孙师自省39岁时不幸染病身亡,当时年仅30岁的妻子赵氏和25岁的张氏,恪守妇道,并未改嫁,一直伺候公婆、养育儿女,非常辛苦。其后人师丙成官场得意,呈报皇上敕准,建造了这一石材质地的“节孝牌坊”。牌坊外形是四柱三门式,八个翼角原挂有八只风铃,遇风声起,八只风铃迎风奏鸣,如一曲交响乐,夜阑人静时更显清脆。

牌坊后面就是清代师家大院建筑群,整个村庄三面环山,形状像一尊皇上的龙椅,村后的山顶酷似清朝皇上的皇冠。不愧为风水宝地。

师家大院,始建于乾隆年间,经过四朝加盖扩建,成规模气候,共有大小院落三十一座,包括民居、祠堂、商铺、庙宇等。站在远处观这个建筑群落,好像呈风车状展开,院落阶梯式布局,院中有院,窑上有楼,与山势自然衔接,层楼叠院,气派非凡。虽然现在不少院落已经荒废,但整体风貌还是能反映出晋商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每观之让人扼腕。

师家沟村落有着很重的晋商民居痕迹, 是一个以家族血缘聚居的村落,现在村中过半人口还姓师。师氏家族在师家沟的兴起,是从师家第三代开始的。由于其在经商、治学方面的业绩,师家成为当地的望族。第五、六代中,通过捐纳和求学,有十一人获得监生、贡生等功名,获得六品、七品、八品等官衔的子弟也为数不少,师家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官”与“商”的交融,是师氏家族兴旺发达的原因。据资料记载,鼎盛时期,师家的药铺、盐铺、钱庄、等遍布五省十八县,有老人回忆,当时师家子弟外出行商都不需带银两,一路吃喝住皆在自家店铺。师家沟村里也遍布他们家的油坊、醋坊、酒坊、染坊等。师氏家族的宅院就是那时随着其势力、财力的不断膨胀而扩展的,由最初的祖宅逐步扩展到了整个村落,子弟五门,每家都有一套连通的大院,多为三进、两进。清代后期,由于受到社会、政治以及新经济的冲击等原因,师家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师家的宅院没有再进行过修缮,但却因此保持了原有的风貌,成了师氏家族兴衰和明清官商兴衰史的见证。

我们刚下车,只见几个年长的男士坐在师家大院前广场上聊天纳凉。哥上前打招呼,说明我们的来意,他们热情的说:“我们都是姓师的”,其中一位坐轮椅的老者87岁,是师家第八代,另一81岁老人师玉生 是师家第九代,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文史造诣深厚,对师家文化颇有研究。他热情、详尽地给我们讲说师家大院的故事。师姓先祖就生活在师家沟沟底,明初被强行移民至河北、陕西等地,后在清乾隆年间师家子孙师文炳回山西师家沟重建家园时,意外挖出李自成撤退山西时埋在地下的金银财宝,发了大财。从此在全国做生意,成了举世闻名的晋商。做生意赚的钱,给弟兄们分的银子不能用两计算,都是论堆计的。师族第五代传人师鸣凤官至五品,道光十五年捐县丞,道光二十三年補湖南沅州府芷江县、榆林湾县县丞,道光二十九年升補长沙府乡县知县,咸丰二年军功,钦加同知衔,保庆府同知,署理苗同知。师姓实实在在的名门望族!

师家大院地处山坳,依山而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建筑材料无法运输,只能自己建窑烧砖瓦,砖瓦坯子都是用黄土和米汤制成的,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雨雪的冲刷,仍不减当年风采。整个房屋建筑集木雕、砖雕、石雕为一体,虽为民居,但却显现古代能工巧匠的非凡手艺和精湛的技艺,实则大型艺术品,彰显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师家大院自上而下修建,经过几代人才落成。师家大院有严格的家风、家训、家规、家法,甚至还有家庭监狱。哪个子孙如果不守家规,不思进取,便关进家庭监狱用家法教训,闭门思过,直到改过自新方能获得自由。因此,才使得师家昌盛不衰。

师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古建筑群,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现仅剩五、六家尚住院内,其余大部分已移居周边。

师玉生老先生不辞辛劳的陪着我们逐个院落讲解,我们过意不去就请他在我们下榻的宾馆共进晚餐。哥拿出他带来的珍藏了多年的茅台酒,席间推杯换盏,亲切无比,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从师老先生的谈吐、举止,以及文化修养,我仿佛看到了老父亲的影子。他们都是热爱家族,传承家族文化的师姓传人。热情的老人叫他孙子拿来两本厚厚的家谱供我们阅读。第二天临走时,我们送给老人一箱水果,弟弟掏出200块钱递给老人说:“老人家,我们来的仓促,没有准备,失礼了。这点钱您收下,让孩子给您买点营养品。下次我们来一定做好准备,登门拜访”。老人几番推辞后,收下了水果和钱。我们的寻根问祖也算初战告捷。回来的路上,所有的话题都是寻根所见所闻及感受。我们的祖先应该就是山西汾西人。虽然那里到现在还是穷山僻壤、道路崎岖,但却因为“师家大院”及大院里的人,而倍感亲切,这大概就是血浓于水的缘故吧?

不知不觉车已经驶出一百多公里,在韩城古城饮食一条街端起一碗红彤彤、火辣辣的羊肉饸饹,思绪才转过来。哦,回到陕西了!家就在不远处,回家!

作者简介


师宝珠,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曾在各种媒体发表散文、诗歌等数十篇。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