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宣威海氏的四个历史问题

    中华海氏网 2012年7月11日 海宇坚


云南宣威海氏20世族人 海宇坚
(2012年1月25日)
 

尊敬的各位族人:
大家好!
在今天的发谱仪式上,我想和大家交流四个问题。一是我们海姓的真正起源在哪里?二是昌箴公为什么要迁出宝庆府?三是昌箴公当年抄来的字派为什么和原派不同?四是始祖盟石公的下落在哪里?

第一个问题:我们盟石公这一支海姓的起源在哪里?
在《姓氏考略》上,将海姓的起源说成是春秋齐国卫灵公的大臣海春,是指海为姓,我认为这是中国汉族海姓的起源。但我们是回族,我们的起源绝不是海春。那我们的起源是什么呢?要知道我们的起源,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回族的历史,因为我们的祖先是回族。我认为,我们这一支海姓起源于中亚,是西域回回。(中亚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塔、哈萨克斯坦以及阿富汗、伊朗的北部地区)
我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呢?研究历史是一件严肃的事,家族历史更是如此,我这个结论,虽然现在没有直接的依据,但综合各方面材料,却是合理的。我坚信,在未来是可以找到直接依据的。
首先,来看我们家族已有确切依据的历史。我们宣威海姓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元朝末年(公元1343年)盟石祖出生。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统一中国后,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强大帝国。元太祖成吉思汗及他的继位者,在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西政过程中,把今天帕米尔高原以西,黑海以东的中西亚广大地区纳入了蒙元版图,蒙古军甚至还到达了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每次胜利后,蒙古统治者都将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带到中国,而中亚是以伊斯兰信仰者为主的多民族地区,被迁到中国的人中,有被签发的军士、工匠,学者、医师、有被俘掠的妇孺百姓,还有携带家属部族归附的上层人士和东来经商的商人。这些人进入中国后,统称“回回”,也就是所谓的“西域回回。就这样,大批回族进入了中国,所以有“元代回回遍天下”的说法。这一时期进入中国的伊斯兰人,成为中国回族的最主要来源。
再看我们的祖先,鼻祖盟石公是武将,其后一直到第五代都是武将,雍正年间,还出现过武举,甚至到了我们宣威这一支,逢坤公也是身怀绝技、武艺高超,被封了都督,在四川乐山,安字辈这一代,还出现了全国闻名的武术教练海安康。这些资料都表明,我们海姓先祖在元朝和明朝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从武,很多是武功卓著的回回将士。我国回族很大一部分是在元代从西域进入中国的,而我们的祖先是回族;进入中国的回族,很大一部分是因军事需要,能征善战被迁到中国的,而我们的祖先世代从武。按照这个思路,从大的时代背景和回族身份看,我认为,我们的祖先是西域回回,在元代初期蒙古人西征时进入中国,进入中国之前居住在中亚,根据元史太祖西征的研究,确定地说是,应该是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因为在西征过程中,蒙古军队从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带入中国的人最多,从概率上进,我们祖先是乌兹别克斯坦人的可能性也最大。
当然,这只是一种合理的猜测。但这种猜测是从大的时代背景和我们的祖先是回族这一历史来推断得出的,我认为这种猜测是合理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我们的字派。原派中的“盟通崇恩泽、盛世朝希国”两句,我认为:“盟”是“蒙古”的“蒙”的谐音;“通”字,字面上理解是“通过、通道”,指的就是我们祖先从西方到东方、从中亚到中国这个过程,这个迁徙过程就是“通“嘛。第二句:“朝”是“朝觐、朝圣”的意思,“希”原字应该是西方的“西”,“西国”,就是“西方国家”“朝希国”就是回到“回到西方国家去朝圣”。西亚在中国的西方,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西方,伊斯兰圣地麦加也在中国的西方。但是,那个时候,由于自己在中国做官,不敢说、也不能明确说明要去朝觐“西”国,于是变通一下,故意把“西方的西”字改成“希望的希”字。为什么要去朝觐呢?一是因为我们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二是因为我们的起源在那里,我们是从那里来到中国的,任何民族、任何种族的人,都有故土情结。如果对我们这个字派的理解是正确的,那我们祖先是中亚人的猜想应该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是从盟石公给他两个儿子取的名字看。长子通伯,次子通颜,“通”是字派,两个儿子的名合起来就是“伯颜”,在古代传统取名中,为了纪念祖先,有把祖先名字拆开来,隐含在后辈人名字中的传统。在盟石公之前,历史上有过四个知名的伯颜。一是蒙古巴邻氏伯颜,是元朝军事家,蒙古帝国的开国元勋,信奉基督教。而回族信奉的是伊斯兰教,这个可以排除。二是蒙古蔑儿乞部伯颜,元朝大臣,曾专权一时,信仰不清楚。三是伯颜子中,元末明初文士,回族,世家西域。民族和发源地都与我们祖先是西域的猜想吻合。四是赛典赤.伯颜,也是回族,是赛典赤.瞻思丁(元朝时任过云南平章政事)的孙子,祖籍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其祖父赛典赤.瞻思丁,就是在太祖西征时进入中国的。
伯颜子中和赛典赤伯颜都是回族,年代也在盟石公之前。伯颜子中1327年出生,比盟石公长16岁,祖父在江南做官,后来定居进贤(今属江西),他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是个不得志的文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拒绝征召,饮鸩(zhen)而死。我们原派那20个字,只知道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编的,是谁编的?不清楚。是在盟石公之前还是之后编定的?也不清楚。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盟石公的前辈编定的,因为盟石公本人是个武官,文化造诣并不高,再者,他常年行军打仗,居所不定,组织修谱编字派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仅仅是假如)这个猜想成立,那原派这20个字,会不会就是伯颜子中编定的呢?伯颜子中会不会就是盟石公父亲呢?
赛典赤.伯颜是瞻思丁的长孙,生卒年不详,但赛典赤1211年出生,1279年去世,他是赛典赤的长孙,应该就生活在十三世纪中叶,从年代上看,应该是盟石公的曾祖父一代。虽然这些都是猜想,不能确定。但这种猜想是合理的,有基础的,并不是信口雌黄、胡猜乱想。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在那个时候,蒙古贵族、回族和汉族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统一的姓氏,名字都是好几个字,有的甚至是10多个字,兄弟之间、父子之间名字的第一个字一般都不一样,字数也不相同。(比如元朝回回人海鲁丁,他有弟兄三人,他个哥哥叫穆鲁定、他是第二个,他的弟弟叫获独步丁。他们是亲兄弟,但第一个字都不一样,他们的后裔姓氏也不一样,分别取他们名字中的任意一个字,一般是取第一个字为姓。这样,他们的后代有可能是姓穆、有可能是姓马、有可能是姓海、有可能是姓哈、有可能是姓丁)。所以,我猜测,我们统一姓“海”,应该就是从盟石公开始的。
综上所述,我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我们回族海姓,本居中亚,元朝初年,太祖西征时,被太祖纳为军事将领东迁进入中国,此后多代从武,一直到元末明初,由于元朝即将灭亡,盟石公取了他名字的第一个字“海”字为姓,并编下了20代字派,从此后辈子孙都姓海了。有意思的是,“盟石”公这个名字,“盟”和蒙古族的“蒙”字同音,“石”和失败的“失”同音,是不是他的祖先看到元朝大厦将倾,“蒙”古人即将“失”去天下,故意给他取“盟石”这个名字呢?
第二个问题:昌箴公为什么要迁出宝庆?
这个问题,平时也能听到很多族人议论,但说法不一,虽然我们今天已经不能知道真正的原因了,但我还是想把我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还是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蜂拥而起,战乱连年,特别是“张宪忠屠川”(1644年,崇祯帝死、明朝灭亡,李自成进京、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张宪忠在成都成帝,建立大西政权)、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考证,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人口统计中,甚至说经历过大规模战乱,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为了开发素有“天府之国”的四川,就从内地大规模向四川移民。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也就是昌箴公出生那一年),康熙帝正式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由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我们的祖先昌箴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离开宝庆的。移民活动,政府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不是强制,并且也不是全部搬迁出来,也有在原地未移出去的。为什么我们回族在那个时候迁出来的比较多呢?这就要看当时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当时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是“首崇满洲、满蒙联合、压制回族、钳制汉族”,很明显,当时回族是受到压制的,回族犯法,受到的处罚都比其他民族的重。就是这两个原因,造成了我们海姓先祖,在清朝初期和中期“钟昌士应永”这几辈纷纷离开宝庆了。并且,这不是昌箴公一个人,而是那时湖广回族的普遍行为。我认为这就是昌箴公离开宝庆的原因。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字派为什么和老谱不完全一样?
大家都知道,在2009年5月以前,未查询到湖南老谱时,我们只知道祖上流传下来的字派别是“市朝希国重,昌士应永逢。万明安宇类,惟大水之中”。2009年5月,得到湖南邮寄来的老谱,字派却是“盟通崇恩泽,盛世朝希国。钟昌士应永,逢万代英杰。”两者相比,从“市“字辈到“万”字辈这11个字派是一模一样的,后面的9代却不相同。当时,我也就是凭这相同的11个字,查询到老谱的。我们流传下来这20个字派,是从昌箴言公手里就流传下来的了。为什么会和老谱的不一样呢?
还是来看280年前那段历史吧。当时,昌箴公在徐家村做私塾,和徐氏年久生情,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因他不吃猪肉,徐氏怀疑他是江湖浪子,要有家谱为证,方可许婚。后来,昌箴公历时一年零八个月把谱书抄回来,求得徐氏许婚。“市朝希国重,昌士应永逢。万明安宇类,惟大水之中”这20个字派,就是他吵会来的?有趣的是,自然是回老家去抄,为什么20个字只抄对11个,有9个字不一样呢?昌箴公擅长风水相术,又是徐氏的私塾先生,就算不是满腹经纶、也是个文人,如果真回老家去抄了,是绝对不会出错的。惟一的解释是昌箴公并没有回到老家。从老谱记载看,昌箴公弟兄五人中,有四人迁出宝庆,只有一人留下了。昌箴公之父钟瑯公及母亲彭氏,均殁葬无考。殁葬无考,这意味着钟瑯公及彭氏也是迁徙出去的了,如果终老宝庆,不可能葬殁无考。父母和弟兄都迁到外地了,昌箴公回老家去的主观可能性不大。另外,昌箴公17岁即随贸易队伍离家,到徐氏要求他提供谱书之时,在外云游十多年了,习惯了在外云游的生活。既然他没有回到宝庆,没有回老家,那他这个字派是从哪里抄来的?这一年零8个月中,他去了哪里?
钟瑯公五个儿子中,第五子昌笏(hu)公老谱上记载在宝庆传有后代,其他长子昌第、二子昌箴、三子昌策、四子昌简都是离宝徙外,且老谱上载明昌策公迁徙到四川。并且,今天四川乐山、泸州、重庆荣昌的海姓,字辈和我们完全一样。四川的海姓,由于没有资料,只口头传说当时祖先是弟兄三人一同入川的,其他什么也没有。弟兄三人就是昌第、昌策、昌简。当时正处于“湖广填四川“这个历史时期,政府是要求迁徙到四川去的,但昌箴公为了爱情,离开大哥、三弟和四弟,迁到云南了。湖南和云南相隔千里,并且老家已没什么亲人了;而四川和云南相距较近,还有三个弟兄在四川。在在这种背景下,昌箴公应该是离开徐家村,到了四川,找到他的弟兄,弟兄几人凭借记忆中的“世朝熙国重,昌士应永逢,万”这11代字派,又自创了“明安宇内,惟大水之中”9代,凑足了20代字派,写好谱书,返回宣威,求得徐氏许婚。昌箴公18岁离家,年少历浅,未能完整记住家族字派,实乃情理之中。今人受的教育,比200多年前好得多,但现在18岁的少年,又有几个能知道自己家族的字派?
第四个问题:盟石公的下落?
这个问题,是盟石公后裔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家族历史上的一个谜。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现在也还没有找到,我只谈一点我的想法和思路,供大家参考。洪武十四年9月,(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大将,沐英、蓝玉为副,率30万大军征云南。朱元璋之所云要讨伐云南,是因为明朝建立后,元朝的梁王还盘踞在云南昆明,朱元璋是为了彻底肃清元朝残余势力,消除后患,才派兵南征。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从当时的首都南京出发,朱元璋亲自为他们送行,盟石公当时任宝庆卫指挥时,是沐英的部将。另外,要告诉大家的是,沐英也是回族。沐英的手下,胡海洋也是回族。胡海洋就是1369年,和盟石公一起从北京迁到宝庆府那个东川侯。在征伐过程中,分兵两路,一路从四川进入云南、一路从贵州进入云南,从贵州进入云南这路由沐英率领。因为沐英是回族,盟石公也是回族,所云我认为,在这两路军种,盟石公是跟随沐英,走从贵州进入云南这条线路。这路军还到了宣威,“宣威”这个名字,就是1381年傅友德到达宣威,攻下市城时赐的,意思是“宣布朝廷威严”,这么说来,盟石公是到过我们宣威的。之后,在曲靖发生了著名的“白石江战役”,我认为,盟石公也是参与这次战役的。之后,攻下了昆明,大理等地方,1382年9月,和傅友德在滇池会师。后来,又出兵毕节卫和乌撒卫,毕节这个地名今天还有,乌撒卫就是今天包含宣威在内的云贵接壤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也都陆续发现有海姓居住。我们周围的罗平、师宗、宜良这些地方都有,但都是彝族。毕节、威宁也都有。可以肯定,盟石公出来就没有再回宝庆了,是落户云贵了?还是战死沙场了?我认为,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原因有三点:第一,他们是父子三人一同出来,三人都战死的可能性不大;第二:他当时才38岁,屯兵驻扎后,再娶的可能性很大;第三:以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明军占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认为,盟石公在这边应该是得善终,还有其他后代的。那么?他们在什么地方呢?我考察过,云南永胜他留人中的海姓,现在是彝族,但祖先也是明朝洪武调卫过来的。赫章县麻姑镇也有一支海姓,是彝族,师宗、罗平、宜良也有彝族海姓,但来源不清楚。晋宁的海姓是元朝梁王时留下的,是蒙古族后裔;通海六一村的海姓祖籍南京,也不是。
综合这些分析,我认为盟石公在云贵应该还有其他后裔的,但有可能变成其他民族、或者其他姓氏了。我希望我们继续努力,寻找盟石的下落,早日找到答案。
 


分享按钮>>在《海氏族谱》发谱仪式上的讲话
>>神主碑碑文